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历史选考 二轮复习提升练习 十 五 ( 选修 三 第三单元 ) 1 【答案】 D【解析】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英美苏开始联合对德意作战,故 A项错误;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故 B项错误;英美对法西斯国家正式宣战是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故 C 项错误;大西洋宪章的发表标志着英美联合反对法西斯暴政,故 D 项正确。 2 【答案】 A【解析】 由图片信息可知反映的是二战中的 1942 年至 1843 年发生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此战役发生后苏联开始反攻,这样开辟第二战场的条件成熟了,因而 1944年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开辟 了第二战场,故 A项正确; 1941 年日本
2、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发动突袭,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 B项错误; 1940 年 7 月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 C 项错误; 1942 年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故 D 项错误。 3 【答案】 D【解析】 材料反映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突袭波兰,促使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失败,故正确; 1938 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故错误;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故正确;德国突袭波兰并未实现祸水东引而是推动二战的爆发,故错误;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4 【答案】 B【解析】 1943 年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是二战的转折点,中途岛战役是
3、1942 年 6 月,故错误; 1943 年 9 月意大利投降,故正确; 1943 年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故正确;美、英、苏三国首脑于 1943 年 11 月在德黑兰会晤,故正确,选择 B项符合题意。 5 【答案】 A【解析】 邮票内容显示 1940 年的不列巅之战,它是希特勒第二次世界大战侵略计划第一次失败,故 A项正确;执行这次战役的主要兵力为空军,故 B项错误;闪电战的破产主要指莫斯科保卫战,故 C 项错误;德国丧失欧洲战场的控制权 是在反法西斯同盟反攻后,故 D 项错误。 6 【答案】 C【解析】 莫斯科战役是德军进攻,与材料中一整天,敌人没有成功获得制空权不符,故 A 项错
4、误;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军进攻,与材料中一整天,敌人没有成功获得制空权不符,故 B 项错误;库尔斯克会战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意图通过对苏军造成大量伤亡从而全面夺回战略主动权,与材料中苏联军队暂时阻止了德军装甲的继续突破敌人没有成功获得制空权相符,故C项正确;阿拉曼战役在非洲战场,与材料中苏联军队暂时阻止了德军不符,故 D项错误。 7 【答案 】 A【解析】 火炬行动又称北非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 1942 年 11 月 8 日至 11 月 10 日间登陆法属北非的军事行动,根据图示可知此次战役是北非登陆战役,也就是火炬行动,故 A项正确;霸王行动
5、是指诺曼底登陆战,登陆地点在从法国的诺曼底,故 B项错误;敦刻尔克战役是二战初期英军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故 C 项错误;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轴心国德国司令埃尔温隆美尔所指挥的非洲装甲军团与英国伯纳德蒙哥马利将军统领之英联邦军队在埃及阿拉曼进行的战役,故 D 项 错误。 8 【答案】 C【解析】 阿拉曼是在北非,与材料中盟军夺占西西里岛不符,故 A项错误; 1942 年元旦 ,中美英苏等 26 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而西西里登陆开始于 1943 年 7 月,与材料中西西里岛不符,故 B项错误;盟军于 194
6、3 年 8 月夺占西西里岛后, 9 月,意大利无条件投降,故 C项2 正确;太平洋战场与材料中盟军夺占西西里岛不符,故 D 项错误。 9 【答案】 B【解析】 反映了圣日耳曼条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协约国与奥地利共和国签署的条约,条约内容宣布奥匈帝国正式解 散,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南斯拉夫王国的独立。这与图片中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无关,故 A项错误; 1937 年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签署慕尼黑协定,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决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这正好与图片意思相符,故 B项正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 1939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
7、发前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秘密签订的互不侵犯条约,这与与图片中瓜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无关,故 C项错误;捷克斯洛伐克的分裂是在东欧剧变冷战结束后由于内因而分裂的,与图片中外力作 用无关,故 D 项错误。 10 【答案】 A【解析】 从图示美日双方的军事行动看,该战役为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战役。中途岛战役使得日本损失惨重,太平洋战场开始出现转折,故 A项正确; B项是瓜岛战役,不符合题意,故 B项错误; C项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参战,故 C 项错误;攻占冲绳岛后,美军从南面切断了日本本土与外界的联系,故 D 项错误。 11 【答案】 D【解析】 1936 年英法默许德国进入莱茵非军事区,没有采
