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旅游景点介绍.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79648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旅游景点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3旅游景点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3旅游景点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3旅游景点介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3旅游景点介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旅游旅游简介: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 座王陵、26 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境内。距今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高句丽(公元前 37 年公元 668 年)是古代位于满洲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民族国家,为古代朝鲜三国之一。高句丽政权是中国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之一,在东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重要作用。公元前 37 年高句丽由夫余人朱蒙(又作邹牟王)所建,起初建都于纥(h)升骨城(今辽宁省东部桓仁县五女山山城) 。公元 3 年迁都至国内城,同时建尉那岩城(后称丸都山城) (今吉林

2、省集安市内) 。公元 427 年,第 20 代王长寿王高巨连将都城迁徙到今天朝鲜境内的平壤地区。公元 668 年(中国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 ,高句丽在唐朝和新罗的夹击之下灭亡。桓仁与集安是高句丽政权早中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历时 465 年,是高句丽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吉林省集安市的“国内城”和“丸都山城”相互依附,互为都城,是典型的高句丽“附和式都城” 。国王平时居住在位于平原的“国内城”中,危险时则退守到深山中的卫城“丸都山城”里。国内城遗址位于鸭绿江中游右岸的通沟平原上,现在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坚实牢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犹存。国内城是当时高句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国内城北 2.5 公里就是丸都山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时代最为典型的早期山城,建在群山之中,凭借山峰的自然走向,在山脊上建筑墙垣,即所谓“筑断为城” 。丸都山城作为高句丽军事守备城,曾有两次成为临时都城。两次被中原王朝军队攻破焚毁。现在还残存部分的城墙、饮马池 1 座,墓葬 37 座、宫殿遗址、望台遗址和戍卒住地遗址。丸都山城环山为屏,山腹为宫,谷口为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山城防御坚固,城内却又宽敞自如,环境优美,使建筑、军事、生活、生产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首创了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簸箕形”山城的建筑模式。这种因地制宜的创造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是高句丽民族建筑才华、筑城理念的充

4、分展示,高句丽在丸都山城营造方面的奇思妙想,使其成为中世纪都城建筑的杰出范例。首创簸箕形山城位于集安城北的高山上,与国内城相距 2.5 公里(千米)。是高句丽早、中期的著名城址之一。它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又曾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相互依附,互为都城,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筑史上复合式王都的新模式,为世界古代都城史书写了壮丽的篇章。洞沟古墓群是高句丽古墓最集中的地方,它位于吉林省集安市洞沟河畔的洞沟平原上。规模庞大,共有古墓一万多座。按照墓葬用料及修筑方法,分为石墓、土墓两大类。其中规模宏大的有太王陵、将军坟和千秋墓等。太王陵是高句丽第十九代永乐

5、太王谈德的陵墓,是四世纪末至五世纪初的陵墓建筑,外形呈截尖方锥式的阶坛形,每边长 66 米,今高 14.8 米,是高句丽坟墓中工程最大的一座。将军坟有“东方金字塔”的美誉,三大奇观巨型石块垒起“东方金字塔”将军坟是现已确认的高句丽王陵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坟墓,由于它的外观很像尖顶的方截,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好太王碑被誉为“东方第一碑”,亦称广开土王碑,或广开土王陵碑。位于集安市城东 4 公里处太王乡太王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谈德之子长寿王为纪念他父亲的功绩,于义熙十年(公元 414 年)竖立的石碑。至今已矗立了一千五百七十多年。好太王碑是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丽考古史料,也是研究高句丽政权

6、形成和发展历史的极为重要的资料。现存的高句丽朝代的 7000 多座墓葬中,许多都有精美的壁画,其绘画技艺娴熟,线条飘逸流畅,内容颇具传奇和神话色彩,虽历经千余年,仍色彩艳丽,可见当时的绘画艺术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这些壁画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发展进程。其中著名的壁画墓有舞踊墓、角抵墓、洞沟第十二号墓、五盔坟、三宝墓和四神墓等。壁画的题材广泛,有舞者在歌手伴唱下起舞图、勇士角抵图,有房舍、家居、战斗、射猎、舞乐、作画、礼辇、厩舍等风俗图,有对战国秦汉以来中原文化流行绘画式样的再改造的神仙、奇兽图,还有汲取了东汉至魏晋时期的道教、佛教等宗教艺术表现形式的四神、莲花、火焰纹等图。集安高句丽壁

7、画,自成体系,有一个从早期、中期至晚期的发展过程,充分显示出它的艺术价值。除壁画数量上不如敦煌外,在绘画内容、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绘画技巧和绘画材料上,都不在敦煌之下,可以说“西北有敦煌,东北有集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认为,中国境内的高句丽文化遗产“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高句丽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祖先创造的、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概况高句丽民族简介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 37 年)由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建国,後建都於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城) 。西汉元

