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多孔砖建筑技术规程(部分)4.4 一般构造措施4.4.1 跨度大于 6m 的屋架和跨度大于 4.8m,其支承面下应设置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垫块;当墙中设有圈梁时,垫块与圈梁浇成整体。4.4.2 大梁跨度大于等于 6m 时,其支承处宜加设壁柱或构造柱或采取其他措施。4.4.3 填充墙、隔墙应分别采取措施与周边构件可靠连接。4.4.4 在混凝土多孔砖砌体中留槽洞及埋设管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中应准确预留槽洞位置,不得在已砌墙体上凿槽打洞;2、墙体中的竖向暗管宜预埋;无法预埋需留槽时,墙体施工时预留槽的深度及宽度不宜大于 95mm95mm。管道安装完后,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 C20的细石
2、混凝土或强度等级为 M10 的水泥砂浆填实。当槽的平面尺寸大于95mm95mm 时,应对墙身削弱部分予以补强并将槽两侧的墙体内预留钢筋相互拉结;3、在宽度小于 500mm 的承重小墙段及壁柱内不应埋设竖向管线;4、墙面上不应留(凿)水平槽、斜槽,墙体中不应设水平穿行暗管或预留水平沟槽;无法避免时,宜将暗管居中埋于局部现浇的混凝土水平构件中。当暗管直径较大时,混凝土构件宜配筋。墙体开槽后应满足墙体承载力要求;5、管道不宜横穿墙垛、壁柱;确实需要时,应采用带孔的混凝土块砌筑。4.4.5 墙身不宜开设过大的洞口,当洞口的宽度不小于 3m 时,洞口两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边框或壁柱。4.4.6 混凝土多孔
3、砖砌体房屋伸缩缝的间距,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时,不应大于 45m;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时,不应大于 35 m。4.4.7 采用混凝土多孔砖砌筑的住宅、宿舍、办公楼等民用建筑,层数在 4层及以下时,应在底层和檐口标高处各设置一道圈梁;当层数超过 4 层时,除顶层必须设置圈梁外,宜层层设置。4.4.8 圈梁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1、圈梁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且连续地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形成封闭状;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相同截面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中到中垂直间距的 2 倍,且不得小于 1m;2、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单独配置;3
4、、圈梁应与横墙连接,其间距不应大于 15m。连接时可将圈梁伸入横墙1.52.1m,或在横墙上设置贯通圈梁。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4、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可取墙厚。圈梁高度不宜小于 200mm。纵向钢筋不宜少于 4 根 10,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按受拉钢筋采用,箍筋直径应为6mm,间距不宜大于 250mm。4.4.9 建筑在软弱地基或不均匀基上的砌体房屋,除按本节规定设置圈梁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的有关规定。4.5 墙体保温隔热措施4.5.1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保温隔热设计应符合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及相关标准、规范的
5、规定。4.5.2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的外墙宜采用外保温。保温材料厚度应根据保温隔热计算确定。4.5.3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采用外墙内保温作法时,应对冷、热桥部位进行处理。4.5.4 外墙外表面宜用浅色。4.6 预防和减轻墙体裂缝的措施4.6.1 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房屋的墙体裂缝,可采取下列措施预防或减轻;1、屋盖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屋面的传热系数应小于 1.0W/(m2.K);2、减少屋面混凝土构件的外露面;屋面的女儿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3、顶层墙体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大于等于 M10;4、顶层所有墙体内宜设置通长双向水平钢筋网片 b460,竖向间距500mm;顶层内外墙接槎处及外墙转角处应沿墙
6、高每 500mm 设置 2 根 6拉结钢筋,且伸入每侧墙内 700mm;5、除顶层构造柱按抗震设计要求设置外,山墙的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 4m,其余墙体的构造柱间距不应大于 5m,当构造柱不能上下贯通时,构造柱纵筋应锚入上下圈梁,锚固长度不得小于 40d;4.6.2 门窗洞口两侧的墙体(至少一砖长)应用同等级、同规格的混凝土实心砖砌筑。窗台宜采用现场浇捣的钢筋混凝土窗台梁,两端伸入墙体各500mm。4.6.3 混凝土多孔砖用于填充墙时,砌体与梁、柱或混凝土墙体结合的界面处(包括内、外墙),应在粉刷前设置细钢丝网片(网片宽 400mm,沿界面缝两侧各延伸 200mm)。4.6.4 墙面抹灰可采用混
7、合砂浆,砂浆强度等级应与填充墙材料强度相匹配。4.6.5 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墙体裂缝,可采取下列措施:1、宜避免建筑平面布置的凹凸曲折、立面的高低起伏;2、房屋纵、横墙宜贯通。横墙间距不宜大于建筑物高度的 1.5 倍;房屋长高比不宜大于 5,在软弱土层上 3 层及 3 层以上房屋的长高比不宜大于 2.5;3、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软弱土地基宜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础;4、在底层窗台下墙体的灰缝内,可设置 3 道焊接钢筋网片或 36钢筋,且伸入两边窗间墙内的长度不小于 600mm;5、应合理设置沉降缝,将房屋自屋顶至基础分为若干长高比小、整体刚度好、自成沉降体系的单元。沉降缝可按下列部位设
8、置:(1) 建筑平面的转折处;(2) 高度或荷载有较大差异处,或有、无地下室的交界处;(3) 过长房屋的适当部位;(4)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5) 房屋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6) 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5 抗震设计5.1 一般规定5.1.1 抗震设防地区的混凝土多孔砖多层房屋除应满足静力设计要求外,尚应按本章的规定进行抗震设计。5.1.2 混凝土多孔砖多层房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和地基;2、建筑结构的平、立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楼层不宜错层;3、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