8、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材料张伯伦的行动不符合,故 A项错误; 1937 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英法没有采取相应的 应对措施,与材料张伯伦的行动不符合,故 B项错误;英国静观德国吞并奥地利,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与材料张伯伦的行动不符合,故 C 项错误;德国割占苏台德区,局势越来越严重,张伯伦惧怕战争,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企图牺牲捷克斯洛伐克,换取一时的和平,与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故 D项正确。 12 【答案】 D【解析】 从材料中战役发生的位置,可知是从英国到欧洲大陆法国的战役,故应是诺曼底登陆,莫斯科战役宣告了德国法西斯闪电战的破产,故 A项错误;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二战反法西斯
9、盟军反攻保存了实力,故 B项错误;希特勒的侵 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是在德国入侵英国的不列颠之战中,故 C 项错误;诺曼底登陆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故 D 项正确。 13 【答案】 C【解析】 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的是慕尼黑协定,漫画反映的内容是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故 A项错误; 1939 年英法苏三国谈判失败,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落空,漫画反映的内容是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故 B项错误;漫画反映的内容是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故 C 项正确;漫画反映 的内容是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
10、条约,条约的签订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不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合作,故 D 项错误。 14 【答案】 D【解析】 日军 1938 年 10 月占领武汉, 9 月正值武汉保卫战,故 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38 年 9 月英法等国忙于调停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间关于苏台德主权归属问题的争执,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国联作出了成立以来最强硬的决议,指称日本违反国际协定,各国可以力所能及地个别援助中国可知中国的抗日获得一定国际同情,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开始,英法与苏联还没有开 始合作,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15 【答案】 C【解析】 1936 年德国进入
11、莱茵非武装区,但还未占领苏台德等地,故 A项错误; 1938 年德国占领奥地利,同年 10 月才占领苏台德地区,故 B项错误; 1938年 10 月,占领苏台德地区,但捷克尚未被占领,故 C项正确;根据所学, 1939年 3 月,德国占领捷克,故 D 项错误。 16 【答案】 B【解析】 在慕尼黑召开的慕尼黑会议决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故 A3 项错误;在华盛顿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宣布签字国用全部力量反对轴心国,故 B项正确;签署于开罗的开罗宣言中明确规定,日本所窃 取的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故 C 项错误;作出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的是 1942 年的德黑兰会议,故 D 项错误。 17
12、【答案】 B【 解析】 1940 年 9 月,德意日三国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法西斯国家正式结成了军事同盟,时间不符,故 A项错误; 1937 年 4 月,德国空军轰炸了城市格尔尼卡,与材料时间相符,故 B项正确; 1939 年 3 月,西班牙马德里被佛朗哥军队攻陷,时间不符,故 C项错误; 1936 年,意大利正式吞并了埃塞俄比亚,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18 【答案】 B【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这次战役指的是中途岛海战。 1941 年 12 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材料问的是这次战役的结果,故 A项错误;中途岛海战使日本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导权,
13、故 B 项正确;经过瓜岛海战后,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故 C 项错误;一战后签订的五国条约使美英丧失了靠近日本海域有效作战的可能性,材料讲述的是二战,故 D 项错误。 19 【答案】 B【解析】 凡尔赛和约在军事方面对德国进行限制:对莱茵河西岸的领土 (莱茵兰 )由协约国军队占领 15 年,东西岸 50 公里以内德军不得设防,这一举动违反了凡尔赛和约,故正确 ;五国条约是大国间订立的第一个裁军协议,意味着美国与英国处于同等地位,英国海上优势丧失,同时日本海军的扩大被限制,与德国的这一举动无关,故错误;洛迦诺公约规定德、法、比互相保证德比、德法边界不受侵犯,遵守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
14、区非军事化的规定,德国此举违反了这一规定,故正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 1939年 8 月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时间不符,故错误,选择 B项符合题意。 20 【答案】 A【解析】 根据所学西欧战场于 1939 年开始,于 1944 转入全面反攻;苏德战场于 1941 年开战, 1943年 2 月胜利后转入反攻;太平洋战场于 1941 年开战,于 1942 年 6 月,战场出现转折开始转入反攻,而北非战场于 1940 年开始,1942 年 11 月阿拉曼战役胜利后转入反攻,选择 A项符合题意。 21 【答案】 D【解析】 二战达到真正的世界规模是德国对苏联宣战和日本对美国宣战,
15、故 A 项错误; 签字国政府 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 x 宣告: 1毎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 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这段内容可以判断是联合国家宣言,表达了英美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的文件是大西洋宪章,故 B 项错误;绥靖政策的放弃是英国本土遭到法西斯的攻击,故 C项错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正式团结起来,力量大大增强,故 D 项正确。 22 【答案】 B【解析】 四国达成慕尼黑协定不包含苏联,故 A 项错误;斯大林的疑虑
