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选择结构【基本信息】作者 课时 1 课时单位【课标要求】(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1内容标准(1)理解并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语句、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表达式、函数。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3)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4)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2活动建议(1)选择实例,根据解决问题的要求分析设计算法,恰当地使用三种控制结构编写源程序,调试并运行该程序,在过程中体验程序设计语言的
2、逻辑特点。【教学分析】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选修模块之一,本模块旨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选择结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共分三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用选择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程序设计数据的表示与处理的基础上,理解了顺序结构的前题下提出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想的理解与掌握,
3、从而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按照一定的流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体会和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而且也为多分支选择结构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分支选择结构实现条件判断控制。(2)能够运用分支选择结构设计编制程序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和演示,利用任务驱动,通过学生分组探究,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的过程中了解常用的文件传输方法;(2)以具体的任务为外驱力,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个体的自主探究和相互间的协作学习,提高学生用算法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
4、1)通过完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与应用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选择、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处理、交流、发布信息的能力。 2(2)通过小组协同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协作学习、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支选择结构的格式教学难点: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写出代码。【教学资源】 硬件环境: 连接到 Internet 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每人一机),都安装了 Windows 2000 专业版,并安装了 VB。大屏幕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软件资源:Flash 课
5、件、网络教学系统; 【教学策略】若想使学生主动地获取新知,就要让学生真正有机会、有基础、有能力、有方法的主动学习。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强调利用各种条件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信息环境,营造良好和谐的信息氛围,为改善学生学习创造条件。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就能自觉地排除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把学习当成愉快的事情。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贯彻的时侯,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并且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科学性,要充分体现技能技巧的训练。同时,任务的设计
6、要具有多样性,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或活动项目,引导受教育者开展讨论、研究、探索,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解决问题,受教育者在自主设计探索、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增强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了启发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认识,提高技能水平,本课将灵活地运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去引导学生,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认知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乐学”。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
7、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因此教师在案例中的描述应该更具有针对性。【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1先编写一个猜单双的程序。2课堂上用到的教学课件。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编写一个可以控制单双的程序让学生来猜。(程序原理:当金额栏中的数字小于 10 的学生观察、思考 利用让同学们猜单双的例子,让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探究获取新知时候,程序根据所猜的的数字自行判断输赢,当金额栏中的数字大于 10 的时候,程序根据所猜的单双自动加一或减去一,使得结果不正确。 )教师在给学生演示的时候输入小于 10 的数字,让学生直观看到可以有输赢,当让学生来猜的时候,就输入大于 1
8、0 的数字,这样学生无论猜什么都会输。在和同学们进行互动以后,教师简单说明程序的原理,告诫学生千万不能参与此类的赌博活动。课堂的引入相当精彩。教师精心布了一个局,从教师演示的输赢参半到学生猜数的必输,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索程序原理的积极性。 通过幸运 52 的猜商品价格,剖析猜商品价格的流程图,引出选择结构概念。学生观测思考同学们感受可以通过编写程序来控制要出的单双数字,提高学生想学习程序设计的积极性,同时告诫学生不能参与此类赌博游戏。通过同学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例子快速拉出猜商品的流程图,通过对商品流程图的分析,自然引出选择结构的概念。4围 绕 主 题 协 同 操 作 在同学们热情高涨的时候
9、,教师再次用学生熟悉的电视节目引入了“判断”的流程图,过渡自然而有成效。 通过对几个中文实例展示分析,引出在 vb中 If 语句的基本用法。1、 单分支结构如果天气冷了,就多穿点衣服If ThenIf ThenEnd If(先让同学们列举出中文的例子,用如果就造句子。)让同学们找出中英文的语句的相同点。同时让同学们讨论 If Then中的省略号代表什么含义。教师在流程图后用中文的范例引出if 语句的基本用法。教学内容层层深入。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和同学们一起画出单分支流程图,并说明流程图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重要性。用学生常见的例子来分析 IF 语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交流等活动,对选
10、择结构有了更深的理解,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对中英文的语法规则进行对比后,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单分支结构的理解。通过对流程图的描述,让学生认识到流程图在编写程序中的重要作用。5练结合幸运 52 的“判断”流程图和 if语句的基本用法,师生共同完成单分支语句的流程图。 教师在 VB 程序中演示编写一个单分支结构的例子: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If Text1.Text = “abc“ ThenText2.Text = “密码正确“End IfEnd Sub同时提示编写程序时遵循的一般规则由流程图过渡到简单分支程序的体验。此时教师不妨让学生自己尝试一下输入代码并运行
11、,因为通过教师的层层引入学生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尝试了。 在对程序正常运行后,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输入的密码是错误的,那么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要让程序在密码输入错误时,也要出现提示,该如何做?有的同学也会提出写两个单分支进行判断。教师备课不能光备课本,还要备学生,估计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教师应灵活而科学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学生观察、思考学生自由讨论回答学生观察比较,思考教师通过对一个例子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单分支结构的理解。同时,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对单分支结构的进一步思考,同时引出双分支结构。中文例子的给出便于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熟悉的中文语法规则来理解 VB
12、 中双分支结构的语法规则。通过教师与学生一起来讨论双分支结构的流程图后,让学生对双分支结构有初步的认识。6习反馈应用拓展总结回顾案例设计者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提出写两个单分支语句,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环节。(教师展示两条中文的条件语句,让学生比较那一种比较简洁:1、如果天气冷,就呆在家里;如果天气不冷,就外出游玩。2、如果天气冷,就呆在家里;否则,就外出游玩。(在学生进行思考后,教师引出双分支结构的流程图。)教师讲解双分支结构的语法规则:2、双分支结构If ThenElseEnd If改进程序,与同学们一起改写刚才给出的例子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If Text1.
