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消费能力摘要:以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大学生就业难和工薪收入减少为标志,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全社会的消费需求不足。工薪阶层不仅是消费的主体,且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增加就业机会,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最有效途径。要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推行灵活的就业方式,提高就业弹性。要通过扩大市场准入、扩大社会协作、减轻企业负担、增加金融支持和加强创业服务,以创业带动就业。一、就业形势严峻,降低消费能力工薪阶层不仅是消费的主体,且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增加就业机会,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最有效途径。目前我省就业形势严峻,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1.农民工返乡降低农民消费能力在美国金融危机引发
2、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小。加之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导致沿海大批企业产量锐减,甚至破产倒闭。大量农民工首当其冲,失去就业岗位。四川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一是减少打工收入。2008 年与 2000 年相比,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1903.6 元增加到 4121.2 元,年均增长 10.1%。其中,工资性收入从 597.2 元增加到 1620.4 元,年均增长13.3%,占 纯收入的比重从 31.4%上升到 39.3%,大幅提高了 7.9个百分点,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必然显著减少农民的收入来源,降低消费2能
3、力。二是影响务农收入。土地资源有限和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依靠劳动力要素的流出来实现。没有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农业的规模经营。目前,我省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仅 2.6 亩,远低于人均 15 亩的最低规模经济要求。随着返乡农民工的增加和耕地的不断减少,如果大量农村劳动力长期滞留在土地上,将明显阻碍农业的规模经营,务农收入也将相应降低。2.大学生就业难降低市民消费能力一是高端就业机会不足。我省工业增加值中,高附加值和低消耗的现代制造业比重仅为 22.0%,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3.9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中,以金融和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仅为 22.7%,比全国平
4、均水平低 3 个百分点。由于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吸纳大学生的高端就业机会明显不足,有较强消费能力的白领阶层难以扩大。二是加重家庭还款负担。由于经济欠发达,低收入人口众多,我省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持续上升。2008 年全省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超过 25%,其中特困生约占贫困生总数的 30%。大学生就业难,进一步加重了贫困家庭偿还助学贷款的压力,相应降低了消费能力。3.工薪收入减少导致消费需求不足中低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目前,我省中低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75.7%,比高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高 14.3 个百分点。工薪收入是我省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占可支配收入的
5、比重高达 71.0%,且呈稳定增加之势。严峻的就业形势直接影响工薪收入,不仅危及民生和社会稳定,而且由于高边际消费倾向的中低收入家庭消费能力下3降,还导致全社会的消费需求不足。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就业弹性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为 0.02,明显低于0.07 的全国平均水平。为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必须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1.加快城镇化进程,释放就业潜力人口聚集本身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大量容纳劳动力的生活服务业,必须依靠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形成达到规模经济的有效需求。按 常 住 人 口 计 算 ,我 省 城 镇 人 口 每 增 加 4 人,可以新增 1 个服务业的就
6、业机会。由于体制性障碍,我省城镇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约 8.1 个百分点。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机遇,按照“土地换社保,农 民变市民” 的基本思路,冲破体制性障碍,加快农村居民向城镇迁徙的步伐,将迅速释放潜在的大量就业机会。2.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容量一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20032007 年期间,装备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分别吸纳了我省 21.2%和 17.8%的规模以上工业从业人员,人均占有固定资产却只有工业平均水平的 54%和 37%。要以 发电设备、重型装备、石油钻采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工程机械为重点,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以白酒、粮油、肉类、饮料和饲料为重点,优先支持农
7、产品加工业发展。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以金融、物流、信息、研发设计和商务会展为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抢占价值链高端的同时,努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三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的劳动密集程度高,单位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目前,我省中小企业提供的4就业人数是大型企业的 23 倍。要通过税收、融资和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努力增大其就业容量。3.推行灵活的就业方式,扩大就业渠道一是灵活的用工制度。实行“非全职、非全时、非典型” 等灵活的用工制度,拓展就业选择范围。采取临时工、小时工、季节工和劳务派遣等用工形式,降低企
8、业用工成本。鼓励劳动者自雇型就业、自主就业和承包就业,选择独立的就业形式。二是灵活的工资制度。实行计件工资和提成工资,采取小时工资、日工资或周工资等结算方式,通过增大工资制度的灵活性,更好地体现按劳付酬。三、改善政策环境,以创业带动就业社会的就业容量取决于社会的创业能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鼓励更多的人创业当“老板 ”,以创业带动就业。1.扩大市场准入一是放宽投资方式。鼓励和支持各类创业主体通过参股、联合、并购、独资等方式,参与各个领域的投资。二是放宽出资限额。放宽企业注册资金的限制,鼓励创新型企业以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和高新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出资创业。2.扩大社会协作以工业发展产业
9、集群和服务业发展连锁经营为代表,努力扩大社会协作,降低创业门槛。一是降低行业门槛。通过协作配套和连锁经营,大幅降低取得初始订单的搜寻成本,支持新企业加快创立。二是降低投资门槛。通过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5作,大幅降低新建企业的初始投资,使小型巨人企业迅速崛起。三是降低管理门槛。在扩大社会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管理简单化,大幅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使企业家脱颖而出。3.减轻企业负担一是严格规费征收。实行合理定费,统一收取,票据分离,收支两条线。制止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二是落实税收优惠。积极落实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快发展和增加雇员。4.增加金融支持一是扩大直接融资。鼓励项目融资,实施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创业板上市融资。二是完善担保贷款。推广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等新的信贷担保抵押方式。适当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扩大担保贷款贴息范围。三是发展信用贷款。建立健全企业征信体系,积极为有条件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5.加强创业服务一是提供咨询服务。发展专业化中介组织,建立由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共同组成的咨询队伍,积极提供各类创业咨询服务。二是提供项目服务。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降低项目搜寻成本,增加投资者的选择机会。三是提供培训服务。强化创业培训,培养大批精专业、会经营、懂管理的创业型人才。6(执笔:王芳 陈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