16、也在不断增长可得出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转而求自保,推动苏德和解,故 B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奉行的是绥靖政策,故 C项错误; 三国军事同盟是一战时期的一个称呼,二战是法西斯联盟,故 D 项错误。 23 【答案】 B【解析】 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于 1942年 6 月,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故 A项错误;该议定书美英苏的合作,体现了 1941 年 8 月大西洋宪章关于国际合作、反抗法西斯的精神,故 B项正确; C项是 1942 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故 C项错误; D 项是 1942 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故 D 项错误。 4 24 【答案】 C【解析】 1943
17、年开罗宣言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此时德国 还没投降,故 A项错误; 1941 年 8 月大西洋宪章是苏德战争爆发后,二战范围扩大,与材料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不符,故 B项错误; 1945 年在德军败降后,波茨坦公告指出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才是唯一出路,与材料内容相符,故 C项正确;1942 年元旦签订的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此时德军还没败降,故 D 项错误。 25 【答案】 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该战争是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是在二战爆发之前
18、,故 A项错误;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宣战,但并没有在西线全面进攻,故项 B错误;二战爆发后,美国企图借中立大发战争横财,通过了新的中立法,故 C 项正确;二战爆发后法国没有训练闪电战战术,而是固守马奇诺防线,故 D 项错误。 26 【答案】 C【解析】 1941 年 10 月初,德军集中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为台风的大规模战役,被称为闪电战,与材料描述的战争时间和特点不符,故 A项错误; 1945年库尔斯克是人类战争史上的最大一次坦克战,与材料描述战争特点不符,故 B 项错误; 1942 年 7 月中旬,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 , 9 月中旬起,双方展开了城市争夺战,出现了材料描述的战役已不
19、是运动战,而变成了老鼠战,人们在地下室里、在屋顶上、在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接情况,故 C 项正确;阿拉曼战役,是二战的北非战场,属于运动战,战争中没有出现材料描述的特点,故 D 项错误。 27 【答案】 B【解析】 1929 年 10月主要面临的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不是欧洲再次爆发大战的威胁,故 A 项错误;随着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和不断发动局部侵略战争,使得二战的全面爆发日益逼近,为此 1938 年 9 月底,英国首相张伯伦、法国总理达拉第同希特勒、墨索里 尼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张伯伦认为这份协定能尽力避免在欧洲再次爆发大战和保证时代的和平,据此推测说这番话应在 1938年 9 月底前,
20、故 B项正确; 1939 年 9 月,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着二战全面爆发,1940 年 7 月时欧洲已爆发大战,与材料我的首要职责就是尽力避免在欧洲再次爆发大战不符,故 C项错误; 1942 年 1 月时形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与材料我的首要职责就是尽力避免在欧洲再次爆发大战不符,故 D 项错误。 28 【答案】 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二战期间 1942 年 4 月发生的美国对东京等地的轰炸,对日本本土的轰炸并不会切断日本与外界的联系,故 A项错误;推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事件是 1941 年日本轰炸珍珠港,故 B项错误;材料中美国对东京等地的轰炸平息了日军大本营中关于下一
21、步作战的争论,为了消除本土遭受空袭的危险,日本决定实施中途岛登陆作战,故 C项正确;中途岛海战后美国才在太平洋战争中处于优势,故 D 项错误。 29 【答案】 B【解析】 图为 1916 年 6 月的索姆河战役;图为 1942年 6 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图为 1940 年 5 月敦刻尔克大撤退;图为 1813 年 10月在德国莱比锡附近的莱比锡战役,故 B项 正确, A.C.D 项错误。 30 【答案】 C【解析】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属于同盟国的合作,故 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确定建立雅尔塔体制属于同盟国合作,故 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签署关贸总协定是在二战后,不属于同盟国的合作,故 C 项错误
22、,符合题意;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是在 1944 年,属于二战中同盟国的合作,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1 【答案】 B【解析】 西班牙建立法西斯独裁政府是在 1939 年,故 A项错误; 1940 年法国贝当建立傀儡政府,影响了日本的撤兵计划,因为日本也想效法法国在中国建立傀儡政府,故 B项正确;德国实施 巴巴罗萨计划是侵苏计划,与日本放弃撤兵计划5 无关,故 C项错误;柏林 罗马轴心形成于 1936 年,故 D 项错误。 32 【答案】 D【解析】 大西洋宪章发表于 1941 年,故 A项错误;开罗宣言是 1943年中美英三国共同发表的,故 B项错误;联合国家宣言是在 1942 年发表的
