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上语文第五单元王虹霞.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191624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上语文第五单元王虹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年上语文第五单元王虹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年上语文第五单元王虹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年上语文第五单元王虹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年上语文第五单元王虹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课 题 17、长城 课 时 1 课时教材分析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生字、词语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解决,课上稍微复习一下即可。学生提取文字信息的能力已较三年级有了突破。学生喜欢有挑战性的写作,因而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打写题目:比如设计广告语、改编歌词等。设计理念采

2、用“情景教学法” ,多次运用课件,创设情景。多媒体创设的动、静态情景,既可以从宏观上展示长城的雄伟、壮观,又可以从微观上真切地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从而缩短学生的历史认识距离。在读中感悟。将课文内容和拓展资源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拓展资源进行知识迁移运用。教学目标1、充分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读后评议,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悟作者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

3、豪感。4、通过读文讨论,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及策略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课前准备 有关长城的资料 现代化 教学 多媒体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学习方法 自主学合作探究时间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6 分10 分第一课时(以图为主线,掌握写作手法) 教学目标: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

4、伟气势。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初步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重难点: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初步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你知道最初修长城有什么用处吗?什么朝代开始的?跨越了哪些地方? 2、除了同学们了解到的这些,资料城里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资料,请大家走进资料城去看看。 学生自读。指名回答通过阅读资料你还了解到哪些信息? 师结:今天就一起去看看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长城。 3、观察彩图,了解图意。(用多媒体展示课本两

5、幅彩图)(1)介绍观察点。运用教室的布置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观察点。第一幅图的观察点在哪里呢? 第二幅图又是在哪里观察的呢? (2)看第一幅图时应重点观察什么?你觉得长城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再看第二幅图:你能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基本内容。 2、根据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汇报学习成果。 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课件,创设情景定格投影,静态展现长城的远景,整体感知长城全貌,体会长城长的特点。 15 分9 分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1、再读课文,想一想刚才两幅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图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图与第二

6、自然段相对应)2、分组讨论: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为什么没有和它相对应的图片?(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第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远看长城:图文对照 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书中哪句话写了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比喻) 出示比喻句,学生齐读。师: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长、大、弯) 你认为这样写好不好?可不可以再打个比喻来描写它? 师:老师发现这里有个“一万三千多里”这是一个数字,为什么要用一个数字呢? (既写了长城的“长”,又能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4、近景图。(第二自然段)(1)此景是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的?(长

7、城上) (2)作者分别给我们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小组交流、讨论)(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总结:课文按从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写的。 四、方法迁移,拓展阅读颐和园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又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颐和园的特点的,两篇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异同。 (学生分小组学习、讨论) 汇报学习成果 进入资料城,阅读文章秦兵马俑墩煌莫高窟布达拉宫。这些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使用了什么手法。你学会了些什么?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景点,按一定顺序进行片段描写。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定格投影长城近景的各个部位,学生图文对照,说各部位的位置、

8、样子和作用,理解作者使用的表达方法,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8 分11 分第二课时(以情感为主线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2、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3、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受长城的“奇” 1、大屏幕展示长城背景图,同时播放长城长音乐。 师:同学们,看到这气势磅礴的长城,听到这铿锵有力的歌声,你有什么感受呢? 2、出示名人赞叹长城的三句话,师生激情诵读: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建造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这是世界上最伟

9、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从未见过类似的杰作。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师:可别以为这只是普通游人的感受,这可是出自美国前总统、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以色列前总理拉宾之口呀。在我们的课文中,作者也有一句赞叹之语,是什么呢? 出示:“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师:听到了这么多名人对长城的赞美,你最想问什么?(引导学生问: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二、通过阅读课文,了解长城的“奇” 1、师:想了解长城的“奇”,先走进课文,那里一定能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课文,做批注。 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你认为长城的“奇”体现在哪里?你是从

10、哪里看出通过长城壮观的景色,可以让学生先从视觉上去感受长城的“奇”,通过名人的赞叹之语,让学生产生深入了解长城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和反复阅读,让学生感受到长城的气势雄伟,并培养了学生谴词造句的能力。8 分6 分7 分来的。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随机引导。重点引导: 第一自然段: 理解“崇山峻岭”和“蜿蜒盘旋” 师:长城的气势雄伟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引出两个词语) 师:长城的长课文是用一个什么句子来说明?还用了一种什么方法来说明?( 比喻句,作者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说明长城的长。? ) 第三自然段教师主要引导: 师:为什么说长城凝结了劳动人们的血汗和智慧?师:所以作者感

11、叹:(齐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比较句子):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哪句好,为什么?(第一句好,多少体现了参加建筑的人数很多,?而才字表达了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三、通过资料阅读,进一步体会长城的“奇” 师:想更多了解长城为什么是世界史上的奇迹吗?在我们的资料城中,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篇文章,请你读一读,看看从中你又能体会到长城的“奇”还奇在哪里呢? 学生自读材料,感受长城的奇。 同桌交流。 汇报:句式(我从体会到了长城的)总结:是呀,正如同学们所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

