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背诵,自己做的.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80886 上传时间:2019-05-2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哲背诵,自己做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哲背诵,自己做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哲背诵,自己做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哲背诵,自己做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哲背诵,自己做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仁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答:孔子(公元前 551 年前 479 年) ,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仁”的含义:(1) “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颜渊进一步追问具体条目,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说明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

2、种全面的道德行为。(2) “仁者爱人”“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的满足,这也就是所谓的“忠”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即我不愿他人如何让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的“恕” 。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实现了对他人的爱,所以孔子也说仁就是“爱人” 。影响:儒家后来发展突出仁的等级差别思想,墨子曾以亲亲有术,尊贤有等。 概括儒家 仁爱思想,应该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宗法等级制度决定了儒家仁爱观的等差性。2.中庸的含义?答:此为儒家伦理思想和方法论原则,作为道德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作为方法指用中把无过不及用在处事的原则和方

3、法。孔子在思想方法上则宣扬“中庸”思想。1、含义:程颐解释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走极端稳定不变,是一切事物正当不移的道理。2、中庸是巩固“道“的最好方法认识事物时,通过研究这个事物在可能的发展趋势中,就其不及和过头两个极端之间找出适中合宜的地方。 “允执其中”处理事物时,应该调和不同的倾向,在各种不同的人之间进行适当的调和;否则不能成为德性高尚的君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据此,交朋友时极力找善于掌握中庸思想的人,指导弟子时总是引导他们走中庸的道路。3、中庸的表现形式:全面性,灵活性:一方面,中庸的灵活方法必须完全以周礼作为指导的原则;另一方

4、面,周礼的主要精神,其可贵处是不走极端和反对偏激。4.用孔子的方法论意义,一是“执两” ,二是“用中” 。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5.评价:孔子的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辩证智慧的一种形式。它主张协调矛盾双方,反对激化矛盾双方,启迪着人们用一种比较平稳温和的方式解决矛盾问题。这一思想对于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正名(简述孔子的正名思想)1、正名的社会历史背景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 ,臣杀君,子杀父, “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局面。正名思想的提出正是要制止“邪说暴行”的流行,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要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5、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子路2、具体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孔子提出这个理想标准的“名”来纠正那些不符合周礼情况的“实” 。这种用名以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3、目的: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订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对于君,就应强调君就应该享受的权利:对鲁昭公评价的“知礼”对于臣,就应强调臣应该尽的义务:对季氏的是可忍孰不可忍也。4、道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答:道,本意指大路,坦途,后引申为规范,法度。1、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 , 把“道”第一次作为哲学最高范畴首次提出,整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道”那里派生出来的。道是

6、万物的根本。2、 “道”具有两重涵义:世界万物的总根源和世界万物的总规律。1)作为世界万物总根源的“道”:整个宇宙都是从“道”中生化出来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作为世界万物总规律的“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变化,都是以“道”作为准则的。在老子看来, “道”所依据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法则。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道的认识1、道是恍惚幽深的。道是一种很抽象的东西,无声,无形,无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2、道与具体的事物的关系:“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即是无。 “无名,天地之始”天地从“道”产生出来,道无体无形无体。 “有名,天地之母”

7、天地以下都是具体事物,可以用名称表示。三、评价:老子把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无”或“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根本。看到了世界的统一性。5.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1、怎么样无为而治统治者在表面上应该少一点统治,少一点作为,并且对人民听其自然,统治才能巩固,得到更多好处。 2、为什么要无为而治欲望过多、法令繁多、知识追求、讲究虚伪道德导致社会混乱互相争夺。他批判揭露仁义道德。讲仁义忠孝是因为大道废弃,六亲不和,国家昏乱。因此要国家太平就要取消知识、道德,取消新颖器具财货,使老百姓各得其所。6、老子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答:一、道有规律老子从激烈的社会变动中感到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从中认识到一些事物

8、变化的规律。 “反者道之动。 ”表现出朴素辩证法思想。二、对立面的相互关系想对立的事物概念,都有相互依赖关系。对立的一面如果其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一面的特点。对立的双方是会转化的。老子这些朴素辩证法思想,在古代是很可贵的,对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三、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1、直观性:对对立面的依存转化没有科学的说明,把转化当成是自然而然的无条件的。3、盲目性,消极性:“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说明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变化。老子不可能懂得对立转化的条件,所以他笼统地,离开一定的条件讲凡事要从反面着手。因此,老子思想中的一些辩证法因素带有消极的成分。4、片面性:老子所讲的对立