23、,故 C项错误; 1945 年 7月 17 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波茨坦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公告发表前征得了蒋介石的同意,苏联于 1945 年 8 月 8 日对日宣战后加入该公告,故D 项正确。 33 【答案】 B【解析】 材料中该事件加快了 德 、意法西斯的勾结步伐,说明这一事件有德意法西斯的参与, A 项只是意大利的军事行动,故 A 项错误;德意法西斯武力干预西班牙内战,佛朗哥上台使得法西斯势力进一步加强,同时 德 、意法西斯的联合加快,故 B项正确; C项只是德国的军事行动,故 C 项错误; D 项只 是德国的
24、外交活动,故 D 项错误。 34 【答案】 D【解析】 西班牙内战爆发在 1936 年;中国卢沟桥事变爆发在 1937 年;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在 1935 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在 1939 年,故排列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35 【答案】 C【解析】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故 A项错误;阿拉曼位于非洲,故 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次战役横渡英吉利海峡向法国进发,这就是二战中著名战役诺曼底登陆,故 C项正确;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由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的敦刻尔克度过英吉利海峡向英国撤退,故 D 项错误。 35 【答案】 B【解析】 开罗会议 ?也是 1943 年召开的,罗
25、斯福也没有提出建立这样一个机构,故 A项错误; 1943 年召开的德黑兰会议,罗斯福提议建立一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包括成员国会议,执行委员会和美、英、苏、中组成的四警察机构三个层次;斯大林则补充要求加强第三个机构的权力,故 B项正确;雅尔塔会议 ?是 1945 年召开的,故 C项错误;波茨坦会议是 1945 年召开的,故 D 项错误。 36 【答案】 D【解析】 材料中的宣言出自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法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联合国家宣言 发表于 1942 年, 1939 年不符合题意,故 A项错误; 1940 年不符合题意,故 B项错误; 1941 年不符合题意,故
26、 C 项错误;1942 年符合题意,故 D 项正确。 37 【答案】 A【解析】 1938 年 3 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在德国吞并奥地利的过程中英、法采取了绥靖政策,材料中的调查结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故 A 项正确;美苏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是在 1942 年 1 月,故 B项错误;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是 1939 年 3 月,故 C 项错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是 1939 年 8 月,故 D 项错误。 38 【答案】 B【解析】 1936 年 7 月 1939年 4 月,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发生了一场内战,由共和国总统曼努埃尔阿扎尼亚的共和政府军与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对抗以弗朗西斯科佛朗
27、哥为中心的西班牙国民军和长枪党等右翼集团;反法西斯的人民阵线和共和政府有苏联、墨西哥和美国的援助,而佛朗哥的国民军则有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葡萄牙的支持,因为西班牙意识形态的冲突和轴心国集团与共产势力的代理战争,使西班牙内战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前奏,上述论述和题干材料 20 世纪 30 年代,世界上各种意识形态、政治派别、经济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是以国内斗争来解决问题 ,还是以国家之间的斗争来解决问题,已成为一个跨国性的议题的主旨相符,德国不符合题意,故 A项错误;西班牙符合题意,故 B项正确;波兰不符合题意,故 C 项错误;捷克斯洛伐克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39 【答案】 D
28、【解析】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各种矛盾,社会各阶层迫切需6 要寻找新的出路,正是利用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动荡以及人们群众对共和国政府的不满情绪,纳粹党大肆进行蛊惑人心的宣传,宣扬民族复仇主义,高叫扩大生存空间,并且以能够恢复国民经济为宣传手段,拉拢了全体德国人民,纳粹势力影响迅速扩大,据此可知经济危机 为纳粹运动的崛起提供了客观条件,故 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希特勒的煽动性宣传是影响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的原因,故 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德国人的民族情绪 是影响纳粹党党员及议席变化的原因,故 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反共产国际协定签署的时间是 1936 年,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40
29、 【答案】 A【解析】 材料反映了英美苏之间的合作促进了二战的胜利,所以指的是三国合作,炉边谈话指的是美国罗斯福总统缓解危机,故错误;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体现了三国的合作,故正确;开罗宣言是中美英等发表,与题意不符,故错误;指 的是苏美英之间的合作,有利于推动二战的胜利,故正确,选择 A项符合题意。 41 【答案】 A【解析】 苏德战场的爆发,标志着世界大战由局部战争发展为世界大战,故 A项正确;德国陆军第一次遭受重大失败是在莫斯科战役中,故 B项错误;苏德战场的转折性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故 C项错误;德军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指的是库尔斯克战役,与题目不符,故 D 项错误。 42 【答案】 D
30、【解析】 根据材料中二战期间英国撤离等信息可知是指敦刻尔克大撤退,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指的是不列颠之战,故 A 项错误;阿拉曼战役使英军在北 非的战果丧失殆尽,故 B 项错误;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开始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故 C 项错误;敦刻尔克大撤退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故 D 项正确。 43 【答案】 C【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控制直布罗陀海峡,九一八事变发生在中国的东北,与题目中的地点不符,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处于红海入海口处,不符合题目中的直布罗陀海峡 (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和非洲东部交界处 ),故 B项错误;西班牙处于伊比利亚半岛上,
