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18893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 中共泉州师范学院委员会 ( 征求意见稿 )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 泉州师范学院 党委高度重视、周密 部署 、精心组织,紧密结合学校实际, 确定了 “科学发展、奋发有为”的活动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培训、专题辅导、 解放思想 大讨论、深入调研、专题民主生活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全校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坚定了全校师生员工建设“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推进学校科学 发展的 责任感 、 紧迫感 和使命感。在此基础上, 校 党委 经

2、过多次讨论、研究和修改,形成了校级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 一、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基本共识 校党委 着力引导全校师生员工 紧紧围绕“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 和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性问题, 深入思考研究事关学校 进一步 科学发展的一系列重 大 问题,把 科学发展观内化为学校的办学观,把 科学发展观 的 要求转化为学校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和自觉行动,初步 形成了实现 学校 科学发展的基本共识。 ( 一 ) 要紧紧抓住科学 发展 上水平这个核心问题 , 努力 建设 “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 的 地方大学” 。 首先必须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

3、校党委提出建设 “ 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大学”,既符合教育 部 关于“高校科学发展上水平,要致力于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要求,也切合我校实际。 要 根据上述目标定位 ,进一步理清学校 科学 发展思路 、 明确学校 科学 发展战略,修订 完善学校发展2 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基础 设施 建设规划,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要 进一步明确学校在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位置,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 撑和智力支持。 要处理好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关系, 科学合理整合资源, 充分 挖掘办学潜力,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切实加

4、强内涵建设,努力培育办学特色, 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正确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和 举 措 ,保证学校沿着正确路径稳健发展 。 (二) 要 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 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质量就是最大的发展、最好的发展,就是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发展。 提高 教育教学 质量 ,对于 我们这样的新建 地方本科院校尤为重要。 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面向全体学生 、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 靠接班人的质量观,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 、 提高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能力的质量观。 因此,要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继续 推进 质量工程建设 。要 强化教学管理,深化

5、 教育 教学 制度 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解决与培养合格人才不相适应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 , 实现 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的迅速提升 。 (三) 要 坚持科学人才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 高素质的 教师队伍是学校 科学 发展的关键 所在 。要下大力气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着力解决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要着力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重视青年教师的教 学能力培养和教学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整体教学能力和水平 ; 进一步 完善人才激励、竞争、流动和保障机制, 营造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要 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和学术道德建设, 全面提 高 教师

6、队伍的整体素质 。 (四) 要 把 学习实践活动与 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3 机 结合, 下大力气抓好当前三项工作。 我 校贯彻落实“三保”方针,就是要全力推进大学生就业、切实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主动服务“海西”建设。 要加大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重点帮扶,确保就业率达到省政府提出的要求。要 健全 校园安全稳定形势 分析研判 制度 , 加强各个敏感时期和节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校园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 要 通过各种形式 和渠道,积极主动 为 泉州 地方和企业应对危机 、克服困难 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五) 要

7、进一步 加强党 的 建设 和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 推进 科学发展关键在党。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学校各级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能力建设,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头脑,提高领导和驾驭发展全局的水平和能力。要 全面梳理各项规章制度 , 完善体制 和 机制 ,特别是改革完善分配制度 , 正 确处理和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 。 要始终坚持 “ 以人为本 ” ,把促进师生员工 的 全面发展、提高师生员工 的 综合素质作为办学治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坚持发展为了师生、发展依靠师生、发展成果由师生共享。 要 更加重视学校软环境建设,把优良教风、学风

8、、机关工作作风 建设 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要在关心师生员工现实需求的同时, 更 注重激发他们的精神追求,最 广泛 地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合力。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六大 以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坚持 走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并重的发展之路,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凝聚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支持学校建设的合力,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办学特色不断彰显,学校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高。 一是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 设置 全日制本科专业 41 个,涵盖文、史、4 理、工、经、管、法、教育等

9、八大学科门类 , 在校生达到 13000 多人,实现了从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从单科教育向多科教育的转型 , 办学实力跨入了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前列。 二 是 教 学水平不断提高。 2004年 12 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 质量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 获批省 级重点学科 4 个、省级特色专业 2 个、省级精品课程(含立项) 15 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个、省级教学团队 1 个、省级教学名师 5 名。 三 是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 1185亩,建筑面积 34.34 万平方米, 完成基本建设投入近 7 亿元, 800 元以上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9312.98 万元