8、始三年(公元 3 年) ,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 ,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 427 年)迁都平壤。公元 668 年,高句丽政权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 座王陵、26 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塚。90 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集安、桓仁陆续发掘了多处高句丽王城和贵族墓葬遗蹟,维修部分遭受自然损害的王陵,高句丽丰富的文化内涵,轮廓逐渐清晰。 为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中国

9、政府於 2002 年在集安启动了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地保护规划(2002 至 2020) ,划定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两个高句丽都城、12 座王陵与好太王碑等两处附属建筑、27 座贵族墓葬的 43 处保护区。 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简介 集安市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在集安市文物局管理下,始建于 1983 年,下设集安市博物馆、好太王碑(含太王陵) 、将军坟、禹山贵族墓地、丸都山城五个景区,景区总面积 857679平方米。2004 年 7 月 1 日,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近二十几年来,经国家、省及地方三级投资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努力发展旅游业,形

10、成了以旅游、历史文化、休闲度假等多种旅游项目为主,具有较高的接待能力的旅游景区。集中对国内城、丸都山城 2 座高句丽王城,将军坟、太王陵、千秋墓、西大墓、临江墓等 12 座高句丽王陵,五盔坟长川一号墓、冉牟墓、角抵墓、舞踊墓等 28 座高句丽贵族墓,共计 42 处高句丽历史遗迹进行了环境整治和保护维修。经过保护与环境整治,使高句丽遗迹与周边环境更加协调,全力提升了景区的观赏效果,同时也延长了高句丽遗迹的存世时间。 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服务 2004 年五大景区完善建设了门票售卖处、商品售卖处、游客休息区等游客服务设施,有优秀的讲解服务服务人员,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同时,安装有先进的安防

11、监控设备,护卫队员 24 小时巡逻检查,确保景区旅游秩序井然。几处景区均建文物保护管理房和其他用于文物保护方面的设施,各景区进行了绿化、美化工作 2005 年,为加强旅游服务工作的管理,细化管理职责,成立了门票管理中心、游客服务中心,业务培训中心。高句丽文物古迹旅游景区 介绍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 37 年)由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建国,後建都於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城) 。西汉元始三年(公元 3 年) ,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 ,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 427 年)迁都平壤。公元 668 年,高句丽政

12、权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 2000 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 座王陵、26 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塚。90 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集安、桓仁陆续发掘了多处高句丽王城和贵族墓葬遗蹟,维修部分遭受自然损害的王陵,高句丽丰富的文化内涵,轮廓逐渐清晰。为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中国政府於 2002 年在集安启动了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地保护规划(2002 至 2020) ,划定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两个高句丽都城、12 座王陵与好太王碑等两处附属建筑、27

13、 座贵族墓葬的 43 处保护区。特色洞沟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 14 座大型高句丽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高句丽的神秘遗迹 【国内城】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鸭绿江中游右岸通沟平原之中枢。后倚禹山,前临鸭绿江,雄踞通沟河畔,当其入江之处,是高句丽王朝在集安境内的第二个都城。427 年高句丽迁都平壤后,为高句丽的别都,建都时间长达 425 年。城略呈长方形,周长为 2686 米。由于年代久远,几经修葺,城墙大部分已失去原貌。国内城原有城门 6 座,南北各 1 座,东西各 2 座,均有瓮城。民国年间,

14、曾重修 3 座门,其余 3 座门被堵死。城西北角和西城墙东、北两面外侧原有护城河宽约 10 米,城南外侧有一天然水壕,城西外侧有通沟河流过,成为天然的护城河。现在古城只有北部留有部分旧基。【好太王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集安市城东 4 公里处太王乡太王村。好太王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卒于东晋义熙八年(412)。死后被谥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其子长寿王为纪念他父亲的功绩,铭记守墓烟户,于义熙十年(414)竖立这座巨大的石碑。好太王碑是由一整块天然的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琢而成,略成方柱形。碑高 6.39 米,底部宽 1.34-1.97 米,顶部宽 1-1.6 米,第三面最宽处达 2

15、米。碑文四面环刻,每面文字横竖成行呈规则的长方形,四面碑文共 44 行,1775 字。除去裂隙、剥落损坏者外,目前尚存可辨识者 1590 字左右。为保护此碑,1927 年辑安县工商界曾集资修建了一座碑亭,1976 年碑亭破败被拆除,1982 年重建了新的碑亭。【人面石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集安城北禹山公园东山坡上,有一高句丽方坛积石墓。墓的两侧各竖一石,左边一石镌刻人面,是中国迄今为止所仅见的高句丽人像石刻。石刻所用的石材为灰绿色沉积岩,重约 800 公斤,画面长 104 厘米,宽 54 厘米。单刀阴刻,正视,半裸身。头戴菱形帻冠,脸作桃形,枣核形双目上斜,眉用双钩弧线刻出,鼻梁为笔直的

