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习日志2013 年 8 月 13 日 星期二 晴早晨 8 点多分,我们来到建工楼 314 教室召开道路勘测实习动员大会.董鹏老师首先告诉我们要重视这次实习,因为道路勘测实习也是道路勘测设计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勘测实习,我们在每天的任务中发现自己知识点模糊的地方,系统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道路勘测设计程序、野外勘测与野外勘测期间内业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我们运用理论知识处理现实的具体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及绘图的能力。本次实习的时间是从 8 月 15 日开始直到 8 月 23 日结束,为期 9 天。9 天实习的任务总体可以归纳为选线
2、、量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和内业 7 个部分,我们全体八十左右位学生将分为 7 组,实习期间每组按顺序每天执行一个部分的任务。通过完成每日任务,我们将书本上理论专业知识付于实践,不仅巩固我们理论知识,也增强我们认真负责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暑期前我们进行了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课题是在矿山区内给定的 2 个设计点设计一条通行并符合规范的山区公路,这次我们实习的设计内容跟道路勘测课程设计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是将课程设计搬到现实中,计算数据我们需要在实际中亲自测量,而不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获取,增强了我们动手能力和对仪器熟练掌握程度。大概介绍实习内容后,董鹏老师说明了实习的要求、实习内容和作为实习学生
3、我们每天需要完成的事,具体包括每天安排任务测量后的数据计算和校核、记录当天实习(工作)内容、进度和进度事项。 实习日志2013 年 8 月 14 日 星期三 晴昨天我大致了解道路勘测实习的流程后,仔细阅读了道路勘测实习指导书,了解了每天不同作业组需要进行的任务,我们需要使用的仪器有罗盘仪、水准仪、全站仪。部分仪器我们已经在以前的工程测量实习中使用过,但是新仪器我们不知道如何使用,我们组查阅了工程测量教科书、道路勘测教科书、道路勘测实习指导书,并上网查阅仪器的使用,为实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实习的任务分为选线、量角、中桩、水平、横断、地形和内业 7 个部分,我们作为第一组,第一天的任务是选线,选线是
4、实地确定路中线位置,即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中线附近的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及转角并钉桩,选线的主要目的是为后续作业提供一条路线。做好充足的准备后,明天是早晨 8 点在建工楼前集合出发,我们都收拾行李并外出置办需要的物品,带好教科书,我们要在各作业组实习过程中认真完成各项实习内容,做好各项外业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实习日志2013 年 8 月 15 日 星期四 晴今天算是正式实习的第一天,早上我们乘校车经过三个小时旅途的颠簸,终于在中午来到实习地河北易县西陵镇的九龙山庄,实习基地条件的艰苦抑制不了我们来到实习基地初时的兴奋。第一天,根据分组我们第一组是选线组,董鹏老师和付成喜老师
5、安排今天下午只有选线组和量角组需要进行作业。在中午短暂的休息后,我们在下午 4 点多和几位老师一起出去进行外业勘测,选线是整个外业的核心,其他作业都是根据选线所插定的路线位置开展测量工作,如果选线路线存在瑕疵,后续的工作也会遇到麻烦。老师告诉我们选线的主要任务是:实地确定路中线位置,即进行路线察看并进一步确定路线布局方案,清除中线附近的障碍物,确定路线交点及转角并钉桩。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两交点间的视野通视,以方便罗盘仪和量角组读数。老师先给我们定好起点,并向我们介绍路线大致走向,并告诉我们一些定点的要求:交点不能定在清西陵古道上,我们设计的路线尽量不能以原古道为基准。我组本次选线属于平原区选
6、线,地形平缓,坡度缓和,纵坡一般不受限制,但是古树较多,通视条件差。经我组分析,茂密的植被区是影响选线的主要因素。应用罗盘仪测定直线的磁方位角时,先将罗盘仪安置在直线的起点,使罗盘仪水平后,放下磁针,瞄准直线的另一端点,待磁针静止后,即可在度盘上读数,所得读数为该直线的磁方位角。我们组分为前点(放坡插点) 、中点(穿线定点) 、后点(测角定桩)3 个组。前点 2 人担任,组员根据老师告诉的路线走向,通过实地观察确定路线的导向线,插上标旗供后面组参考。中点组根据技术指标,结合清西陵这边平原地形和大量植被障碍物,修正路线的导向线,用花杆穿直线的办法,反复插穿,确定交点位置,同时对交点进行编号。后点
