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支点复读学校生物测试 10.12一、单选题1、下列根据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可以表示植物细胞内淀粉 b 和糖原 a 的关系B.若乙图中 a 和 b 分别代表 DNA 和 RNA,则乙图可以代表原核细胞内的核酸C.丙图可体现出细胞生物膜系统 c、核糖体 a 和线粒体 b 的关系D.丁图能体现酶 c、蛋白质 a 和核糖核酸 b 的关系2、下列关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解离的目的是使细胞重叠漂洗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根尖上的盐酸,防止解离过度用龙胆紫溶液是为了将染色体染成紫色压片可将根尖细胞压成单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当看到一个中期细胞时,要注意观察它如何进入
2、后期、末期A. B.C. D.3、如图是叶肉细胞在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与线粒体代谢简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细胞处于黑暗环境中,那么该细胞单位时间放出的 CO2 量即为呼吸速率B.细胞没有与外界发生 O2 与 CO2 的交换,可断定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细胞处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细胞光合作用所利用的 CO2 量为 N1 与 N2 的和D.对细胞的分析可得出,此时的光照强度较弱且 N1 小于 m24、如图是对不同材料的色素提取物进行层析的结果,其中不正确的是( )25、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
3、,分别在 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B.A 点和 C 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C.B 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 B 点向右移动6、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 AB 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B.该细胞中,在 BC 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C.出现 CD 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D.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 CD 段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非
4、常活跃7、如图是H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面对其分析不正确的是( )3A.产生的H可在过程中将三碳化合物还原 B.H经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氧气参与C.能形成 ATP 的过程有D.长在向阳坡上的小麦比背阳坡上的小麦 过程旺盛二、双选题8.莱杭鸡羽毛的颜色由 A、a 和 B、b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其中 B、b 分别控制黑色和白色, A 能抑制 B 的表达,A 存在时表现为白色。某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代别 亲本( P)组合 子一代(F 1) 子二代(F 2)表现型 白色()白色() 白色 白色:黑色=13 :3若 F2 中黑色羽毛莱杭鸡的雌雄个体数相同,F 2 黑色羽毛莱杭鸡自由交配得
5、F3。F 3 中A杂合子占 4/9 B黑色占 8/9 C杂合子多于纯合子 D黑色个体都是纯合子9.洋葱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材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用洋葱根尖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B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的同时,可以观察到染色体C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可以选用洋葱管状叶做实验材料D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可显示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三、非选择题10、甲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乙图为甲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丙图为某高等动物分泌细胞。请据图回答。4(1)假设甲图细胞为洋葱鳞片叶外
6、表皮细胞,多画的结构有_ ( 填图中标号)(2)图乙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图甲的_和_(填标号)中(3) 若已知丙细胞的分泌物是蛋白质类物质,除消化酶外,还可能是_等。11、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为生理过程,ah 为物质名称,请回答:(1)图中物质 b 和 g 分别是_和_。(2)物质 a 分布在叶绿体的_(3)过程、发生的场所依次是_和_ 。(4)上述过程中,能够产生 ATP 的过程是_ ,必须有氧气参与进行的是_。(5)较强光照下,过程中 d 的移动方向是_ 。12下图表示某连续分裂的植物细胞,在一个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 DNA 含量的变化,据图分
7、析回答:(1) ab 处于_期,与它对应的分裂图像是 _。5(2)bc 处于_期,依次对应于分裂图_。(3)cd 处于_期,它对应的分裂图像是_,该时期参与活动的细胞器为(4)用虚线在坐标图中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曲线。支点复读学校生物测试答题卷姓名: 分数:题号 1 2 3 4 5 6 7 8(双选) 9(双选)答案10、 ; 11、 ; ; ;答案BBDBDBC;AB;AB10:(1)3 (2) 3 4 11.(1)氧气 二氧化碳(2)类囊体薄膜上 (3)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4)、 (5)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12:(1)间 (2) 前、中、后 (3) 末 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4) 如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