16、单线,鼻翼肥厚,嘴亦为枣核形,耳作弓形,颈部以下只用简单弧线象征肩臂并收缩为狭窄的身躯。人面石刻的年代,为东晋穆帝升平元年(357)。【洞沟古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集安城外,东迄太王乡上解放村,西至麻线乡安子沟,北至禹山北麓山城村,南临鸭绿江。东西长约 20 公里,南北宽约 3 公里。在这一条带状平原上,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古墓,其中绝大多数为高句丽时期的古墓,也有少量的渤海国时期墓葬。1962 年,初步查明的古墓有 11280 座。1983 年再查,因考古发掘及“文革”期间损毁,尚存古墓 7160 座。为了便于保护管理,按分布划为下解放、禹山、山城下、万宝汀、七星山、麻线 6个墓区。按

17、照墓葬修筑用料及修筑方法,可分为石墓、土墓两大类。它们分别代表了高句丽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墓葬特点。洞沟古墓群作为一处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早在明清之际就为世人所知。上世纪 30 年代,一些日本学者对洞沟古墓群少数墓葬进行了著录和测绘,发表了一批报告和著作。洞沟古墓群范围广、墓葬种类多、数目大、内涵丰富,堪称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古墓群之冠。【角抵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集安城东北 3 公里禹山南麓的坡地上,因墓中绘有二人角抵壁画故名“角抵墓”。角抵墓是一座封土石室壁画墓,截尖方锥形封丘。封土直径约 15 米,高 4 米多。整个墓葬由墓道、甬道、左右耳室和墓室构成。室内壁下有一残破的石板,似为破

18、碎的棺床。墓葬耳室、甬道、墓室遍抹白灰,上绘壁画,虽历经沧桑,显得斑驳,仍不失为高句丽颇具特色的壁画墓葬之一。【五盔坟五号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集安城东北 2 公里处。为截尖方锥形封土墓,残高 3 米,墓室低于地面 3-4 米。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东西长 4.37 米,南北宽 3.56 米,用修琢工细巨型花岗岩石砌成,白灰勾缝。墓室内置三石棺床,东西并列,东西两棺床紧靠两壁,以石灰勾缝。中间棺床系一完整石材琢成。东西两棺床各补一小截。墓室的四壁、藻井、棺床及甬道左右两壁都绘有绚丽的壁画,内容分为四神、各种仙人、飞天等。5 号墓室构筑宏伟,绘画技巧娴熟,应是高句丽晚期的王族

19、墓葬。大约在 6 世纪末。【舞踊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集安城东北 3 公里果树场乡政府驻地附近。因墓中绘有群舞画面而得名。该墓为封土石室壁画墓,截尖方锥形封丘,封土边长 17 米,高 4 米。墓葬用石材砌筑墓道、甬道、耳室及墓室,外培黄褐色黏土成丘,墓室、甬道、耳室均用白灰涂抹,上绘彩色壁画。这些壁画题材独特,是高句丽贵族生活的写照。群舞画面上优美的舞姿给人以清新的感受,舞者如觉其动,歌者如闻其声,是高句丽保存下来的珍贵舞蹈资料。古墓现中国最早八卦图据新华社长春 7 月 2 日电(记者马扬 周长庆程云杰)在中国吉林省集安市古墓壁画中发现的八卦图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八卦图实图。有关专家认为

20、,这幅在高句丽贵族墓中出现的极具个性的八卦图,可以在历史资料中找到与之相同的易学依据和联系,是论证高句丽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考古证据。这幅八卦图出现在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贵族墓葬五盔坟四号墓室北壁的左下角。壁上绘有一个道士形象的人:他跣足坐于莲台上,左腿盘屈,右腿立起,披发低首,身着绿色羽衣,一只手在地上绘着一幅八卦图。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易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志成介绍,由于过去鲜有易学研究者参观高句丽壁画,这幅图至今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吉林小江南集安 吉林省集安市是个县级市,位于长白山系老岭山脉南麓、鸭绿江右岸,面积 3217 平方公里,集安地处吉林省最南端,是全省降雨量最多、无霜期最长