10、,图书馆藏书 119 万册,电子图书 95 万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 320 人,其中教授 65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412 人,其中博士(含博士生) 75 人。 四 是办学特色 逐步 凸显。 初步 形成 了 学前 教育阶段 到高中 教育阶段 师资培养一体化 、师资 职前培养到职后培 训一体化 、 基础教育研究到高等教育研究一体化 、 普通 教育 师资培养和特殊 教育 师资培养一体化 的 “ 四个一体化”教师教育 体系 ;初步形成了以南音、闽南话、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为研究对象的 闽南文化研究 群体;初步形成了以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为代表的开放 多元 、具有侨乡特色的 办学模式 。 五 是 科研实力

11、 逐步 提升。一批高层次的科研课题 获批 立项: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6 项,全国教育类“十五”规划重点项目 3 项、一般项目 4 项,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2 项;获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1 项,省自然基金一般项目及自由探索项目 12项,省 科技计划重点项目 6 项,省社科规划项目 40 项, 8 个项目列入省服务海西重点建设项目。 六 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在全国 和省级 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 “挑战杯” 学术科技和 创业 计划 大赛、 音乐、美术、运动竞 技 等各类比赛中,我校学生屡获佳绩。 2005 年以来先后派遣 4 批志愿者赴菲律宾开

12、展国际汉语教学工作,获国家汉办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 90%,在全 省 同类院校中稳居前列 。 七 是党建和5 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 学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 连续三届蝉联省级“文明学校”称号。 2002 年学校被省委评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 作先进高校”。 2003 年和 2006 年,校党委两次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在 肯定 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 思想 不够解放,思想观念 与 形势 发展 还 不 太 适应 。 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待进一步增强。 对高等教育质量观、

13、人才观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 对 高等教育 发展规律趋势和学校办学进度节奏的把握还不够准确 。 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需要进一步修订 完善。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 各方支持 拓展学校发展空间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二) 办学特色不够 鲜明,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优化不够充分。 办学特色不够鲜明突出,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不够 紧密 。 学科建设特别是工科比较薄弱,重点建设专业、传统优势专业办学水平与兄弟学校相比 缺乏 明显优势。人、财、物等教育资源 整合不充分,特别是实验室、计算机房等资源利用率和共享度不高。 (三)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完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创新能力

14、、实践能力需要加强培养。 教学信息化建设和教学管理改革等还需要深化,教学质量还需要 下大力气 持续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 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各类学生培养方 案和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 实习、见习、实训基地建设亟待加强 , 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亟需 提高。大学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学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师资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学科带头人、 学术 骨干欠缺,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拔尖人才和知名学者少,骨干教师有所流失,“桐6 江学者”计划进展 较慢 ,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措施还要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学科专业结构还不 够 合理,新兴学科师资尤显不足 , 学缘结构、年龄结

15、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 促进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 还需完善。 (五)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 结合 不够紧密,服务海西和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比较弱。 科研基础总体上较弱 , 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 服务 咨询、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 支撑 作用没有 很好发挥。学科群与地方产业链衔接不够紧密,力量分散,产学研 基地建设 、 科研平台建设 推进较慢 。 多数研究所在梯队建设、协同 攻关 、承担课题等方面没有 实质性的运作 。 (六)机关效能还不高,服务保障工作还不能很好满足师生员工新的要求、新的期待。 机关工作 服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 服务师生 员工 的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 。做好服

16、务保障工作, 为 师生 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个别部门 责任意识 不强, 履职不到位 。 有些 部门 缺乏 协作意识,沟通与配合 主动性不够,存在 推诿扯皮 现象。 (七)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政策不够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学校 内部管理体制 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现有规章制度 在 落实“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理念 还 不 尽 到位 ,民主管理 存在薄弱环节 。 校内分配制度需要进一步改革 完善 。 管理机构执行力不强 , 绩效不高 ,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八)党建工作创新不够,党风廉

17、政的惩防体系建设 还 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党建工作缺乏 制度创新、载体创新和方法创新。 校、院两级领导班子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办学理教水平 。 对 中 青年干部的培养力度还不够大,还要更加重视在教学科研一线充分发挥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7 作用 。 党风廉政的惩防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 措施有的 还不够 落实 。 思想政治工作 欠深入细致,以教风带学风促进优良校风形成还需坚持不懈的努力 。 三、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的产生和存在,既有 主观 方面的 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 从领导班子的主观上找原因,

18、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对科学发展观 的认识 不够深刻把握不够全面 。 班子成员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还不够 深入 , 对 如何走出一条适合新建本科院校 科学发展道路的思想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班子成员 多 忙于日常工作事务,对理论学习投入精力不足; 联系学校发展实际, 带动全校党员干部自觉学习、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工作还不深入 扎实 。 (二)领导学校 科学 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 需进一步 提高 。 班子成员 思想 不够 解放 , 思路不够开阔,民主科学 依法治校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对 先进 高校的办学经验研究和借鉴不够,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了解和分析不

