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四化” 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76924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力推进“四化” 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力推进“四化” 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力推进“四化” 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力推进“四化” 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力推进“四化” 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大力推进“四化” 充分发挥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中共龙山县委党校 车丕湘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第二条规定:“各级党委要把党校办成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培养党的理论队伍,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阵地,使之成为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 。笔者认为,要发挥好党校的“阵地”和“熔炉”作用,必须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大众化、严肃理论生动化、复杂理论简单化、传播语言艺术化。一、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大众化。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无穷无尽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掌握群众”,就必须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校教员

2、要履行好这一神圣使命,就必须在“五得”上下功夫,努力使党的理论大众化。第一,彰显“信得过”的品质。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说服人的理论才能“信得过”。党校教员要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精通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熟悉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翻译”使人们不仅可以获得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世界观,而且可以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不仅可以获得做事之法,而且可以获得做人之道。这样才能让人感到“信得过”。 第二,发扬“听得懂”的风格。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虽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却言简意赅、提纲挈领,119 篇文章最短的寥寥十几个字,最长的也才 7000 余字

3、,人们看得懂、听得懂,表现了邓小平同志阐述重大理论问题的独特文风。党校教员要多学习和发扬这样的风格,力求生动新鲜、朴实无华,力戒言之无物、装腔作势、无的放矢,坚持以鲜活的典型阐述理论,使受众听得懂、听得进,不断增强党的理论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理论的力量。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又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理论的力量就在于把理论说透彻、讲明白。理论培训者应该当好理论翻译。把一句深刻的理论用一句通俗的话表达出来,让人听得懂,记得住,忘不掉,让人能真切地感受、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理论的力量。只有把理论说透了,能够真正为人所掌握,理论才会释放出强大的能量。

4、第三,增强“记得住”的魅力。党校教员传播理论,要让受众听得轻松,深入人心,而不能让受众感到厌烦,感到疲倦。要变居高临下的灌输为平等的互动交流,变我教你学为教学相长,变枯躁为生动,让受众听了以后记得住、忘不掉,或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或释疑解惑、受益终生。一是艺术的力量。就是在教学培训中要讲究教学艺术,要做到内容设计突出重点,表达形式因人而异,语言使用雅俗共赏,情感运用贴近听众,时间把握符合心理。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没有一定的形式,内容表达不出来,但如果过分强调形式,而忽视教学内容,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靠形式体现。二是语言的力量。首先是语言的穿透力。这是解决入心问题

5、。就是要掌握心理变化,要知道听众心里在想什么、最需要什么,讲课就讲什么,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该说的话把它说明白,让人家听得懂。在培训中,要用听众熟悉的语言作为讲课的语言,2用听众熟悉的事例作为讲课的案例,用听众熟悉的东西作为讲课的道具,就是要使讲课的语言具有穿透力。其次是语言的冲击力。这是解决入脑问题。一堂课讲完以后,讲课内容进不了人们的头脑,转化不成人们的思想,形不成人们的记忆,就说明讲课没有冲击力。一堂课讲完后,学员拿讲课的语言当语言,把讲课的内容记住了,可以回忆、运用了,就说明讲课语言具有冲击力。三是语言的吸引力。这是解决入情问题。人都是有感情的。讲课实际上也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讲课内

6、容愈符合人们的要求,就愈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愈能发挥出语言的力量。第四,炼就“坐得住”境界。“坐得住”,这就是坐下来学习,坐下来思考,坐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问题。古今中外许多思想家、战略家、科学家都有“坐得住”的经历,马克思因为坐得住,因而有资本论;列宁因为坐得住,因而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钱学森因为坐得住,因而有一个个技术难关的破解。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也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有的同志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应酬,下班时间未到,饭局早已约定,几乎没有时间坐下来读书学习、独立思考、同行家探讨问题,这怎么可能使水平有长进呢?坐得住,是一种

