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信息技术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当我们刚适应互联网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的便捷,云计算时代就到来了。我们也忽然惊觉:信息技术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样它也会影响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美国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3 基础教育版)对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做了展望。他们认为未来的一年,学生的学习将实现云计算与移动学习,这就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该如何应对?“技术改变教学语文篇”就从围绕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难点话题和热点话题设立四个专题:“丰富资源支持下的小学名家散文的阅读教学” 、 “互联网开放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实践” 、 “博客技
2、术支持下的低年级提前读写实践” , “小学语文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这些专题涵盖小学语文的阅读、写作以及探究性学习,以及当下最热门的“微课程的设计” 。每个专题,我们不仅思考技术对小学语文阅读、写作以及探究性学习的支持作用,并例举一线教师的实践案例,从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入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希冀于这些专题,能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促使课堂教学发生真正的变革。第一讲:丰富资源整合的名家散文教学的研究一、 名家散文的特质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1、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家散文散文是介乎文章和文学之间的“两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风格多样,重在表
3、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很自然地成为语文教学的第一文体。纵观全国各个版本的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还是人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散文已成为主导类文本,而这些散文中,名家散文居多。例如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繁星 、 鸟的天堂 、老舍母鸡 养花 林海 , 、茅盾天窗 、郑振铎的燕子 、 别了,我可爱的中国 ,丰子恺的白鹅 ,萧红的祖父的园子 、 火烧云 、林海音迟到 冬阳 童年 骆驼队等,也有现代作家肖复兴的捅马蜂窝 珍珠鸟 花边饺子 、冯骥才的花的勇气 、贾平凹的太阳路 、 风筝 、梁晓声的慈母情深等。这些作品之所以被选入教材,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具有
4、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具有较深厚的人文背景以及深沉、含蓄、繁复、多重的审美价值,而且情感抒发表现独特,文学性特征鲜明。2、 名家散文的特质散文其本身的特质,每一位名家的散文也有其特点。就选入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的名家散文特点在于:(1) 以特定的时代为背景名家散文都是作家诸多作品中沉淀下来的、意蕴隽永的作品,都是作者在一定的背景下而创作的,因此,有很强的时代的烙印。茅盾的天窗是写于 1928 年的一篇抒情散文,他借乡下老屋房顶上的天窗,书写自己的童年生活,表达了一个孩童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但再揭开当时的时代背景,除了回忆,作品呈现的更多的是作家心灵的寄托。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作家被迫离开
5、武汉,到了上海,没有工作,又不便出门,生活的压抑,精神的苦闷向谁诉说!据考证,笔名“茅盾”就是在那个时候起的,“茅盾”意在“矛盾”啊!作者写此文的目的兴许就是借助“天窗” ,排解心头的苦闷,消解心灵的疾愁。散文养花是老舍在 1958 年大跃进时期写下的,因此,这篇文章在写作方式上、语言表达上,都与老舍其他时期的作品很大的差异,语言特别朴素简洁,这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2)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刘锡庆老师所著的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这样认为认为散文以“我”为主,在散文里, “我”真实而独特的写作“主体”居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名家散文所表现的是这些作家在此景、此事中独特的思想情感,这些思
