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备课时间: 周 授课时间: 周 总第 课时第一课盛唐女性的生活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教学难点: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一、课前准备
2、的相关资料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一、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网页、网站,收集、整理和捣练图相关的信息资料。 (可制成读书卡片)二、播放影视剧大明宫词片段,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对唐代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有个直观印象。导入捣练图 。三、尝试以制作简单网页的形式学习捣练图及唐代仕女画:以网页设计贯穿课堂教学始终,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一)版块设计:学生在掌握一定制作网页方法和要求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网页版块组成。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讨论后师生共同总结确定。版块一:仕女画(相关文字、图片)版块二:宋徽宗
3、赵佶(相关文字、图片)版块三:唐女性形象(相关文字、图片)版块四:画家小传(相关文字、图片)版块五:思考与讨论(二)围绕捣练图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实网页版块。1、分组讨论以上前四个版块。通过汇总已备学习资料,查阅书籍,上网等形式,将和本专题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归并,经讨论一致同意后整理成文,由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观点。2、重点分析第五版块,确定研究内容。教师点拨学生从不同角度确定“思考与讨论”版块的内容。学生思考、讨论、分析、解决,总结。(1)从美术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直接信息)内容分析;构图样式;绘画技法;色彩;细节描写;艺术风格等(2)从历史的角度(捣练图传达的间接信息)主要通过画中唐代妇女经济;
4、文化;政治;民族关系:地理角度(信息综合)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收集西方古代人物画资料。备课时间: 周 授课时间: 周 总第 课时三、学习结果检测、呈示。1、随堂检测由教师出题或学生出题,学生抢答,检验学习结果。 (题目如下:)作者及年代; 捣练图属于什么画种;采用什么构图样式; 采用哪些绘画技法;色彩特点; 作品风格等2、版块评比。将网页上传到校网站或因特网,对各小组设计制作的版面进行评比,设以下几个奖项:组织奖、创意奖和技术奖,并给予一定的奖励。3、撰写感受或美术论文。将学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结论及制作网页的经过等记叙下来将研究性学习的结果或对其中较感
5、兴趣的一点撰写成美术论文。 备课时间: 周 授课时间: 周 总第 课时第二课 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型:欣赏课一、教材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欣赏评述“ 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欣赏评述“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的教学活动。评述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评价的表达。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 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
6、“ 也不会评述了。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美术作品作为人的意识的物化形态,是美术家能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结果,它作用于社会。美术作品的创作分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两类。再现性的艺术是以真实再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形象逼真写实。艺术家通过真实再现客观对象的形象,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以栩栩如生而称道。表现性绘画是以客观对象为媒介,主要在于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精神,即思想
7、、情感或审美理想等。画面的艺术形象予以夸张、变形的处理,或予以荒诞的组合等,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表现性艺术中的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画面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虽然与生活中的原型有很大差距,但仍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验,也就不会有绘画情感表达的形式感悟。因而它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二、教学思路: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现实主义油画的经典之作。学生都称赞这幅画画的好,但好在哪里,画面的艺术处理如何高于生活的,只要将“生活中的原型“ 与作品加以对照,再运用提供的相关艺术处理技巧的资料加以分析,学生就可以领会。三、教学目标: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
8、活,高于生活。“ 的道理。2、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教学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五、教学准备:教师:教材,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等。学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如各类艺术作品(实物、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 ,部分学生亦可准备语言表演或肢体表演的节目。六、教学内容及过程:(一)
9、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安定课堂。(二)导入。1、影视欣赏:动画片奔尼兔片段2、思考比较:动画片中的兔子形象与生活中的兔子的异同3、点出本课重点,并板书“艺术 生活 “(三)美术作品赏析。1、国画作品虾 (齐白石)备课时间: 周 授课时间: 周 总第 课时映示国画作品虾 (教材 P4)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就拿他画的虾来说吧:人们都觉得画的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不过当我们拿画中的虾与生活中的真虾相比,它们又有很多不同。虾的艺术处
10、理: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虾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魅力。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
11、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给人以美的享受。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2、 油画作品开国大典 (董希文)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片段。映示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 (教材 P4)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画宽 4.05 米,高 2.3 米,油画。1952 年至 1953 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
