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1.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156887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班级:09 经济本(1) 学号 90412019 姓名:刘海金我国的就业现状与缓解就业压力的对策 摘 要 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如何缓解我国巨大规模的就业压力,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当前就业压力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基本思路。 关 键 词 就业 政策 经济一、我国劳动就业现状我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劳动就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劳动就业规模逐年扩大,城乡就业人数大量增加,城镇失业率保持着较低水平,就业结构有所改善,劳动效率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从 90 年代开始,我国劳动力资源以每年 1000 万人左右的速度增加,1995 年

2、末达到 8.3 亿人。城镇新就业人员 720 万人,年末城镇从业人员 18606 万人,比上年增加 426 万人。1995 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520 万人,登记失业率为 2.9%。具体特点如下:第一,就业结构逐步改善。一是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数增加很快。1990 年到 1994 年每年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人数约增加 600 万人。二是就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在 1995 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 52.2%、23.0%、24.8% ,与 1994 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 2.1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 0.3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 1.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

3、就业比重比第二产业高出 1.8 个百分点。第二,就业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城乡“双向流动”模式正在形成。当前劳动力流动日趋活跃,值得注意的是“从农村到城市”的单向流动规模有所缩小,而由城镇转向乡村的劳动力反而有所增加。据测算,城镇人员到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目前已达 1000 万左右。全国 1.3 亿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中,城镇劳动力占 8%左右。第三,私营个体经济规模逐渐增大,其中兼职人员增多,人才群体呈年轻化,整体素质大为改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1995 年全国城乡私营个体从业人员达 5570 万人,比上年增加 1146 万人。其中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有 2045 万人,增长 31.3%,占城镇从业

4、人员的比重为 11%,私营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科技型、外向型私营企业增长迅速。第四,政府不再扮演安置就业的主角,劳服企业迅猛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劳动就业单靠政府实施政策性安置,显然是不够完善的,只有把劳动力引入市场,劳动者的素质、价值才能得到准确公正的评价,企业和劳动者才能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从而促进劳动力资源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者由从政府安置就业转到市场竞争就业,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力的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一条龙服务。职业介绍机构到 1995 年末达 2.5 万多家,其接纳劳动力供求登记 1500 多万人次,介绍就业 1300 多万人次,

5、成功率达 86%以上。在城镇新就业人员中,除部分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尚需统一分配外,绝大部分就业者都是通过市场体系实现就业的。第五,对外承包劳务有强劲发展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国际劳务市场的参与度也逐步增大。自 1979 年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开始,到 1994 年底,我国累计和世界上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劳务合同 55610多份,合同额 360 多亿美元,营业额 220 多亿美元,创外汇 15 亿美元,外派劳务 86 万多人次,为国内缓解了一些就业压力,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我国的劳务出口也存在许多问题,如总体水平低,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结构单一,出口

6、地区狭窄等。第六,就业领域内经商热有所降温,择业改革带来了求知热。由于社会越来越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有一技之长、知识全面、层次较高的受聘者,倍受青睐,成为他们增加收入实现就业的重要因素。前段时间的盲目经商、下海热有所降温。一些未能找到理想单位的大学生选择了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途径,以适应市场就业竞争机制。另外还有一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在工作中更加感觉到先进理论知识的缺乏,也返回校园。二、劳动就业面临的两难选择1.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和投资的就业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无疑给扩大就业增加了一定难度。但如果迫于巨大就业压力,

7、大量安置劳动力,反过来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过去在人口剧增的条件下,我们将城镇失业率从 1978 年的 5.3%,降到了 90 年代的 2.5%,这一成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用人单位往往是完成了用人指标,却完不成工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指标。相当一部分人并非因劳动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而就业,这些人实际上由社会公开失业变成企业内部隐形失业。目前全国近 40 万个工业企业面临着经营机制改革和技术改造的双重任务,而最终目标是走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的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我们知道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传统部门,即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由于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减少了劳动力需要,企业冗员必将

8、涌到社会上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同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使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就业能力缩小的矛盾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一定缓解。总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仅要算投入产出的一笔帐,而且也要算促进就业增长的帐。要处理好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企业破产与减少失业的矛盾。推行企业破产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向市场转轨的重要改革举措。资不抵债的企业破产,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对国家财政减支增收都是有利的,既可以减少国家财政补贴,又可以有效利用现有的闲置国有资产。近年来我国部分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由于经营困难,出现程度不同的停产半停产现象。据劳动部门