19、够,对 如何抓住 改 革和发展 中政策性的 机遇 缺乏敏感和果断的行动 。 解决深层次、涉及面广、矛盾比较集中的问题 的重视程度和能力都不够 。 (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还需要进一步 发扬 。 挂联制度不够落实 ,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较少 , 对教学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师生学习工作生活中碰到的困难了解处理不及时,存在重 决策 轻 落实 倾向 , 督促检查机制有待健全 。 班子成员 平时缺少谈心沟通, 分工协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 (四)班子成员的党性修养需要进一步增强 。 与“ 高校领导干部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 ” 的要求 相比 , 班子成员 还 需要不断 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

20、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 ,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 才能 更好地在学校党的建设和各项事业中“讲党性、重8 品行、作表率”。 从客观上讲, 办学经费不足,与 “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体制 实施中存在不顺 。 政府的主渠道投入不足 , 生均经费拨款 也 远远低于 其他 省属高校, 负债运作,校领导经常要忙于 “ 找米下锅 ” ,这也 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四、 深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高等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泉州市提出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宏大目标 ,这对我校办学提出

21、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 我们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自己 在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位置,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进一步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好中求快、奋发有为,不断研究解决学校发展中新 情况新 问题,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办学实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大学而努力奋斗。 (一)坚持统筹协调,实施学科优化工程,打造核心竞争力 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 展与人才结构调整的要求,统筹协调, 整合资源 ,加 强 学科 、 专业 建设 , 推动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支持一批有发展前途的新

22、学科、新专业尽快形成规模,对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采取适当政策倾斜,确保投入,打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以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为动力,着力加强 准备 授权学科和支撑学科的一级学科建设,力求达到硕士授权专业建设标准,为学校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 与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重组工作做好衔接 , 统筹协调, 合理配置好人、财、物等资源 ,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按照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路,整合现有计算机房、实验室等 资源,促进仪器设备的共享和 充分9 利用。进一步整合校区资源,科学合理调整诗山校区功能;配合市政府做好崇福校区土地置换工作,及早解决基本建设负债问题;延续东海校区规划布局特色,突出学

23、校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完善东海校区的 基础设施 建设。结合 社会人才需求 ,探索与社会力量联合创办独立学院,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二)坚持 内涵发展 ,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进一步 突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加强本科教学工作 , 持续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继续 全面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抓紧质量工程项目特别是省级项目建设,开展中期评估,认真总结 建设经验;积极参与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力争在获批项目层次上有新的突破。 要 进一步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培养方式、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 开展双学位、双专业、

24、主辅修教育工作,探索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培养 善动脑 、 会动手的 高素质学生。 要弘扬“善学如泉,正心至大”的校训精神, 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深入开展“创优良学风, 做文明学子”系列学风建设活动,促使学生自觉养成积极向上的优良学 风。 要进一步构筑完善的学生服务体系,开展特色教育与活动, 不断优化育人环境。要完善学生 管理 规章制度 。 加大学生工作队伍的培训培养力度,不断提高队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 进一步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 重视学生社团工作, 广泛开展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三)坚持人才强校,实施队伍

25、建设工程,增强学校发展后劲 要以学科专业调整为契机,完善师资队伍发展总体规划,调整和优化 学科的师资力量配备。 针对我校学科拔尖人才较少和专任教师中存在结构性矛盾的实际,加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引进,10 配合市政府做好桐江学者计划实 施工作。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优秀人才梯队。 要 深化改革用人制度,统筹专业技术队伍、管理干部队伍、后勤保障队伍的协调发展。 要特别注重 加强师德建设,在教职工中大力倡导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切实增强广大 教职工 教书育人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 建立健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处机制,提倡和 引导广大师生坚守学术伦理,形成

26、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长效机制。 (四) 坚持 改革创新 ,实施科学创新工程,提升学校办学效益 要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地方院校发展速度与建设质量统 一协调的最佳模式,构建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提升学校办学效益。 要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 。 以服务海西建设 8 个 重点项目立项 建设为契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建设 项目成果对接通道,实现高校科技创新资源与海西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提升服务海西建设能力。大胆创新对外合作模式,通过实施技术转移,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扩大学校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的影响力。在稳步发展本校科研综合实力的前提下,继续改革并逐步完善科研奖励机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力求年度获批外拨科研经费有较大的增长。加强对校级科研机构建设的管理工作,充分 发挥研究所和科研团队在协同攻关和申报课题方面的作用。 要进一步推进科学管理 。做好现有规章制度的“废、改、立、留”工作,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促进学校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推进 校内分配制度改革,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推进财务二级管理改革,完善二级学院办学效益评价体系,增强二级学院理财的能力。推进新一轮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提升后勤服务的质量 和 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