21、、风速最缓的地区,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生态资源丰富,素有“吉林小江南”的美誉。公元 3 年,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第二位王“琉璃明王”听说这里“山水深险,地宜五谷,又多麋鹿鱼鳖之产”,遂将王城从辽宁桓仁“纥升骨城”迁到“国内城”(今集安市区)。集安作为高句丽王城时间长达 425 年,因此保留了大量的高句丽古迹,包括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内城与丸都山城、12 座王陵及“好太王碑”等 2 个历史遗存,27 座贵族墓葬。高句丽的神秘遗迹【国内城】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鸭绿江中游右岸通沟平原之中枢。后倚禹山,前临鸭绿江,雄踞通沟河畔,当其入江之处,是高句丽王朝在集安境内的第二个都城。42

22、7 年高句丽迁都平壤后,为高句丽的别都,建都时间长达 425 年。城略呈长方形,周长为 2686 米。由于年代久远,几经修葺,城墙大部分已失去原貌。国内城原有城门 6 座,南北各 1 座,东西各 2 座,均有瓮城。民国年间,曾重修 3 座门,其余 3 座门被堵死。城西北角和西城墙东、北两面外侧原有护城河宽约 10 米,城南外侧有一天然水壕,城西外侧有通沟河流过,成为天然的护城河。现在古城只有北部留有部分旧基。【好太王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集安市城东 4 公里处太王乡太王村。好太王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卒于东晋义熙八年(412)。死后被谥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 。其子长寿王为纪念他

23、父亲的功绩,铭记守墓烟户,于义熙十年(414)竖立这座巨大的石碑。好太王碑是由一整块天然的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琢而成,略成方柱形。碑高 6.39 米,底部宽 1.34-1.97 米,顶部宽 1-1.6 米,第三面最宽处达 2 米。碑文四面环刻,每面文字横竖成行呈规则的长方形,四面碑文共 44 行,1775 字。除去裂隙、剥落损坏者外,目前尚存可辨识者 1590 字左右。为保护此碑,1927 年辑安县工商界曾集资修建了一座碑亭,1976 年碑亭破败被拆除,1982 年重建了新的碑亭。【人面石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集安城北禹山公园东山坡上,有一高句丽方坛积石墓。墓的两侧各竖一石,左边一石镌刻

24、人面,是中国迄今为止所仅见的高句丽人像石刻。石刻所用的石材为灰绿色沉积岩,重约 800 公斤,画面长 104 厘米,宽 54 厘米。单刀阴刻,正视,半裸身。头戴菱形帻冠,脸作桃形,枣核形双目上斜,眉用双钩弧线刻出,鼻梁为笔直的单线,鼻翼肥厚,嘴亦为枣核形,耳作弓形,颈部以下只用简单弧线象征肩臂并收缩为狭窄的身躯。人面石刻的年代,为东晋穆帝升平元年(357)。【洞沟古墓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集安城外,东迄太王乡上解放村,西至麻线乡安子沟,北至禹山北麓山城村,南临鸭绿江。东西长约 20 公里,南北宽约 3 公里。在这一条带状平原上,分布着数以万计的古墓,其中绝大多数为高句丽时期的古墓,也有

25、少量的渤海国时期墓葬。1962 年,初步查明的古墓有 11280 座。1983 年再查,因考古发掘及“文革”期间损毁,尚存古墓 7160 座。为了便于保护管理,按分布划为下解放、禹山、山城下、万宝汀、七星山、麻线 6个墓区。按照墓葬修筑用料及修筑方法,可分为石墓、土墓两大类。它们分别代表了高句丽不同时期、不同身份的墓葬特点。洞沟古墓群作为一处重要的古代文化遗存,早在明清之际就为世人所知。上世纪 30 年代,一些日本学者对洞沟古墓群少数墓葬进行了著录和测绘,发表了一批报告和著作。洞沟古墓群范围广、墓葬种类多、数目大、内涵丰富,堪称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古墓群之冠。【角抵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集

26、安城东北 3 公里禹山南麓的坡地上,因墓中绘有二人角抵壁画故名“角抵墓” 。角抵墓是一座封土石室壁画墓,截尖方锥形封丘。封土直径约 15 米,高 4 米多。整个墓葬由墓道、甬道、左右耳室和墓室构成。室内壁下有一残破的石板,似为破碎的棺床。墓葬耳室、甬道、墓室遍抹白灰,上绘壁画,虽历经沧桑,显得斑驳,仍不失为高句丽颇具特色的壁画墓葬之一。【五盔坟五号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集安城东北 2 公里处。为截尖方锥形封土墓,残高 3 米,墓室低于地面 3-4 米。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东西长 4.37 米,南北宽 3.56 米,用修琢工细巨型花岗岩石砌成,白灰勾缝。墓室内置三石棺床,东

