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做作和脂粉气上学期有位老师请假,我去给他代课,正好讲余秋雨的都江堰 。我请学生读过之后,谈谈感受。几位同学大多谈开头如何好,结尾如何好,中间又是如何好,中心如何突出,结构如何严谨,语言如何华美。总之一个“好”字,的确将这篇文章的长处谈得很充分。 我又追问了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有没有你认为不好或不太好的地方?” 同学们听后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同学们完全可以凭自己的阅读感受,谈自己的真实体验。 ” 在几经鼓动启发下,有几个大胆的孩子主动站起来回答:“开头虽然是欲扬先抑,但未免太小儿科了,我们上小学时老师就告诉我们这样写。而且余秋雨写得也太过了一点, 抑得太厉害,太做作了点,一看就假。 ”
2、 “有些句子看上去很华美,很有学问,很有文采,挺唬人的。但一琢磨,似乎大而无当,甚至不知所云” 学生越谈越热烈,下课铃声响了,似乎还欲罢不能。我不愿耽误学生买饭,赶紧下课。 走出教室,一位女生追上我:“王老师,我是这个班的团支书,您虽然过去没教过我,可我早听说过您,很崇拜您。今天听了这一课我心2里很难受,不知是什么滋味。上语文课同学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思维这么活跃,回答问题这么踊跃。我知道您讲得很好,但课能这样上吗?” “为什么不能这样上呢?” “有的同学说课文的不好了,下半节课整个课堂都变了,成了分析文章的不足了。 ” “不是有很多同学分析了它的好吗?你不是也主动站起来对文章的亮点进行鉴赏了
3、吗?有同学认为不好,为什么就不能说呢?见仁见智呀!” “这可是余秋雨的文章呀!这可是选在教材上的呀!” “当年胡适写文章要的是批评孙中山的自由,我们今天怎么连说一说余秋雨文章的不足,连客观分析教材的勇气都没有了呢?不要说是余秋雨了,就是真正大家的文章也会有不足的。教材就是个例子,为什么不能客观地鉴赏分析呢?能见其好,又能识其不足,我们的鉴赏能力才可能有大的提高呀!”我不知说通没说通小姑娘,但这让我感到很悲哀。无独有偶,不久后的一天,我应邀到河南去讲课,老师们想听我讲一讲荷塘月色 。这是一篇经典课文,大概是选入课本最久的文章之一了,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就被选入教材,的确是被大大小小的公开课讲滥了、分
4、析碎了。记得我大概提了两个大问题,一是这篇文章美吗?二是你喜欢吗?几乎所有同学都说美。我引导同学们鉴赏了景色之美,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含蓄蕴藉之美。在问同学们是否喜欢时,只有一个同3学站起来说不太喜欢,觉得文章脂粉气有些重。我肯定了这个同学的鉴赏直觉,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讨。 下课后,学生倒没有意见,可有的老师说,王老师您讲得真精彩,没想到学生们表现得这么积极,思维这么活跃,回答问题这么精彩。可是那个学生说的脂粉气太重,我们老师能肯定吗?这可是经典呀!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学生刚上高中时,如果老师一旦讲课后思考题,学生们非得听你一句句慢慢说,他一句一句记下来才放心。这个思考题已不是在“思考”的题了
5、,而是“记答案”的题了。 去年冬天,现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的学生回来看我,说起他们也有阅读鉴赏课,很多情况下,老师是让学生找所读文章或书中的问题,并写出报告来。亚洲去的学生特别不适应,他说他还好一点,因为上高中时在语文课上还是有过这样的训练的。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对于任何信息,无论是来自教材的还是来自社会的,学生都有权利依据个人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理性做出自己的判断,尤其是在人文教育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很少用简单的对与错来评判学生得出的结论,而是给学生更多的尊重。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培养独立的文化人格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贯穿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从这个角度说,学生要剥离的不仅仅是都江堰的做作、 荷塘月色的脂粉气,而是要把应试教育模式强加给自己的东西都剥离掉。 (飞花似梦摘自齐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