1、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命题人:单丽丽 审核人:张淑贞 班级: 姓名: 日期:【高考复习目标】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划分、地震波的类型、特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组成及相互关系,各圈层的概况。自主预习案【基础知识梳理】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1、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2、 地震波的波速变化?3、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画图)4、 岩石圈?二、 地球的外部圈层:1、 地球的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 各圈层的概况?【课内探究案】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典型例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1)地震波:E_,F_。(2)不连续界面:A_ ,B_。(3)圈层;D_ ,C
2、_。(4)地震波在经过 B 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典型例题 2:读图回答问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 和 B 是_,A 和 BC 是_,D 是_,CDE 是_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F_。(3)地震波在经过 F 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4)A 和 B 为什么厚度不均?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典型例题 3: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 1215 题。1.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2.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壳3.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
3、A.瀑布 B.岩石 C.树木花草 D.大气4.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课后巩固案】一、选择题:1.科学家在划分固体地球为三个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时,主要的根据是(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B.科学家向地下打深井而得到的样本成分C.厄尔尼诺现象 D.地球上高大山脉的岩层结构2.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3.下列各地的地壳厚度,最厚的是( )A.
4、长江中下游平原 B.渤海大陆架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4.大气上界的高度大约为( )A.500800 km B.1 0002 000 kmC.2 0003 000 km D.3 0004 000 km5.下列关于水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B.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C.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D.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潜水和承压水6.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其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7.有关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5、)A.主要存在于平流层 B.主要存在于暖层 C.能反射无线电波 D.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8.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电离层分布在高层大气 B.云雨现象分布在平流层C.中间层上冷下热,热层下热上冷 D.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大气9.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10.岩石圈的下界在(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软流层上界 D.下地幔上界11.下列关于地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是地表至古登堡界面
6、之间的部分B.地壳包括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洋地壳较厚,大陆地壳较薄C.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地壳的厚度最小D.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其主要由岩石构成12.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地核 D.内地核13.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14.大气层中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是( )A.水汽和二氧化碳 B.水汽C.水汽和固体尘埃 D.氮气和氧气15.下列大气成分所在的大气层及其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平流层中的臭氧,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B.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C.从平
7、流层顶部到 5 000 千米的高空是高层大气,该层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对流层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16.海平面附近某地对流层顶气温为50 ,近地面气温为 11 ,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 )A.10.17 千米 B.9.34 千米 C.11.47 千米 D.12.02 千米17.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 ( ) A. B. C. D.18、地震发生时,在水中潜泳的人会感到 ( )A左右摇晃 B先摇晃后颠簸C先颠簸后摇晃 D上下颠簸二、综合题: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
8、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2)当 A 地发生地震时, B、C、D 、E、F 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 A 发出的地震波,B 测得地震震级为 83 级,E 测得的地震的震级为 级。对 B、E 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 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3)请在图中 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地球的圈层结构答案:典例 1、答案:(1)横波纵波(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3)地壳外核 (4)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解析:此题考查了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E 的传播速度慢,并且不能通过外核,应该是横波;F 是纵波。从深度上和内部圈层
9、的划分的图上信息可以看出:A 是莫霍界面, B 是古登堡界面,C 是外核,D 是地壳。典例 2、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 (2)莫霍界面(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4)地壳的厚度不均,A 是大陆地壳,厚度平均 33 千米;B 是大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解析: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读图、析图的能力。从图上看:A、B 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 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 33 千米,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有 60 多千米;B 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F 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
10、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C+D+E 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 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 、B、C 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 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典例 3:【答案】:1.C 2. B 3.C 4.B【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 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重力能、太阳辐射能。【课后巩固案】1、 答案:A 解析: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
11、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2、 答案:C 解析: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3、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地球内部圈层中的最外层 地壳厚度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地壳平均厚度约 17 千米,陆壳均厚 33 千米,洋壳均厚 6 千米,青藏高原区厚度达 60 70 千米。4、 答案:C 解析:在 2 0003 000
12、km 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的空间,平均只有1 个气体分子,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接近,一般把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5、 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关于水体的分类角度的有关知识。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按水储存的状态可以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所以选项 A 是错误的。陆地水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下水又可以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所以选项 C、D 均是错误的。6、 答案:D 解析:地壳表层以外的外部圈层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所以选项 A 是错误的。生物圈因为具有生命,所以是地球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7、 答案:A 解析:大气中臭氧层存在于平
13、流层中,它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而少量穿透大气到地面的紫外线对人类和生物则是十分有益的。8、 答案:A 解析:大气垂直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对流层和人类关系最密切,云雨现象都分布在这一层,热量来自地面;平流层适宜高空飞行,其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中间层和热层都属于高空大气,中间层下热上冷,热层相反。9、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震波的知识,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的物质。10、 答案:C 解析: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内核
14、、外核),岩石圈包括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11、 答案:C 解析: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急剧变化的两个面:一个在地面以下平均 33 km 处,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大陆部分)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 2 900 km 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面。莫霍面以上叫地壳,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其厚度地核地幔地壳;陆壳洋壳,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地球的外部圈层中最外层是大气圈。12、 答案:C 解析: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且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地震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
15、则完全消失,所以推断外核物质为液态。13、 答案:C14、 答案:C 解析:大气层中除了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外,固体尘埃物质可以作为成云致雨的凝结核。15、 答案:C 解析:高层大气是指从平流层顶到 3 000 千米的高空,而不是 5 000 千米。高层大气的密度非常小,与星际空间相当接近,且能反射无线电波,所以选项 C 是错误的16、 答案:A 解析:该题是道计算题。每上升 100 米,气温下降 0.6 。顶层为50 ,近地面气温为 11 ,共相差 61 ,用 610.610.17 千米。17 答案:A. 解析:横波传播速度比 纵波慢,且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故 A 正确。 18、答案:D 解析:横波不能在水中传播。二、综合题:答案:(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83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 之间经过了地幔, AB 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3)过 A 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