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论文两篇(冰点&电视文化).doc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3196593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子论文两篇(冰点&电视文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学子论文两篇(冰点&电视文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学子论文两篇(冰点&电视文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学子论文两篇(冰点&电视文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学子论文两篇(冰点&电视文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视文化: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对消费时代我国人文类电视节目“走红”的反向思考唐金凤摘 要 本文借助 “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了内涵重构,认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界限已经消弭,电视文化虽是大众文化的代表,但也同时具有精英文化的内涵;且根据“第三人效果” 理论,本文认为学界对电视文化泛娱乐化、 “三俗”化的认定,是受“第三人效果”影响的结果。关键词 电视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人文类电视节目;第三人效果一、引言长期以来,电视文化的内涵为学术界所争论。罗杰?西尔费斯通认为“电视从另外一些意义上说是我们家庭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融入消费者文化的一种手 段”?,在他眼中,受众欣赏电视节目就

2、是一种消费,电视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约翰?费斯克指出:“文化这个术语,当被用于短语文化研究 之中时,既 不是强调其美学也不是强调其人文主义意义,而是政治性的。 ”?他认为,电视文化是政治文化。也有学者引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 佐证电视文化乃娱乐文 化?,还有学者认为电视文化是快餐文化、民粹文化?、消遣文化、边缘文化、通俗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等。学者们对电视文化内涵的陈述,有如众人对 红楼梦一书的评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定标准,可谓众说风云。然而,几乎很少有人认为电视文化包含精英文化的内涵。多数人认为,与传统的报纸、期刊、杂志相比,电视传递的文本和图像符号,带有通俗化、娱乐化、商品化、消费化、世

3、俗化的意义。尤其是随着湖南卫视“快乐文化 ”节目、央视狂 欢类文化节目?、各电视台相亲、选秀、真人秀节目持续获得高收视率,很多研究者都认为,电视节目要迎合大众口味,做娱乐化、通俗化节目,才能较好地 “存活” 下来;电视文化作为大众文化,正如阿多尔诺所说,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 ,必须生产受众喜爱的产品(电视节目) ,所谓的人文类节目只有“死路一 条” 。然而,事实却难以支撑这种判断。2006 年,成功改革之后的百家讲坛成为该年度央视十大优秀栏目之一,仅次于新闻联播 排名第二;在新周刊推出的年度中国电视节目榜中, 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电视节目和最佳人文科教节目。同时,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 李敖有

4、话说 文化大观园 、中央电视台的人物 大家 走遍中国 、北京电视台的档案等节目均受到观众热捧。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当属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 , 自 2003 年开播以来,受到了来自包括观众和媒体的一致好评,收视率一直保持在台里前十位,且呈节节攀升之势。2010 年 3 月 20 日下午, 新周刊公布 了 2009 年中国电视年度成绩单,凤凰卫视冷暖人生节目获最佳人文节目,主持人陈晓楠与柴静、 闾丘露薇一同获“真实电视女杰”, 冷暖人生节目制片人朱卫民获“十大金牌制片人” 。此外, 冷暖人生还先后获得 2005 年中国十大记录片专题奖和 2007 年芝加哥电影节“最佳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可见,人

5、文类电视节目不仅没有走入电视专题节目发展的死胡同,反而迎来了收视率的“春天” 。在消费主义思潮日盛的今天,人文类电视节目为何反而走红?为何人文类电视节目走红的背景下,学者们却担心我们的电视文化会过于娱乐化和低俗化?本文试图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 理论和传播学上的“第三人效果 ”理论中寻找答案。二、人文类电视节目与电视文化人文类电视节目指节目内容定位于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电视节目类别,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是节目的手段和目的。人文类电视节目从节目形态上可以分为人文纪录片节目、人文访谈(谈话)节目;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人文历史地理栏目、人文现实类栏目。不 考虑分类的不同层面问题,仅从市场(产品)考

6、虑可将人文类电视节目分为三类:一是人文历史地理栏目,如央视科教频道的探索?发现 、 百家讲坛 ,浙江 卫视的风雅钱塘 ,贵州卫视的发现贵州 ;二是人文访谈(谈话)栏目,央视的讲述 、 艺术人生 ,湖南电视台的真情 ,江苏卫视情感地带 ; 三是人文纪录片,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百姓故事 ,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和安徽卫视的东方纪事 。?有的节目兼具两种或多种类别的内 容、形式,如冷暖人生 ,既有人文纪录片的内容,又穿插了主持人对人物的访谈。关于“电视文化 ”,郑征予在 电视文化传播导论 一 书中对已有的三种流行定义做了逐一审视:一是“以电视为传播媒介的大众文化”,显然,电视文化的内涵不限于大众