27、西并列,东西两棺床紧靠两壁,以石灰勾缝。中间棺床系一完整石材琢成。东西两棺床各补一小截。墓室的四壁、藻井、棺床及甬道左右两壁都绘有绚丽的壁画,内容分为四神、各种仙人、飞天等。5 号墓室构筑宏伟,绘画技巧娴熟,应是高句丽晚期的王族墓葬。大约在 6 世纪末。【舞踊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集安城东北 3 公里果树场乡政府驻地附近。因墓中绘有群舞画面而得名。该墓为封土石室壁画墓,截尖方锥形封丘,封土边长 17 米,高 4 米。墓葬用石材砌筑墓道、甬道、耳室及墓室,外培黄褐色黏土成丘,墓室、甬道、耳室均用白灰涂抹,上绘彩色壁画。这些壁画题材独特,是高句丽贵族生活的写照。群舞画面上优美的舞姿给人以清

28、新的感受,舞者如觉其动,歌者如闻其声,是高句丽保存下来的珍贵舞蹈资料。高句丽王城高句丽王城文化遗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王陵(14 座)及贵族墓葬(26 座)。国内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 1-5 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位于集安市的高句丽古迹,是奴隶制国家高句丽王朝的遗迹。在集安市周围的平原上,分布了一万多座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洞沟古墓群”。编 辑 本 段 高 句 丽简 介( 公 元 前 37 年 -公 元 668 年 ) , 也 简 称 高 丽 ( 非 后 来 王 建 建 立 的 王 氏 高 丽 ) ,

29、 是 西 汉 到 隋唐 时 期 东 北 地 区 出 现 的 一 个 有 重 要 影 响 的 边 疆 民 族 。 周 秦 时 期 , 高 句 丽 的 先 人 一 直 生 活 高 句 丽 王 城在 东 北 地 区 。 公 元 前 37 年 , 夫 余 人 朱 蒙 在 玄 菟 郡 高 句 丽 县 辖 区 内 建 立 政 权 。 高 句 丽鼎 盛 时 期 其 势 力 范 围 包 括 吉 林 东 南 部 、 辽 河 以 东 和 朝 鲜 半 岛 北 部 。 公 元 668 年 , 高 句 丽被 唐 王 朝 联 合 朝 鲜 半 岛 东 南 部 的 新 罗 所 灭 , 在 历 史 上 持 续 了 705 年

30、之 久 。 位 于 吉 林 省 集 安 市 的 高 句 丽 王 城 、 王 陵 和 贵 族 墓 葬 及 墓 室 壁 画 , 是 已 被 历 史 长 河湮 没 的 高 句 丽 所 创 造 的 辉 煌 文 明 的 经 典 。 高 句 丽 王 城高 句 丽 王 城 由 平 原 城 与 山 城 相 互 依 附 共 为 都 城 , 包 括 国 内 城 和 丸 都 山 城 ( 始 名 尉那 岩 城 ) 。 这 是 高 句 丽 早 中 期 ( 公 元 1 5 世 纪 ) 的 都 城 , 也 是 高 句 丽 政 权 延 续 使 用 时 间 最长 的 都 城 。 7000 座 高 句 丽 时 代 的 墓 葬 在

31、 高 句 丽 王 城 外 , 位 于 群 山 环 抱 的 洞 沟 平 原 上 。 许 多 墓室 里 线 条 流 畅 、 内 容 丰 富 并 具 有 传 奇 神 话 色 彩 的 精 美 的 壁 画 是 这 些 古 墓 的 特 色 所 在 , 虽 然距 今 已 有 千 余 年 高 句 丽 王 城, 仍 然 色 彩 鲜 艳 。 洞 沟 古 墓 群 中 以 将 军 坟 、 太 王 陵 为 代 表 的 14 座 大 型 高 句 丽 王 陵 及大 量 的 王 室 贵 族 壁 画 墓 , 从 不 同 侧 面 反 映 了 高 句 丽 的 历 史 进 程 , 也 是 高 句 丽 留 给 人 类 的 弥足 珍 贵

32、 的 文 化 、 艺 术 瑰 宝 。 将 军 坟其 中 , 集 安 城 东 北 4 公 里 龙 山 脚 下 悬 崖 上 的 将 军 坟 , 据 考 为 二 十 代 王 长 寿 王 陵 ,造 型 颇 似 古 埃 及 法 老 的 陵 墓 , 有 “东 方 金 字 塔 ”之 称 。 将 军 坟 墓 基 长 31 米 , 高 12 米 ,墓 体 呈 方 锥 形 , 共 有 7 级 阶 梯 , 墓 体 建 筑 雄 伟 , 造 型 明 快 庄 严 , 是 高 句 丽 建 筑 技 艺 、 艺 术成 就 所 达 高 度 的 一 个 缩 影 。 太 王 陵将 军 坟 的 墓 道 朝 向 不 远 处 的 太 王