6、想情感深邃而发人深省。例如,在不同版本教材中 多次出现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散文作品。人教版五年级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1980 年再度到哥廷根看到街道上美丽的花,回忆起三十年前也同样看到这情景,突然领悟到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湘教版第十二册中的神奇的丝瓜 ,是季老先生 89 岁高龄时写下的作品。季老先生选取了最为普通的丝瓜在关键时刻, “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 “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们疯狂地长” 、 “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表现出丝瓜的神奇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观全文,怎会不悸动,悸动于季老那颗成熟的慧心
7、能在现代社会舒展得那么细腻,更悸动于他那颗东方人特有的感悟心灵能这么巧妙地发现丝瓜生存的智慧。(3)独特而精准的语言表达在这些名家散文中,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独特观感,用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只有细细咀嚼这些文字,我们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名家散文教学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因为这些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具有较深厚的人文背景以及深沉、含蓄、繁复、多重的审美价值,而且情感抒发表现独特,文学性特征鲜明。所以阅读这些作品,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二、 名家散文教与学需要丰富资源的整合名家散文如何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直是中小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无论在解读教材、教学设计还是在课堂
8、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与名家散文之间存在着隔阂。1、 学生与名家散文文本之间存在隔阂名家散文如何教学,提高学生的素养,一直是中小学教师关注的焦点。无论在解读教材、教学设计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与名家散文之间存在着隔阂。这隔阂主要表现在:第一:文本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储存在隔阂:名家散文是特定时代的作家以语言文字反映社会图景或者抒发自我情感的文字作品,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进步,作者生活的时空和文本所反映的时空都与学生当下展开阅读活动的时空有巨大的差异,这种时空的差异是难以弥补的。此外,作家创作的语言文字在表意功能方面具有特殊性,有些看似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含义,学生很能从文字的
9、形式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社会内容和情感内容。第二,教科书的编排方式和信息内容也容易影响学生对于名家散文的感知理解。华东师范大学董蓓菲教授在全景搜索一美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评价一书中提到美国语文教科书的单元编写由时代故事、课文、练习三大部分组成。教科书以其丰富的文本教学资源保证了信息的传递,保证了学生对于充足文本教学资源的获得,为学生从各方面切入去寻找适合自我个性发展的内容创造了条件。而当前语文课本的编写体例中只注重课文内容,缺少辅助性文本资料对学生认知的引导,缺少侧重实践并科学设计的配套练习。这导致学生拿着一篇语言精准、含义深邃的散文无所适从,也无法理解,从而极大的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效
10、率。因此,在教学这些名家作品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的资源,包括视频、图片、作者背景等相关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此类文本。2、 散文教学资源的种类说到教学资源,教师很自然地想到直观再现的图片资源和视频资源,其实还有更多的相关的文本资源。从资源的存在方式看,这资源可以使文本资源,可以是视频资源、图片资源,从资源的作用而言,这些资源可以是扩展类教学资源、应用类教学资源。(1)扩展类教学资源:对名家散文的文本内容的扩展与延伸,是对学生知识视野的建构。它包括纵向历史资料和横向类比材料。纵向的历史资料是与名家散文相关的、包括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相关的资源,这是对名家散文的有益补充,学生通过对与散文文本所涉及
11、内容的全方位的整体了解,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同时, 在纵向的延伸中,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语文教材文本以外的其他知识,形成丰富多样的知识储备也是个人持续发展的优势。如人教版四年级的有一篇散文是丰子恺散文白鹅 ,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就需要提供丰子恺的生平,让学生初步了解丰子恺此人,了解他在绘画、文学上的造诣。同时要提供白鹅的创作背景,有助于学生了解丰子恺写此文的真正用意。创作背景:白鹅写于 1946 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建起了沙坪小屋。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
