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三热身考历史试卷试卷总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 60 分,每小题 2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他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
2、“第一个王朝 ”应是A夏 B商 C周 D.秦 2.(司母戊鼎)若使用“将军盔”镕铜,至少需要 70 个同时熔化,而每个盔旁若有三、四个人工作,则共需约 250 人。若再加上制模、翻范、磨光、运输及管理等,生产这个鼎总共需要至少 300 人以上。中华文明传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朝人已掌握高超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青铜器具有一般使用功能 商朝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生产能力 青铜器主要是礼器,是身份的象征A. B. C. D. 3.右图是牧野之战想象图。要想复原牧野之战的真正情形,专家可资凭借的价值最高的材料是A.周初铜器利簋铭文 B.史记周本纪C.小说封神演义 D.电视剧封神榜4.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
3、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社会变革:孕育百家争鸣的土壤 B诸子百家: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C铁犁牛耕: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D. 商鞅变法: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5清赵翼论某时期政制之变云:迨至七国反后,又 严诸侯王禁制,除吏皆自天朝,诸侯王惟得食租衣税,又多以事失侯,于是三代世侯、世卿之遗法始荡然净尽。材料论述的是哪一时期的史事A战国 B秦 C西汉 D. 东汉6.日本文化其实是中国文化的新阐释,事 实上并没有离开中国文化的根。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 。这种“新阐释”最早可以追溯到哪一时期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7宋朝迸发出了相当繁荣的城市文
4、化,也就是所谓的普及文化,从戏剧到说唱都有。这种现象2的出现最主要植根于A.科举制度的兴盛 B.科学技术的辉煌C.海上丝路的通畅 D.商业经济的繁荣814 世纪一位欧洲画家根据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记述,创作出了中国杭州市景图。从史料价值看,对该图最合理的评论是A.是反映 14 世纪杭州市景的一手史料 B.是反映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有力证据C.是反映该画家中国观的一手史料 D.是反映宋代市井生活的直接证据9.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有一种文字, “系以铁笔或泥锥书写在潮湿的泥板上,所写之物,如需永久保存者,写好后即晒干或烘干” 。这种文字对应的古代文明的地理位置是A. B. C. D. 10.当时,这一代雅
5、典人于公元前 467428 年,几乎 30 年的 时光中,除了短时期外,曾一再选举他为十名司令官之一;雅典在他的领导下,享受一切民主的权利外,同 时也获得贵族与独裁的优点。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希腊的生活 。材料中的 “他”应是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苏格拉底11.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 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 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 。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发生于A.中世纪初期的西欧 B.中世纪后期的西欧 C.中世纪初期的东欧 D.中世纪后期的东欧12.欧洲 “从迷信的
6、、自我约束的社会,慢慢演 变出自由开放的心态”。这段文字最适合用于评价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C.德意志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AB CD313观察右图,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英国已经取得了统治世界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14.尽管绝大多数的法国启蒙思想家都把“开明君主制”奉为理想的政治模式,但他们中却有一人不以为然。这位提出了启蒙时代最激进的政治主张的启蒙思想家是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狄德罗15.德国通史一书的作者将 19 世纪最后三十年
7、德国历史的主题命名为“工业化时代” 。如果要给这个主题添加一个副标题的话,最合适的是A.民族统一的完成 B.民族国家的现代发展 C.夹缝中的德意志民族 D.一个民族两个国家16.近来朝廷整顿庶务,如学堂、商务、 铁路、 矿务一切新政,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力等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复存观望。 朱寿明光绪朝东华录 。材料揭示出戊戌变法存在怎样的社会矛盾A维 新 派 与 慈 禧 矛 盾 的 不 断 激 化 B维 新 派 与 地 方 守 旧 势 力 的 冲 突 C维 新 派 与 民 众 矛 盾 的 日 益 升 级 D. 维 新 派 内 部 党 同 伐 异 危 机 重 重17.连日
8、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不得已,采秫枇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既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 贴背共坐,仰望达旦。庚子西狩丛谈。这段“我与皇帝”的经历因何而起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清政府 1895 年 5 月 20 日电令:“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大小文武各员,并著饬令陆续内渡”。此电文对应了我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哪一具体内容A. 割让香港岛 B. 割让九龙司 C. 割让台湾全岛 D. 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19从清朝的黄龙旗到中华民国的五色旗(注:一般认为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 ,这种变化反映了封建制度的结束 共和观念的深入
9、 民主平等的趋势 民族团结的重要A. B. C. D. 20.当交战双方战得难解难分时,潘兴(18601948 年,美国将军)率军到法国, “我们来了!”一句,表示了美国报答法国帮助其独立之恩,这是美国成为 世界巨强的第一次啼声。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潘兴率军到来加速了下列哪次战争的结束A.克里木战争 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500001500002500006000001750年 1800年 1833年 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万英镑)421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 。直接发动“滇黔独立”的是A袁世凯
