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新中国成立后 50 年中国的城市8.1 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与国际宏观政治背景8.1.1 城市发展根本要素的改变“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根本要素,总的来说,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这就是说,历史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根本上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而具体到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政治形势与国民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要求。 ”(1) 城市性质的根本性改变: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消费性城市社会主义生产性城市(或其他性质的城市) 。城乡关系:城乡对立城乡结合(2) 建国后,新城市不断涌现,老城市普遍得到改造8.1.2 城市发展国际宏观政治背景(1)19491960
2、年,中苏友好结盟时期关键词:“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 “边打,边稳,边建”国防开支第一位,对经济建设采取重点进行和有计划推进的方针,1952 年,国民经济便得到全面恢复。19531957 第一个五年计划 苏联援建的 156 个重点工程工业布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项目宏观布局和具体厂址选择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遵循的 4 条原则:改变旧中国工业布局不合理的状况、资源问题、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国防和安全因素(2)19601979 年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大国对抗时期国际局势最为严峻的时期。先后进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困难和国民经济调整、大小
3、“三线”建设、文化大革命(3)1979 年以来,国际局势逐渐缓和和中国走向对外开放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1972 年尼克松访华、1989 年中苏关系正常化;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8.2 新中国成立后 50 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城市化(城镇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表现为城市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还有城市质量的提高,包括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等各类城市结构的调整,包括工作、居住、交通、通信、休憩等各种功能的增强,以及效率的提高,环境的改善、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4、资源的集约和合理使用、还包括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等。8.2.1 城市化发展的总体特征(1)城市化过程经历了大起大落阶段后,实现了持续增长,并进入了加速和健康发展阶段(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经历了由西向东转移的过程,近 20 年来东部快于中西部,南方快于北方(3)在各级城市普遍得到发展的同时,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快于大城市(4)小城镇迅速崛起,已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5)部分城市正逐步走向国际化8.2.2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1)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速度缓慢,其原因主要是机制不足,动力单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的制约(粮食的商品率低)这是中国采取严
5、格控制城镇人口增长的政策和城市化速度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约(农民不可能迁移进镇、进城) ;工业化模式的选择(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一定数量的资本对工业劳动力的吸纳力就相对较低,这也使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减慢) ;国防安全因素(国防开支的保证) ;文化和价值观因素(重农轻商)改革开放前,城市化的动力主要是由政府推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央、省、市政府既是城市建设的组织主体,又是城市发展的投资主体,二者基本是一致的,是一种典型的一元的“自上而下型”城市化。(2)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推动主体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国家、集体、个体、企业、外力推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结合的多种类型的推
6、动主体)城市化模式: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内联型、外联型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型等多种国家一系列制度向市场化体制的转变:户籍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住房制度、取消各种城市补贴的改革等,从不同方面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3) 设市设镇模式的变化(撤销了人民公社,恢复了乡作为农村基层行政单位)8.3 新中国成立后 50 年中国城镇体系的发展与变化城市体系也称城镇体系,指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一组城镇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8.3.1 城市(镇)性质及其职能结构的变化(1)行政中心城市进一步加强(主要是指经济职能的加强)(2
