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班日常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3169117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班日常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小班日常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小班日常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小班日常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在小班日常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基于对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便于小班幼儿理解具体的数量关系等数学知识,也有利于教师指导和进行个别教育、因材施教。 在日常生活环节中渗透数学教育 在幼儿园里,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主要有:入园、离园、吃饭、睡觉、吃点心、喝水和盥洗。在这些生活环节中,幼儿都能接触到有关数学方面的知识。如:可引导幼儿学习看时间,知道什么时候入园、离园、吃饭、睡觉、起床,知道今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哪几天上幼儿园,哪些天休息。在进餐活动中,可让幼儿比较碗和小勺是否一样多,说说自己吃了几碗饭,这一餐有几个菜等。喝水和盥洗时可以引导幼儿感知“一”和“许多

2、”的关系:我有一个杯子,柜子上有许多个杯子,每个幼儿拿走一个杯子后,柜子里就没有杯子了,许多个可以分成一个一个;幼儿喝完了水将杯子放回,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吃水果时,可引导幼儿看一看手上的水果是什么形状、颜色,并比较其大小,进行分类练习。午睡时,可引导幼儿数一数有几张床,说说自己的床在第几个,看看床上面有些什么,床下面有什么。 2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 幼儿日常教育活动主要有:早操活动、户外活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等。 1 早操活动、户外活动中的数学教育。如在早操排队时,引导幼儿感知空间方位,让其说一说自己的前面和后面是谁;在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园内树、花、草和一些运动器械,说一

3、说、比一比哪棵树高,哪棵树矮,有哪些形状、哪几种颜色的花,还可比较两个滑梯的大小。 2 集中教学活动中的数学教育。如:语言活动“讲故事三只蝴蝶”,在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认识红、黄、白三种颜色,当三只蝴蝶遇到大雨分别向红、黄、白花姐姐求助时,可以让幼儿练习为颜色分类。 “看图讲述小猫在哪里 ”活动,可引导幼儿感知空间方位,巩固认识上、下、前、后等。在体育活动“玩拍球”游戏中,可将幼儿分成两人一组,一个拍一个数,练习数数。美术活动更离不开数学中的形,幼儿在画气球、房子、汽车、小动物时,对一些几何图形有了认识。手工活动“玩橡皮泥” ,可让幼儿数一数搓了几个汤圆,比较汤圆的大小,并

4、将其按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排序。在认识鸡蛋和玩纸等常识活动中,可引导幼儿感知实物的厚薄、轻重、长短等。 3 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教师除了创设数学区让幼儿学习数学外,3还可以利用其他活动区,提供蕴含有关数学概念和属性的各种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尝试、探索,获得经验,积累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为建构数学概念打下基础。如:娃娃家活动区有餐具、娃娃、小床等,在活动中可让幼儿感知比较娃娃和小床是否一样多;看看小碗、大碗有几个:通过给娃娃送饭游戏,练习对应。美工区为幼儿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纸,有方的、圆的、三角形的,通过各种操作,可巩固幼儿对这些几何图形的认识。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进行数学启蒙教育 家长对孩子的

5、数学启蒙教育十分重要,可以经常教孩子数数、认识图形等,这样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有很大帮助,且效果比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效果要好。教师可以引导家长从以下方面为进行数学启蒙教育。 1 引导孩子说说家里有几个人,用餐时数一数有几双筷子、几个碗、桌上有几个菜等。 2 让孩子看一看家中有几双鞋子,比一比哪一双最大,说一说谁的鞋子最多。 3 引导孩子找一扎家中哪些东西是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找出只4有一个的物体,同时找出有许多个的物体。 4 周末带孩子去逛商店,引导孩子观察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分类摆放的,坐车或走路时,让孩子看看马路上的树和路灯又是怎样排列的。 5 利用郊游机会,让孩子采集树叶等并制作成标本,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