9、统计,1989 年以来我国城镇企业停产半停产失业职工人数经常保持在 600 万人左右,如此大量的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显然与政府减少失业的目标相冲突。目前之所以还有许多资不抵债的亏损企业不破产,关键是破产企业原有职工的安置问题。3.农村劳动力进城与城镇劳动力就业的矛盾。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既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也有助于农民脱贫致富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很多领域中进城农民工所从事的工作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工盲目而无节制地涌入城市,特别是集中在某些大城市,其规模速度都远远超过了城市的承受能力。姑且不论交通、治安、环境等诸方面的问题

10、,即从就业机会来说,数百万农民工“突袭城市”大大冲击了城市就业市场,使城市待业青年、企业富余人员、破产企业职工的就业环境更加严峻。4.劳动力数量上供大于求,而质量上供不应求。我国是个拥有 12 亿人口的国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不会改变。据劳动部门测算我国每年新成长的城镇劳动力约为 1000 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将达 3000 万人,国有企业冗员 3000 多万。但在如此巨大的劳动力供给面前,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力仍然十分短缺。在城镇 1.2 亿企业职工中,高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很小,象上海这样的老工业基地,高技术工人只占职工总数的 5.2%,在乡镇企

11、业中技术工人所占比例则更低。三、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基本思路( 一)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分流剩余劳动力。 在我国农业人口超饱和, 新的工业就业空间非常有限的状态下, 如何利用第三产业就业生产弹性高的优势, 通过调节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就业压力的关键, 也就是说, 通过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消除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不协调所产生的就业压力, 达到经济发展, 工业化与就业同步前进的目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求调节产业结构, 加大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投资力度。目前我国的各种服务产业都比较落后, 与工业品全面供给过剩形成对照的是, 邮电、通信、教育、城市公共运输、医疗卫

12、生及 社会保险等第三产业部门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排队现象面十分明显。这些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其高速增长将吸收目前我国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我国第三产业滞后与经济体制的制约有很大关系。目前, 我国第三产业部门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中, 受政策及资金的制约, 民间部门及从国营企业分离出来的服务部门多处于小规模的状况, 很难加入第三产业市场与国有企业竞争。再加上现有的流通、交通、教育、通信等基础设施被各个有关政府基础设施主管部门控制着。这些基础设施主管部门 往往利用目前体制改革不充分而带来的政企不分这种缺陷, 限制一般社会部门对这些行业的加入及自由利用。例如: 国家投资建设的铁路、码头、仓库

13、、通信设备、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 往往成为主管单位的专利。由于政企不分, 其本身及下属企业一般都享有特别的使用权, 而一般的民间部门很难自由地通过竞争充分利用这些设施加入到这部分市场上去.因此, 在加大交通、通信、流通等基础建设, 充分满足市场对这些基础设施需要的同时, 应建立和完善面向社会服务的公共流通基础设施体系。实行政企分开, 取消容易形成垄断、独占等方面的限制政策, 降低市场进入条件, 以促进市场竞争。作为基本的原则, 除了生产单位自身建设的基 础设施外, 还是使用了来源于国民税收的国家投资 ( 包括地方政府财政资金) 的基础设施, 一般都应该对所有单位和个人实行平等开放。国家应取消限

14、制民间进入第三产业的政策。制定有关政策及法规,防止和限制铁路、邮电通信、电力、交通、教育卫生等 容易形成垄断的部门无偿将国家及全体国民的利益转化为本部门的利益。( 二) 通过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的发展 前面已指出,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是就是一个产业结构、地域结构、贸易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调整过程中, 旧的产业将不断地淘汰或让位于新的产业, 而新的产业、新的需要将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壮大。这种结构的转换必然地伴随着劳动力的转换。然而由于我国市场化滞后, 各种要 素市场发育程度低、劳动力的转换、移动表现得相当困难。比如说, 一方面, 我国许多国有企业技术人员处于下岗或半下岗状态, 而另一方