33、陵 , 太 王 陵 的 东 侧 矗 立 着 被 称 为 “东 方 第 一 碑 ”的 好 太 王 碑 , 是 长 寿 王 为 纪 念 第 十 九 代 王 永 乐 太 王 而 建 。 碑 石 由 一 块 方 柱 形 巨 石 修 琢 而 成 ,高 6 米 多 , 四 面 环 刻 文 字 共 1775 个 , 字 体 介 于 隶 书 与 楷 书 。 汉 字 镌 刻 的 碑 文 记 述 了 好 太王 一 生 的 功 绩 和 有 关 高 句 丽 起 源 及 建 立 政 权 的 传 说 , 是 高 句 丽 保 存 至 今 最 长 的 一 篇 实 物 文字 资 料 。 编 辑 本 段 高 句 丽 政 权高 句

34、 丽 政 权 始 于 公 元 前 三 十 七 年 , 止 于 公 元 六 百 六 十 八 年 , 曾 是 中 国 东 北 地 区影 响 较 大 的 少 数 民 族 政 权 之 一 , 在 东 北 亚 历 史 发 展 过 程 中 发 生 过 重 要 作 用 。 高 句 丽 政 权 发轫 于 今 辽 宁 省 桓 仁 县 , 公 元 三 年 迁 都 至 国 内 城 (今 吉 林 集 安 ), 四 百 二 十 七 年 再 迁 都 至 平壤 。 桓 仁 与 集 安 是 高 句 丽 政 权 早 中 期 的 政 治 、 文 化 、 经 济 中 心 所 在 , 累 计 共 四 百 六 十 五 年 ,是 高 句

35、 丽 文 化 遗 产 分 布 最 集 中 的 地 区 。 编 辑 本 段 国 内 城 和 丸 都 山 城高 句 丽 王 城 由 平 原 城 与 山 城 相 互 依 附 共 为 都 城 , 包 括 国 内 城 和 丸 都 山 城 ( 始 名 尉那 岩 城 ) 。 这 是 高 句 丽 早 中 期 ( 公 元 15 世 纪 ) 的 都 城 , 也 是 高 句 丽 政 权 延 续 使 用 时 间最 长 的 都 城 。 国 内 城 是 为 数 不 多 的 地 表 保 存 有 石 筑 城 墙 的 平 原 城 类 型 都 城 址 , 保 存 下 来 的城 墙 依 然 坚 实 牢 固 而 又 不 失 美 观

36、庄 严 , 都 城 风 范 尤 存 。 丸 都 山 城 位 于 向 西 低 矮 倾 斜 的 山 麓 ,布 局 因 山 形 走 势 而 巧 妙 构 思 、 合 理 规 划 , 完 美 地 实 现 了 自 然 风 貌 与 人 类 创 造 的 浑 然 一 体 。通 过 考 古 发 掘 呈 现 的 宫 殿 址 遗 迹 , 仍 可 显 示 原 有 建 筑 的 恢 弘 气 势 。 建 筑 群 中 发 掘 出 对 称 结构 的 两 处 八 角 形 遗 址 , 国 内 史 学 界 认 为 鉴 于 寺 庙 等 处 经 常 出 现 八 角 形 建 筑 , 可 能 是 举 行祭 祀 和 仪 礼 的 场 所 。 在

37、东 北 亚 地 区 中 世 纪 时 代 城 址 中 , 国 内 城 与 丸 都 山 城 是 都 城 建 筑 的 杰作 。 编 辑 本 段 壁 画 精 美 的 古 墓 群高 句 丽 王 城 外 , 在 群 山 环 抱 的 洞 沟 平 原 上 , 现 存 近 7000 座 高 句 丽 时 代 墓 葬 , 堪称 高 句 丽 王 城东 北 亚 地 区 古 墓 群 之 冠 。 洞 沟 古 墓 群 的 许 多 墓 室 里 绘 有 线 条 飘 逸 流 畅 、 内 容 丰 富 并 具 有传 奇 神 话 色 彩 的 精 美 壁 画 , 距 今 虽 已 千 余 年 , 仍 色 彩 鲜 艳 , 著 名 的 壁 画