9、面的变动,也都只是指一些具体事物的暂时现象。静是根本,静支配动“静为躁君”静止才恢复到事物的天赋本性“命” ,这也是事物恒常的规律。7.反者,道之动也。弱者,道之用意思是:一切事物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德规律。这涉及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具体而言有以下:1.事物矛盾对立面相互依赖。老子认为一事物总是与其他事物比较而存在,事物对立面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得益彰。2.矛盾对立的相互转化,反者道之动,体现这个观点。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包含着自己的否定方面向自己的否定方面转化就是道德运动。由于道是宇宙的本原,由道而创生一切,都自动的向对立面转化。老子揭示了事物内在否定性是事物的发展源泉。3.事物的发展由小到大,

10、由弱到强。老子辨证发是贵柔的,柔弱胜刚强。4.评价:老子的辩证法集中体现在这句话思想上。8.玄览的含义? 玄,玄冥;览,观察,指一种直观的认识方法保持内心最大的空虚,不沾染外物,外物就会呈现在面前,我们就可以认识其本来面貌了排除感性经验、语言概念和欲望的干扰,让内心宁静地体验和直观万物。9,。玄同含义? 一种与道混同为一的境界。玄,玄妙深奥;同,齐同,均一。认为人只有无知无欲,循应自然,消除是非,才能使自己进入“玄妙齐同”与“道”混为一体的境界,从而认识道与天地万物。就是叫人闭目塞听,去掉事物的特殊性,使他们合为抽象的一 ,道,那样主观世界语客观世界在道那里就合二为一,万事万物就被我们认识了。

11、10.墨子兼爱思想?墨子兼爱思想是针对孔子的仁爱思想而提出的,墨子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不分差别彼此而普遍相爱的兼爱思想,因为人与人之间关系本是平等的,其本质是以博爱代替自私之爱,政治上则以任人唯贤代替任人唯亲。 “兼相爱”以“交相利”为基础和具体内容。只有“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才能真正实现兼爱的原则。评价:墨子的兼爱思想,代表小生产者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作用。但所谓兼爱思想实际上也是主张所谓“人类之爱”的一种抽象形态。虽在具体要求上注重效果,而不仅仅是注重动机,但其根本出发点仍旧是观念出发,因而是错误的,不能实现的。与孔子之仁义的区别1)孔子:以恢复周礼为仁

12、,以注重主观动机的忠恕为仁的标准,不注重效果。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注重从经验中的实际效果2)孔子:虽说仁是爱人,但根本不承认”小人墨子:虽是贱人,只要不以“兵刃毒药水火以交相亏贼”实行了兼爱,也就是“仁矣义矣”3)孔子:主张“亲亲有术,尊贤有等。 ”爱人有亲疏厚薄的区别。墨子:主张爱人该“远施周遍”不应该有亲疏厚薄的区别。4)孔子:以“孝弟” “为仁之本” ,强调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有服从关系墨子:虽然从来不认为上下贵贱的等级可以取消,却认为其关系是相互的。实际是针锋相对地反对孔子克已复礼为仁的思想11.墨子与孔子的不同?1、孔子:仁的思想即以唯心主义先验论为基础的忠恕之道墨子:兼相

13、爱,交相利,而爱无差等,注重从经验中的实效判断行为的善恶,反对孔子爱有差等只重动机,不重效果2、孔子:提倡贤才“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墨子:主张尚贤,要求“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反对维护世袭宗法等级制度为目的的举贤3、孔子:以继承制礼作乐的周公自任,维护周代世袭宗法等级制度的礼乐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 ”主张强本节用,反对周代世袭宗法等级制度的礼乐评价:提倡的是“人类之爱”的兼爱思想,起到调和阶级矛盾的作用。12.墨子的三表?墨子在辩论中提出的辨别言论真伪的三个标准,即三表:1、 “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即以过去的间接经验作为衡量真伪是非的标准。强调通过历史的实际找出深刻的教训2、 “

14、原察百姓耳目之实”1)注重直接经验为真理的标准,他所指的直接经验不是指个别经验,是指多数人的经验。多数人的经验才能作为真假和有无的标准。统治者必须运用众人的经验,了解情况,判断是非,指定措施。他说一般人认为古代的天子的视听能力非常神奇,实际上只是运用了众人的经验。2)三个标准中,这个是最主要的,因而是墨子的经验论最根本的观点。3、 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注意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这是他的认识论的特色。4、三个标准是统一的:第二个标准最基本最主要;第一个标准以第二个标准为基础;第三个标准是第二个标准的具体化5 缺点:首先墨子以感性认识为认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

