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态公益林试验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青年林场).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73667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7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生态公益林试验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青年林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工生态公益林试验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青年林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工生态公益林试验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青年林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工生态公益林试验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青年林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工生态公益林试验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青年林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林业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实 施 方 案项 目 名 称:黑龙江省西部人工生态公益林科学经营试验与示范项目主持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齐齐哈尔市林业局项目实施单位:齐齐哈尔市青年林场方案编制时间:2015 年 10 月 30 日 目 录一、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预期目标 .1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1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 .2二、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本年度工作重点 .4主要内容 .4本年度工作重点 .4三、实施地点、规模,技术措施及预期效果 .5高密度樟子松人工纯林抚育 .5近成熟水曲柳林间伐(间移)、改培及林下更新 .6高密度糖槭人工纯林抚育 .9园林绿化大苗培育基地建设 .11四、项

2、目实施进度安排 .152016 年度 .152017 年度 .152018 年度 .15五、组织实施方式 .16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16项目技术咨询小组 .16六、人员分工 .17七、全年工作安排 .18八、附件 .19附表 .19附图 .240一、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预期目标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的林业资源大省,天然次生林经营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管理模式,并且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然而,在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缺乏成功的经验,无论是在经营理论、技术措施、经营目标,还是在管理方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许多地方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仅限于看护和封山育林,没有主动

3、的采取措施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和生产力,造成很多生态公益林密度过大、生长衰弱、濒临死亡,严重的影响了生态效益的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地方林业国有林场在森林分类过程中,将大部分人工林区划为生态公益林,由于受“生态公益林禁止抚育间伐”这一保守思想的长期影响,大多数林分只是处于管护和封育状态,缺乏最起码的经营管理,多年的累积致使林分出现许多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一是,在过去人工生态公益林营造过程中,为了确保验收成活率和贯彻市林业局“以造代育、造育结合”的森林培育方法,一部分林分初植密度过大,公顷株数达到 33305000 株,多以樟子松林为主,目前郁闭度达到 0.8 以上,自然整枝强烈,很多林分已经

4、开始出现枯死现象。二是,部分早期营造的人1工林,因成活率低或是挖出卖苗,造成大量天窗,多年来由于靠近天然更新较好的树种林分,其目的树种已经发生改变;还有就是利用不同树种进行多次补植的林分,形成多树种的混交林,目的树种不突出。三是,混交林目的树种明确,但是分布不均匀,加上非目的树种的侵入,导致目的树种生长不良,急需进行人为干预。四是,部分天然次生林分的目的树种和非目的树种不明显,种间竞争激烈,生长表现均不好,两败俱伤。五是,部分天然纯林,由于多年的天然下种,自然成活率较高,造成单位面积株数过大,严重影响上层林木的正常生长。如何提高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提升其经济、生态及其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当前我

5、省林业行业亟待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一项难题。为此我们开展“黑龙江省西部生态公益林科学经营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可为青年林场的生态公益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空间和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利用科学经营间移出的部分林木,建立园林绿化大苗培育基地,也为我场的经济发展创出一条新路。从而保证林场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林场经济和职工收入增加,保证林场在改革后有更好的发展,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区域经济和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采用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与方法,森林生态、经济等2多目标经营,以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高林分质量,实现单位面积林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抚育间伐、间移部分林木等措施调整林分密度,探

6、索生态公益林科学经营途径,修定相关的技术规程,为指导全省科学经营生态公益林提供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3二、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本年度工作重点主要内容1、高密度樟子松人工纯林抚育2、近成熟水曲柳林间伐(间移)、改培及林下更新3、高密度糖槭人工纯林抚育4、园林绿化大苗培育基地建设本年度工作重点1、近成熟水曲柳林间伐(间移)、改培及林下更新2、园林绿化大苗培育基地建设4三、实施地点、规模,技术措施及预期效果高密度樟子松人工纯林抚育1、实施地点、规模该项内容实施地点在林场的 3 林班、12 林班、13 林班,总计 3 个林班 8 个小班。总面积 593 亩。参见附表 1。2、林分基本情况该项内容施工所涉