7、文化;二是“ 电视作为媒体,传播政治、经 济、科技、艺术等各类信息的文化现象”,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描述,未深入电视文化的本质;三是“电视介入人类社会生活后,所形成的某种文化形态”,指出了电 视文化的属性内涵,但依然不知电视文化的具体指向。郑征予在上述三个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所谓“电视文化” ,即“以电视特有的符号、内容、速 度、效果所造成的新质文化” ,作者在文中解释所谓“新质”,既包括对原型文化的改造、对新型文化的创造,又包括由此而引起的对人类心理、行为的改 变。?这一定义明确了“电视文化”的具体内容,只不过在网络媒体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电视文化早已不属于“新质”文化。欧阳宏生曾为电

8、视文化下过如下 定义:所谓“电视文化”,指的是由电视建构而成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由电视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理念、电视现象、电视影响力、电视受众、电视 创作者等要素构成,它是人们通过电视传播所产生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总合。?这一定义对电视文化做了较为全面的概述,本文认为,如果加上“以电子技 术为传播手段,具有高度兼容性与强大渗透力的一种文化形态”的描述,则更为全面合理。基于上述几种定义,本文认为电视文化至少应该包 含如下内涵:一、电视文化由电视建构,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二、电视文化包含电视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理念、电视现象、电视影响力、电视受众、电视 创作者等要素;三、电视文

9、化是人们通过电视传播所产生的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综合;四、电视文化具有高度兼容性与强大渗透力。由电视 文化的定义和内涵不难看出,电视文化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综合体。因为组成电视节目的要素如电视节目、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理念等都有高雅与庸俗之别,正 是雅俗共存的电视节目构铸就了电视文化的丰富多彩。那么,为什么人们总觉得电视文化是大众文化,而非高雅文化,更不可能是主流文化呢?我认为,这跟我们的 时代背景和对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概念的认知偏见有关。三、文化工业理论和电视文化法拉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是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最重要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组成部分,历来 被视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理论基点。本文对电视文化

10、内涵的界定,是建立在对大众文化含义批判的基础之上。认为“电视文化仅仅是大众文化 ”的人,对大众文化含义 的变迁缺乏敏感:今天的大众文化早已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眼中的大众文化。法兰克福学派眼中的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复 制和传播商品化了的、非创造性的文化产品的工业体系,其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都是按照商业化了的操作模式运行的,这种文化工业的产品即大众文化。因此,大 众文化并不是一种从群众自身中自发产生的文化,而是特指兴起于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借助大众传媒而 流行于大众之中的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整体上是一种大杂烩 。也就是说,大众文化的“大众 ”代表通俗性、杂烩性,这与电视文化不谋而合。

11、电视文化被认为是继 印刷文化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人类文化形态,众所周知,它诞生于消费文化时代,天然具有消费文化和娱乐文化的特征,且被认为是大众文化的代表 。所以,电视 文化被称为大众文化合乎情理,把电视文化归于大众文化“无可厚非” 。人类刚进入消费社会时,电视观众虽然有文化、地域、性别、年龄的差异,但电视大众的消 费欲求、思想和生活方式上趋同?。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大众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在现代 社会中,传统的那些划分身份然后再区分不同人们的不同活动区域的游戏规则,已经失效了。大城市各个群体越出了局限的藩篱,一些专供上层人士活动的场所,普 通民众也开始能自由出

12、入,无论什么高级的场所都拥挤着许许多多的大众,从酒吧到诊所,从美术馆到音乐厅,一种人人有权享有文化的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形 成。 奥尔特加说:“在我们的眼前以一种十分明晰的方式呈现出一个新的现象:大众仍然是大众,但他们却成了少数人的替代者。 ” 奥尔加特指出了一个显而易 见的事实,那就是过去曾经被少数人享用的文化,如今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了,转而成为大众的文化消费内容。陈默在电视文化学一书中 认为,没有人会抱怨今天人们在比过去更广的范围和更大数量上娱乐,事实上大众决定享用过去只适合于少数人的活动,这不会或不可能单纯只在快乐方面体现出 来。也就是说,大众既会进出酒吧去体会过去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的娱乐,