7、)工矿业、加工业新城市发展(3)新型交通港口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4)边境口岸和经济特区城市的出现(5)历史文化名城的确立和风景旅游城市的兴起8.3.2 城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的变化(1)改革开放前:大中城市发杂货速度增长与小城市发展速度减弱(2)改革开放后:大城市发展速度减弱与中小城市快速发展8.3.3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状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尤其是地形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交通条件、历史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更受到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制约。(1) 城镇部分自东向西呈现出高度集中一般集中比较稀疏的基本形态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地理条件的深刻影响(2) 交通指向分
8、布为主(沿海、沿江、沿线(铁路公路))(3) 资源指向分布明显(4) 多中心的城市密集区(东部沿海)和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中西部) 地区正在形成8.4 新中国成立后 50 年中国的城市规划发展8.4.1 城市规划事业法制化的发展(1)城市规划事业发展停滞复苏大发展的历程建国初期的振兴和发展,1960 年代初至 1970 年中期的挫折和停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复苏以及 1980 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一五期间重点城市的规划建设史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全面学习苏联)19501957 年,是中国城市规划的起步阶段,采用由外部引进苏联模式的规划方式。其主要特种是以安排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为主导
9、,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实行同步配套进行。苏联模式是一种理想蓝图式的规划,具有“国民经济计划延续”实施的保证作用,遵循雅典宪章提出的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原则,带有强烈的工业文化的理性主义色彩,缺乏人情化。但不可否认,在当时正处于规模物质建设的特定环境这种规划富有实际意义。1958 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提出“用城市建设的大跃进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和“快速规划”的方法,导致许多地方盲目的追求发展大城市。1960 年极短宣布“三年不搞城市规划”1963 年第二次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大中城市都应编制城市的近期建设计划,并修改现有的总体规划”1978 年第三次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认真搞好城市
10、规划工作”19792000 年,城市规划迅速发展阶段(2)由城市规划编制条例城市规划法规划法制基本空白阶段法制的行政指令化阶段(1970 年代末1980 年代末)城市规划法制的真正开端(1980 年代末至今)1990 年 4 月 1 日实施城市规划法8.4.2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发展(1)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总体演变规划的依据:要改变静态的计划经济观念,树立动态的市场经济观念;规划的内容:不能局限于物质空间布局,要树立去全面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总和观念;规划的实践:要树立从一定地区范围来研究城市发展的区域观念新的规划系列:一是:普遍开展了区域(省、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目的是为了能更科
11、学地确定城市的性质,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并统筹安排区域性生产力布局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用地矛盾。二是:大中城市较普遍地在总体规划基础上开展分区规划,在编制详细规划之前增加一个新的工作层次。分区规划上与总体规划相承,下与详细规划相接,有利于城市规划逐步深化,从而有效地指导建设和管理。三是:详细规划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适应总和开发和土地有偿使用,招标批租的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从 1983 年开始,类似国外的区划法) ,另一类是在确定了建设项目的前提下,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2)城镇体系规划地位的确立“一五“和”二五“期间区域规划试点1980 年代以后:
12、将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视野扩大到市域范围,要求同事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要求编制县城、镇域城镇布局规划;1980 年代中期编制了全国城镇布局规划纲要,上海经济区域城镇布局规划等;1990 年代要求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了陇海线经济区等城镇布局规划;(3)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出现强调该类型规划对用地建设的控制性。是在城市功能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用地建设实施“定位、定性、定量”的 功能性控制,同时在对城市建筑空间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对用地建设实施“定环境”的艺术性控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其方法的提出,对于城市规划技术的科学化是一个进步,1990 年正式写入城市规划法 ,成为一个法定的规划层次。是国内城市用来指