31、符合题意,故 C项正确;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44 【答 案】 C【解析】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中最为激烈的战役,故 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获胜,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苏德战场局势发生了根本转折,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莫斯科战役首次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故 C项错误,符合题意;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给予德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45 【答案】 D【解析】 法荷比总兵力并不比德国少,故错误;法国信奉一战以来的军事理论,坚守马奇诺防线,导致惨败,故正确;法军也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军事技术上与德军不
32、存在代差, 故错误;德军集中优势兵力,以闪电战突袭法国,法国猝不及防,这也是法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故正确,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46 【答案】 C【解析】 1939 年 12 月前后,正值德国法西斯横扫西欧之时,其闪电战暂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故正确; 1939年 8月 23 日,苏德两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作为德国盟国的日本自然不愿或者不想提前与苏联发生冲突,故正确;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是在 1940 年 9 月 27 日,与材料时间段显然不符,故错误;英美荷对日本实施贸易禁运,这是发生在 1940 年的史实,同样与材料的时间点不相符 ,故错误;选择 C项符合题意。 47 【答案】 B【解
33、析】 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被颠覆于 1939 年 4 月,显然与材料给定的时间点不相符,故 A项错误;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于 1935 年 10 月发动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战争并于次年的 5 月将埃塞俄比亚吞并,故 B项正确;新罗马帝国是对意大利所有殖民地的统称,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表,故 C 项错误;德意同盟正7 式缔结于 1939 年 5 月,显然与材料给定的时间点不相符,故 D 项错误。 48 【答案】 B【解析】 德国吞并奥地利是武装占领,不是大国出卖小国主权,故 A项错误;慕尼黑协定是英、法 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故 B 项正
34、确;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是慕尼黑协定的结果,不是事件本身,故 C项错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德之间签订的,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 D 项错误。 49 【答案】 A【解析】 根据苏德两国于 1939 年 8 月 23 日签署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德国于该年的 9 月闪击波兰之后,苏联亦以保卫西部边境安全为目的出兵波兰,并于该月的 25 日正式完成对波兰的联合占领与分割,故 A项正确;慕尼黑协定是英、法、德、意四国签署于 1938 年 9 月,分割 的是捷克斯洛伐克而非波兰,故 B项错误;雅尔塔协定形成于 1945 年 2 月,显然与材料中的时间段并不相符,故 C 项错误;苏德两国对波兰的分区占领并
35、不是在英、法的绥靖政策授意之下完成的,而是通过强行的突袭侵略夺取的,故 D 项错误。 50 【答案】 C【解析】 根据图片,美、英、苏、中等国国旗,可知为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1942 年 1 月 ),故 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故 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942 年 10 月阿拉曼战役,英国对德、意联军非洲军团发起的攻击,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该宣言壮 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1 【答案】 A【解析】 波茨坦会议召开于二战中,涉及德国战败后,如何处理德国问题,和一起致力战胜日本,及对其战后处
36、理方式问题,该项为波茨坦公告第十三条规定,故 A项正确;该项为雅尔塔会议公报内容,故 B项错误;该项为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故 C 项错误;该项出自联合国家宣言,故 D 项错误。 52 【答案】 D【解析】 根据所学, 1938年 10 月,德国占领苏台德地区; 1938年 3 月,德国占领奥地利; 1939 年斯洛伐克沦为德国保护区 ; 1936 年的军入侵莱茵河非军事区,选择 D 项符合题意。 53 【答案】 D【解析】 苏联东方战线的崩溃是二战扩大时期,而材料是二战转折时期,故 A项错误;莫斯科之战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故 B项错误;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发起最后进攻,
37、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灭,故 C 项错误;据材料中:德军路线和库尔斯克可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 库尔斯克会战,它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大规模进攻,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故 D 项正确。 54 【答 案】 C【解析】 地图所示内容可知为中途岛海战,故 A项错误;太平洋战争的发生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故 B项错误;二战后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的折转点,从此美军逐步控制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故 C 项正确;瓜岛战役后,美军才真正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故 D 项错误。 55 【答案】 C【解析】 战役发于 1945 年 4 月可知已是战争的结束