12、奇迹。他吸引了千千万万地中外游人。他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当你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这墙上的条石,你会想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 (抒发自豪之情)四、通过拓展阅读,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让我们一起走进资料城去看看这些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吧。 进入资料城,阅读有关世界遗产资料。通过抓住关键的词句理解和句子的对比,不仅训练了学生表达和谴词造句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通过四个补充资料的阅读,让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长城,体会长城的奇,从中锻炼了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快速阅读的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资料城

13、中,放入了包括本单元其余两课颐和园 兵马俑在内的七篇关于中国世界遗产的文章。这样更有利于四年级的单元整合的教学。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快速阅读,也使学生思考:读了这些文章,你又了解到了哪些文化遗产,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五、写作,抒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师:我们了解了更多的文化遗产,就更会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宣传、保护我国的世界遗产更是我们的责任。请进入留言板,把你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设计一条宣传、保护长城或其他世界遗产的标语。 读下面的句子,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写在括号里: 聪明 智慧 夸奖 夸耀 满意 1、老师( )小丽爱动脑筋。 2、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 )的

14、结晶。 3、妈妈对我今天在客人面前的表现非常( )。 4、弟弟像( )的一休,眼腈一眨就是一个主意。 5、买了一枝钢笔,小刚立刻就在同桌面前( )起来。 6“你别( )太早了!”爸爸给他泼冷水。 选择正确的词义: 1、靠:a. 接近,挨近 b. 依靠 c. 信赖 ()我们的船渐渐靠岸了。( ) (2)数不清的条石,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 (3)他做事很可靠你不必担心。( ) 2、自然:a. 自由发展 b. 不拘束 c. 理所当然 (1)他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 (2)我的病不用吃药,过两天自然就会好了。( ) (3)站在长城上,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

15、劳动人民来。( ) 深入地了解了值得中国人骄傲的文化遗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板书设计形态 像条长龙城墙顶上 气魄雄伟长城 构造 高大坚固 城墙方形城台 伟大奇迹联想 血汗、智慧凝成 教学反思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 课 题 18、颐和园 课 时 2 课时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课的一篇写景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喜爱之情。这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形象具体,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朗

16、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进一步体会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的写作方法。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悟语。2、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获取知识,让其学会,会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3、注重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1、随文自学本课 15 个生字,重点识认“颐” ;学会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2、借助过渡句,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意;了解叙述的顺序,理清文路。3、在

17、老师的引导下能自学课文的相关段落,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4、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及策略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教学难点是:理清文章的顺序,学习作者的写景方法。课前准备 搜集颐和园的资料 现代化 教学 多媒体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学习方法 自主学合作探究时间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6 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

18、字,会写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2.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写作顺序。3.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课前交流:生谈对老师的了解,(通过老师介绍、观察、猜想等)。教师引导人与人的深入了解,可以通过别人介绍、细致观察、动脑推想、交流对话,今天我们将要与自然对话,看谁能够更深入细致的体会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今天我们将要走进她一、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1.导语: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我们一起来细

19、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新课伊始,教师以导游员的角色出场,又以充满激情的导语,把同学们带入情境中,既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又充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18 分2.板书课题,(指导“颐”字)读课题。3.了解学情。课前,陶老师让大家预习课文,说说你是怎样预习的?学生互相补充预习的方法。二、交流反馈预习成果1.交流资料。谁来把自己搜集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向大家做简要的介绍,请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指名说。说说你听到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生互相补充说。2认读词语。颐和园 大殿 长廊 栽满 神清气爽佛香阁 建筑 耸立 葱郁 金碧辉煌 万寿山 朱红 画舫

20、眺望 隐隐约约昆明湖 堤岸 雕刻 狮子 姿态不一3.理解词语:读了课文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大家交流一下。4.朗读课文。(1)分句开火车读课文。(2)说说你听完一遍课文后的收获。(3)再次分句读课文。5.听读课文。老师范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可以在课文中做标记。6.理清课文脉络。 生讨论交流,教师板画游览示意图。7.领悟写法: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按作者游览顺序(移步换景、地点转换)向我们介绍了颐和园的美景。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1游览了颐和园,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 (板书:大、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1、引导学生从读书方法、课文内容等方面谈,教育学生读书要认认真真,一字一词看清楚,读准确。15 分2 分8 分课文哪一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2这是什么写法 (首尾照应。“总分总”结构)指导朗读。看到这么大和美的颐和园,你的心情怎样 (生说:惊喜,喜爱)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朗读这两段吧!3.总结。同学们真不错,游览也挺仔细的,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大和美,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喜爱。那你喜欢颐和园那一处景色的景色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作业。巩固要认的字,练习要写的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颐和园的美景,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 说说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总的印象是什么?2. 上节课我们按游览的顺序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师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抬头看佛香阁、排云殿) (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向下、向前、向东)3. 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点的 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颐和园吧!二、学习课文1先默读课文,思考:想想这一处景点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用横线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出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