13、导城市建设和进行规划管理的主要手段。(4)法定图则的探索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在如何解决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相脱节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有效的途径,那就是:在涉及城市规划设计与规划实施的结合点“法定图则”阶段,把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建筑容积率)和公共及市政配套设施三大要素以法律的手段固定下来,以保证其规划成果的公开、公平、公正。法 定 图 则 是 由 城 市 规 划 主 管 部 门 每 年 根 据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 分 区 规 划 的 要 求编 制 , 对 分 区 内 各 片 区 的 土 地 利 用 性 质 、 开 发 强 度 、 配 套 设 施 、 道 路 交 通 和城 市 设 计 等 方
14、 面 作 出 的 详 细 规 定 。 香 港 的 城 市 规 划 和 发 展 制 度 的 核 心 在 于 法 治 精 神 , 注 重 依 法 办 事 、 依 法审 批 、 依 法 仲 裁 。 香 港 设 有 三 层 架 构 规 划 系 统 , 先 制 定 全 港 性 的 发 展 策 略 ,中 长 期 的 土 地 用 途 、 运 输 机 环 境 大 纲 , 再 制 定 具 体 的 次 区 域 发 展 策 略 指 引 ,最 后 指 定 地 区 层 面 的 详 细 土 地 用 途 图 则 。 香 港 政 府 授 权 成 立 一 个 独 立 的 城 市规 划 委 员 会 来 负 责 制 定 法 定 图
15、 则 , 根 据 程 序 , 所 有 法 定 图 则 必 须 刊 登 在 政 府宪 报 和 报 章 , 知 会 市 民 , 请 他 们 提 供 意 见 。 政 府 也 可 以 平 衡 各 方 利 益 , 拟 定发 展 建 议 。 深 圳 在 分 区 规 划 与 详 细 规 划 编 制 之 间 增 加 了 法 定 图 则 编 制 阶 段 。 主 要 是对 各 片 区 土 地 利 用 性 质 、 开 发 强 度 、 配 套 设 施 等 作 进 一 步 明 确 规 划 。 法 定 图则 经 市 规 划 委 员 会 审 批 后 具 有 法 律 效 力 , 任 何 单 位 和 个 人 不 得 擅 自 更
16、 改 。 深圳 对 法 定 图 则 进 行 公 众 意 见 征 询 , 予 以 采 纳 的 , 则 城 市 规 划 部 门 修 改 法 定 图则 草 案 , 增 加 了 城 市 规 划 的 透 明 性 。 法 定 图 则 强 化 了 城 市 规 划 的 法 制 精 神 , 增 强 了 公 众 对 城 市 规 划 的 了 解 和参 与 。(5)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规划)的出现“概念规划”是新加坡的提法,实际上与英国的“结构规划” ,香港的“全港发展策略规划”等,基本上是属于同一规划类型。2000 年 6 月,广州市编制完成了“广州总体规划发展概念规划” ,首开了国内概念规划的先河。概念规划在中
17、国出现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城市区域发展的紧密一体化,大都市区得出现与成长,需要有战略性、宏观性的规划来补充;现有城市规划编著体系的缺陷;现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空间布局规划存在着较大的不整合,而战略规划可以将社会经济规划与空间规划紧密结合在一起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特定时期城市发展问题的集中化、尖锐化,需要用一种不受既有僵化体制约束的规划形式,来作出尽可能科学的判断和对策;概 念 规 划 兴 起 于 20 世 纪 60-70 年 代 ,新 加 坡 、 美 国 ( 概 念 规 划 ) 、 英 国 ( 结 构 规 划 ) 、 香 港 ( 发 展战 略 ) 、 波 兰 ( 城 市 与 区 域 规 划 ) 。
18、 概 念 规 划 简 称 “概 规 ”是 介 于 发 展 规 划 和 建 设 规 划 之 间 的 一 种 规 划 , 它 强 调 的 是 思 路 的 创 新 性 、前 瞻 性 和 指 导 性 。 是 属 于 一 种 宏 观 发 展 思 路 的 探 讨 和 研 究 。 它 淡 化 了 设 计 的 表 象 , 使 规 划 成 为 纲 领 性 、 战 略 性 的 文 化 、 指 导 和 协 调 发 展 与 建 设 。 中 国 : 2001 年 1 月 , 广 州 完 成 了 中 国 第 一 个 城 市 总 体 发 展 概 念 规 划 。 概 念 规 划 的 涵 义 : 赵 燕 青 ( 2001) :
19、 概 念 规 划 是 一 个 横 跨 经 济 与 空 间 的 规 划 , 内 容 涉 及 部 分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目 标 ,包 括 总 体 规 划 大 纲 阶 段 的 主 要 工 作 。 张 兵 ( 2001) : 概 念 规 划 是 表 达 城 市 与 区 域 在 较 长 阶 段 内 的 整 体 发 展 方 向 , 以 指 导 当 前 行 动 的整 体 框 架 , 注 重 的 是 工 作 方 法 。 王 蒙 徽 ( 2001) : 概 念 规 划 是 任 何 一 个 层 次 均 可 进 行 的 规 划 , 侧 重 发 展 方 向 和 各 科 学 的 综 合 平衡 。 顾 朝 林 :
20、是 城 市 与 区 域 规 划 的 一 种 类 型 , 尤 其 注 重 城 市 发 展 战 略 规 划 , 主 要 研 究 城 市 与 区 域 的发 展 方 向 、 空 间 总 体 结 构 、 城 市 功 能 定 位 等 重 大 问 题 , 涉 及 各 个 方 面 的 综 合 性 城 市 与 区 域 规 划 。8.4.3 城市规划发展的总体特征(1)由技术型规划逐步走向综合型规划(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加强规划研究,利用更加综合化的手段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由单个城市规划视角逐步走向区域规划视角(3)由终极蓝图逐步走向动态规划(4)由计划型刚性规划逐步走向市场型弹性规划(5)由