12、、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房子!那房子和如今的房子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唯一的优点就是有一个庭院:用竹篱围起来,约二十方丈土地。房屋占其中的六方丈,坐落在西北角。房间的安排没说的,很实用,因为那又是爸爸亲自设计的。 (选自我的父亲丰子恺阅读几段文字后,学生对沙坪小屋有了认识,同时也会产生疑问:丰子恺先生在沙坪小屋中养了鸡鸭狗鹅,为什么独独对白鹅描写得如此逼真、传神?作者写白鹅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这些教学资源都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家的写作用意,理解文本的意蕴。所以这些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系统思考,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2)横向类比材料,就是与名家散文有共同之处的资源,
13、通过比较、迁移,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提高对同类文本解读的能力的材料。例如,阅读季羡林的散文神奇的丝瓜后,再推荐季羡林同时期的作品槐花 ,让学生了解季羡林同一时期的作品特征;阅读老舍的北京的春节 ,再推荐一篇母鸡 ,让学生体会老舍语言中的京味。应用类教学资源:联通学生内在认知与外在的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将认知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名家散文一般都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而这人文精神往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因此教师需要提供教学资源,使学生将认知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对此有新的理解和感悟。例如人教版小学第八册教材中有一篇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最后一句“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
14、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点明了中心。为了理解这句话蕴含的意义,不仅要从象征角度去剖析,更要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而让学生有新的理解与感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老师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例举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如古代的思想家庄子孔子,诗人李白杜甫,小说家曹雪芹吴承恩,现代的文学家鲁迅老舍,科学家牛顿爱因斯坦霍金,让学生感受他们因为杰出的贡献证明自己的存在,使我们永远记住了他们。三、 丰富资源整合下的名家散文教学策略教师全景式解读文本是前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名家散文的解读深度,将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因此丰富资源整合下的名家散文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丰富资源整合开发是关
15、键教师所找到的教学资源,并不是为文本量身定做,也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因此需要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促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与理解理解,师生间对话体验是核心教学资源呈现并不能直接导致学生建构意义,而是需要教师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并通过追问,促进学生与文本产生深度对话,从而领悟名家散文的人文思想与精准的语言,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具体策略1、 全景解读文本策略名家散文的教学需要在丰富资源的支持下才能有效开展。那么教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从多方面搜集整理资料,全面地了解文本内容和意义。所谓全景式解读文本,就是教师对名家散文的解读应从多个视角去解读文本,从而对文本有全面的理解。这
16、些视角包括:作家生平经历、创作背景资料、作者相关文本、文本语言表现力。名家散文解读视角作家生平经历视角作家相关文本视角 语言表现力视角作家创作背景视角祖父的花园全景解读文本选自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 。1、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了解萧红的生平经历,及萧红的写作风格;2、 了解呼兰河传这一本书的创作背景。我们会发现呼兰河传一书是萧红极其苦闷之际写下的,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以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 ;3、 阅读呼兰河传 ,了解此书的主要内容。尤其读一读与祖父的园子相关的内容。4、 深入探究祖父的园子特点5、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
17、发,预测学生学习的重难点(1) 美丽的花园语言自由,格调明朗了解文章的语言风格(2) 祖父的宽容祖父如何对待捣乱?为什么这样对待?产生认知冲突,需要资源补充2、 整合开发资源策略在教学中对于已经找到的资源,要进行整合重构,进行二度开发,从而是指成为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的资源。在整合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明确目标,大胆取舍在众多冗杂的信息中我们要善于辨别信息,哪些信息可以用,哪些信息不需要使用,而这一切是为了学生能进入文本,与作家们沟通,实现心灵的碰撞。例如人教版四年级生命生命是台湾作家杏林子的作品。写飞蛾求生、瓜苗破土和静听心跳三个事例,阐明生命的顽强、生命的
