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党的建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今天已经历了 30 个春秋。这 30 年,是艰辛开拓的 30 年,也是辉煌胜利的 30 年。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能够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正确决策起了决定性作用。1978 年 12 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最具深远意义的转折点,是我党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它在党的建设方面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 左” 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在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及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一、重新确立了我党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新中国成立后的 30 年间,由于我党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正确清醒的认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性、曲折性、艰巨性缺乏认识和准备,使得党内“左 ”倾思想逐步发展,党内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盛行,这些思想观念都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去开动脑筋,不去想问题,本本主义,思想僵化、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盛行,这些严重败坏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传统。历史证明,不端正党的思想路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
3、亡党亡国。 ”于是,文革后邓小平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伟大气魄,率先举起“ 解放思想” 的大旗,向党中央提出“ 我们必 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明确批评了“ 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支持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的大讨论,破除个人迷信,在这基础上,他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 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思想路线。正是在这个思想路线指导下,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应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事物新情况
4、新问题,只有这样,我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中心的转移,正确解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这样,十一届三中全会就重新确立了我党的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重新确立了我党正确的政治路线建国以后,从 1957 年开始,我党的工作中心主要在政治斗争阶级斗争上,反右派、反右倾、反修、四清、文革政治运动不断头, “阶级斗争” 不松弦,最后 发展到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在党的建设目标上,要求把党建设成为“ 领导 无 产阶级和革命群众 对于阶级敌人进行战斗的朝气蓬勃的先锋队组织”;在党的建设的指导方针上,要求党的各项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阶级斗争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外
5、形势,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及时果断地抛弃了“以 阶级斗争为纲” 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的“ 左” 倾方针,作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把全党的注意力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准了前进的路标。全会指出,毛泽东同志早在建国初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就再三指示全党,要把工作中心转到经济方向和技术方面来。但是后来被林彪、 “四人帮” 打断了,破坏了。全会认为,现在实行全党工作中心转变的条件已经具备,必须迅速地坚决地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变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指出:“
6、实现四个 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须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正确政治路线的确立为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为确立我党正确的组织路线奠定了基础通过总结历史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 的教训,我党深刻认识到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永远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 那样的错误,要彻底根除党内长期存在的某些消极现象,要使党确立的正确路线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最根本的是要建立起一条有效的组织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
7、,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还为确立党的组织路线奠定了基础。政治路线要以思想路线为基础,还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 实现 了 组织 路 线 的 拨 乱反正, 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组织领导上的保证。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强调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集体领导原则。全会充实了中央领导机构,陈云等一批拥护三中全会路线的革命家、政治家进入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更为重要的是,确立邓小平成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组织制度建设逐步完善。首先,党的代表大会都是严格按照党章定期召开,地方和基层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其
8、次,干部队伍建设也在朝着“革命化、年 轻化、知识 化、专业化” 方向发展。“四化” 方针 是一个整体,体 现了政治思想、年 龄精力、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的统一。 “四化” 方针是德才兼 备的干部标准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具体化,也是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党多年的历史经验提出来的,深刻地反映了我党事业发展和自身建设的需要。第三,建立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干部岗位责任制度、民主评议和推荐领导干部制度等。所有这些,都对我党的组织制度建设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党的组织制度建设的发展。四、恢复了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作风建设直接关系到
9、党的形象、党的路线、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毛泽东同志是最早提出“党风” 概念和党 风问题的人,1945 年,他在“七大 ”政治报告中,总结 概括了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又在 1949 年 3 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总结出两个务必的思想。然而,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生搬硬套、形式主义等思想观念束缚着党内优良作风的发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更是突出反映了不考虑具体情况、照搬照套、满足于公式化和形式主义的工作方法,另有许多领导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搞个人崇拜、个人专断。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深感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性,他在党的十一大中把党的作风概括为“五大” 优良传统和作风,即:群众路线;实事求是
10、;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民主集中制。这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和取得伟大的成果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在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着重讲了“解放思想 ,开 动脑筋,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问题。他着重阐述了解放思想与发扬民主的关系,这一讲话是对中央工作会议获得成功的高度总结,实际上也是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是在中央工作会议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作出了顺乎党心、民心的一系列伟大决策,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从工作会议到三中全会, 许多同志积极发言,两次会议都洋溢着浓厚的民主气氛, “充分恢复和发
11、扬了党内民主和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增强了团结。 ”真正做到了“ 群言堂 ”。正是因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得以充分发挥,才能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制定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 。全会通 过对国际形势,特 别是我党历史的总结,审时度势,以成熟的思考,恰当的策略处置了党面临的种种矛盾,使中国这艘航船又一次拨正了航向,走出了急流险滩,驶人了明确无误的胜利航线,它是我党走向成熟的又一个新阶段、新高度的重要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紧紧围绕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党的队伍和党的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壮大,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情况下,党经受住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成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核心。参考文献:1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