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孙子兵法的美学思想注:(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985 工程” “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摘 要: 孙子兵法是一部关于兵法的奇书,其中的战略思想在现代社会被广泛地运用在各个领域。它所包含的艺术思想也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将会给我们现代的艺术理论界以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孙子兵法 ;艺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J0-02 文献标识码:A Aestheticism of WT4BXSUN ZI BINGFA ZHOU Zhi-cheng 孙子,名孙武,春秋时期著名兵法家,文韬武略,被誉为千古兵圣,是故尊称其为孙
2、子。所著孙子兵法 ,堪称千古名篇而流芳百世,被历代帝王、兵法家、枭雄甚至平民百姓奉为圭臬。及至今日, 孙子兵法的光芒非但没有暗淡,甚至超越从前,在商场、职场及至日常生活中都2发挥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经典”这一头衔当之无愧,那么, 孙子兵法究竟是怎样的一本奇书呢? 孙子兵法共分十三篇,分别为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与用间篇。刚刚翻开目录,我就被这兵法中繁复的分门别类以及一个个诱惑的标题吸引住了。生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在成长过程中书本、电视以及平日周边人们言谈间的耳濡目染,哪一个少年没有做过统领千军万马纵横驰骋的梦?所以,当这梦的
3、核心兵法就这样的呈现在我面前时,我不禁热血沸腾。 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有些低估了这本书,也许是各种媒介中那些将军的指挥若定给了我信心,我以为只要在熟读兵书之后,我便也能掌握兵法。所以,在真正开始拜读孙子兵法后,那平淡却又无法遏制的惊异,让我无法自拔。 之所以是平淡,一方面是因为之前多少接触过一些名句,一方面是因为孙子言语间的朴实无华却又不容置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些名句读来是如此的简单易懂而又顺理成章,不禁让人生出一种无力感和高度的共鸣:无法质疑的无力感,好像孙子说的就是我想说的,一切自然而然而清晰顺畅,让人读来畅快淋漓而一发不可收。我想,这就是孙子兵法言语中的
4、魅力,孙子号称文武双全,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孙子兵法的科学理念固然值得称道,其文学造诣也丝毫不容小觑。 之所以有无可遏制的惊异,我想是因为我被孙子展现出的兵法与战3争的瑰丽奇诡、变化万方以及各种条件的创造与利用所深深震撼了。那一个个简明的小标题下是怎样的波涛汹涌、浩瀚无边,直至此刻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用海洋来比喻层出不穷的变化以及无穷无尽的扩展延伸。“九地” 、 “九变” 、 “虚实”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兵法的多变与难以捉摸。所以,一代新人换旧人,无数军事人才百年来都在研究兵法, “九”等数字都是些虚指,真正代表的是无穷无尽。而孙子能在如此久远的年代,以寥寥数笔能够概括出兵法的多变,光这一点已值
5、得他骄傲,虽然有可能孙子自己也没有预料到他的兵法在后世会衍生出怎样的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与理解,我从孙子兵法中领悟出了十个字,也许有些片面,但简洁、可延伸。即:爱民、爱兵、用谋、赋形、造势。兵,弃矛持锄而为民;民,废犁握戈而为兵。所以首先要爱民,即兵之源,然后爱兵,才能上下同心、同仇敌忾,指挥军队如臂使指,长戈所向,无往而不利。这一理念在计篇 、 军篇等中都有体现,尤其是地形篇中更着重强调。 所谓用谋,便是善于用计策了。相信这一点没人会陌生,孙子曰:“上兵伐谋” ,正是体现了策略的重要性。周公瑾火烧赤壁、瘸孙膑围魏救赵、贫苏秦合纵抗秦、唐太宗智取洛阳,无一不体现了谋的重要性。谋攻篇着重介
6、绍了这一点。至于赋形与造势, 孙子兵法中形篇第四、势篇第五说明了这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形”为客观物质条件, “势”则主要为主观指导上的出奇与造势。 “形” 、 “势”不可分,所以战争兵法当以“形”为基础,利用好“形” ,再辅之以“势” ,出奇当“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则胜利如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耳。其余诸如运用地形,4临战指挥等在孙子兵法中也被着重强调,但皆可归入广义的此十字当中。 纵观孙子兵法计篇第一 ,讲述计算与估计,是于战前对敌我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估计和对比,并附以战略方针与原则;作战篇第二 ,为当时时代背景之下,孙子对作战的准备的讨论,并有“因粮于敌”的思想;谋攻篇
