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眼中的互联网金融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社会生活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日益网络化,形成了巨大的网络金融服务需求。本文从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我们生活、工作的影响,阐述了面对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我们应该怎样做以及通过互联网金融我学到了什么等认识。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科学对待;加强监管; 一、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何谓互联网金融,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为互联网金融(ITFIN)就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功能的有机结合,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组
2、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平台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的金融模式。 【1】 在正式文献中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谢平(2012) 【2】 ,他从一般均衡理论出发,提出互联网金融为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之外的第三种融资和服务模式,认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而我的理解就是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一种新兴领域,当互联网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相互结合时,对于之前传统的金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从 21 世纪开始,网络已经渐渐普及,
3、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并且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随着网络的普及变得越来越大。由新浪财经网网投中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报告显示出:目前的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热潮大约起源于 2012 年,根据网络上的不完全统计,国内的互联网金融行业 VC/PE融资事件一共大约发生了 80 起左右,总共进行融资的金额约为 8.5 亿美元。1.互联网支付目前国内的通过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企业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以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软件为主流的互联网支付企业,其主要是以通过绑定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在线支付为主。而第二种则是以银联在线、快钱等企业型支付平台为首的金融型支付企业,其主要侧重对相关
4、行业的需求和应用。 22013年 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核心企业交易规模市场份额根据国内某家金融类统计网站提供的数据,在过去的 5 年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规模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以 2013 年为例,2013 年全年共交易 5.4 万亿人民币。而人们日益上涨的网络消费需求和网络金融理财需求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2010-2013 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3而新兴的手机银行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等多种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进行网络支付的方式也渐渐取代了单一的 PC 端支付,并完美完成了的从 PC 端到移动端的延伸和拓展,并开发出更多更快捷的支付方式。2. P2P网络借贷
5、P2P 网络借款。P2P 是英文 peer to peer 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 。网络信贷起源于英国,随后发展到美国、德国和其他国家,如典型的模式: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贷双方互相自由的竞价,最后撮合其成交。由资金的借出人获取利息的收益,同时承担其风险;资金借入人到期时偿还本金,由网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相对而言,中国的 P2P 网络借贷起步略晚,但是从 2006 年起,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等到了 2009 年,P2P 网贷平台交易量成功实现数倍的增长。2009.4-2014.4中国互联网金融细分行业 VC/PE融资情况(融资金额占总比)42009-2013 年中国
6、P2P网络借贷交易规模2009.4-2014.4中国互联网金融细分行业 VC/PE融资情况(融资金额占总比)52009.4-2014.4中国互联网金融细分行业 VC/PE融资情况(案例数量占总比)2009.4-2014.4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 VC/PE融资情况(融资金额在当期占比)6根据某统计网站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支付是近年来资金交易量最大的地方,这与国内传统的金融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的需求量日益相关。而 P2P 网络借贷排在了第三位,说明了 P2P 网络借贷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十分显著,并且P2P 网络借贷还拥有广阔的生长空间,如果能够建立相应的体系,那么 P2P 网络借贷的
7、发展前景将无法估量,甚至会迎来一个井喷似的发展。三、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点1.成本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2效率高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如阿里小贷依托电商积累的信用数据库,经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引入风险分析和资信调查模型,商户从申请贷款到发放只需要几秒钟,日均可以完成
8、贷款 1 万笔,成为真正的“信贷工厂” 。 11 3.覆盖广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资源金融,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4.发展快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上线 18 天,累计用户数达到 250 多万,累计转入资金达到 66 亿元。据报道,余额宝规模 500 亿元,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5.管理弱一是风控弱。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
9、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容易发生各类风险问题,已有众贷网、网赢天下等 P2P 网贷平台宣布破产或停止服务。二是监管弱。互联网金融在中国7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6.风险大一是信用风险大。现阶段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还有待配套,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特别是P2P 网贷平台由于准入门槛低和缺乏监管,成为不法分子从事非法集资和诈骗等犯罪活动的温床。去年以来,淘金贷、优易网、安泰卓越等 P2P 网贷平台先后曝出“跑路”事件。二是网络安全风险大。中国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网
10、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会受到影响,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不仅仅区别在于金融业务所采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于金融参与者深谙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髓,现在的人更喜欢互联网金融,总的说来,互联网金融不管对于投资者或是贷款者,对比较方便快捷,还少了许多繁琐的程序,现在比较火热的P2P,许多人都参与其中,尤其许多融资方都比较喜欢在P2P平台上融资,因此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给大众带来了许多便利。互联网金融正在以不同的方式有效的解决了风险管理上根本上变革,互联网金融依托资深在网络体系内的巨大客户优势,进行有效的数据整
11、合,将自身的风险数据,例如交易数据,客户评价数据,用户数据,口碑评价,等进行量化处理,同时也外部数据,比如海关数据,税务,水利等方面的数据加以匹配,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风控标准。四、互联网金融对我们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已经是一个摸得着的现在,而且还是一个看得见的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让理财更接地气,同时也让更多的理财人得到了切实的好处,激发了大众理财的热情,从中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理财生活,更多的投资者参与了进来。在去年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
