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技术专业建设总结.doc

上传人:ng****60 文档编号:3165937 上传时间:2019-05-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技术专业建设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气技术专业建设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气技术专业建设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气技术专业建设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气技术专业建设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东营区职业中专电气技术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总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具有岗位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宗旨,以改革课程体系、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和实验实训条件为重点,经过 3 年的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任务全部完成。以生产性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建立了教学团队,重构并完成了基于职业分析的专业课程体系,以行动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专业建设的预期目标。现将专业建设取得的成果总结如下:一、建设基础自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立以来,一直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专业课程体系和

2、教学内容改革工作,积极开展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工作,并将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建设任务,为进一步建设、发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基本建立了一个符合电子行业职业特点的“学训交替” 、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时开出比例上,实践教学课时占到总课时的55%,生产性实训占到实践教学课时的 60%。二、建设目标的达成情况本专业面向电子信息行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具备电子仪器测量能力、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能力、质量检测与自动化设备的操作维护能力的人才。重点培养区域内行业企业急需的具备生产一线精密工艺设备操作维护、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及

3、具备对新产品和新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通 过 项 目 课 程 开 发 , 改 进 课 程 体 系 与 教 学 内 容 ; 通 过 培 养 高 水 平 的双 师 素 质 专 业 带 头 人 , 优 化 师 资 队 伍 结 构 ; 加 强 校 内 生 产 性 教 学 工 厂 及校 外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 完 善 实 验 实 训 条 件 , 全 面 推 行 以 生 产 性 实 训 为 特 征的 工 学 结 合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通 过 重 点 建 设 , 使 本 专 业 在 国 内 享 有 较 高 知1名 度 , 成 为 在 全 国 高 职 院 校 同 类

4、专 业 及 专 业 群 中 起 到 引 领 、 带 动 作 用 的 示范 专 业 。在 三 年 的 建 设 期 内 , 以教育部、财政部教高【2006】14 号、【2006】16 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于山东半岛地区的电子信息行业企业为宗旨,以培养具有电子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围绕“培养什么人?谁来培养?怎么培养?”三个核心问题,通过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卡尔电子等企业进行长期合作,探索、创新了“行动导向、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就业导向、能力为本、德能并重”的原则,重构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了教学内容。通过对专兼教师的“双岗双责”管理和“专兼教师配对工程”建设

5、,加强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力度,构建了一支企业工作经验丰富、教学及实践能力强的国家级教学团队;投资建设生产性教学工厂,完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条件,为开展工学结合、学训交替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和技术服务,共享专业教学资源,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对外辐射、示范作用。(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在全面推行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创新并实施了“行动导向、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展专班培养工作成效显著。先后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威海东日技研等企业基于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校企合作,通过开展订单培养、专班培养的形式开展合作教学及产学研工作。围绕

6、PCB Layout、PCB、SMT 三个富士康专班,在“开发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开展课题研究、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软环境、组织教学工作、注入教育资金、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取得显著成效。2根据就业职业岗位,基于职业分析构建了培养具备电子产品开发、电子产品工艺设计与生产质量管理、自动化设备操作与维护三个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行“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制定了 4 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3采用引进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动态更新积累的方式,建设了专2业教学资源库。重点建设了专业教学系统、教学素材资源、自主学习系统、行业资源等 4 类教学资源。(二

7、)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 2 人,均具有高级职称、10 年以上大型企业研发、管理工作经历。招聘骨干教师 2 人,培养骨干教师 3 人,到职教进行职业教育理念、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培训学习;通过重点培养、合理引进,建设了一支基础理论扎实、技术研发能力强、实践教学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教学团队。(三)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通过建设,形成了以生产性教学工厂为主体“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化建设,支撑起电子基本技能、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应用等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完成专业认知、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及创新设计等综合训练,满足了本专业及专业群(电子工艺与管理、

8、通信技术专业)每年 300 名学生的学习、实训、实习需要。同时可承接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无线电调试工、无线电调试技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任务。三、组织管理本着“任务分解落实到人,责任划分落实到人”的原则,我系制定了相应的专业建设工作考核细则、实验实训室新上设备的论证与验收细则、提高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管理办法、教学督导实施办法等 6 项制度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任务分配方案” ,形成了“统筹安排任务划分过程督导反馈改进”的任务链,对方案中涉及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三个项目进行了详细的任务分解。对于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解决,确保任务按时保质保量完成。1成立系级任

9、务督查组,由系教学办主任担任组长,3 个项目负责人(课程、师资、实践教学)及专业带头人担任成员,注重建设过程的指导、监督与检查。每月上旬召开一次建设任务汇报会,根据任务书分解,逐个排查任务完成情况,对于不能按时完成的任务或在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并与系主任、任务责任人一起商定解决方3案,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2成立档案材料组,由 1 名专业带头人担任组长,系教学办 2 人和 3 个项目组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购买专业建设所需书籍资料、小件设备及管理,负责专业建设过程中的档案收集、分类与整理归档,保证建设过程档案清晰、全面。3成立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 3 个项目