38、墓 有 角 抵 墓 、 舞 踊墓 、 三 宝 墓 、 四 神 墓 、 五 盔 坟 等 。 洞 沟 古 墓 群 中 以 将 军 坟 、 太 王 陵 为 代 表 的 14 座 大 型 高句 丽 王 陵 及 大 量 的 王 室 贵 族 壁 画 墓 , 不 仅 从 不 同 侧 面 反 映 了 高 句 丽 的 历 史 发 展 进 程 , 也 是高 句 丽 留 给 人 类 的 弥 足 珍 贵 的 文 化 、 艺 术 瑰 宝 。 编 辑 本 段 东 方 金 字 塔集 安 城 东 北 4 公 里 龙 山 脚 下 悬 崖 上 的 将 军 坟 , 据 考 为 二 十 代 王 长 寿 王 陵 , 是 最 具 高 句

39、 丽 王 城代 表 性 的 大 型 高 句 丽 王 陵 , 造 形 颇 似 古 埃 及 法 老 的 陵 墓 , 被 誉 为 “东 方 金 字 塔 ”。 将军 坟 墓 基 长 31 米 , 高 12 米 , 墓 体 呈 方 锥 形 , 共 有 7 级 阶 梯 , 全 部 采 用 精 琢 的 巨 型 花 岗 岩石 条 砌 筑 而 成 , 墓 室 顶 部 用 面 积 约 50 多 平 方 米 的 整 块 巨 石 覆 盖 。 墓 室 内 并 排 置 放 着 两 个石 棺 床 。 在 坟 的 顶 端 , 四 边 条 石 上 留 有 排 列 整 齐 的 圆 洞 , 墓 顶 的 积 土 中 有 板 瓦 、

40、莲 纹 瓦 当和 铁 钩 一 类 构 件 , 可 以 看 出 是 亭 阁 建 筑 的 遗 迹 , 这 与 北 方 古 代 其 他 少 数 民 族 的 丧 葬 习 俗 极为 吻 合 。 墓 体 建 筑 雄 伟 , 造 型 明 快 庄 严 , 是 高 句 丽 建 筑 技 艺 、 艺 术 成 就 所 达 高 度 的 一 个 缩影 。 将 军 坟 后 面 原 有 四 座 式 样 相 同 的 陪 葬 墓 , 规 模 小 得 多 , 现 仅 存 一 座 。 编 辑 本 段 东 方 第 一 碑将 军 坟 的 墓 道 朝 向 不 远 处 的 太 王 陵 。 太 王 陵 的 东 侧 矗 立 着 被 称 为 “东

41、 方 第 一 碑 ”的 好 太 王 碑 , 是 长 寿 王 为 纪 念 第 十 九 代 王 永 乐 太 王 而 建 。 碑 石 由 一 块 方 柱 形 巨 石 修 琢 而 成 ,高 6 米 多 , 四 面 环 刻 文 字 共 1775 个 , 字 体 介 于 隶 书 与 楷 书 。 汉 字 镌 刻 的 碑 文 记 述 了 好 太王 一 生 的 功 绩 和 有 关 高 句 丽 起 源 及 建 立 政 权 的 传 说 , 是 高 句 丽 保 存 至 今 最 长 的 一 篇 实 物 文字 资 料 。 编 辑 本 段 列 入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世 界 遗 产 委 员 会 委 托 国 际 古 迹

42、遗 址 理 事 会 对 高 句 丽 项 目 的 考 察 评 估 结 论 认 为 , 高句 丽 项 目 符 合 入 选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六 个 标 准 中 的 五 项 。 包 括 : 它 体 现 了 人 类 创 造 和 智 慧 的 杰作 ; 作 为 历 史 早 期 建 造 的 都 城 和 墓 葬 , 它 反 映 了 汉 民 族 对 其 他 民 族 文 化 的 影 响 以 及 风 格 独特 的 壁 画 艺 术 ; 它 也 体 现 了 已 经 消 失 的 高 句 丽 文 明 ; 高 句 丽 王 朝 利 用 石 块 、 泥 土 等 材 料 建筑 的 都 城 ,对 后 来 产 生 了 影 响 ;

43、 它 展 现 了 人 类 的 创 造 与 大 自 然 的 完 美 结 合 。 此 次 列 入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的 中 国 的 “高 句 丽 王 城 、 王 陵 及 贵 族 墓 葬 ”包 括 王城 3 座 、 王 陵 14 处 及 贵 族 墓 26 座 , 位 于 吉 林 省 集 安 市 和 辽 宁 省 桓 仁 县 。 五 女 山 城 : 辽 宁 省 桓 仁 县 境 内 的 高 句 丽 初 期 山 城 丸 都 山 城 : 吉 林 省 集 安 市 境 内 的 高 句 丽 前 期 山 城 国 内 城 : 吉 林 省 集 安 市 境 内 的 高 句 丽 前 期 平 城 王 陵 : 麻 线 06