7、第三 ,讲的是关于作战的策略计谋问题;形篇第四与势篇第五 ,则强调了“形”与“势” ,充分利用客观物质条件和主观出奇造势的共同重要性;虚实篇第六 ,中心思想是虚实相互依存相互变化,行动虚实结合且能避实击虚;军争篇第七 ,则来到战场,论述两军相争的战略方针;九变篇第八 ,讲述各种特殊情况下的临场应变,并强调有备无患;行军篇第九 ,顾名思义,内容为行军扎营的注意事项;地形篇第十 ,详细讨论“地利”因素,并提出著名的“六胜六败”论,篇末阐述“爱兵”思想与将帅责任心;九地篇第十二 ,论述攻打敌国时,不同战地、入国境深浅的不同战略方针;火攻篇第十二 ,在春秋这一缺乏大规模火攻实战的时代,简单总结了火攻要
8、素,并在末尾体现出孙子“慎战”的思想观念;用间篇第十三 ,阐释“间”与“反间” ,强调情报与间谍重要性。这十三篇可谓篇篇精彩、句句通透、字字珠玑,读来畅快淋漓,不忍释卷。 由此可见, 孙子兵法的流传千古,不是偶然。曹操,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文武全才,开创三国势力最强大的魏,不可谓不是一代人杰。其对孙子兵法爱不释手,并在阅读时一一标注,才有现今曹注版孙子兵法 。史书记载曹操深通兵法,想来与孙子兵法也有莫大关5系,且虽然曹操也著有孟德新书 ,但他亦曾坦言与孙子兵法相比“不及多矣” 。再看与孙子同时期的孙膑所著孙膑兵法以及三国时期风云人物绝代英才诸葛亮所著兵书二十四篇的流传面,显然远远不及孙子兵法 ,
9、这些都足以说明孙子兵法的不二地位。 孙子兵法 ,当之无愧是我国无论军事、文学界的一块瑰宝。 附:孙子兵法中的十句经典 一、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二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计篇第一 作为孙子兵法的开篇首句,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兵”即战争的重要性以及孙子对他的慎重态度,并且阐述了战争重要性的具体体现,作为总领,本句十分恰当。 二、 “兵法,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 计篇第一 兵法,讲究虚虚实实,让人难以捉摸。本句言简意赅地表现了兵法的虚实之道,可谓深得兵法精髓。 6三、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谋攻篇第三
10、 这句话代表了孙子先进的军事理念,即不战而屈人之兵,该理念流传千古,堪称经典。 四、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谋攻篇第三 本句条理清晰,各种战争方法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五、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 谋攻篇第三 按照各种情况准确做出判断,面面俱到,可谓兵法至理。 六、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己而知彼,一胜一负,不知己,每战必殆。 ” 谋攻篇第三 此句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更是科学的真理,易懂易记且胜负关系明确,至今仍被奉为圭臬。 七、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 7形篇第
11、四 该句一针见血地指明了胜负关系所在,为战者明确了具体方向,且确定了敌我各自的弱点,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八、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 形篇第四 被列为经典的这句,不仅对仗工整、形象生动,而且是孙子兵法中少有的突出战争、兵法的瑰丽奇诡的内容,使得擅于用兵者的形象饱满、大气而不失风范。 九、 “纷纷纭纭,都乱而不可乱也;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 势篇第五 本句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不仅体现了古文的魅力,也体现了战争混沌纷纭的独特景象与特殊魅力。 十、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其阴,动如雷震。 ” 军争篇第七 比喻层出不穷,气势磅礴如山,令人身临其境,感怀不知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