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质量课型 新授课 组长签字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2)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天平的使用。(3)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1)经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在天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发现”成功的喜悦。(2)通过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3)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测量。
2、而质量的测量的重点。要注意“物质”和“物体的区别。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是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桌子是物体。构成桌子的物质是木材,还可以是铁。教学过程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情境导学教师出示一块冰、一颗铁钉、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一块木板、一把铁锤、一桶水等物体,出示顺序随机,让学生观察。问题:1、能否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2、你分类的理由是什么?师总结。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冰块和桶里的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水,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结论:一切物体都是物质组成的。一把铁锤和一
3、只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学生讨论交流。质量通常用字母 m 表示。板书课题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质量”内容,说一说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阅读课本合作探究演示:(1)把冰块放在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使其熔化成水;用铁锤把铁钉敲弯。问题:(1)烧杯中冰熔化成水,所含的水的质量有没有变?(2)铁钉敲弯了,铁钉的质量有没有变?如果将这一只铁钉由教室里带到宜宾,或带到更远的地方,它的质量会不会发生变化?师总结得出结论。结论: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
4、不会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交流训练反馈1、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同学的质量约为 50_, 一只桃子的质量为 200_,一个鸡蛋的质量为 0.05_, 一头牛的质量为 1.2_。2、地球质量是:6.0 1024kg= g= t = mg 3、下列过程使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将一块铁放入炼铁炉熔为液态B、一杯水结冰C、氧气瓶中氧气用掉一些D、将一块铁由地球运向月球独立完成情境导学同学们的桌子上有个橡皮泥,感觉一下,它的质量有多大?如何知道它的真实质量?你们都见过哪些测质量的工具?实验室用什么来测质量?请同学们对照桌上的天平及教科书,完成任务:1
5、、熟悉天平构造。2、阅读说明书中的使用方法,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合作探究教师通过课件演示总结天平的使用方法。请同学们利用天平准确的测出桌子上的橡皮泥学生边看书边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教师发现问题并指出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1)如果我们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会变吗?(2)水变成冰后质量有没有变化?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理解质量是物体的质量训练反馈1、读出物体的质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平在使用前部一定要调节横梁平衡B、被测物体可以放在左盘里,也可以放在右盘里C、天平的托盘,可以左右互换 D、已调好的天平拿到另一处测量时,必须重新调节平衡独立完成板书设计6.1 质量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2、质量的单位及换算:3、测量质量(1)天平的结构:(2)天平的使用方法:1 放,2 调,3 称,4 读4、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教学反思通过学生实验后讨论,归纳出正确使用天平的方法,即培养了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巡查指导学生实验,让学生交换实验结果,教师进行结果分析和归纳,使学生从实验中寻找物理规律,培养学生从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