9、的窗间墙宜均匀;4、外墙应沿房屋周边闭合布置,不得在任何一层的一侧甚至两侧全无外墙或外墙很少。顶层阁楼沿横向内收时,收进部分的尺寸不应大于房屋主体宽度的 1/4;5、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6、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抗震横墙除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外,最大间距不应大于 18m;7、除底层框架房屋外,不宜采用两种不同的结构体系,不得采用单排柱内框架砖房结构体系;同一底层的框架抗震墙平面内,不应在其上部分开建造两幢或两幢以上的房屋;8、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构造柱或其他加强措施。5.1.3 底层平面局部内收或外伸,形成上下层墙体不连续,或底层作为汽车库、小商店
10、以致外墙的门洞间墙宽度小于 1.0m 时,底部应采用框架 抗震墙结构体系。5.1.4 混凝土多孔砖多层房屋的总高度不应超过 21m。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房屋层数不应超过 7 层,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时,房屋层数不应超过 6 层。医院、学校等横墙较少的混凝土多孔砖房屋,总高度应降低 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注:1、墙较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 4.2m 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 40%以上;2、当房屋为坡屋面且利用屋面空间作为阁楼时,阁楼应按一层计入总层数内;3、房屋总高度指自室外地面到檐口的高度;房屋为坡屋面晨,房屋总高度自室外地面算至山尖墙的 1/2 高度处。半地下室宜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
11、;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较好的半地下室,可从室外地面算起。5.1.5 混凝土多孔砖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 3.6m。5.1.6 混凝土多孔砖多层房屋的总高度与总宽度的最大比值不应大于 2.5。注:单边走廊或挑廊的宽度不包括在房屋总宽度之内。5.1.7 混凝土多孔砖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下列规定,局部尺寸不足时,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1、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为 1.0m;2、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为 1.0m;3、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为 1.0m;4、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的最大高度为 0.5m。5.1.8 混凝土多孔砖多层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1、立面高差在 6m 以上
12、;2、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3、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防震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和房屋的高度确定,可采用 50100mm。5.1.9 烟道、风道等不应削弱墙体;当墙体截面被削弱时,应对墙体采取加强措施;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囱及出屋面的烟囱。5.1.10 底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的多层混凝土多孔砖砖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上部的砌体抗震墙与底部的框架梁或抗震墙应对齐或基本对齐;2、房屋底层,应沿纵横两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并应均匀对称布置或基本均匀对称布置。总层数不超过 5 层时,就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混凝土实心砖砌体抗震墙;超过 5 层时,应采用
13、钢筋混凝土抗震墙;3、底层层高不应超过 4.5m;4、第二层与底层纵横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的比值不应大于 2.5,且不应小于1.0;5、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6、上部的承重墙和厚度不小于 240mm 的自承重墙,其中心线宜与底部的框架梁、抗震墙中心线重合;7、底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抗震墙的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时按三级采用,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时按二级采用。5.3 抗震构造措施5.3.1 混凝土多孔砖房屋构造柱设置应符合表 5.3.1 的规定.表 5.3.1 构造柱设置房屋屋数6 度 7 度设 置 部 位4 3、47 度的楼、电梯间的四角,每隔 15m 左右的横墙与外
14、墙交接处5、6 5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7 度的楼、电梯间四角7 6外墙四角,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内墙局部较小墙垛处;单元式住宅的单元分隔墙两端;外墙转角的阳角处;底部设有框架柱的对应部位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楼、电梯间四角注:较大洞口指宽度大于 2.1m 的洞口。5.3.2 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本规程表 5.3.1 要求设置构造柱,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本规程表5.3.1 的要求设置构
15、造柱。5.3.3 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规定:1、构造柱最小截面,对于 2400mm 厚砖墙应为 240mm180 mm,对于 190 mm 厚砖墙应为 190 mm250 mm,纵向钢筋不小于 4 根12,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6 mm,间距不宜大于 200 mm,且在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加密范围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 1/6 层高及 450 mm 中之较大者,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房屋四大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2、7 度区 56 层的混凝土砌体房屋的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 4 根1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00 mm;3、构造柱与墙体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沿墙高每 500 mm