15、,是朴素的经验论,在认识上容易犯错,例如:证明了鬼神的存在。其次,墨子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认识与实践的关系。13,孟子的仁政思想?仁政是孟子对孔子仁学的“仁政”的推广和发展孟子继承孔子富而后教的管理思想,此学说的提出是针对当时地主阶级激进派推行的严刑峻法的政治措施提出来的推广和发展。1、 “井田制”他认为商鞅提出的主张积极开垦土地、鼓励私人占有土地的制度会导致“私肥于公” 。1)井田制的内容:“分田制禄”国家把土地分给各级官僚地主。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然后由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八家各种一百亩为私田,共种一百亩为公田。2)井田制的实质:“以私养公”的劳役地租的剥削方式,是封建制初期

16、带有农奴制色彩的剥削方式。一方面,希望用这种土地制度限制军功、垦荒等上升而来的新兴地主阶级扩大土地的占有。另一方面,又企图用这种剥削方式来束缚农民,把农民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以供封建领主的剥削。3)评价:孟子限制新兴地主阶级暴发户的经济发展,显然是一种保守主义思想。2、 “制民之产”“制民之产” 是指要分配给农民固定的土地,把劳动者束缚在土地上,否则劳动人民就可能逃亡和起义反抗。他把“制民之产”描绘成一个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五亩之宅”“百亩之田” 。3、 “薄赋税,不违农时”主张给老百姓一定生活上的满足。4、政治上,提倡以德服人1)公开反对暴力,主张仁义说教的感化政策。 “仁政” “王道

17、”实际上是要保持住由奴隶主贵族转化而来的封建贵族的原有特权的。2)因而他反对墨子的“利” 。人人都追求“利”会损害统治阶级的利益,要从思想意识上使臣民都自愿为最高统治者效力。3)反对“兼爱”的思想和杨朱“为我”的思想:兼爱的思想破坏以“孝” “弟”为基础的封建宗法等级,是“无父” ;为我则会无视“君主”是“无君” 。是不仁不义的。4)他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民的力量:如果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国家政权和君主统治都将落空,这是一种进步的思想。14.孟子性善论?答:孟子继承了孔子仁学,提出了性善论,此思想用来论证“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1.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

18、 ,以“不忍人之心” 论“本心” ,确立性善论。2.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扩展开得出四端说: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分别是四德(仁义礼智)的发端,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所以人性是善的,至于现实中人有恶的出现是因为受环境影响而舍弃其本性的缘故。3.从性善论出发提出一套修养方法“反求诸己而已”主观的反省,少与外界接触,尽量减少各种欲望,同时培养浩然之气(由“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集合积累起来,充塞天地之间的,有巨大力量的、神秘的浩然之气。 )4.缺点:孟子所讲的人性是把封建地主阶级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把封建地主阶级性加以抽象化,硬说是人类的人性而已。在实践中他严格区

19、分君子和小人,认为仁义礼智只有君子能保存恢复,小人是不会保存不能恢复的。这是一种抽象人性论。5.评价:孟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肯定了人的本性,肯定善是人的基本价值追求,歌颂了人性的美好,同时也解释了恶的社会存在,在众多先秦人性论中独树一帜,成为后来中国文化关于人性思想的基本线索和儒家道德的基石。15.孟子的四端说?孟子的性善论概念,又称为四心,孟子认为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分别是四德(仁义礼智)的发端,萌芽。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观念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也是区别人与动物的标准,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尽管人有此四心但人还

20、是必须扩充它保存它,这样才能不失本心成为善良的人。意义:孟子的四端说继承深化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从而成为儒家心性论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宋明时期,四端说普遍被理学家推崇和重视,特别是陆王心学把他扩从为最高精神实体成为宇宙万物和人类认识的根源。16.孟子的浩然之气?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指孟子道德修养学说和方法,指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它是“集义所生”的,当我们经常遵守道德情感使道德与行为相一致,时时刻刻把内心的道德追求放在心上,就会培养出的浩然之气充塞天地之间的,有巨大力量的、神秘的力量,能使我们成为有道德的人。意义:虽然孟子此思想虽有唯心主义神秘性,但包含有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因素,对

