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七年级上册语文系统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课内古诗词默写一、 论语十二章:1、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述从师之道或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即论述个人修养的语句是“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6、AAPP 会议在重庆召开,
2、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 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7、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时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的话:“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表明孔子非常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复习环节的句子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9、与今人“举一反三”意思类似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0、孔子注重将“思考”和“学习”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1、表明孔子向他人虚心学习的态度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2、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3、孔子赞
3、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4、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二、 观沧海15、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6、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7、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8、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9、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4、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 次北固山下220、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或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这两句诗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1、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22、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四、 天净沙 秋思23、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 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24、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5、5、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一样写得波澜壮阔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6、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表达了新事物取代旧事物这份哲理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五、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27、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或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 (以小鸟的活动写出早春特色) (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两句诗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8、体现花草茂盛(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9、叙写“早春禽事”的句子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0、描绘早春气息渐行渐浓的
6、句子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六、课后古诗词背诵31、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奋著书。如果要送他一幅书法作品,用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作为内容很合适。32、曹操的龟虽寿: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33、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4、 过故人庄中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35、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诗,写出了禅院幽静的环境,以
7、及这幽景给人生的启示。36、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有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 曲径通幽处” 、 “ 万籁此都寂” 。37、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目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填写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38、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把明月人格化,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3随风直到夜郎西。39、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两句,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
8、月。40、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2、诗人描绘秦淮河上一片朦胧景象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43、与“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4、杜牧的泊秦淮: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反映官僚纸醉金迷生活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45、浣溪沙中最能抒发词人那一
9、缕若有若无的淡淡闲愁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6、 观书有感中,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7、 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对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子是: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48、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49、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50、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
10、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课外古诗词背诵填空整理一龟虽寿以高亢的语句,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强调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反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是: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运用比喻表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句子是: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成语是:老骥伏枥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的句子是:
1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配乐所加与内容无关的句子是: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表现出人虽到暮年但雄心壮志尤存的诗句是: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的诗句是: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抒发诗人年老雄心在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最能体现曹操慷慨激昂,壮怀激烈情感的,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诗人越到晚年越思进取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现曹操要老当益壮,积极进取,完成统一大业的诗句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流露出诗人要利用
12、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的想法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老而仍有雄心壮志时,常用的句子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二过故人庄 描绘优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借树、山来表现夏景的诗句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描写乡村秀丽景色的诗句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出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朋友、对乡村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三题破山寺后禅院描绘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意境深邃的诗句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以动显静,因情生景、含蓄隽永的诗句是: 山光悦
13、鸟性,潭影空人心。 写禅院幽静的环境,以及这幽景给人启示的句子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比喻探寻幽远盛景乐趣的句子: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被誉为千古名联的句子: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写景的句子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表明入寺时间的句子: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四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五夜雨寄北 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14、巴山夜雨时。 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 巴山夜雨5后来成为离情的代用语的词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场景的语句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的景色之中的诗句是: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六泊秦淮表现诗人的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鞭打沉溺酒色,醉生梦死的统治阶级,告诉
15、他们将重蹈南朝亡国覆辙的诗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一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句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 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构成“新”与“旧” “来”与“去”对比
16、的词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追忆难忘欢聚,感叹流光易逝的句子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小园香径独徘徊。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晏殊的“ ”这两句诗表示慨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八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哲理的句子是: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李玉同学刚升入初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感觉学习没有什么困难,于是学习有些松懈了。请你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的两句诗告诫他: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九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 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
17、花深处。 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色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 兴尽晚回舟。6十观书有感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成语“源头活水”的源出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比喻的方法作比书及书中内容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
18、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富有哲理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想要学问深,必须不断努力,常学才能常新新境界”的名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表达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第二部分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 咏雪咏雪 、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 。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刘义庆,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
19、编写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词语解释:1、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骤:急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何:什么 7、似:像 8、差:大致、差不多 9、拟:相比 10、未若:不如、比不上 11、即:就是 12、因:凭借13、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义: 专指子女(儿子、女儿)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20、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译: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7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21、 ”5、公大笑乐。译: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译: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问题:1、 “寒雪” 、 “内集” 、 “欣然” 、 “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和睦、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答:兄子: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 ,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答:“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
22、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4、谢太傅为什么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答: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5、 “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答: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比喻)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比喻)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23、(夸张)7、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答: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8、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答: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二、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字词翻译:1、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
24、中午。日中,正午时分。2、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3、 尊君在不(fu):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可翻译为“吗”。8古今异义词:1、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2、委 古义:丢下、舍弃 ; 今义:委屈、委托。 3、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 4、引 古义:拉;今义 :引导,带领。5、期 古义:约定;今义 :期望。问题:1、这则故事写了陈太丘、友人和陈元方三个人的活动,重点写的是哪两个人的活动?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特点?答:陈元方、友人;陈元方:不卑不亢、倔强任性;友人:误时无礼、错而能改。2、请按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答:故事
25、的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故事的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故事的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故事的结局:友人惭而致歉。3、陈元方的言行有对有错,请谈谈你的看法。答:对:耐心说明;据理反驳;错:入门不顾。4、故事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三、 论语十二章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
26、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其教育代表思想着重有“因材施教” 、 “有教无类” 、 “启发诱导” 、 “温故知新”等等。论语介绍: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 中庸孟子 (四书) 诗经 尚书 礼记 易经 春秋 (五经)并称“四书五经”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
27、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中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9文中的古今异义:(1)有朋自远方来。朋,古义:志同道合的人;今义:朋友。(2)不亦君子乎。君子,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义:对人的敬称。
28、(3)五日三省吾身。三,古义:泛指次数;今义:二加一所得的数目。(4)择其善者而从之。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从前。(5)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凭借某种条件去做; 今义:允许。一词多义:(1)时:学而时习之(时常、按时)元芳时年七岁(当时)(2)志:吾十又五而志于学(立志)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文言虚词:(1)而,择其善者而从之(表顺承)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2)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作为)(3)其,回也不改其乐(代词,这) 、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其中)翻译: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
29、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四、 虽有嘉肴本
30、文节选自学记 (礼记集解 ) ,又名小戴礼记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 49 篇。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为节奏划分)字词解释: 虽有嘉肴 即使 弗食 不 不知其旨也 甘美 不知其
31、善也 好,妙 然后能自强也 自我勉励 虽有至道 达到极点 教学相长 促进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因此 教然后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10然后能自反也 反省自己 然后能自强 勉励 学学半 教13 其此之谓乎 大概,表示推测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 甘美 今义:主旨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学学半 古义:教 今义:学习翻译:(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
32、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问题:1、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如;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
33、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答:本文主要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本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答:设喻类比,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为引出下文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作铺垫。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1)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以后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2)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五、 河中石兽河中石兽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进士。清代著名学者,生性诙谐风趣,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在目录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