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海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促进我市养老服务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健全养老体系,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 2017 13 号)广西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桂发改规划 2016 1272 号)以及北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突出保障重点、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初步构建 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养老服务格局,为“十三五”时期全面加快推进养老服务
2、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 相继出台了北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改革实施方案(北民业 2014 114号)促进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北政发 2015 1 号)北海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北海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北政办 2016 18 号)等一系列文件,为推动全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措施支撑。 2.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稳步推进。 目前,全市社区(村)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虚拟养老院、小型托老所、老年助餐点等服务型养老机构发展迅速,建成农村幸福院、农村老年关爱之家等 173 家。服务设施城市社区基本覆盖、农村覆盖率达到 50%。 养老机构服
3、务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市共建成养老服务机构(含五保村、敬老院、幸福院) 447 个、床位 4560张,每千名老年人床位数 23 张,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21 张)。其中,社会办养老福利机构(含公建民营及民办) 8 家,床位数 1403 张。全市具有床位 300张以上养老机构 1 个, 200 张床位的老年公寓 3个。 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基础形成。在全市社 会经济特别是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以老年旅游、养老地产等为主的市场化养老服务逐步形成规模。目前,全市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2486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约 650 万人次。我市宾馆、酒店、商用别墅等充分利用旅游淡季的客房资源,为候鸟老人提供较
4、为周到、便捷的养老服务。目前我市已经成为广东、西南地区、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冬季养老首选城市。 (二)发展形势 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占比高、增速快、寿龄高和失能比例高的特点。预计到 2020 年,我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34.16 万人左右,老龄化率约达 18%,高 龄老年人约达 3.8 万人,失能老年人约达 5.7 万人,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出将持续增长,农村实际居住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社会养老问题凸显。我市养老服务业政策制度刚性不够;社区居家养老基础性地位不突出,覆盖率低,农村养老问题尤为突出;医养结合推进缓慢,发展层次低,护理型床位稀缺;养老服务业信
5、息化程度较低;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专业从业人员短缺;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市场运作尚处在起步阶段。 本地发展优势突出。我市地处广西北部湾经济圈中心,是我国西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门户和前沿 阵地,同时是我国沿海开放城市、“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中国“四大渔场”之一,历史上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区位优势、文化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等政策相互叠加,有利于迅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开放市场、持续优化资本运营环境,为我市发展养老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
6、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政府保障基本、社会提供服务、市场满足需求”的要求,深化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着力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拓展养老、健康等服务业态,丰富健康养老产品供给,繁荣养老服务消费中高端市场,推进滨海宜养宜居环境建设,提高养老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确保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果,为把北海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化养老基地和健康养生产业集聚区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开放共享。坚持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按
7、照老年人意愿发展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 老服务。按照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开发养老产品、设计配套养老服务设施。注重紧急救援、心理辅导、志愿服务等配套制度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外阜老年人来我市养老。 改革创新,提升效能。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的原则,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创制、兜底和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的主体作用,家庭和个人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保障公平竞争,支持创业创新,激发市场活力,有效保障面向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补齐短板,增 进福祉。坚持问题导向,注重质量效益,重点保
8、障高龄、失能、失智、失独、空巢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区域的养老服务投入力度,强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医养结合等薄弱环节,为实现“建设区域性国际化养生养老基地”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统筹发展,规划引领。坚持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统筹城乡和区县,促进养老服务业均衡、协调、健康、多元发展。科学规划养老服务业发展布局及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布局,突出区域特色,鼓励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发展定位 至 2015年,我市社会养老服务 体系初步建立,老年服务与消费市场基本形成。但从总体上看,我市养老服务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健全、
9、扶持政策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很突出,产业发展创新人才支撑不足,依靠养老服务业带动经济和就业大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为此,必须将“养老服务”从“养老事业”提升到“养老产业”的层面上发展,准确定位,积极谋划,大胆探索,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 市场化发展。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领域综合改革,支持引入负面清单机制,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突出市场需求,引入社会资本,鼓励采用 专业运营商模式,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激发发展活力。 特色化发展。立足我市民政事业发展基础,发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实施分类指导,加强品牌规划与建设,实现差异化发展。优先布局建设一批对国家和我市战略实施支撑能
10、力强、特色优势明显的综合产业园、特色基地和养老社区。做好本地品牌培育和外地品牌引进,打响北海“滨海养老”“ 度假养老”“ 生态养老”和“亲海养老”特色品牌。 互动化发展。以国家实施“中国制造 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契机,推动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信息化改造,加快养老服务业与工业、农业 、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旅游和信息产业等行业协同发展、跨界发展、创新发展,特别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向深度融合的新型业态,形成产业竞争新优势。 集聚化发展。引导养老服务业在中心城区、老年产品制造业集中城乡结合部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促进人才、资本和科技等生产要素有效集聚,形成