13、Text = “abc“ ThenText2.Text = “密码正确“ElseText2.Text = “密码错误“End IfEnd Sub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一起参与改写学生自由练习通过让学生共同参与改写程序,加深学生对双分支结构的理解。通过让学生编程设计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本课难点。两道难易不同的题目,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有效的进行分层训练,让不7学生实践:(选择一个操作)(1)判断某同学成绩是否及格,要求如下:在文本框 1 输入数字,如果大于等于 60,则在文本框 2 中显示“及格“,否则就显示“不及格“.(2)如果你买的苹果小于 5
14、 斤,价格 1.5 元/斤,如果大于等于 5 斤,则打 8 折.求 x 斤的金额教师巡回,观察学生在编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提示先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画出流程图后,再进行编写程序代码)学生通过练习实践分支语句,巩固所学理论。 知识回顾:分支选择结构的格式。总结提升:通过比较几种分支选择结构的格式,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老师的总结从更高的层次引发学生的思考。 提出问题:判断某同学成绩是否及格.要求如下:在文本框 1 输入数字,如果大于等于 60,则在文本框 2 中显示“及格“,大于 75,则在文本框 2 中显示“良“,大于 95,则在文本框 2中显示“优“否则就显示“不及格“.该
15、如何设计?教师的问题为下一节课多分支语句埋下了伏笔。体现了章老师一贯的设计风格逻辑性强。 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回顾本课主要内容,以及对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选择结构的理解应用。新的问题出现为学生学习下一节课的知识留下思考空间。【教学反思】通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认真回顾,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选择结构的基本语法的特点,绝大部学生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编写程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在整个课时量上也并不算少。之所以没有把其他选择结构在本节课上讲,是因为如果设计内容过多,学生反而不能够很清晰,深刻的理解。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去操作、去发
16、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是在本节课中讲解了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事实证明,如此设计是可行而且也是必要的,只有给学生多一点操作实践的时间,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本课的内容。【案例分析】8这个案例的优点十分鲜明,精彩的引入和层层深入的语法分析始终将学生牢牢地控制在学习过程之中。具体分析如下:1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一开始使用的猜单双的例子充满悬念,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探究程序内部秘密的动机。并且通过揭示赌博的原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2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教师在激发起学生的探索动机后,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还不足以完成程序的编写,于是使用幸运 52 的例子一方面保持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
17、分析分支的流程图。接着分析单分支的语法结构、流程图、多分支的语法结构,教学流程紧凑,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3从学生出发课堂的内容丰富,如猜单双、幸运 52、中文语法表达和密码判断等都来自学生的生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和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同时必将更加关注常见生活现象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内涵。【专家点评】本课教学过程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探究获取新知、围绕主题协同操作、练习反馈、应用拓展、总结回顾等环节层层展开,环环相扣、生动流畅。课的开始,教师以学生感兴趣的“猜单双数”的编程游戏引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为什么总是猜不对”的疑问中,自然进入对分支结构的理解。在单分支结构和双分支结构的讲解中,教师巧妙避开生涩的程序代码而从生活中类似的语句入手,随后再沿用同一个输入“密码”问题,从单分支结构到双分支结构,引导学生运用简单 VB 代码实现问题解决,进而通过两道练习题巩固对分支结构的理解。本课教学设计看似普通的却有实效的。一个问题释疑的同时新的问题孕育其中,透过教师设计的一个个问题或障碍,让人看到了学生思维的层层深入和体验成功的喜悦。然而,课中学生的思考和操作体验都没有离开教师设定的轨道,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没有打开,开放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