38、阶段,地图位置显示为冲绳岛,故 A项错误;偷袭珍珠港是太平洋战场的开端,故 B项错误;地图所示位为日本冲绳岛,故 C 项正确;瓜岛战役的时间是 1943 年,故 D 项错误。 56 【答案】 B【解析】 1939 年第二次 世界大战开始,战场主要在北欧,故 A 项错误;1940 年战场开始扩大,波兰、法国相继沦陷,欧洲大陆陷落,法国流亡军队在英组织流亡政府,故 B项正确; 1941 年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国家卷入,故 C 项错误;1942 年主要战场开始发生转折,故 D 项错误。 57 【答案】 B【解析】 材料中看不出中国进入反攻,故 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盘踞在
39、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对中国进行侵略,苏联军队向关东军发8 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关东军抵挡不住苏军的强大攻势,遭到了毁灭性打击,故 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与 欧洲战事无关,故 C项错误;督促日本无条件头降是 1945 年美、英、中三国发表的波茨坦公告,故 D 项错误。 58 【答案】 D【解析】 材料中这两个大国指的是美国和日本,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战场上,参战方为纳粹德国、意大利与英国为首的盟军,故 A 项错误;中途岛海战其于 1942 年 6 月展开,美国海军不仅在此战役中成功地击退了日本海军对中途岛环礁的攻击,成为二战太平洋战区的转折点,此时美国早已参战,故 B
40、项错误;不列颠之战是二战期间,英德空军在英伦上空上演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偷袭,故C项错误;珍珠港 1941 年 12 月,日本海军突袭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将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故 D 项正确。 59 【答案】 C【解析】 材料说抗战爆发后,苏联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所以国共团结抗日和材料无关,故 A 项错误;希望与国民党政府建立了较亲密的外交关系,不是苏联做法的主要意图,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苏联认为这时中共要成为抗战的领导力量还显得太早,中共要壮大起来还需要时间,而我们现在必须集中精力应付德国的希特勒,需要有人帮助我们拖住东面的日本,使它不
41、能从背后进攻我们,故 C 项正确;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力, 维护在华的既得利益,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60 【答案】 D【解析】 1943 年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故 A 项错误;材料不足以说明英美人民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故 B 项错误;该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还享有特权,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材料中把租界、领事裁判权等名词送进中国的博物馆体现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故 D 项正确。 61 【答案】 (1)分界线:印度人对英国实力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从全面支持英国参 战到反英情绪高
42、涨;印度内部不同的政治派别开始合作。 (3 分 ) 表现:土耳其凯末尔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出现了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2 分 ) (2)体现:甘地提倡非暴力不合作思想,这一思想既能把群众发动起来,去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又把群众的行动限制在非暴力的范围内。 (答出甘地的思想 1 分,说明这一思想作用的两重性 2 分,合计 3 分 ) 说明:甘地宣布同英国政府不合作,在其领导下,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抗英运动,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但随后暴力事件发生,甘地和国大党宣布停止非暴力运动。(2分,具体说明运动中斗争和 妥协的两重性各 1 分 ) 62 【答案】 (1)修正: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43、(1 分 ) 应对: 1942 年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结成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取得胜利。 (1 分 ) 安排:战后对德国处置以及确保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一系列重要安排 (或奠定了雅尔塔体制的基础 )。 (2 分 ) 原因:美苏两国社会制度 (或意识形态 )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尖锐。 (2分 ) (2)依据:二战后至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制约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1分 ) 原因:雅尔塔体系下以美、苏为首分别形成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和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双方势均力敌;两极对 峙格局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壮大,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联合国发挥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任答 3 点即可, 3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