7、及林分全部为 2007 年2009 年间营造的樟子松纯林,初始造林密度为每公顷 3330 株(1.5 米2 米),现公顷保存株数为 21004500 株,胸径 3.13.7厘米,树高 3.04.0 米。目前,林分密度远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中规定的樟子松林初植密度 10001800 株/公顷。从林相看,大部分林分都已经全郁闭,树冠下部的侧枝已经开始大量枯死,自然整枝剧烈,急需间伐抚育。参见附表 1。3、技术措施对“以造代育”高密度樟子松纯林进行抚育间伐或(间移),强度 3040%。对于冠型不好、树冠侧枝近一半枯死的林分建议进行间伐,间伐方式可以采取

8、挂号留优去劣择伐。在伐除木中,对于树干通直、冠型较好的林木,进行间移,即带土坨移出直接销售或移植到就近的园林绿化大苗培育基地进行大苗培育。间移方式可隔株间移或挂5号进行。4、预期效果通过项目实施后,高密度人工纯林的公顷株数将调整为 10001800 株,郁闭度达到 0.50.6。间移后的林分林内通风透光,地被物增多,林下土壤肥力增加、树木生长健康。移出林木在圃地也生长良好,经 23 年的培育将进入园林绿化苗木市场销售,为林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5、注意事项施工前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做好作业设计,并提前办理好全部所需审批手续,必须按程序办事。严格按照审批的地块、面积施工,不得随意更换地块或扩大面积。

9、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技术措施要求施工,临时出现技术问题应及时与项目技术咨询小组取得联系,共同研究解决对策。施工中一定做到挂号择伐,去劣留优。杜绝出现大的天窗。在间移樟子松时要带土坨或用移植桶,栽植过程中土坨不裂不散,以保证大苗移出后不缓苗、保成活。严格掌握施工时间,每年的 11 月第二年的 3 月份是最佳施工期。近成熟水曲柳林间伐(间移)、改培及林下更新1、实施地点、规模6该项内容实施地点在林场的 2 林班、3 林班,总计 2 个林班 9 个小班。总面积 718 亩。参见附表 2。2、林分基本情况该项内容施工涉及的水曲柳林造林年限 1978 年和 1979年,至今林龄已达到 3637 年生,接近

10、成熟龄。平均胸径6.17.1 厘米,平均树高 78 米,已经成为典型的小老树。造林初植密度 6600 株,目前公顷保留株数 3400-4500 株,远远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中规定的水曲柳林初植密度20003300 株/公顷。树木生长量极度萎缩,且一些林木顶端已经开始枯死,急需抚育和更新改造。参见附表 3。3、技术措施对于高密度且又进入成熟龄的水曲柳林分,由于密度过大,郁闭度大约在 0.8 以上,林内缺乏光照,树冠下部侧枝几乎全部枯死,因此首先对林分进行清林(伐除枯死木)和透光抚育,强度 30-40%。为了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和避免出现大的天窗,采用

11、留优去劣、挂号择伐的方式。在保证林分预留充足树木(生长较好的)的前提下,对需要间伐的林木选择生长较好的、有园林绿化价值的树木进行异地间移或就地改培。间移林木就是带土坨移植到就近的园林绿化大苗培育基地进行大苗培育。就地改培就是根据绿化大苗的要求在一定高度处截干(或修枝剪型)培养7树冠,定向培育绿化树。经过 35 年的培养,育成高价值的绿化工程用树。经过以上林分的抚育后,林木分布均匀、林内光照充足,林地肥力得以恢复,此时利用樟子松嫁接红松容器苗(23 年生)或云杉容器袋苗(57 年生)进行冠下更新造林,当年进行人工抚育 3 次,第二、三年分别抚育 2 次、1 次。经过 810 年的培育,该林分将更新为高价值的樟子松嫁接红松坚果林或以云杉林。4、预期效果通过项目实施后,一方面解决了近成熟水曲柳林的更新改造问题,经过 8-10 年的抚育经营,主伐后将更新成高价值的樟子松嫁接红松坚果林或云杉林。另一方面解决了密度大、不成材价值低的问题。通过疏伐间移和改培,将原来生长不良的小老树,经过定向改培成为园林绿化的好材料,将使林分经济效益成倍增加。5、注意事项施工前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做好作业设计,并提前办理好全部所需审批手续,必须按程序办事。严格按照审批的地块、面积施工,不得随意更换地块或扩大面积。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技术措施要求施工,临时出现技术问题应及时与项目技术咨询小组取得联系,共同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