16、 设 2 根6 的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1m;4、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 500 mm,或锚入基础梁内。当遇有管沟时,应伸至管沟下。5.3.4 后砌的非承重砌体隔墙,应沿墙高每隔 500 mm 配置 2 根6 的钢筋与承重墙或柱拉结,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 500mm,柱内不应小于 40d。5.3.5 过渡层楼盖(框架抗震墙结构的顶板)板厚不应小于 120 mm,且不少于板跨的 1/3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C25,并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每层每向配筋率不应小于 0.25%,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 mm ,最大间距不应大于 200 mm。5.3.6 采用混凝土多孔砖
17、砌筑的住宅、宿舍、办公楼等民用建筑,应每层设置圈梁。5.3.7 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应上下搭接;2、圈梁钢筋应伸入构造柱内,并应有可靠锚固。伸入顶层圈梁的构造柱钢筋长度不应小于 40 倍钢筋直径;3、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200 mm。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和 7 度区的最小纵筋为 4 根10,最小箍筋为6250。5.3.8 混凝土多孔砖多层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面板伸进纵墙内的长度均不宜小于 120 mm。5.3.9 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 500 mm 设 2 根6 拉结钢筋,
18、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 1 m。5.3.10 混凝土多孔砖多层房屋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插入墙体内的悬挑式楼梯及无筋砖砌栏板。5.3.11 防震缝应沿房屋全高设置,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防震缝处基础应加强构造和连接。防震缝不应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5.3.12 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构造措施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6 施 工 6.1 一般规定6.1.1 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多孔砖应具有产品合格证,且必须满足 28d以上的厂内养护龄期。进入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多孔砖每批 5 万块或对质量有异议,应按混凝土多孔砖产品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检复试。6.1.2 堆放混凝土多孔砖的场地应平
19、整,周边应设置排水设施,顶部应采取适当年遮雨(雪)措施。6.1.3 搬运、装卸混凝土多孔砖时,严禁碰撞、扔摔或翻车倾卸;垂直吊运应采用带有网罩或围栅的吊盘。6.1.4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施工应采用双排外脚手架施工,严禁在墙体上留设脚手架孔洞。6.1.5 混凝土多孔砖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不应低于 B 级。6.1.6 混凝土多孔砖砌筑砂浆的稠度宜为 5070mm。6.1.7 当使用掺外加剂的砌筑砂浆时,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自投料完成起宜大于 6min。6.1.8 采用预拌砂浆或干粉砂浆砌筑墙体时,应分别按照预拌砂浆和干粉砂浆的相关规程的规定施工。6.2 施工技术要求6.2.1 混凝土多孔砖不应
20、浇水砌筑。6.2.2 砌筑时,应将混凝土多孔砖半盲孔面(铺浆面)向上砌筑。6.2.3 混凝土多孔砖组砌方式应与粘土烧结多孔砖相同,砌筑 240mm 厚的砌体,应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的组砌方式,水平和垂直灰缝应随砌随勾缝。6.2.4 正常施工条件下,砌体的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 1.5m 或一步脚手架高度内。6.2.5 外墙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小于其高度的 2/3。6.2.6 构造柱与砌体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模板必须紧贴砌体,严禁板缝漏浆。6.2.7 水平灰缝砂浆的饱满度不得低于 80%,竖缝砂浆的饱满度不低于70%。6.2.8
21、砌筑混凝土多孔砖墙体时,门樘两侧一砖宽范围可采用混凝土实心砖或者混凝土多孔砖。采用混凝土多孔砖时,孔洞面应朝上,用砂浆将孔洞填满灌实。6.2.9 混凝土多孔砖墙体粉刷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粉刷墙体的找平层、面层砂浆的材料、配比、标号、粉刷层厚度,应达到相应粉刷、装饰找平层和面层的要求;2、粉刷墙面时,墙面应干净。墙面粉刷宜刷素水泥浆,边刷浆边粉刷;3、墙面粉刷砂浆需掺加外剂时,外加剂应符合有关规定。6.2.10 冬期施工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04)的有关规定。砂浆不得冰冻,砂内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 10mm 冻结块。6.3 安全措施6.3.1 砌完基础后,应及时回填。回填土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6.3.2 砌体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超过 3m 且不得超过一层楼的高度。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设在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构造柱或门窗洞口处。6.3.3 雨天施工时,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每日砌筑的高度不应超过1.2m,收工时,应覆盖砌体表面。6.3.4 施工中在混凝土多孔砖墙中留的临时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 0.5m;洞口顶部宜设置钢筋混凝土过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