10、 B宋教仁C蔡 锷 D张 勋22梁启超主张历史学要寻求“人类进化演进的公理” 。以下对历史规律的认识符合上述观点的是A.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B.王者承天意以从事C.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D.往而不返进而无极23今天欧洲的大祸乱,是日本国运 发展的大正新时代之天佑。随着战局之发展,英、法、俄三国的团结一致将更为坚固,日本 应团结以上三国,以此确立日本在东洋的利权。【日】井上馨 。以下日本哪一“利权”的取得与该思想直接有关A. 实现“脱亚入欧” B.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C. 签订马关条约 D.占领东北成立伪满洲国 24.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 换,除了商 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
11、在这里。列宁在莫斯科省第七次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这里的 “实质”与哪一措施相一致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25以下国际会议中,维护了中国主权的是A. 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6下表数据所反映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活动指数(月指数)时间工业生产 就业 制造业工资总额1933 年 3 月 56 62.3 38.31935 年 12 月 104 94.2 80.51937 年 9 月 117 112.2 109A. 对外战争的刺激 B.罗斯福新政的实行 C. 科学技术的推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27.右图漫画中人物针
12、对扑面而来的“篮球”采取的对策是(注:篮球上的文字为 Marshall Plan;篮筐上的文字为 European Recovery)A. 发表富尔敦演说 B.实施“莫洛托夫计划” C. 制造柏林危机 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28该条约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它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中心内容是建立关税同盟和农业共同市场,要求逐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 “该条约”是A. 舒曼计划 B.欧洲煤钢联营条约 C. 罗马条约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529.1956 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 张开了翅膀 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 该诗句
13、表达了A. 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B.“大跃进”开始初期的信心 C. 对未来中国全面开放的期待 D.对解放战争胜利的美好祝愿30. 右图中柏林墙的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 B是反映冷战的著名标志C是当年两大集团剑拔弩张的写照D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二、非选择题(共 90 分)31古代中国的儒学(10 分)材料一: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则进一步说: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雠。杀掉昏主暴君,孟子甚至认为 不是弑君,而是 “诛独夫”。汪丁丁简论王元化先生自由主义思想的复杂性材料二: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
14、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 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三:宋朝正巧是要对儒家经典重新作出诠释的时候。 一直到了宋朝,研究儒家的力量才称得上真正成熟许倬云从历史看时代转移(1)材料一反映出孔孟所强调的君臣关系具有怎样的特征?(1 分)(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学术系统”有何主要特征?(3 分)(3)材料三中的“真正成熟”的变现是什么?(3 分)(4)依次陈述以上三个时期儒学变化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3 分)32.战争名称的争论(12 分)那次的战争(注:发生于 1840-1842 年)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
15、绝,英方则希望维持现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 则强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问题:(1) “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 则称之为 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 ”谈谈你对“两方面理由”的理解。 (3 分)(2)为什么说“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 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4 分)(3)你如何看待这次战争的实质,请说明理由。(4 分)(4)就该事件不同名称的争论可以看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1 分)33日记中的历史(11 分)胡适,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干将,曾以日记的形式披露
16、了他的心路历程。6材料一:1912 年胡适致胡绍庭书:“祖国风云,一日千里,世界第一大共和国已呱呱堕地矣。吾恨不能飞归,为新国效力耳。 ” 材料二: 1915 年八月十八日胡适论袁世凯将称帝:“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他最终之垮台”。材料三: 1916 年 6 月 7 日胡适论戊戌维新之失败时写道:“徒以戊戌失败之故,此 20 年中中国之进步,皆起于下而非出于上。其结果乃有辛亥之革命及今日之革命,遂令数千年之帝制一旦推翻,三百年之满清亦同归于尽,今之官僚派余孽似亦有摧灭之 势;则虽谓吾国政体问题已有几分根本的解决可也。而此几分根本的解决,皆戊戌失败之赐也。 ”问题:(1)材料一中“世界第一大共和国已呱
17、呱堕地”具体是指什么历史事件?(1 分)(2)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二所提及的袁世凯“最终垮台”的原因。 (2 分)(3) 材料三中“ 今日之革命 ”具体指什么事件?“戊戌失 败”与“辛亥之革命”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3 分)(4)你是否同意“吾国政体问题已有几分根本的解决”, 请说出理由?(3 分)(5)通过以上分析,你认为日记的史料价值如何?(2 分)34 1933 年,美国以“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主题,举办了芝加哥世博会。(11 分)问题:(1)请结合史实从多个视角叙述美国“一个世纪的进步”的主要表现。(至少三个视角)(9 分)(2)本届世博会举办时美国的国内背景怎样?世博会的举办对之有何影响?