7、组则是利用罗盘仪初测路线转角,订桩并在周边插上标旗提示后续组桩点所在。第一次定线我们交点 1 和交点 2 定点比较快,组员间可能沟通存在问题,我们在使用罗盘仪量角时,仪器在起点由于古树树干遮挡无法看到交点 1 的花杆。所以我们重新选取交点 1,通过在交点 1 附近不停地调整花杆位置,利用对讲机确定仪器是否可以清楚明了地看到花杆,我们确定交点 1 位置。因为明天我们仍然是选线组,今天下午的选线只是熟悉操作步骤,为明天的中桩、水平、横断组提供一个已选好的路线。我们钉好交点 3 桩号,大概确定交点 4 位置,我们收工,准备明日继续。实习日志2013 年 8 月 16 日 星期五 晴今天我们紧接着昨天
8、的任务,继续选线。清晨我们来点交点 3,交点 3 和交点 4 之间是一片高耸的灌木林,老师早晨来我们组察看时,明确指出我们组存在的问题:我们交点3 和交点 4 之间距离过短,交点 4 需要重选。交点 3 后是条公路,我们选线老师告诉我们点尽量选在公路旁,以为公路上旅游来往车辆较多,影响到我们安全和仪器的架设。有了昨天的基础,组员分工也比较明确,我们轮流进行前点、中点、后点的任务,让每个人都熟悉操作。我们今天选线的公路段,其主要地形特征是地面起伏不大、通视条件好,路线绕开了农田、树林等障碍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需要经过一座桥,我们要处理好路线和桥位的关系,即是我们设计的路线要从桥上通过,不然后
9、续的中桩组任务无法钉桩。交点 5 和交点 6 间是西陵的入口,周边由于松树过多视野条件极差,我们通过架低仪器来保持通视。交点 6 到交点 8 间基本是条直线,但纵坡变化大,路线上下起伏,由于还有公路存在我们选线比较容易,基本沿着公路路线走,选出交点 8 后,初步打下桩后,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工作。实习日志2013 年 8 月 17 日 星期六 晴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测角,测角组紧随选线组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测角及转角的计算、测量交点间距、平曲线要素的计算和交点及转点桩固定。作业前,我们仔细学习道路勘测实习指导书,了解到路线测角一般规定为测右角,以全测回观测,二次观测差不超过 30,正倒镜的点位误差每
10、 100m 不能大于10mm。 了解到这些,我们在后续的作业中需要着重注意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交点 6,先以交点 5 校准清零,但是交点 6 和交点 7 间、交点 7和交点 8 间不通视,前者因为植被阻碍,后者因为两交点间存在一个起伏坡造成量距困难且无法观测,我们在这三个交点间分别增设了 2 个转点,转点至交点的距离不大于 500m 符合规范要求。为了避免我们测脚时发生错误,我们在作业过程中测角检查以确保测量精确。组员轮流进行作业,即轮流标定路线、观测、读书、跑杆、计数,熟悉掌握量角步骤。晚上我将我们组测得的数据绘成 CAD 图,交点 6 到交点 8 的转角接近 180度,在老师提议下,我们删去
11、原选线组选得 7 号交点,后续交点修正为前交点值。实习日志2013 年 8 月 18 日 星期日 晴今天我们组的任务是进行中桩组作业,中桩组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选线确定的交点位置以及导线测角组所测得的路线转角进行量距、桩号计算、实地勘测、订桩。我们从交点 6 开始中桩作业,桩号的计算已经在昨天晚上经过组员的一起努力手算得出。中桩桩位允许误差:纵向 (S/1000+0.1)m (其中 S 为交点或转点至桩位的距离,单位为 m)。横向 10cm。直线上中桩间距一般取 20m。在交点 6 至交点 7 的一段路上,我们设计的路线有条从路边景观松树林穿过,视野十分不通视,我们设立个转点,然后在现场算出转点到
12、各个桩号的距离、转角,从而完成该路段的中桩作业。中桩组需要钉设的桩为 20 米桩、平曲线主点桩,在平曲线段我们采用 10m 桩。交点 7 到交点 8 路段有一段路在河上,我们无法钉桩。本次作业困难的地方主要在交点 6 至 7 之间,不仅有松树阻挡视野,还有一个山坡,我们一共设立了 3 个转点,才将这段路的桩全部钉好并做标记方便后续组观测。实习日志2013 年 8 月 19 日 星期一 晴今天是实习的第五天,我们组的任务是进行水平作业,水平组的任务是通过对路线中线各中桩的高程进行测量,并沿线设置临时水准点,为路线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提供高程资料。而水平测量主要分基平和中平,基平主要是设置临时水准点
13、并进行交点高程测量,中平主要是对各中桩进行水准测量。水平组的主要测量方法是简单的水准测量,比起四等水准测量简单很多,总体任务也比较轻松。中平测量应起闭于水准点,其允许误差限差为50mm,中桩高程一般观测一次,取位至 cm,其高程限差为10cm 。中平测量采取单程法,以相邻两个水准基点为一测段,从前一个水准点引测并对测段范围所有路线中桩逐一测量其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下一水准基点。如果和基平符合,即可据以计算测段全部中桩地面高程;否则我们就重测,必要时我们还检查误差原因,并采取措施减少误差产生。中平符合基平精度要求为 1.5 倍基平限差;中桩地面高程符合误差不得超过10cm. 中平测量中应考虑转点
