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砼路面纵横、缩缝、胀缝、纵、横施工缝的定义.docx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191419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砼路面纵横、缩缝、胀缝、纵、横施工缝的定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水泥砼路面纵横、缩缝、胀缝、纵、横施工缝的定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水泥砼路面纵横、缩缝、胀缝、纵、横施工缝的定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水泥砼路面纵横、缩缝、胀缝、纵、横施工缝的定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水泥砼路面纵横、缩缝、胀缝、纵、横施工缝的定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接缝设置的原因混凝上面层是由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面板组成的,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由于一年四季气温的变化,混凝土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和收缩。而在一昼夜户,白天气温升高,混凝土板顶面温度较 底面为高, 这种湿度坡差会造成面板的中部突起。夜 间气温降低,混凝土板顶面温度 较底面为低,会使板的周围和角隅翘起;(如图 2-8-6a)。这些变形会受到面板与基础之间的摩阻力和粘结力,以及板自重和车轮荷载等的约束。致使板内产生过大的应 力,造成板的断裂 (图 2-8-6b)或拱胀破坏(图 2-8-6c)。由图 2-8-6 可见 ,由于翘曲而引起的裂缝,则在在裂缝发生后被分割的两块板体尚不致完全分离,还具有传

2、递荷 载的能力,倘若板体温度均匀下降引起收缩, 则将使两块板拉开( 图 2-8-6c),从而失去 传递荷载的能力。为了避免这些缺陷,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得不在纵横两个方向设置许多接缝把整个路面分割成为许多板块。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可分为纵缝和横缝两大类。与路线中线平行的接缝称为纵缝,与路线垂直的接缝称为横缝。接 缝设计应能: 控制收缩应力和翘曲应力所引起的裂缝出现的位置;通过接缝提供足 够的荷载传递; 防止坚硬的杂物落入接缝缝隙内。二、纵缝及其构造1纵向缩缝当一次铺筑的宽度大于 4.5m 时,应增设纵向缩缝。纵向缩缝可采用假缝加拉杆型,其构造如图 2-8-7 所示。设置拉杆,可以防止板块横向位移使

3、缝隙扩大,拉杆应设置在板厚的 12 处;在缩缝上部设置的槽口,一般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并达到一定的抗压强度( 碎石混凝土为 6.012.0MPa砾石混凝土为 9.012.0MPa)时,用切缝机进行切割,或在混凝土 浇筑时振人木条。槽 门深度要适中,过浅,则混凝土截面的强度削弱得不够,从而不能保证以后的开裂发生在接缝位置上;过深,则不规则断裂面面积过少,接缝传荷能力降低。根据经验,槽深 般为板厚的 141/5 ,槽口宽度根据施工条件,宜尽可能窄些,通常为 38mm。2纵向施工缝由于施工条件等原因,当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需分两次以上浇筑时,则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 缝按其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平缝

4、和企口缝两种形式:一般采用平缝,并应在板厚中央设置拉杆,以防止接缝张开和板的上下错动。其构造如图 2-8-8 所示。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企口缝易产生破坏,其原因有: 榫舌尺寸过大,降低了接缝处的 强度,并可能 导致榫舌破坏; 大而深的企口,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漏浆,榫舌和棱角变形,拆模困 难、振 动大,常给企口造成早期损伤,有时甚至振坏企口,需重新修 补。 这些损伤以细微纹 潜于阴企口,在重复荷 载作用下局部应力集中,导致裂缝发展直至破坏。此外,施工比较麻烦。三、横缝及其构造横缝一般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1胀缝在胀缝处混凝土面板完全断开,因而也称之为真缝。胀缝的设置目的是为混凝土板的

5、膨胀提供伸长的余地,从而避免产生过大的热压应力。胀缝的构造如图 2-8-9 所示。 胀缝必须贯穿到底,缝壁垂直:缝宽为 2025cm,在板厚的中央设置传力杆。传力杆的一半以上应涂 沥青或加塑料套,并加 长 10cm 的小套子,套底和传力杆头之间留 3cm 的空隙( 用 纱头填) 。其下部设接缝板(木板涂以沥青),上部 34m范围内灌填缝料进行封层。同 结构物相接处或与其他公路交叉处的胀缝,无法设置传力杆时,可采用边缘钢筋型或厚边型:其构造如图 2-8-9a)、b)所示。设置胀缝,给施工带来不便。同时,由于施工 时传力杆 设置不当(未能正确定位)或封缝不好等原因使胀缝处 的混凝土板常出现碎裂等病

6、害。使用经验和观测资料表明,胀缝间距较短的路段 (100m 以下),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胀缝缝隙增大,使依靠集料嵌锁作用的接缝传荷能力大大降低;且因填缝料难于保持其效能,砂石等杂物便易于落入缝内,造成接缝区的混凝土在膨胀受阻时产生碎裂破坏,或者拱起。少设 (加大 胀缝间距)或不设(仅在同结构物交接处设)胀缝,一方面便利了施工,另一方面约束了板的位移减少了接缝缝隙,使 传荷能力增加,错台、碎裂和拱起等病害减少。因此,胀缝只设置在以下场合: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与柔性路面相接处;板厚改变处;隧道口;小半径平曲线和凹形竖曲线纵坡变换处。在邻近构造物处的胀缝,应根据施工温度至少设置两条。除上述