21、精英型规划逐步走向社会性规划。8.5 新中国成立后 50 年中国的城市建设发展8.5.1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1)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有计划建设时期(19491957)“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4)“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51977)改革开放后的新发展时期(1978 年至今)(2)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中国现代城市较明显的以工业用地为主导,各功能要素实行计划配置的总体结构特征:实行城市工业用地和生活居住、交通、游憩用地合理的功能分区;生活居住区等和工业区就进配套布置,以形成比较均衡分散、相对自称体系的生产生活综合单元;集中组织全市行政管理和
22、公共服务中心;在城市外围区域建立农副食品基地以及工业卫星城镇等。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一:城市本身的性质及其规模大小二:城市所在地具体的区域基础和地理条件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模式由三类要素组成:城市中心区、外围各种功能区(包括工业区、居住区和以文化教育区外典型代表的独立单位密集区等) 、周边卫星城镇。依据这三类城市基本组成部分的各自发育程度的不同及其空间相互配置关系的特点,大体可将现代城市空间结构划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集中块状结构类型: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组成单块集中紧凑用地,卫星城镇相对较不发育;连片放射状结构类型:外围各功能区围绕中心区成不均等连片集结,若干方向较为发育,若干方向较不发
23、育,总体呈放射状;连片带状结构类型: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连片向两侧拉长,卫星城镇和其它方向的外围功能区均不发育;双城结构类型:城市中心区分置于两块独立地块,各自形成了特定的外围功能区分散型城镇结构类型:集中的城市中心区为分散的若干核心城镇所替代,各类外围功能区也分置于各自的核心城镇和卫星城镇中;一城多镇结构类型:城市中心区和部分外围功能区形成中心城区,另一部分外围功能区配置在相应的卫星城镇中;带卫星城的大城市结构类型:城市中心区和外围功能区高度集中发育,并在城市周边地区逐渐形成较为发育的卫星城镇。(3)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历程总结8.5.2 城市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1)旧城改造改革开放后,城市
24、旧区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土里利用率低下,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旧城区功能与环境急剧衰落的现象。1990 年代以前:“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的政策,探索、研究、实验性质1990 年代以后:学术界的重视、控制性详细规划被广泛地应用于旧城更新中旧城改造中出现的问题:重视再开发、忽视修复与保护;重视城市土地利用,忽视城市环境;重视城市景观、忽视城市功能。(2)新区开发新区的开发必须与城市的整体发展、功能转换结合起来。新区开发出现的问题:数量过多,恶性竞争,发展质量不高。功能单一,缺乏持续生长的动力。贪大求洋,圈而不开。管理独立,与老城区的矛盾激烈。8.5.3 城市环境的建设(1)城市环境
25、的变化环境污染、空间拥挤、绿地率低、秩序混乱 生态环境危机(2)城市环境的建设城市是具有最强烈人文与自然的符合系统,人与环境的和谐是城市发展的关键问题。加速城市生态建设,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展城市生态规划,促进城市从高速度、粗放型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向社会稳定、生态安全、生态功能健全的发展模式转换;并运用产业生态学原理与技术组织与改造城市产业,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排放,保护与培育城市生态服务功能,从城市环境经济和城市环境灾害综合整治入手,制定城市环境经济生态政策与行之有效的经济措施,是目前中国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途径。(4) 城市设计及发展城市环境建设的对象除了自
26、然生态环境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规划,设计来改善城市的景观环境,这就是城市设计的任务。现代城市设计实质上,就是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降低直至消除技术发展,人类实际需要、人类生理适应能力三者之间的不协调的调节途径。以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1940 年代末梁思成“体形环境设计”实质上就是城市设计。1950 年代苏联专家指导的城市构图也是古典的城市建筑艺术设计1990 年代以来,重视1997 年 12 月中国建筑学会召开学术年会,提出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七条热点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最初定位偏重视觉艺术的布局,实际上是建筑学的方法在城市规划上的使用;随后强调重视情感、文化,讲求
27、文脉的设计手法;进而强调人与环境、社会与空间的互动关系;目标从单一目标向多重目标的综合;范畴从单纯的物质空间,到人类活动,到空间与活动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具体实践活动从强调固定的空间结构,到强调对于发展建设的组织过程,从专业设计活动到政府行为,商业活动,开发活动以及规划设计的综合,成果从形态布局到政策,决策等控制手段。8.5.4 城市建设体制的转变中国城市建设体制是与中国的经济体制相对应的。计划经济体制:1980 年代以前高度及中国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能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而有效第贯彻管理层的各项方针政策,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建设项目,在建国初期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工业体系初步