14、尺有传递高程关系,股灾测量时先测前后转点, 后侧其间中桩,对于转点尺读至毫米. 中桩测量只做单程观测,一测段观测结束后先计算测段高差h 中。他与基平所测测段两端高差之差称之为测段高差闭合差,不得大于中平限差;否则重测。中桩地面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5cm。 中平测量时,对路线与建筑设施发生干扰及改建公路利用原有构造物的有关部位,应按设计要求测出其高程,其检测限差为2cm。水平组的任务的进度跟今日的中桩组挂钩,早上我们测完自己打的中桩100 多 m 就结束任务,等下午中桩组基本打完桩后再出发进行测量,水准测量我们以相邻的 2 个桩号为一测段,从我们第一个观测的桩号开始,逐点观测每一个中桩的地面高程,
15、闭合于下个桩号点。组员任务也比较轻松,基本分为三组轮流进行读数、扶水准尺的任务。在测量中我们发现本日中桩组打桩一些问题:相邻 5m 内出现 2 个桩、部分地区桩乱钉。实习日志2013 年 8 月 20 日 星期二 晴继水平任务是横断测量,我在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中曾做过横断面设计,对横断组任务有大致了解,横断测量是在实地逐桩测量每个中桩在路线横向的地面起伏情况。由于横断任务比较轻松,不需要那么多人手,组长让我去其他组学习明天地形测量再回来进行横断测量,在今天地形组学习大致了解地形图大致步骤,我回我们组进行横断测量,回去后他们作业已经进行差不多了,我们组采用水准仪法测量横断面,测出横断面特征变化点与
16、中桩的高差和水平距离,在中桩两侧各 15m 范围内施测。记录时,将中桩水准尺读数记为后视,其余特征点的水准尺读数为前视。后视减前视计算出得数即为特征点与中桩地面高差。用皮尺丈量特征点与中桩的累积距离。测量中我们需要注意:注意钢尺起点不是零点;水平距离必须累加的,测量尺把钢尺拉直,测水平距离。以中桩位置为原点,左右各测 15-20m,测 4-5 个特征点。实习日志2013 年 8 月 21 日 星期三 晴今天作为地形组,我昨天便通知全组人员今日 7 点出发,上组地形图绘至K1+320 点,我们今日从 K1+300 开始测量,地形组的任务是根据已打好的桩点,将周边标志性的建筑、树木、农田测绘出来。
17、由于我在前几天去别的组学习了地形组的经验,我也将我学到的经验与组员分享,首先我在草稿纸上大致绘出我们需要测的路段大致地形图,并在草图上标志我们需要测量的点并作备注。选取一个视野通畅的位置我们架好仪器,我们需要测量 2 个桩号点作为已知点,这样在绘制地形图上我们可以根据桩号点找到测量点,方便下一步继续作图。我们测量使用全站仪,即读出测量点与测点的夹角、距离和高差。绘制地形图的比例是 1:500,我绘制地形图的图纸是 60 厘米长,折算成实际距离约为 300m,考虑到我们路段蜿蜒并参考上组地形组测量距离,我们决定今天测量 300m。测量过程中,组员轮流跑杆、读数,任务比较轻松,我们从 K1+300
18、 测到 YZ(K1+576)点,途中我们设了 4 个测量点,将沿途具有标志性松树、庄稼地转角点、土坡顶点、山区公路特殊点一一测出。测量完,我们回去将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特殊点高程,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已知点到测量点的夹角,计算各个测量点与测量点为极轴的夹角。处理好数据后,我就在图纸上绘制地形图。绘图中,我借鉴上一届的地形图,熟悉了解到一些物体的标注,然后根据已经处理好的各个测量点高程数据在草图上大致绘出等高线,在校核后再在地形图上绘出。实习日志2013 年 8 月 22 日 星期四 晴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从事了内业组的工作。内业组主要工作就是整理资料,审核其他组的数据,利用纬地软件绘制地
19、形图,同时负责各个小组之间的联系。看似很轻松,其实不然。我们的每一个小差错都会影响到其他组的进展。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我们组的重要性。 我今天的工作就是整理、收集、输入数据和校核,因为实习的人员并不是每一个都认识,为了节省时间去找人,我们在昨天晚上要了每组组长的联系方式。早上我们组全体人员来到会议室复查了勘测资料和原始记录。若发现各组有缺漏,就对讲机呼叫他们组让他们上交数据,空闲之余我也顺便完成昨天未完成的地形图,我们搜集各种相关资料,检查无误后,进行了系统化的归档。 搜集整理工作最轻松。其实不然,搜集整理工作有他的特点:虽然不用现场作业,但要一项一项核查每组的数据,有些数据误差较大需要修改。绘制纬地地形图时,我们也要将水平横断数据输入到纬地软件里,然后像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一样拉线,绘制条完整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