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嵌入村庄的学校【摘要】:本研究是一个村庄教育变迁的个案。通过口述和田野调查,将人类学研究小社区的长处引进教育史研究。本研究借助于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口述资料、档案资料、户籍资料、国民经济统计等内部资料。本研究构筑了一个小型社区教育变迁的历程,为人们提供了一幅村庄教育变迁的图景。通过历史研究和现实观察,本研究主要发现:1、仁村真实的教育和学校生活是在时空之中展开的,它既源自历史和传统,又源自现实外部的空间,处于二者的张力之中。本研究致力在时空的坐标之中,在社会经济文化的背景之下,考查村落学校和教育的发展变迁,从民间历史口传的教育遗产一直考查到现实中来,将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历史通过无声的传统延伸
2、到现实中来,现实空间的各种因素处在博弈互动之中,两者共同构建了村落教育的变迁。2、处于村落之中的学校,实际上处在村落规范、外部空间(如国家、政治等)的紧张之中,学校不仅仅是一种深入村落之中的国家力量。村落中的学校在很多方面还延续着传统,显示出了一种在地(local)色彩,直到现在还处在本土与西洋、历史与现实、乡村与城市、国家与地方等多重张力的网络结构之中。3、本研究发现,学校在村落社会之中,逐渐占据了村落儿童几乎所有的时空,学校对儿童生命史的影响日益明显,成为外部生活在村落社会中的拓殖,挤压了民间规范的存在空间。村民经受学校教育的历程,实际上是学校和民间规范争夺主导权的一场斗争。4、本研究探讨
3、了学校在村落社会升迁流动之中的功能,探讨了村落规范和学校对于流出村庄者的影响。这在以往的教育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儿乎很少关注。通过历史的考察和个案的描述,本研究对村落学校的功能、对外出者的影响都提出了独立的观点。5、村落学校发展是在国家、地方、村落等主体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小地方的历史发展具有浓重的时空投影。特别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国家力量从村落之中逐渐撤退,为民间提供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政治、社会空间。处于这样时空背景之中,国家、地方、村落和学校之间出现了博弈互动,形成了一幅学校变迁的图景。 【关键词】:村落农村教育农村学校村小教育史口述史个案研究【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
4、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G527【目录】:研究背景和研究综述 10-40 一、田野地点的选择:何以选定仁村 10-12 二、作为圈内人的便利和缺点 12-18(一) 便利之处12-17(二)作为圈内人不利之处 17-18 三、调查的过程 18-19 四、研究的方法 19-23 五、研究的策略和技术的运用 23-26 六、研究的意义 26-29 七、已有的研究 29-37(一)一般背景:乡村和华北乡村研究29-35(二)乡村教育及华北乡村教育研究综述 35-37 八、研究文本的几点说明 37-40(一)叙述的逻辑 37-38(二)为何采用倒叙方式 38(三)内隐的线索
5、 38-40 引子 40-50 一、事件 40-41 二、经过 41-45 三、事件的空间坐标 45-47 四、事件的时间坐标 47-49 五、一个延伸的悬念49-50 第一章一个地处华北的村庄 50-66 一、华北的地理和气候 50-53(一 )地理 50-51(二) 气候 51-53 二、W 县的历史和社会:一个充满兵荒马乱和灾荒记忆的县域 53-63(一) 人祸:兵荒马乱 53-56(二)天灾:不断重复的自然游戏 56-63 三、村庄的位置和外部社会的联系 63-65四、小结 65-66 第二章村庄的历史和社会 66-106 一、早期的历史66-74(一)从家谱和宗代看仁村的历史 66-
6、68(二)县志上的村庄 68-74二、一段隐晦不清的时期 74-76 三、村庄所处的小型社区环境 76-82四、村庄自然、土地利用和外部市场 82-91(一)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82-87(二)可耕地的减少和粮食产量的逐年增加 87-91 五、村庄与外部世界:日益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外部市场体系 91-94 六、姓氏、家族和社会空间的区割 94-100 七、居住和院落格局 100-106(一) 住户的分布格局 100-102(二)村民的院落结构 102-106 第三章晚清和民国的遗产:新旧教育更继 106-140 一、新教育的肇始:仁村外部的教育图像 106-119(一)晚清直隶地区的乡村教育 10
7、6-108(二)仁村所在区域的学校:晚清 108-114(三) 仁村所在区域的学校:民国 114-116(四)仁村所在区域的学校:解放之后 116-119 二、仁村的学校和教育:文化人的个人境遇和生命史 119-140(一) 斯文的传说:开端的第一代119-122(二 )秀才和童生:第二代斯文的传人 122-124(三)传统文化人的延续 124-140 第四章学校的嵌入及其培养的人 140-238 一部分:学校嵌入村落的历程 140-178 一、最初的变革和学校的建立 140-143二、1950-70 年代的学校 143-148 三、学校教师:45-60 年代 148-156四、教师及其生活:
8、40-60 年代 156-158 五、学校生活的片断纪录:46-60 年代 158-163 六、体罚和拟家庭制的管理模式 163-165 七、50-60 年代的学校生活:高小 165-170 八、70-90 年代的学校和教育170-178 二部分:学校生产的人 178-224 一、仁村第四代文化人:学校人物的素描 178-209 二、文革中的一代 209-215 三、80 年代的突破者和神经衰弱患者 215-222 四、90 年代及其现状 222-224 三部分:余论 224-238 一、作为社会流动渠道的学校在仁村的社会功能 224-227 二、流出仁村的文化人的社会适应:一个个案 227-
9、238 第五章1991 年之后的私立学校 238-304 一部分:在历史和社会空间脉络中的私立学校 238-272 一、办学的动机 238-240 二、私立村小与公立学校的竞争:公立村小的消亡 240-246 三、公立村小消亡的历史蕴含及其引发的“一次事变 ”246-254 四、2000 年之后的逐渐萧条 254-259 五、2005 年之后的转机:生育高峰和两免一补政策下的机遇和挑战 259-272 二部分:学校的内部:城市文化意象与在地的变异272-304 一、学校的环境及其隐含的意象 272-278 二、学校中的日常生活 278-304 第六章尾声 304-316 一、初中部的解散 30
10、4-307(一)初中部的解散的原因 305-307(二) 初中部解散带来的社会后果 307 二、六年级学生的逃亡 307-308 三、现代家塾的酝酿和发展:又一次出人意料结果 308-311 四、结局:在互动和博弈中的育才学校 311-313五、后续效应和育才学校的前景预期 313-314 六、结局的意蕴 314-316 结语 316-321 一、关于研究的几点说明 316-318 二、研究的主要发现或新意之处 318-321(一) 研究方式的特征 318-319(二)研究的主要发现 319-321 参考资料和文献 321-331 第一部分:口述资料 321-322第二部分:史料 322-325 第三部分:书籍 325-331 后记 331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