12、融风险的底线。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正是这一句来自最高层的肯定之音,成就了 2014 年互联8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到了在传统金融体系下无法得到的金融福利,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手段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改进服务效率,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使边远贫困地区、小微企业和社会低收入人群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在普惠金融面前,人人生而平等。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联系在一起,资金借出人获取利息收益,并承担风险;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平台则收取中介服务费。过去一年中,这种简单便捷的金融交易方式迅速席卷中国各地,成为互联网金融
13、中的领头羊。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起点颇高,常年将收入低的群体拒之门外,定期存款虽无门槛限制,利息却低的可怜。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老百姓的投资理财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而互联网金融行业则成为了传统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源源不断地为小微企业和个人输送资金,既让投资人的闲散资金有了合理的用途,也为中国实体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投资互联网金融行业已经成了新的趋势,方便快捷,更重要的是投资收益也有了保证。李克强总理在 2015 年政府报告当中就曾提出, “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互联网金融从 2015 年开
14、始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既产生了数家高估值的独角兽公司,也有 e 租宝、中晋、金鹿等百亿级旁氏骗局却披着理财平台外衣机构的倒下。然而,市场并没有因为个别平台的违规而阻止整个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地发展。李克强总理曾在政府报告当中重点提及,特别是将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和工业互联网相提并论,这意味着互联网金融的行业已经成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经济形态,这相当于对于金融行业的创新的社会价值的高度肯定。从互联网金融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互联网金融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支付和操作手段,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高效、便捷、精确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从传统支付发展到第三方支付,从银行的常规信贷发展
15、到基于互联网的投资理财平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是倡导开放、平等、普惠、共享、去中心化这样的互联网精神与文化,对于中国金融现状具有改革和促进的重要意义。1.投资门槛低9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投资门槛都相对较高,一般从几万到十几万的起投门槛。对于大多数理财者来说,这种投资门槛的设置相对较高。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起投门槛较低,为用户提供更为方便的体验。显然,这更符合普惠金融的精神。2.收益高银行常规的理财产品的的收益率一般在 5%-8%左右,而且投资的封闭期相对较长,品种也比较单一,流动性也较差。而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高,一般在 8%-12%左右。同时,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通常还可以进行债权转让
16、,这就更增加了用户投资的灵活性。3.投资便利性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操作。这相对于传统的理财产品的那种必须亲自在银行柜台前操作的行为来讲,互联网金融产品就有极高的便利性,投资人在足不出户,甚至在移动端就可以进行投资行为,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同事,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可操控性都极高地增强了用户的体验。4.投资周期短传统的理财产品的投资周期一般是以半年或一年为单位进行的,这极大地降低了用户资金的流动性。而互联网金融产品形式多样,产品的研发几乎都是按照用户需求来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其投资周期在 1-12 个月左右都有规划。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财规划来选择不同周期的理财产品。五、面对互联
17、网金融我们应怎样做1. 作为一种新业态、新模式,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应持一种科学的态度互联网金融是信息网络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相比于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特征明显。作为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的“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精神,可以称之为具有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2. 以发展普惠金融为导向,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重,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健康发展(1)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与监管利用人民银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为契机,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协调分业与混业两种监管模式, 实现综合监管和功能监管。重新梳理各类互联网金融 企业的业务范围,明确监管主体,建立监管分工及合 作
18、机制。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按照功能监管思路, 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法规,弥补监管空白,形成 覆盖面广、运作高10效的监管体系。在宏观审慎层面要 密切关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将发展成 熟、规模较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纳入“系统性重要 银行”监管框架中。 (2)按照宏观审慎管理原则,完善互联网金融监测和调控 中央银行应建立互联网金融机构统计监测体系, 将互联网融资纳入社会融资规模。加强对网络借贷资 金流向和贷款利率的动态监测,适当进行窗口指导, 合理引导社会资金的有效流动。密切关注互联网金融 领域的创新和发展情况,研究将互联网金融发展成熟 度高的机构纳入系统性重要银行范畴,归人宏观审慎 管理
19、监测框架体系中,研究制定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宏 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措施。 (3)推动金融机构改革创新 尽管大部分金融机构都开通了网络金融服务,但 应该进一步加大网络金融服务的创新力度,运用成熟 的金融管理经验和技术,为客户提供专业、便捷、高 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机构应加强与互联网平台 合作,借助其数据信息优势,创新产品设计,完善风 险控制,充分结合传统银行的精于管理和互联网平台 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双重优势,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 实体经济的能力。 (4)建立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制度,促进互 联网金融持续发展 一是制定专门的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办法, 对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分配和责任承担、机构的信
20、息披 露、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等作出明确规定。二是成立 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负责处理互联网金融的 相关服务投诉,解决金融纠纷。三是加强对互联网金 融消费者安全教育,指导网络金融使用者树立风险观 念和安全意识、了解各种保密安全工具和手段。六、学习互联网金融给我带来的收获通过互联网金融课堂的学习,让我了解到了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和一种新的理财方式,这不仅仅局限在感性层面,而是让我更直观、更理性的去认识互联网金融。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学习与理解,拓宽了我看待事物的角度,改变了我们对于传统理财产品的认知。未来,消费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创新将会有助于改善用户的各种消费体验,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在学习中认识了更多对互联网金融感兴趣的同学以及有着丰富的互联网金融知识的老师,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有一种不可名状的获得感。七、总结众所周知,21 世纪是人类公认的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网络肩负着重要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