7、位置以外的胀缝宜尽量不设或少设,其 间距可根据施工温度、混凝土集料的膨 胀 性并结合当地经验具体确定。21拉杆拉杆是为了防止板块横向位移而设置在纵缝上的异形钢筋。拉杆应采用螺纹钢,设在板厚中央,并应对拉杆中部 10cm 范围内进行防锈处理。拉杆的尺寸和间距可按表 2-8-12 选 用。其最外边的拉杆距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一般为 2535cm。值得注意的是:表 2-8-12 中的数据系按钢筋的屈服强度取 286MPa,钢筋同混凝土的容许粘结力取 18MPa 计算的,当实际中采用的数值与上述数值不同时,拉杆的长度和面积可根据下式计算:式中:Aa 每延米纵缝长所需拉杆的截面积,cm2;B设拉杆纵缝到相

8、邻纵缝或自由边之间的距离,m;h混凝土板厚,cm;fsy钢筋的屈服强度;MPa;L0 一拉杆长度,cm;d拉杆直径,cm;Za钢筋同混凝土的容许粘结应力,Mpa。2传力秆传力杆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保证接缝的传荷能力和路面的平整度,防止错台等病害的产生。传力杆主要用于横向的接缝,采用光圆钢筋。由于其在胀缝和缩缝所起的作用不同,尺寸上应有所不同,前者要大些。 对设在缩缝处 的传力扦,其长度的一半再加 5cm,应涂以 沥青或加塑料套,涂 沥青端宜在相邻 板中交错布置;对设在胀缝处的传力杆,尚应在涂沥青一端加一套子,内留 3cm 的空隙,填以纱头或泡沫塑料。套子端宜在相邻板中交错布量。传力杆尺寸及间距可按

9、表 2-8-13 选用。其最外边的传力杆距接缝或自由边的距离一般为 1525cm。五、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构筑物的衔接与混凝土路面连接部位有沥青路面、桥梁、涵洞和通道等,相接部位与 般路段有所不同。这些部位的混凝土路面往往会发生跳车现象,严重影响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以及路面的使用寿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则是由于这些部位的差异沉降所致。防治的原则,一是减少这些部位的基础竣工后的沉降量;二是加强和提高路面整体的耐久性。1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而相接在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相接处,由于沥青路面难以顶住混凝土面板末端的水平推力,因而首先在沥青路面的一端,然后在混凝土路面的一端发生损坏。此外,出于沥青路面与混凝土

10、路面之间的沉降不同,使得接头处变得不平整,引起跳车。因此,对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时, 应在沥青路面面层下埋设长度为 3m 的混凝土板,此板在混凝土路面相接的一端的厚度与混凝土面板相同,另一端不小于 15cm,如 图 2-8-12 所示。埋 设在混凝土板与混凝土路面相接 处的拉杆,应 采用螺纹钢,直径一般为 25cm,长 70cm,间距 40cm。对于其他各等级公路由于汽车行驶速度较低,交通量不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可采用混凝土预制块过渡或径相连接。2混凝土路面与桥梁相接混凝土路面与桥梁相接,可根据公路等级,使用要求和当地经验选用以下或其他适当的措施。在各等级

11、的公路上,特别是在高等级的公路上, 应设置桥头搭板。搭板与混凝上路面之间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过渡,其长度不小于 5m。搭板与钢筋混凝土面板之间的接缝应设置传力杆。 钢筋混凝土面板与混凝土面板之间应设置胀缝,如图 2-8-13 所示。当与 桥梁为斜交时, 钢筋混凝土面板的 锐角部分应采用钢筋网补强,如图 2-8-16 所示。钢筋混凝土面板按钢筋混凝土路面的有关规定执行。搭板与钢筋混凝土面板相接处设拉杆,其尺寸、间距和混凝土路面与 沥青路面相交时设置的拉杆相同。对 于等级较低的公路,或作为高等级公路的过 渡措施, 桥头可铺筑一段混凝土预制块或沥青路面,待沉降 稳定后,再 铺筑混凝土路面。当桥头设有搭

12、板时,其长度不小于 5m;当桥头末设搭板时,其长度不小于 8m。3构造物横穿公路为了防止过路构造物如涵洞等上方的路面出现横向裂缝、错台和跳车等现象,应将构造物顶部及两侧适当范围内的混凝土面板采用钢筋网补强,或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对于箱状构造物,当项面至板底的距离 d 小于 80cm 时,其顶面及两侧各 6m范围内的混凝土板采用钢筋网补强。当 d 小于 30cm 或嵌入基层时,应采用双层钢筋网补强。 钢筋网分别布设 在距板底和板顶 1/31/4 板厚处。钢筋采用直径为1012mm 的光面钢筋, 纵筋间距10cm,横筋 间距 2030cm。如构造物顶面上的基层厚度小于 10cm,基层改为混凝土找平

13、;当 J当 d 为 3080cm 时,可采用单层钢筋网补强,钢筋网布设在距板顶 1/31/4 板厚处、钢 筋采用直径为 810mm 的光圆钢筋, 纵筋 间距 1015cm,横筋间距2030cm。板厚处,钢筋采用直径为 1020mm 的光面圆钢筋,纵筋间距 10cm,横筋间距2030cm。4补强钢筋混凝土面板纵横自由边边缘下的基础,当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变形时,宜在板边缘加设补强钢筋,角隅加设发针形钢筋或钢筋网。(1)板边补强混凝土面板边缘部分的补强,一般选用 2 根 1216mm 的螺纹钢筋,布置在板的下部,距板底为板厚的 14,并不 应小于 5cm,间 距一般为 10cm,钢筋两端应向上弯起,如图 2-8-15 所示。 钢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 5cm。r(2)角隅补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