28、建成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有其合理性,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国家资源、资金的浪费。市场经济体制:城市建设资金的来源趋于多元化,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有许多弊病,如生产盲目性,公用用地和其他公共资源因私有化而不断减少,普遍存在不平等乃至剥削现象,危机较多等。政府处于社会稳定与安全的需要,应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以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适当干预社会经济,使其稳定有序运行。8.6 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展望8.6.1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影响(1)城市体系格局的再造世界级城市、跨国际城市、国家级城市、区域级城市和地方级城市,主要发展“小而全”的中小城市。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发展中国家
29、内部两级分化急剧加速的过程。中国未来的国际城市可能更将是以都市脸面去的核心城市为代表的城市集聚体。中国现行的以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为核心内容的城市发展方针,已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发展的总目标。(2)城市发展前景的变化城市的功能作用在分化,中心城市的本质功能已超出了区域范围,区域内城市的中心功能趋于集中到特定节点。等级分明的纵向关系正在被更大范围内的网络关系所取代,在这个新的时期,城市作为一定区域的经济中心的地位并不稳固,历史所形成的区域城市体系功能、等级定位也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全球化的空间格局,会出现多数小城市的分散和少数中心城市的集中发展格局。8.6.2 经济市场化对中国城市发展建设
30、的影响(1)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发展的动力是自上而下的,由国家根据总体的战略部署与安排确定各城市的发展地位,方向与时序,并依此编制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层层分解,相互衔接的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来指导城市的总体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中,城市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间的自由竞争是城市效率与活力的源泉,但无序的竞争和狭隘的利益观也是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2)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市场经济中的城市规划,应该放弃传统的那种按照理想方式为城市量体裁衣的简单做法,而要以实现城市空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适应为高层次目标。城市规划作为一种务实性的上层建筑,通过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配置,进而
31、对投向这些资源的生产要素进行调控,以创造一个有序竞争、理性决策的中观环境,使得城市在充满变化的外部边界中始终保持活力,获得持续发展,使微观主体的决策与行为符合城市及国家的长远目标与利益。城市规划不仅要顾及国家的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要求,还要考虑微观主体的决策与行为对城市的发展带来如何影响。(3)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未来城市将是服务与创新的中心,必要要求在用地功能的数量安排、空间组合、发展质量上给予充分的关注。从长远看,城市的用地功能组合中,单纯物质性的生产用地将有所下降,今后的城市建设将偏重于社会公共用地的建设。要求有足够的空间来满足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教、科、文、卫、体类公用土地,道路
32、、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和第三产业用地比重将相应上升。8.6.3 信息化对中国城市发展建设的影响(1)信息化条件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网络化、信息化、知识化趋势,城市空间结构将从圈层结构向网络化结构转型,多功能社会将成为网络化城市的基本空间载体。(2)信息化条件规划,建设理念的变化态势工业社会,尘世规模决定了该城市在中心地等级结构中的层次,城市的增长潜力基本哈桑取决与该城市的人口与经济总量规模。信息社会,城市的发展潜力取决于该城市与全球其他城市的相互作用强度和协调作用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与它的规模大小。8.6.4 城市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是 1990 年代初期提出的。是
33、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城乡职能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内容。是城市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其明显标志是网络型地域经济系统的生成。城乡一体化对成对规划的要求是:加强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即向城乡融合型的经济发展,完善合作型的经济网络;强调区域空间上的整体性,即在一定地域内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在保持密集分布的条件下,加强相互间的资源分配和规划布局上的协调,使土地得到合理的使用并保持最大的节约;强调城乡发展的整体性,即城市与村镇的有机结合,使建设地区和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地区以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达成有机结合;力求阶段发展上的整体性,也就是时空系统的整体性,强调分片发展及建立在开敞空间系统基础上的远近期结合;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护理,又要实现宏观调控,已达到整体协调。8.6.5 民主化与法制化对中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