21、中华名族的名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17.孟子认识论答:孟子提出了一整套先验论的认识论。主要包括:(1)良知良能说孟子讲的知识、才能,主要是地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地主阶级的统治才能,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都是人生来在本性中就固有的。他称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具有的知识、才能为“良知” 、 “良能” 。 。(2)孟子认为,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办法,只要把失散掉的天赋本性找回来就成,不必在实践中学习。 ,我们应该闭门思过,检查自己主观上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 ,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能。这样你就能认识事物获得心中原有的知识了。(3)轻视感性认识孟子十分轻视感性认识,特别强调

22、抽象的神秘的理性认识。耳目感官没有思虑作用,所以它接触外务要受到外物的蒙蔽,至多也只能给你一点印象。 “心”是思维的,要真正了解事物的本性,只有用“心”去思想,否则就得不到,这是天赋与我的能力。18.庄子的相对主义?1、庄子对老子辩证法加以夸大,发展了老子“玄同”的思想,根本取消了事物的“彼”“此”差别,得出了“齐万物而为一”的相对主义结论。2、事物的彼此差别是相对的,从“道”的角度来看,此也是彼,彼也是此,没有确定的界线。庄子认为事物的差别根本没有标准,也就是说,不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完全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随人的观察角度不同而区别。3、认识没有任何标准可以遵循。 “以道观之,物

23、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事物的大小、有无、是非都取决于人从哪方面观察。可以说万物与我不同,也可以说“万物与我为一” 。一切客观标准都不存在,随主观而转移。一切是相对的,人究竟能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人究竟是否可能有认识,都是值得怀疑的。他根本否定了客观事物的标准和人的认识。他的结论是不可知。4、最后,完全否定了认识的可能和必要。我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要失败,是道的亏损,使自己陷入无穷的喜怒哀乐的烦恼中去。19.庄子逍遥游人生观?庄子对战国时期剧烈的政治斗争,采取批判与回避的态度。他消极厌世,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

24、界。1、追求真正的自由(无待,无己,坐忘)1、是一切条件都不需要依靠,一切限制都没有,在无穷的天地之间自由地行动,这叫做“无待” 。2、受到自己的肉体以至精神的限制和束缚,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所以各种主观条件也要摆脱,以达到“无己” 。这是庄子理想中的最高状态。3、达到无己幻想境界的办法是“坐忘” 。不仅要忘掉外界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官,排除形体知识,使自己与整个自然混为一体。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即所谓“坐忘”就是彻底忘掉一切,其状态是形同槁木,心如死灰,无思无虑,无生无死,精神上彻底的自由,也就是完全恢复了人的所谓天然本性。二、反对各种道德制

25、度认为当时的各种道德制度,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是造成当时社会争斗,混乱的原因之一。对当时统治者所宣扬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对提倡仁义和是非,看做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3、庄子一派来看,他们主要是追求个人的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理想的统治者是什么也不闻不问。20.庄子“自本自根”的道论体系一、世界的本源是:神秘主义的精神实体“道” ,没有比“道”再根本的东西了。这是老子和庄子相同之处。1 这样神秘的道既不能用感性来觉察它,也无法用理性来认识把握它,而只能靠主观直觉去体会它的存在。2 如果把世界看成是物质的,那就必然要有所区别,这样就会产生是非,引起互相竞争,辩论不休。3 老子那里道

26、是客观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庄子那的道则是是主观认识上的东西二、对客观世界真实存在的否定态度1、庄子进一步从相对主义出发,对客观世界是否真实存在也采取了根本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认为老子“有生于无”的说法,对于客观世界也还否定得不够彻底。认为世界存在的问题是不可知打,这样庄子就陷入了绝对怀疑主义。2、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限的,来否定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限与有限的辩证统一。否定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就不能认识每一具体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具体过程。庄子从世界在时间上的无限性,否定了每一具体事物在一定阶段,亦即有限时间内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同时也否定了客观精神实体道的存在3、从道的角度每一个事

27、物都是从自己的立场来看,才有彼此的差别“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但从“道”的观点来看,那么一切都是无差别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 。因此,他所谓的“以道观之”,实际上就否定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而以事物各自的主观观念为转移。21.惠施的合同异?与之相对应的学说是公孙龙的离坚白。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强调事物的毕同毕异。惠施认为,事物之间有大同小异,小同大异之分,这些同和异都只是具体事物之间在互相对比之中的“同” “异” ,如果从事物的根本来讲,万物既可以说是“毕同” 也可以说是“毕异” ,这才是事物的“大同异” 。这一思想与庄子的“齐万物而为一”的思想有一致的地方,但与庄子根本否定事物的差别的观