10、建设组,由项目负责人担任组长,各项目点负责人任成员。建设过程严格实行层级管理制,各项目点分解到个人的工作完成后,必须经项目点负责人验收合格后签字,然后由项目负责人验收签字方算任务完成。同时,各项目点组织的集体项目(课程录像、学生活动、专业活动等)必须在经过集体讨论之后做出详细的方案存入档案,活动之后及时做出总结。系内专业建设组织结构图如图 1 所示。四、项目建设成效通过专业建设,近几年,本专业的招生规模和招生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分保证,对外的示范辐射效应和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教师的教改和科研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一)校企共育,专班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行动导向、校企共育”人才培养

11、模式实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此,我们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行动导向的课程开发为切入点,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创新工学图 1 系内专业建设组织结构图系专业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建设组 任务督导组档案材料组师资队伍建设组专业课程建设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组4结合的“行动导向、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二)重构并完成了基于职业分析的课程体系通过市场调研,明确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以电子产品装配与焊接、产品调试与修理、质量检验与管理、生产管理、工艺设计为主的电子产品制造岗位群,以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为主的自动化设备操作与维护岗位群和以电子产

12、品设计与开发为主的产品开发岗位群。根据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确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通过校企合作,会同企业专家剖析电子类岗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内容,遴选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再转换为图 2 “行动导向、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图 校企合作共同注入教育资金共监教学质量共建环境氛围共同进行管理核心理实一体化课程内容选择与重构课程体系构建生产性实训 顶岗实习以行动为导向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践条件合作开发课程5学习领域,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如图 3 所示。(三)以生产性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在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方

13、面,坚持“先进性、实用性和体系化”的建设原则,即坚持教学仪器设备技术的先进性、实践教学管理理念的先进性、实践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和实验实训场所基础建设的先进性;坚持追求设备教学功能的实用性、生产性实训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用性、实训场所分布格局的实用性;遵循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的规律,构建从基本技能训练到综合技能训练、从生产性实训到创新能力培养的“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使实践教学条件在教学功能上形成体系化。能力的培养过程如图 5 所示。图 5 依托“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的能力培养过程五、完善与提高(一)存在的不足1课程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课程还没有完全按照职业能力需要和行动导向模式

14、重构,其教学内容的重组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尚在探索之中。另外,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与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相配套的立体化教材尚处于试用阶段,需进一步修订,正式出版。电子产品开发 电子产品制造 SMT 设 备 操 作 与 维 护岗位群岗位基本技能专业课程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电子创新设计(拓展)单片机小系统应用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单片机小系统应用机械图样的识别与绘制信号的检测与控制自动化设备编程控制表面贴装设备编程与操作原理图绘图能力电路板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单片机系统设计能力岗位专业核心能力生产工艺指导能力质量管理能力生产管理能力设备安装读图能力设备编程操作能力故障检测分析排除能力设备调试保养能力元件识

15、别与测试能力仪器仪表使用能力单元电路分析与构成能力手工装配焊接与调试能力电路分析基础电子基本技能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模拟电路分析与设计图 3 应用电子技术课程体系构建图62生产性教学工厂的育人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性教学工厂的教学与运营效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金融危机经济环境的影响,校内生产性教学工厂生产运营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教学育人功能没有更好地发挥,使一体化教学工作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广开门路,解决产品载体问题,提高生产性教学工厂的使用率和教学效果。3教学团队整体“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实施能力需进一步提高目前全部专任教师均达到双师要求,但个别专任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有待提高,企业工

16、作经验还需积累,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与实施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二)完善与改进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三年来,团队教师倾注了太多的汗水和心血,在这个过程中,辛勤的付出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与国家对示范院校建设单位的期望相比、与兄弟院校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我们相信,借鉴专业建设三年来的经验,团队教师团结一致,积极学习先进,勇于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实现专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1紧跟行业企业需求,深化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坚持定期企业调研,依据企业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充实和调整课程内容,面向 90,00 后学生,增强职业素养教育,多方向开拓并增加

17、实用职业技能证书种类及比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全面建设工学结合的课程,将所有专业核心课程按照职业能力需要和行动导向模式重构,尤其要加强教学内容的重组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校本教材,编写以“项目导向” 、 “任务驱动”等“教、学、做”一体化的立体教材,为任务引领式学习和项目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72加大生产性教学工厂的经营管理力度,强化教学育人功能我们将继续加大改革的力度,理顺生产性教学工厂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确保生产经营工作有效开展。进一步加强企业兼职教师的培训,科学调整教学周期,将专业建设与企业经营、技术开发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专业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的工学结合之路。3借

18、助合作平台、通过“校企两栖”途径,全面提高教学团队的双师素质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加大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的培养力度,注重提高教师行动导向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继续聘请企业骨干和行业专家任兼职教师,每一门生产实践课程都聘请不少于一名来自企业一线的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并有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继续开展“专兼教师配对工程” ,全面提高专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能力。(三)持续发展规划为了更好地发挥本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在专业建设项目圆满完成、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要求和我院质量重点工程规划,制定了本专业今后三年的持续发展规划。以目前实施的“行动导向,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以满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