18、(2 分)35世界经济现代化路径(9 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7(1)从上图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不得照抄图中文字)(2 分)(2)分别写出世界范围内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发端的时间和生产力突破的重要标志?(4 分)(3)伴随着农业革命向知识革命的推进,世界经济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地理转移?(3 分)36. 漫画中的历史。 (12 分) 以下为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历史漫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1)按照上述图片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2 分)(2)根据上述图片的提示概述这些漫画所反映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8 分)(3)以上 6 幅漫画作为“可视的历史”在研究二战历
19、史的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2 分)37. 纽约时报视野下的上海近代化(25 分)纽约时报是 1851 年创办的一家美国主流媒体,该报曾多次报道上海,为我们从更广泛的视角观察近代上海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材料一:1879 年 4 月 23 日纽约时报以它特有的敏感发表了首家机器棉纺织厂在上海建立一文,报道了官督商办上海机器 织布局的开设计划,称洋 务 派“ 已经得皇帝陛下的许可在大清国国内创建一座纺织厂。”材料二:1877 年 12 月 24 日报道:“上海的俱乐部显得十分的奢华、阔气,足以让从伦敦和纽日本的最后下场 德国叫嚣:按计划执行灭绝方案希特勒在对着月亮高喊:进攻英国!今日共同战斗,
20、明日一起重建。(注:右边 USSR 即苏联,左边单词:BRITAIN)赶造太平洋的诺亚方舟(注:太平洋笼罩在日本掀起的腥风血雨中)斯大林的晚餐8约来的客人们羡慕不已。 上海盛情好客,无比慷慨,这里的主人真诚地想让每一个从远方来的客人心满意足。今天的上海,从世界各地拥来了无数的 观光客。酒店为他们敞开迎宾的大门,其中,以礼查饭店最受欢迎”(注:礼查饭店是 1846 年以为美国船长在中国建造的第一家西式酒店。 )材料三:1886 年 8 月 7 日发表的租界见闻明确指出:“近十年来,上海巨变,成为东方第一商埠。 ”材料四:1886 年 8 月 7 日发表的租界见闻声称:“洋人在上海的租界里生活舒适
21、,这里是家庭主妇充分获得休息的庇护所。 经过十年的艰苦 经营,上海的生活品味已 经大大提升了。来到这里的洋人,开始把上海当成自己的家,而不是像先前那样,要等着在此赚一笔钱后再回家娶亲。他们先就结婚了。”材料五:1854 年 4 月 20 日发表的自由港一文声称:“事实上,一个政府的软弱是它自己的错。如果一个政府变得软弱,以至于无法行使它的行政 职能,那么, 它的权利与它的行政能力也就一同消失了。 ”“清政府必须承担因其无能而导致的后果” 。“只要清国政府无法对其他国家的船只收取关税,那么上海同样也是美国船只的自由港。 ”以上材料均摘自邵雍中国近现代史专题问题:(1)从前四则材料中,你能提取上海近代化的哪些历史信息?(6 分)(2)从材料五的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出美国在处理与清国的外交关系中具有哪些倾向?(4 分)(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纽约时报视野下的上海近代化的理解。 (1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