7、克制与坚守,一种品质与修养,一种精神与境界,唯有埋头苦学而不心浮气躁,精益求精而不浅尝辄止的人,才有可能掌握真本领。党校老师讲的每堂课、每句话,都应是最新资料的展示。就是说,方针政策的最新发布,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广泛流传的社会信息,都必须掌握。同时党校的教员也应是多种信息的编辑者。了解信息后,在教学中不能把信息编辑好,不能围绕主题选择、应用信息,就可能会出现信息不对称或不全面、不系统,甚至可能还会产生误导。第五,追求“用得着” 效果。党校的培训内容要在坚持“一个中心,四个方面”教学新布局的基础上围绕“四个基本”来设置。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培训。马克思主义基本

8、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做好一切工作、认识一切事物、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方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日趋复杂,多种文化相互激荡,各级领导干部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武装,更需要科学理论的垫底,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中心内容,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任何时候不能放松,任何时候都必须得到加强。二是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培训。能力培训是党校培训的重点。能力是方方面面的,不同单位、不同人有不同的能力需求,但至少要加强这样几种能力的培训。第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每一个干部都必须具有科学判断形势、科学制定规划、科学推进工作的能力。

9、第二是保持稳定和谐发展,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置身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必须保持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对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善于协调群众利益,化解群众矛盾,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群众工作做得好,就能够稳定群众,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理顺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第三是处置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领导干部经常要面对洪灾、旱灾、矿灾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这类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对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是一种严峻考验。3素质培训也是一个重要内容。“素质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那个东西。”只有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应该说,领导干部的知识是非常丰富的,

10、但是要把知识转化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就需要不断加强素质建设。要通过教育培训,促进领导干部把知识转化成能力,推进富民强国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想和思路培训。党校的教育培训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党校固然要研究理论问题、研究全国性的问题,更要把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战略思想、战略任务纳入教学、科研中,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问题的研究。要坚持党委战略思想进课堂、进头脑、进科研,大力培养“地方猫”抓“地方鼠”,是地方党校应该确立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一项重要职责。四是基本要求培训。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包括党性修养

11、、工作纪律、从政道德、为人处事等方面。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对学员、对教师必须严格按党性要求。对学员进行党章教育、党纪教育、勤政廉政教育,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是落实党校姓党总原则的必然要求。党校一定要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施教、从严管理,严肃学习纪律,严格考评考核,加强学员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提高学员党性修养。五是立足县情,解决现实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联系地方工作实际,开设教学专题,开展课题研究,探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寻求发展对策,提高学员领导本行业、本系统、本地区科学发展的能力。二、大力推进严肃理论生动化。严肃理论生动化,可以就是党校教员的看家本领。因为理论

12、是对社会实践和人类认识的高度抽象,所以理论话题一般都显得比较严肃。严肃理论碰上板起面孔的传播者,再遭遇枯燥呆板的说教,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党校教员必须在“三贴近”上下功夫,努力使严肃理论生动化。首先,贴近实际。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期和体制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党员干部群众忧虑、困惑的实际难题多,需要理论工作者释疑解惑。党的理论本身就来源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特别是 30 年来我国改革与建设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传播党的理论必须联系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联系和研究国情以及省情、市情和县情,注意重点、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并结合社会上的倾向性问题和干部群众中的种种模糊认识,在教

13、学中适时做好释疑解惑的引导工作,维护党的理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其次,贴近民生。党的理论来自人民、代表民心、反映民意,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亲民性、感召力和震撼力。要自觉地将党的理论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说“大众语”,讲“家常话”,话“百姓事”,解“民生惑”。脱离“三最”问题的“两张皮”式的理论讲解,难免空洞无物,再科学的理论也会“曲高和寡”。 再次,贴近群众。只有善于运用群众语言,讲出的话联系实际、有的放矢,群众才愿意听、听得懂。群众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直接关系理论讲解的效果,那种脱离群众理解和认知实际的宣教,是毫无实际效果的。美国规定“政府向公民发布的宣传材料或文件