15、面我国的乡镇企业却严重缺少技术人员。受所有制及其他政策的制约, 许多国有企业下岗的职工宁可待业也不愿到乡 镇企业就业。同样, 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的许多第三产业部门需要大量低工资的农民工, 受户口制度的制约,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以临时工的形式游 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不存在统一的劳动市场, 城市与农村之间, 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 沿海与内陆之间劳动力对流很难以实现。市场化的滞后在于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尚不彻底,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一系列政策, 比如说户籍政策、就业政策、工龄政策等阻碍着劳动力的自由流 动, 从而加大了我国就业的压力。从正式公布的失业率来说, 我国的失业率比日本、美国低, 更

16、大大低于欧洲国家的平均水平, 但从就业压力来看, 我国的就业问题远远大于以上这些国家, 其中一个重要原 因就在于我国劳动市场非常滞后, 一旦失业, 重新就业非常困难。而市场十分发达的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 失业后重新就业相对容易。短时间的失业一般不会形成大的个人压力及社会问题。因此, 要通过体制改革加快市场化的发展, 促进 各种要素市场的发育。一是要逐步调整目前的户口政策。户口改革的方向就是, 逐渐从目前的以出生 地定户口向国际上通用的, 以就业生活场所来定户口的方向转变, 消除地域之间、城乡之间、职工之间劳动力移动的障碍。二是通过相应的改革措施和政策调整, 尽快减小以至消除国有与非国有之间的

17、政策差距, 实行统一的劳动就业政策, 推动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平等竞争和协调发展。( 三) 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协作,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中, 存在着一部分不适宜推向市场的产业和部门。社会保险、保健医疗、义务教育、低收入者住房是这类部门的代表。目前, 这类特殊的社会服务程度主要依存于个人自身收入及所在单位的效益。特别是非国有经济长期被排除在政府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中的状况, 已严重制约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之间劳动市场的形成, 进而影响劳动就业工作的发展。因此, 政府在大力精减机构, 减少对企业进行直接干预的同时, 有必要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当前, 一方面需要继续推进国有单位社会保险改革

18、,逐步将重点转向非国有单位, 尽快将全体社会劳动 者纳入统一的医疗、失业社会保险体系, 以增强劳动者抗风险能力, 促使统一劳动市场的形成。另一方 面, 通过推动单位福利化和建立统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以消除各种所有制之间、地域之间基本社会保 障的差异。社会化的资金来源及管理办法原则上是以政府及社会公共部门为主, 同时适当吸收民间的资金。( 四) 适当调整我国城市发展战略 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严格控制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合理发展小城镇。这种城市发展战略在减轻我国城市人口压力, 防止城市无限制地膨胀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 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这种城市发展战略

19、上有许多局限性。首先, 从经济效益观点来看, 由于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资金利税率, 土地利用率大大高于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人口向大中城市的适当集中,有利于节约耕地及提高资金利用率。据王小鲁、夏小林的研究表明: 规模过小的城市, 规模收益很低而由政府负担的外部成本很高, 经济效益较差, 在 100 400 万人口之间时城市的净规模收益最大。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耕地面积少, 经济发展水平尚比较低的大国来说, 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每一分资金和每一寸土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其次, 从第三产业发展规点来看, 由于第三产业是以城市为中心来展开的, 人口规模比较小的城市、小城镇的第三 产业受到了相当的制约。特别

20、是遍地开花的小城镇, 由于其人口规模太小, 产业结构单纯, 市场容量非常低, 除一些饮食、百货等行业外, 发展第三产业非常困难。在乡镇企业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工业产品市场竞争不断激化的情况下, 这类小城镇将来的就业问题存在着相当大的隐患。一旦乡镇企业的就业出现波动将会带来人口从小城镇进一步向较大的小城镇、小城市和大城市再转移, 从而带来小城镇的住宅、厂房、基础设施的大量遗弃, 形成巨大的资源 浪费。实际上, 高度成长期的日本就曾经历过大量农村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而带来的大量小城 镇的衰退。 从经济效益及第三产业发展来看, 今后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应是合理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 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严格控制小城镇的发展。 参 考 文献王小鲁, 夏小林 1 优化城市规模, 推动经济增长 J1 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建筑建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