12、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划时代的一刻。学生看教材 P6,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别。学生发表讨论结果。教师分析总结油画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油画开国大典艺术处理方法:-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减少了近处的廊柱,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 “正直金秋丰收季节。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
13、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
14、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备课时间: 周 授课时间: 周 总第 课时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非如此不可。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
15、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3、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齐白石的国画作品虾的传神美 ;凡高的油画作品的色彩美;列宾的油画作品伏尔加河
16、上的纤夫的悲壮美4、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图例:油画父亲 (罗中立) 、油画泉 (俄) (普拉斯托夫)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图例:油画开花的苹果树 灰色的树 红树 (荷兰) (蒙得里安) 、中国画松魂 (吴冠中)(四)其他艺术作品赏析。学生展示和分析生活中能反映出“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备课时间: 周 授课时间: 周 总第 课时第三课-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有个性地
17、去表达物象。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重点难点:体会用已给线条图像表达的乐趣,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达教学过程 1、手绘线条图像的意义:广告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在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们使用手绘图像传达信息和交流。今天,图像传达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使我们面临“读图时代”的挑战。以手绘图像来传达信息和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将成为 21 世纪的青少年适应未来社会的生存和交流的能力之一。2、手绘线条图像的功能、用途:手绘线条图像具有叙事、说明、交流、抒情、记录等各种功能,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语言”。手绘线条图像直观、整体、任何一个人当无法
18、同语言表达清楚的时候,借助它可以把事情说明的,如医生、导演、科学专家、生物学家,为我们课本都要借助这“第三语言”(看课本中的图形,再看书上的图形,先不要看文字,让学生回答画的是什么?)3、问题一:(认识图形):下面的图形画的是什么?(想象力)4、问题二:用线条画出你快乐的心情(创造精神)5、问题三:请在 5 分钟内从图形开始,连续画出与前一个形象有关联的多个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6、用 5 分钟:(1) 男同学画 5 种以上的汽车(或兵器、建筑等)(2) 女同学画出你喜欢的 5 种以上服装或发式(表达能力)7、画出你从家到学校的地图(体验与图形的对言表达)或画出你的个人生活轨迹(是乐还是愁等
19、情况)从出生到现在的情况备课时间: 周 授课时间: 周 总第 课时课题:手绘线描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知识目标 :1通过对中外手绘线描绘画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初步懂得并领会艺术的美。2感受并发现自然界中的美,激发学生用手绘线条表现自己的感受,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力目标 :1 用手绘线条准确客观、忠实现实地传达物象信息。2熟练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立体空间的表达能力。情感、德育目标: 对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意识。教学重点 :用手绘线描表达立体图像的方法和营造空间的呈现方式难 点: 发现、体验生活,并能清晰地传达物体
20、结构、透视、排列组合规律和表现方法。关 键 用线条从平面立体空间的描绘。教学手段: 多媒体实验准备 :CAI 课件及图片资料、 铅画纸与各种绘画笔。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法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一、 新课导入 1这一片段中有哪些物体?它们是怎么样的形体?2 请你学生寻找身边的形体的物体。小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可归纳为四个基本形体:六面体、圆柱体、球体、圆锥体。 (出示实物、图片资料)小结:在我们生活中充满着立体形象。3 出示不同技法的作品:油画、水彩画、国画、版画、剪纸、手绘线描画(平面、立体)4 你觉得用哪种技法描绘事物又快又好?5 引出课题: 多媒体展示:放一段生活活动场所,感受
21、生活中的立体形1学生寻找身边的形体建筑物(长城、故宫、悉尼歌剧院、电冰箱、海螺、羽毛球我们可用许多的技法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用电手绘线描画手绘线描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自主探究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总结出要领二、 讲授新课(一)手绘线描图像的特点及作用1课件展示手绘线描图像作品,什么是手绘线描图像?2我们为什么要学会用手绘线条来表达立体图像?(其特点)3 手绘立体图像在生活中的应用。(1)同学们分小组画实物。 (平面 、立体)(2)平面与立体的图象有什么区别?(平面图像只表现出物体的长宽。 )(二)学习立体图像的三种表达方法及时小结:1刚才我
22、们用的是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1)表现物像较准确。(2)运用线条生动、流畅。(3)存在问题(如右图):有时为了把握形而使线条不连贯,形也失去很多。2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把一个物体看成是透明的,将被遮挡的部分画出来。它较清晰地表达物象三维备课时间: 周 授课时间: 周 总第 课时关系的本质特征。小结:(1)用结构分析法理解物体好。(2)运用线条生动、流畅。(3)存在问题(如右图):透视不正确,用线还存在着点、断断续续的现象。3 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根据对物体结构认识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1)用主观理解法表现物体生动有趣。(2)运用线条更生动流畅。小结:无论用哪种表达方法,最重要的是把物体较真实地
23、表现在画纸上,来传达我们的感情。1. 欣赏线与形相结合的优美作品2.记录、说明、叙事、交流、抒情的功能,是最简便、最形象的日常交流语言。 (快捷方便)3.自然科学、英语、建筑设计、机器使用说明图、(1)学生试画:苹果、杯子、铅笔盒、一叠书(尝试: 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2)立体图像:平面中运用绘画等形式表达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三维立体形象。讨论得出: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按照物体的视觉现象予以表达,一般要符合透视规律,能较真实地再现对象。了解线与形的关系及手绘线描图像的特点,通过欣赏体会作品的美感,进一步激起学生学习创作的欲望。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对实