44、26 号 墓 、 千 秋 墓 、 西 大 墓 、 麻 线 2100 号 墓 、 麻 线 2378 号 墓 、七 星 山 0211 号 墓 、 七 星 山 0871 号 墓 、 太 王 陵 及 好 太 王 碑 、 临 江 墓 、 禹 山 0992 号 墓 、 将军 坟 及 1 号 陪 葬 墓 。 贵 族 墓 : 角 抵 墓 、 舞 踊 墓 、 马 槽 墓 、 王 字 墓 、 环 纹 墓 、 冉 牟 墓 、 散 莲 花 墓 、 长川 2 号 墓 、 长 川 4 号 墓 、 长 川 1 号 墓 、 禹 山 3319 号 墓 、 五 盔 坟 1 号 墓 、 五 盔 坟 2 号 墓 、五 盔 坟 3 号

45、 墓 、 五 盔 坟 4 号 墓 、 五 盔 坟 5 号 墓 、 四 神 墓 、 禹 山 2112 号 墓 、 四 盔 坟 1 号 墓 、四 盔 坟 2 号 墓 、 四 盔 坟 3 号 墓 、 四 盔 坟 4 号 墓 、 兄 墓 、 弟 墓 、 折 天 井 墓 、 龟 甲 墓 。 体现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人类创造和智慧的杰作沉香2004 年 7 月 1 日,中国申报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项目在苏州召开的第 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顺利通过审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委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高句丽项目的考察评估结论认为:“高句丽项目符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六个标准中的五项。

46、包括:它体现了人类创造和智慧的杰作;作为历史时期建造的都城和墓葬,它反映了汉民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风格独特的壁画艺术;它也体现了已经消失的高句丽文明;高句丽王朝利用石块、泥土等材料建筑的都城,对后来产生了影响;它展现了人类的创造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高句丽”(“句”读作“勾”),是公元前世纪至世纪时期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年),夫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故称高句丽。高句丽强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了中国吉林省的东部、辽宁省东北部和朝鲜半岛的北部。公元年,高句丽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在历史上持续了年之久。高句丽王城、

47、王陵和贵族墓葬,包括五女山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 座王陵、26 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位于辽宁省桓仁县和吉林省集安市,是已被历史长河湮没的高句丽所创造的辉煌文明的经典。高句丽王城将军坟的一号陪冢高句丽古墓壁画五女山山城是高句丽创建的第一个都城。它的规模宏大,体系完备,保存也较为完整。城内分布多处高句丽早期的重要建筑遗址及生活、军事遗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五女山山城承袭了中国北方民族构筑山城的传统,但在选址布局、城墙筑法、石料加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山城形式,是中国东北和东北亚地区山城建筑进入划时代阶段的标志。国内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早中期

48、(公元 1-5 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在东北亚地区中世纪世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筑的杰作。国内城是为数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类型都城址,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坚实牢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犹存。丸都山城的布局因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合理规划,完美地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的宫殿址遗迹,仍可显示原有建筑的恢弘气势。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透过它们,可以见证已经被历史长河湮没了的高句丽创造的辉煌文明。高句丽壁画墓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 14 座大型高句丽王陵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从

49、不同侧面反映了高句丽的历史进程,是高句丽留给人类的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据目前的发现,早期高句丽壁画墓大约出现在公元世纪上半叶。壁画的内容再现高句丽王公贵族家居、宴饮、歌舞、百戏、出行等社会生活。绘画方式一般是在石壁上抹白灰,然后在白灰上作画。壁画作品比较好地反映出该民族的独特传统,比如酷似今天日本相扑的角抵运动,骑马狩猎的场景等,还有长白山森林中常见的虎、鹿、野猪、熊、狍子、白兔、雉鸡等动物。据史书记载,高句丽民族骁勇善战,在早期壁画中有不少表现军队与战争的场面。除此之外,高句丽早期壁画还绘有宫殿、亭阁、马厩、水井、卫兵、侍女、牛马鸡狗、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等图案。由于高句丽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且散见于中国古籍,因此,内容丰富的高句丽古墓壁画成为专家学者研究高句丽历史、文化、风俗等的重要考古资料。高句丽贵族墓葬将军坟王陵和贵族墓葬 7000 余座高句丽时代的墓葬,分布在高句丽王城群山环抱的洞沟平原上,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其中,集安城东北 4 公里龙山脚下的将军坟,据考为二十代王长寿王陵,建筑雄伟,造型明快庄严,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将军坟墓基长 31 米,高 12 米,墓体呈方锥形,共有 7 级阶梯,是高句丽建筑技艺、艺术成就所达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