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9 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历 史(终审稿)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它旨在检测高中历史教学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落实情况,评估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达到普通高中历史教育目标作出基础性判断,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历史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业水平考试对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应努力实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关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
2、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善于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应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内容,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试卷的构建应重基础、有层次、多样化,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具备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从不同
3、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通过不同视角发现、分析、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命题依据湖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2009 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大纲历史 ,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 ,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三、命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试题符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选用的情境素材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文字
4、表述简洁、规范,答案准确,合理。2基础性原则。依据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命题,突出历史学科主干知识,注重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等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2考查初步应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同能力层次试题的比例一般为:识记占 30%,理解占 20%,简单应用占 40%,综合应用占 10%。3客观性原则。试题具有普适性,紧扣高中历史学科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试卷的内容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试题难易适度,难度系数为 0.8-0.85,杜绝偏题、怪题,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为 1:1。4公平性原则。考虑我省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考试面向全体学
5、生。试题内容避免客观因素影响,充分保证无经济、文化、城乡、民族、性别等背景的差异”5友好性原则。卷面设计充分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在选材、用词、排版等方面给予考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四、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要求(一)考试能力要求历史学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历史能力最基本的层级。要求记住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文献、事件等要素,识别重要的图、像、画,以及通过阅读和观察、感知和体验的过程去获取历史信息,并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理解:领会历史概念、现象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
6、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简单运用:指运用所学知识简析历史问题,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简述、说明、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历史问题,是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最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联系社会实际,贴近时代,以正确的观点方法,评价、比较、探究和解决问题。(二)考试内容要求历史必修能力要求课次 考试内容 识记理解简单 运用综合 运用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第 1 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郡县制的建立 第 2 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7、及影响 3西汉和北宋中央集权发展表现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 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宰相制度的废除、明朝内阁 第 4 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清朝军机处设置 梭伦改革 第 5 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 第 6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的作用、影响 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第 7 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责任制内阁的含义 美国 1787 年宪法的主要内容 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第 8 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1875 年颁布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第 9 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
8、洲大陆的扩展 1871 年颁布的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虎门销烟 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第 10 课 鸦片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 第 11 课 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4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军侵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现的民主精神第 13 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结果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的时间及其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伟大意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
9、现 第 14 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北伐战争的对象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时间和领导人 八七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红军长征的时间和意义 第 15 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九一八事变和卢沟桥事变 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战役 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的重大事例 第 16 课 抗日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重庆谈判 第 17 课 解放战争 战略反攻标志、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第 18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意义 二月革命的性质、结果 “四月提纲” 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的主要内容和作用第 19 课 俄国十月革命
10、的胜利十月革命胜利意义 共同纲领 人民代表大会创立的标志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 20 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目的及内容 “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主要表现 第 21 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方针和主要成就“一国两制”构想 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及其意义 第 22 课 祖国统一大业“九二共识”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第 23 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 第 24 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新时期我国外交 6建树的主要表现“冷战”的含义
11、及其表现 第 25 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第 26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标志和影响 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第 27 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历史必修能力要求课次 考试内容 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运用中国古代早期农业耕作方式 第 1 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第 2 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古代冶铸技术、丝织技术、制瓷技术。 商人、交子、商帮 第 3 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北宋城市发展的表现。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重农抑商” 第 4 课 古代的经
12、济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航海家 第 5 课 开辟新航路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英国成为殖民霸主的时间 第 6 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早期殖民侵略带来的后果 7“珍妮纺纱机”出现 第 7 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第 8 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第 9 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 19 世纪末、一战期间、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第 10 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13、时间和主要成就 第 11 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20 世纪 50-70 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第 12 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南巡谈话”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第 13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第 14 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因素 航空事业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第 15 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的事件 中国电视业诞生的标志 第 16 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互联网的兴起和影响 1929-
14、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从美国爆发的原因 第 17 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 年经济危 8机的特点和影响第 18 课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重要影响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主张 第 19 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美国“新经济”的概念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第 20 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过 赫鲁晓夫改革 第 21 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第 22 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二战后出现的世界三大经济支柱 世界主要经济区域集团 第 23 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亚太经合组织的
15、宗旨和目标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第 24 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及影响 历史必修能力要求课次 考试内容 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运用“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意义 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及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老子和韩非子的学派及思想主张 第 2 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第 3 课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9陆王心学的主要观点 第 4 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 第 5 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文
16、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及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含义 “文学三杰” 第 6 课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和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 法国、德意志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第 7 课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核心和启蒙运动的意义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九章算术 授时历 齐民要术 第 8 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的作者、地位 诗经 唐诗繁荣的条件 宋词中的婉约派和豪放派、元曲的代表人物 第 9 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明清小说的代表作 汉字的演变脉络 楷书、草书、行书的主要特点及书法家王羲之 清明上河图 第 10 课 充满
17、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京剧的出现 伽利略、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 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 第 11 课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量子论的代表人物 第 12 课 破解生命起源之谜拉马克提出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0达尔文的进化论 瓦特改制蒸汽机及蒸汽机的影响 第 13 课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法拉第的贡献和电气革命的影响 林则徐、魏源和海国图志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第 14 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维新变法思想的代表人物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第 15 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三大政策 第 16 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提出新三民主义的时间、会议及新三民主义的作用“农村包围城市”革命理论的提出 第 17 课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 18 课 新时期理论的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两弹一星”和“神舟”飞船飞行成功的意义 第 19 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及其意义 “双百”方针 第 20 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革”结束后,我国文艺学术繁荣的原因 新中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第 21 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邓小平的“三个面向” 第 22 课 文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