11、养老服务业企业资源共享、信息互动、利益分享的发展体系,实现规模效益和价值的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 2020年,健全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医养结合、覆 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养老环境更加优化、法律法规更加健全、行业标准更加规范、监督机制更加完善、服务质量更加提高的养老服务业生态圈,力争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市 90%的城镇社区和 70%以上的农村,全市经民政部门登记审批的各类养老设施床位数达到 9000 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达到 35张,政府运营的养老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超过 50%,护理型床位占
12、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达到 40%以上,符合标准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 90%的城镇社区和 70%的农村社区, 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 70%,养 老服务业及其相关产业产值突破 100 亿元大关。 (二)重点任务 以创建“养生北海、候鸟天堂”形象品牌为立足点,着眼“一带一路”发展构想,重点打造以中高端滨海养老、旅游度假、休闲运动、康复疗养于一体的北海国际化滨海健康养老基地和新世纪海上丝路休闲度假养生基地。 以“养老 +互联网”为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服务新思路,扶持一批满足多元需求、质量过硬的养老服务产品,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健康养老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
13、小微企业,建成一批竞争力强、辐射面广、融合度高的养老服务产业项目,初步呈现 “一核两翼三区”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三)产业布局 立足我市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人力资源,依托中心城区、交通干道、城乡结合部及重点产业园区,按照“点、线、面”的空间布局体系,构建“一核两翼三区”的养老服务业集聚发展格局。 一核:以平阳镇为中心,构建养老服务产业核心区。 核心区以养老地产开发为切入点,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为目标,打造一体化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产业集聚区。创建养老服务与地产项目融合发展试点,全面提升北海养老旅游业竞争力;规划一批滨海疗养、康乐和度假型养老项目,引导发展“候鸟型”老年人宜 居社区等项
14、目。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养老服务业示范社区,探索建立现代城市养老服务体系,搭建养老产品集中展示与推介公共平台和北部湾养老服务业人才培训基地。 核心区重点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 123 工程”建设。在政策创新、发展模式、养老与相关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同时,积极推进北部湾国际滨海健康养老示范园区和中国艺术家度假养生文化村、中国工美大师生态养老体验园等项目的规划与筹建工作。 两翼:以海景大道和迎宾大道为依托,分别构建亲海度假养老生活走廊和临海健康产品生产走廊。 亲海度假养老生活走廊。以海景大道(廉州 湾段)为依托,旅居互动,医养结合,发展养老公寓、度假宾馆、老年超市、老年餐馆、老年诊所及文化
15、娱乐、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等场所;同时,以银滩 2号路、 3 号路、 4号路周边片区为核心,东起白虎头、西至侨港,依托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旅游酒店、养老公寓、度假宾馆等场所,利用旅游淡季的闲置住房,发展季节性滨海养老服务机构。到 2020年,发展养老服务及其相关机构 100家,新增养老床位 8000 张。 临海健康产品生产走廊。依托迎宾大道城际主干道,布局 5-10个节点,发展临海老年设施与设备、老年用品与食品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重点打造 大王岭健康养老产业基地和铁山港国际养生岛老年产品制造基地。 三区:以北海主城区为辐射源的城乡东部片区、西部片区和北部片区。 迎宾大道以北,东部、西部、北部三大片
16、区,共计 19个乡镇,涵盖合浦县、银海区和铁山港区大部分乡村。以城镇公路为网络,乡镇社区为节点,构建城市东、西、北三大生态养老辐射区,并依托集镇、景区、新农村进行选址建设,最大限度的提高其周边的生态资源价值,形成养老服务业基地带来的人流集聚和产业集聚,带动农村经济转型,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到 2020年,创建小城镇生态养老特色示范基地 20 个(含海城区 的涠洲镇),并与农村敬老院互动互联,全面辐射县镇乡村。 (四)具体措施 1.统筹发展养老服务事业。 ( 1)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统筹规划与建设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按照资源整合、就近就便、功能配套的要求,建
17、成一批集养老护理、日间照料、居家养老、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中心、站点)。新建城区和社区按照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老旧社区或已建成的社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达到规划要求的,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建设。支持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内配备康复护理设 施设备和器材。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偿或低偿交由专业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团队运营。到 2020 年,符合标准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基本覆盖 90%的城镇社区和 70%的农村社区。 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加快建立 12349 居家养老公共服务平台,为居家老年人提
18、供紧急救援、生活服务、康复理疗、健康管理、精神关怀等服务,并给运行机构提供相应的场地和资金支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低保、高龄、贫困老年群体发放一定数量的养老补贴。 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逐步建立和 完善支持家庭养老的政策体系,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和承担照料责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动扶持残疾、失能、高龄等老年人家庭开展适应老年人生活特点和安全需要的家庭适老化改造和辅助设施设备安装工作,对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给予适当补助。鼓励老年人参加社区邻里互助养老。逐步建立起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推动专业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发展。 ( 2)推动养老服务机构提质增效。强化公办养老机
19、构托底保障作用。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通过完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 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保障作用,实行老年人入住身体健康评估和经济能力评估制度,重点、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高龄、空巢、失能、失智等弱势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 提高民办养老机构管理运营能力。一是完善专项政策,鼓励多方筹资,拓宽民办养老机构融资渠道。二是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加强自身建设、改善经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社会对民办养老机构的信任度。三是利用政策支持和引导,加强民办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等专业人才培训培养力度。四是落实民办养老机构补贴制度,并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适时提高补贴补 助水平。 优化养老机构整体布局和床位结构。根据地区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趋势,统筹市、县区、乡镇(街道)等各级养老机构建设,统筹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设施建设,形成分布合理、功能互补、管理完善的养老机构整体布局。优化全市养老床位结构,适当增加护理型床位比重,优先保障疾病、伤残、失智等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服务需求。到 2020 年,护理型床位占全部养老床位的比重达到 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