28、点还是不完全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讲同和讲异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评价:惠施不能全面地了解事物的同和异的关系,他片面夸大事物和认识的相对性,而不谈事物和认识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绝对性。而且由于事物惠施抽象地来谈论事物和认识的相对性,有些命题就成了诡辩。这些思想含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他在一定程度上直观地猜测到了事物运动中包含着矛盾。22.公孙龙的离坚白?1、含义:坚和白两种属性不能同时联系在一个具体事物之中,坚和白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性质或概念。以石头为例:当你眼睛看到白时,就不能感受到坚的属性,当你接触到坚时,就不能看到白的属性。2、评论及驳斥1)他看到了坚和白作为事物的共性概念是有差别的,但他割裂了感官

29、与感官,感觉与感觉,感觉与感官之间的联系的论证方法是错误的。眼虽得不到坚的感觉,手虽得不到白的感觉,但不能说这时没有坚或没有白的。这只是感官的职能不同,不能互相代替而已。把一般(属性)与个别(人)截然分开,进而又把一般说成是脱离个别而存在的独立实体。他只看到一般和个别的差别,看不到二者的联系,结果得出了一般先于个别的存在,一般能脱离个别而独立存在的结论。23.公孙龙的白马非马?公孙龙派的名辨命题,专门论述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白马概念既是形又是色,马只是形,马内涵小外延大,白马内涵大外延小,这两个概念是类属关系,其中看到概念间的区别,发现了一般与个别的区别,对古代逻辑发展有重要贡献,但夸大了

30、这种差异和区别,忽视了一般与个别的辨证关系。他正是凭借此论辩得以成名于天下。这一观点对战国中后期的名辨思潮影响极大。但也还是招到了个学者的批评,墨家认为他只强调二者差别的片面性。24.荀子性恶论?一、人性论命题明确“善” “恶”含义善是一切行为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礼仪制度。这些在人的本性里是没有的。恶是用心险恶、行为不当,破坏封建统治秩序。荀子以自然资质为性,以“情” “欲”为性。人生来就好利、嫉妒、喜声色。如不加克制,则会产生争夺、犯上作乱。2、性,伪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善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群体性生活秩序的构建与确保的需要,强调善的人是人为的结果。人的本性是原始材料,而人为(伪) ,则

31、是礼仪道德加工后的成品。三、礼仪和、制度、道德规范都是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强加给人的,是与人的本性相对立的。人本性是恶,所谓孝道是外加礼仪的一种表现。仍然是抽象的人性论,目的是为了论证封建道德的必要性和封建统治的必要性。荀子孟子异同:孟子视心为道德本心,荀子把心作为知识心看待。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来是善的;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25.“虚壹而静”荀子认为不能脱离感性认识,也就是要依赖于感官与外物的接触,万物的不同,都能造成各具一个部分而相互蒙蔽的情况。所以要得到正确的认识,必须使“心”保持“虚壹而静” 。1、含义:与老庄的绝对空虚、绝对“静”不同。 “虚”就是

32、不要让已有的认识妨碍即将要接受的认识。 “壹”指人可能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壹”就是不要使同时接受的不同认识相互妨碍。 “静”就是不让虚幻、假象扰乱真的认识。2、保持心的“虚壹而静” ,就可以达到头脑的“大清明” ,而不为主客观的片面性所蒙蔽。发挥了“心”的思虑作用,还可以由已知的知识,推论出未知事物的知识。3 荀子讲的“虚壹而静”与老、庄讲的绝对“空虚” 、绝对的“静”是根本不同的。是在有“藏” ,有“满(或两 ) ”和有“动”的基础上来讲的,不是虚无或绝对的静。26、荀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答:荀子(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 ,吸收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建立起唯物主义

33、自然观(1) “明于天人之分”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荀子首先批判了传统的“天命”决定人事、 “君权神授”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要区别自然界的规律与社会人事的变化。天不能决定社会的治乱、祸福荀子对自然界的一些少见现象,作了唯物主义的说明,认为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没有任何神秘性。他认为,最可怕的倒是农业生产的破坏、政治的昏暗、社会等级制度、道德关系的混乱等等这些人为造成的灾祸。(2) “制天命而用之”他把自然界看做是物质的东西,自然界的变化是本身固有的规律,没有任何神秘色彩。荀子反对人在自然界规律面前无所作为、消极被动的思想,提出了光辉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他认为人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去