14、,必须具有最大的可读性,4阅读指数不能超过 6 级(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水准),因为当一部分选民看不懂政府的材料时,想想政府会面临着什么样的结果?”三、大力推进复杂理论简单化。马克思认为人类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辩证法,即分两步走,“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一般而言,理论大多是抽象意义上的宏大叙事,与具体问题或具体现象存在较大的距离。复杂理论简单化是党校教师教学的主要窍门。党校教员要做好“理论翻译”,就必须实现理论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使复杂理论简单化、具体化。其一,坚持以事例诠释理论。事例源于生活,是现实的浓缩。

15、用现实中的事例传播党的理论,以事说理,以理论事,能够拉近理论与受众的距离,调动受众的生活经验和思考兴趣,使复杂的理论变成社会生活的自然逻辑,使受众在生动有趣中感受简单化的复杂理论。比如,在科学发展观巡回宣讲中,我们从身边的江河遭受污染,谈到北京的“沙尘暴”,从招商引资拒绝污染企业,讲到省委提出的“四条底线”,用“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解释生态文明,阐述“发展才是硬道理”等,将理论的种子悄然播到了受众心里。其二,坚持以实践诠释理论。无论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实践经验的结晶,都能通过实践史实加以说明。用史实去诠释理论,能够明确理论原始文本的特定含义,准确把握

16、理论的演进脉络,使理论变得丰满而真实,变得简单明了。我们在讲科学发展观时,就把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理论置于世界发展史和中国发展史的大视野中,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渊源进行阐发,对科学发展观和其他各种发展观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道路”和“苏联模式”、“华盛顿共识”以及“拉美陷阱”进行透视,以史实的雄辩揭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厚重感和崇高使命感。其三,坚持以典型诠释理论。长期以来,我们党树立了一大批先进典型。这些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比可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是理论教员可以借助的宝贵资源。比如,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在宣讲时组织党员群众观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进事迹报告会录像,用英模

17、人物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先进事迹,激励受众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实践认同,有效提高了科学发展观的宣讲效果。 四、大力推进传播语言艺术化。传播语言是教员与受众的桥梁,是“理论掌握群众”的纽带。传播语言艺术化是党校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党校教员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好,就要坚持思想之美、语言之美、形式之美的统一,使用艺术化的语言,借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理论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一是勤学善思。作为党校理论教员,只有学得快,才能跟得紧;只有思得多,才能悟得深;只有悟得深,才能讲得透。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我们的学习就要跟进一步。“理论翻译”好比厨师,要备齐主菜、主料、主食、佐料,精心调制出

18、各种口味、各种风味、各种特色,既要学会做“快餐”,又要擅长做“盛宴”。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吃透精髓,把握要义,摸清实情,贴近群众,敢说而不胡说,适合而5不迎合,动情而不煽情。这样传播起来,才能有根有据,有血有肉,左右逢源,信手拈来,雅俗共赏。 二是注重特色。小平同志的语言就有这个特点。例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等,这些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著名论断,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生动活泼,言约意丰,颇具点睛之妙。 三是善用比喻。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文中,就把富有哲理性的

19、论辩与漫画式的描绘和谐地结合在一起。我们谁也不曾见过路易波拿巴,然而通过马克思的描写,一个“衣冠楚楚的骗子”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马克思还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共产主义比喻成“徘徊在欧洲上空的幽灵”,更是独具匠心,比长篇大论更有说服力。湖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徐晨光在常德农村为农民讲解什么是科学发展观时,他说:“如果跟农民讲硬生生的大道理,他们可能很难理解” 。所以,他选择了农民最熟悉的牛入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抓住了牛鼻子,同时保持四条腿健康,资源、环境、道德建设等才能同步协调发展。 “农民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这堂课,二十分钟就结束了。 ”生动活泼,深入人心。徐晨光活跃的思维将党的政策方针解析得详实得体。四是创新手段。要主动适应发展需要和受众需求,针对不同班次、不同受训群体,坚持分类别、分层次的原则,既继承讲授式教学的优点,又大胆采用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等现代教学方法,做到有序互动、真心交流,达到与受众零距离、无缝隙的传播效果,不断提高授课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