24、物描绘,进一步进行探究性学习,掌握结构分析的方法、主观理解的方法三、 作品赏析、拓展知识1 几张名画好在哪里?(结构、造型、线条) 它们运用的是哪种技法?2简介画家、拓展知识(1)凡高(2)毕加索(3)齐白石3观察大师的手绘线描作品与你们的手绘线描作品比较一下觉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一样?1、.感受名画,设疑解惑,主动参与。2了解画家、拓展知识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1)学生交流知识、情感。分组发表意见(2)教师及时肯定与补充。研究性学习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比较性的欣赏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从大师的画迁移回到学生的绘画,拉近创作距离让学生自主探究。4加深理解,展开想
25、象体验创新(1)你能创作一幅富有情趣的作品吗?(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的构图、技法及线条的运用。 (3)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分组实践,合作探究1、选择三种绘画方法2运用适合自己的工具(铅笔、钢笔、圆珠笔) ,自由组合、自主探究,合作创作一幅作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使学生各有所得,从而扩展学生的求知面。四、展示与评价 3 小组交流评价。4 教师点评。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互相说说谁的画最有趣,你为什么最喜欢这幅作品。让学生在评议中巩固知识技能,感受作品的内涵,促使情感升华五、小结,拓展延伸、实现升华用所学知识(手绘线描立体图像的表达)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的?你能创作有个性的作品吗
26、?1 收图片资料。2 创作建筑、家居、某设备的使用说明有个性的作品。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课后反思录:在美术课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同时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加深他们对艺术的喜好和热爱。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比较性的欣赏教学,有备课时间: 周 授课时间: 周 总第 课时利于学生对画家及其作品表现风格的理解,并从大师作品中迁移到学生的绘画里,拉近创作距离,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堂课学生能掌握手绘线描图像-立体图像的三种表达方法。其中表达直观感受和主观理解的方法学生掌握得又快又好,学习中也感兴趣。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中,造型、透视存在的问
27、题最大。部分同学构图、造型欠一点,用线上还不够流畅。一、教材内容:美术 一年级 下册 第三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人教版)二、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物象空间的描述与表达。解决方法:应用自制教具让学生描述教具中物品的位置,从而让学生了解三度空间的特点及与二度空间的区别。并应用于绘画中。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景物的三度空间位置在纸上的表达方法。解决方法: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及师生共同探究解决。三、学生分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部分学生还做好了课前预习。但是,大多数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不高。学习本课比较吃力,应重点辅导。四、设计理念:通过游戏、小组讨论、集体
28、讨论等方法,解决本课问题。并放在实践中去检验。五、教学目标: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充分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关键要靠我们的眼睛去发现” (罗丹语) 。教学知识点: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初步了解绘画过程中景物之间的层次关系,指导学生运用绘画知识表现自己生活的环境。能力渗透点: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六、教具准备:自制教具、风景画(数张) 、茶杯、瓶子、书本等生活日用品(数件)七、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八、课时安排:课时九、教学过程:室内课:1、 风景画欣赏导入。老师:同学们好,老师近日画了一张风景画,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学生(齐声):想。
29、(老师展示风景画:画中都分远、中、近三种景)(学生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2、师生初步探究物象空间的表达。老师: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里边都有些什么,都在哪里?(学生发言踊跃,通过发言初步意识到三度空间中上下、左右、前后的表现形式。 )(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鼓励、肯定。 )学生:我也想画出这么美的画,可是我能行吗?(及类似的话)老师:当然能行!自然界处处存在美,要靠我们自己去发现,但发现后还要想办法把它用我们的画笔描绘下来。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画出美丽的景色好吗?备课时间: 周 授课时间: 周 总第 课时学生(齐声):好。3、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物象空间表达的方法。老师:那么,通过刚
30、才的欣赏,谁说一下我们该如何描绘景物的上下、左右、远近呢?(学生开始分小组边议论边发言,各抒己见。 )(接下来,教师将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拿出来与全体学生共同进行探讨总结。 )(各小组相互取长补短,一起完善物象空间表达的表达方法。 )(最后,老师将探讨结果板书到黑板。同时,每种表达方法各拿出一幅作品让学生欣赏。 )学生看作品,进一步系统的了解物象空间的表达方法4、老师总结本科教学内容。老师:今天,大家的表现太棒了,我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老师边总结边板书,并给与一定的补充。进行小结。 )室外课:、堂内传递本科目标,激发学生兴趣。老师:我们先来看几张画,看看画的都是哪里。(老师展示自己在校园内写生
31、的美术作品。 )学生(边欣赏边发言):太美了!(学生惊叹,产生浓厚兴趣。 )学生(边议论边发言):原来我们经常生活的校园画出来也这么美呀!我也要画一画我们的校园。(此时,学生探索美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老师组织、协调。(学生分组开始校园写生,师生共同活动。 )、课堂内学生自我评析,老师点评总结。(学生分组出示优秀作品,自我评析,共同欣赏。 )(老师组织、协调并进行总结。 )十、板书设计: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上下、左右、前后三度空间 上下、左右、?二度空间转换到1、前后遮挡表现法 (大多数写生作品)前后、远近2、平摆是表现法 (一些装饰画) 下边近、上边远3、透视的表现法 (最后的晚餐 ) 近大远小4、移动式的表现法 (清明上河图 ) 视域广阔十一、教学反思:校园写生课符合新课程理念学生兴趣高涨,分组写生活动中师生关系融洽,绘画积极性高,课堂小结中,学生发言积极、气氛热烈,使我感到初一新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一个个给予肯定,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力等方面全面发展。通过这节课我感到课堂教学,课课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老师具有应变能力,使课堂教学收放自如,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体验需求和选择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