34、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万物。 意义:荀子的这一朴素的“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在与天命论和消极无为的天道观斗争中总结出来的,它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7.韩非子的抱法处势?体现韩非子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君主集权制的统治术。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思想 。1、法,是统治者公布是同一法令、制度,这些条文由官府公布,实施办法就是要让民众都知道,遵守法令的就赏,违反就罚。2、术、就是统治者任免、考察、生杀官吏的权术3、势:统治者占据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利。秦国重法不重术,导致大臣实力加剧。韩国重术不重法,导致法令不能很好的实施,国家混乱。吸收慎到“重势”的思想,认为君主能够

35、发号施令、统治臣民在于他的权利和地位,即“重势” 。只有牢牢地掌握和巩固政权,才能推行“法” 、 “术” 。 “重势”表现韩非子在此吸收了前人思想,而且也是他学说的特色28.韩非子的参验先秦哲学的一种检验认识正确性的一种方法,是关于真理的标准,特别为韩非子所主张,参:多方面研究比较,验:实际验证。他认为认识的内容是客观事物的规律,必须考查认识,言论与客观事实是否相符合,才能定是非,只有比较各种言论,判断才能确定哪种言论是正确的,且以实际功效来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当时各种学说,各有各的主张,不可能同时都是切合客观实际功用的。必须经“参验”检验不合实际的知识,才能确立一种切合实际功用的统一正确的学

36、说。这对当时的认识具有指导作用,具有进步意义29.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西汉董仲舒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认为天人相类相通并相互影响。天能感应人事,人能感应上天。1,物类感应:利用机械感应的共鸣和共振,曲解现象创造天人感应。2,天副人数:人有五脏,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天有四时,人有视暝,天有昼夜,因此天与人具有相同的生理和道德本质,天创造人来实现天的意志,所以人是天的副本 。3.灾异遣告说:自然界的灾异与统治者的错误行为有关联,天子违天意,天会出灾异,同时限制了天子的权利也间接证明了天对天子的爱护,论证了君权神授,是对封建社会的维护。30.董仲舒的性三品说?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

37、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中民之性是指多数人的人性能够接受封建统治者的教化而言,他认为人性虽然包含了善的素质, ,但都是昏昏沉沉冥顽不灵的,不经过教化还不能成为善。要达到性善必须经过统治者的教化。担当教育者任务的就是封建统治者。31.王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王充在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了唯物主义认识论。一、王充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形神关系的问题。1、他指出人与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智慧,人的精神作用是因为人禀受了“精气” ,精气是物质性的,精神是依附于

38、身体的,且万物是由元气构成。他的这种解释虽然是不科学的,但是他肯定了身体(物质)决定精神,精神是物质派生的,是唯物主义的形神说。二、认识的过程1、人要获得认识,首先要从人的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接触。王充重视感觉经验是针对着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他反对有生而知之的圣人,指出圣人不为客观外界相接触,不目见耳闻口问也不能获得知识。圣人的感觉能力与一般人是相同的,认识的规律圣人也是不能违反的。2、王充重视感觉经验,但他认为仅靠感觉经验是不成的。有时感觉给人以假象,不运用理性思维进行判断推理,就不能排队假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还必须经过理性思维对感觉经验进行加工,才能获得正确的知识。3、王充十分注重效验,即实效

39、和验证,他把效验作为判断认识的标准。三、评价:王充在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的基础上,力图坚持唯物主义路线,为人的精神作用找一个物质基础,是很可贵的。王充的认识论对于反对神学目的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他的认识论基本上还是朴素直观的。他不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比较多地强调感觉经验,因此,有时也把假象和不可能的传说当事实。他忽视理性思维推理预见的作用,使得他的认识论理论水平不高,妨碍他的无神论思想贯彻到底。32.王充效验?王充的认识论概念,即实效和证验。主张事实来验证理论,但他又说不能光靠效验,还必须对效验加以思考,通过理性思维对感觉加工才行,否则认识是站不住脚的。他不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王充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集中反映在效验上,今天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剖析王充认识论,有助于加深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解。33.王弼的以无为本思想?王弼认为,万有统一于一个共同的本体,这就是“无” ,世界万物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有这个本体,多种多样的世界万物,就是这个本体的表现。这就是所谓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 。王弼的哲学体系就是从各个方面来论证这个命题。1、从事物的规定性及无限性的角度来看,王弼的解释任何具体的东西,都不能作为另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