18、宝贵。一位老师为了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做了由小苗破土、花儿开放、蝴蝶停枝、母燕哺幼、小鸡破壳、小猴嬉戏、追逐小狗、天才霍金等九个画面组成的课件在课堂上个演示,试图引起学生强烈的感受。就这些资源中,我们发现很多内容与文本关系不大,杏林子选择飞蛾、瓜苗、我的心跳都是世界上最为弱小的生命,告诉我们哪怕生命再卑微,也要顽强与珍惜。(2) 有的放矢,科学整合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随着讲述内容的不同和学生认知状况的不同 ,教师应该选择不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并且对不同的文本教学资源在课堂当中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丰子恺的白鹅其中有一段写白鹅的步态的傲慢的句子“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
19、出场。 ”这句话丰子恺写得非常传神,把白鹅走路的样子比喻成京剧中的净角出场的步态,反映白鹅的傲慢。学习困难点:缺乏对“净角”的理解整合资源:找到了京剧中净角的图片,并从京剧片段中截图了 17 秒钟的净角台上走步的姿态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净角的脸谱和台上走步姿态有直观的认识。3、 对话体验策略互动对话一直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在丰富资源下的名家散文教学中更要体现互动对话的过程。(1) 有效利用资源,形成认知冲突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写还是初中生的肖复兴与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间发生的事情。肖复兴从叶圣陶老先生修改作品、请他去家里做客两件事体会到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都堪称完美。在教师解读文本时
20、,我们不难发现,肖复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插队落户十年,都不忘阅读与写作,后来文革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当过小学、中学、大学老师,最后成为记者,人民出版社编辑。这一路走来,道路十分艰辛。这其中与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与期待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选取两个人物的生平片段,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进一步学习文本,深入体会叶圣陶老先生的人品和作品对肖复兴一生的影响作用之大。“二十余年弹指挥去,当他白发如银时,我竟如他一样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他起的作用举足轻重。他就是叶圣陶。(2) 巧妙追问,架设资源与学生体验的桥梁丰子恺的白鹅其中有一段写白鹅的步态的傲慢主要采用了
21、与鸭步态比较和用净角来印证的写法。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句话丰子恺写得非常传神,把白鹅走路的样子与京剧中的净角出场的步态进行比较,反映白鹅的傲慢。但学生因缺乏“净角”的理解而产生困难。老师们自然找到净角的图片,包括净角台上走步的视频录像材料,课堂上让学生看。但是如果只是看,学生只是理解白鹅与净角之间的形似,而没有体会其神似,因此,需要教师的追问,深入体会。下面是一位教师课堂的追问:师:再看“净角” ,什么是“净角”?生:是戏曲中的人物,指花脸。师:在传统京剧中,花脸被称为净角,一般代表性格有突出特征的人物。净角走起路来是什么样子呢?想不想看一看?注意观察。
22、(出示净角的图片 播放录像)生:从容不迫,大模大样。生:又敲锣又打鼓,很有气场,大模大样、从容不迫,很傲慢。师:“净角”在京剧中一般代表性格有突出特征的人物,你知道哪些人物是京剧中的净角?生:曹操生:项羽师:还有包拯。曹操、项羽、包拯都是写怎样性格的人?生:刚正不阿。师:作者要用“净角”来印证鹅走路的特点,这样一印证,更加表现出了鹅的生:鹅的步态傲慢,大模大样。师:白鹅走起路来的样子就像这位大模大样的净角。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段话,读出白鹅那步态傲慢的样子。 (生:读课文)只有这样的追问,这些资源才会产生应有的作用,使学生走进文本,理作者写法的用意,也感受作者语言的精准和独特。选自于节选自我国
23、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散文集呼兰河传 。萧红本就是富有童心的作家,在她的身上具有一股一直未脱的孩子气,鲁迅就曾经称赞过她的这种孩子气,或说是稚气。1935 年 11 月,鲁迅为萧红的生死场写完了序言,萧红又提出“孩子气”的请求,希望得到鲁迅先生的亲笔签名、制成锌版。但是萧红也是命运多舛的作家,萧红的一生是寂寥、凄清、贫苦的,从父亲开除族籍、情感受创到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仅有三十一年的人生,却在流离失所中度过。尤其是临终前一段时间在香港都铎,生活的贫苦、身体的折磨、童年的梦魇,令作家萧红在无数的闪回中梦回故乡,她对故乡的记忆一方面充满梦魇感、荒凉感,另一方面又充满童真感、欢乐感。双重情感的变奏使作家萧红充满了复杂的心理症结,最后在这种复杂的情感中写下呼兰河传 ,反映她渴望亲人的关怀与家人的呵护,渴望在自由的国度里自由地呼吸。这才是作家萧红在苦难的童年记忆中寻求一米阳光的真实心灵的写照。因此,当我们看到祖父的园子时,我我们能感觉通过她的笔端透射出来的对自由状态的向往,对自然天性的推崇。明朗的格调、自由的生活是作家萧红一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