13、也会观看高雅的、精英的、主流的电视节目和阅读有品位、有深度、有思想的杂志来体验 精英阶层的文化生活。因而,这就不难解释,在我国社会转型初期,也就是农村人口进城还倍受限制的时期,城乡人们的生活品味差距会有如此之大,那时的高雅节 目和杂志难以存活很长时间,因为乡镇农村人口这块大市场尚未开掘,比如三联生活周刊刚创刊时走的是文艺路线,却总是充当街头小摊上的读本,只有有知识 有文化的人才会到小摊上淘回来阅读,那时卖的最火的杂志,还是类似故事会这样的通俗读物。电视节目亦如此,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国内最受欢迎的电视节 目正大综艺虽然属于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但其主持形式和电视节目形态仍然是通俗化的。而随着

14、时代的发展,各个群体和各个区域边界 逐渐被打破,乡镇农村人口也开始观看以往只有精英阶层才看的节目。当然,更多的原因是我国乡镇的快速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 越模糊,小乡镇上也有人经常看对话 人物百家讲坛之类的人文类电视专题节目,这样的现象甚至在农村也时有发现。奥尔特加说 过,大众并不是一个特殊的集团或阶层,它是无名的非个人化的社会存在,是一种无形的却又巨大的群体力量,它不但控制着普通民众,还控制着少数人,控制者艺 术家和作家,这样的大众压力和诱惑,以及这种力量的出现对整个现代文化(包括电视文化,笔者注)面貌所带来的深刻变化,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界限的消解等等 严肃的问题

15、,在后来的法兰克福学派关于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的讨论中得带了更加有力的张扬。也就是说,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正 在逐步消解,两种文化的边界日趋模糊。具体到我国,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 开展和大学扩招,我国的青年人文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城乡青年人之间的文化差距进一步缩小,乡镇农村青年人口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快的提升。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 “现在的农村,大学生已不是佼佼者”。精英与大众边界的消弭,使得类似冷暖人生这样的人文类电视节目有了更大的收视群体。更何 况,我国居民整体文化水平有了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养和人文情怀也有了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收看人文类电视专

16、题节目。四、“第三人效果”理论和电视文化国内关于“第三人效果”理论的研究成果还明显不足?,且关于该理论发表的论文 中,大多是对该理论的介绍,应用该理论对国内传媒现状进行分析的论文少之又少。禹卫华、张国良认为,“第三人效果”理论至今还未找到真正的本土化“落脚 点”。笔者思考了“第三人效果”理论与电视文化的一些关系, 认为可以将两者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第三人效果”一词出自戴维森教授著 名的论文传播的第三人效果,论文认为“受众倾向于过高估计(overestimate)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对其他人(others)在态度与行为上的 影响”,即每个接触到劝服传播信息(无论此信息是否具有劝服意图)的受众将会预

17、期此劝服信息对其他受众的影响大于此信息对自己的影响。这就不难解释,新闻传播学界对电视文化娱乐化、“三俗”化的担忧与焦虑。最近几年,学界涌动着一股担忧电视节目泛娱乐化、过度庸俗化和低俗化的强大势 力,诞生了一大批讨论电视节目娱乐化、庸俗化的论文,不少论文对电视节目娱乐化、庸俗化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研究,如关于真人秀、相亲、选秀、婚恋、约会节 目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得出了中国电视文化过于娱乐化、庸俗化的结论。最近,“郭德纲事件”又引发了一场关于反“三俗”节目的口水战,起因是部分文化工作者认为国内电视节目、文化节目、曲艺节目过于低俗、恶俗、媚俗(统称“三俗”),电视文化脏乱不堪。对于“国内电视节目过于娱乐化、三俗化”的结论,笔者存有疑问:电视节目娱乐化与非娱乐化、“三俗”化与非“三俗”化的界限在哪,娱乐化、“三俗” 化有没有一个评判的尺度?国内电视节目真的过于娱乐化和“三俗”化了吗?对于第一个问题,国内几乎没有学者给出答案,讨论电视节目娱乐化的论文,没有指明 那条娱乐化和“三俗”化的红线,没有提出界定电视节目娱乐化与否、“三俗”化与否的明确界线;对于第二个问题,国内的很多论文都给出了肯定答案,但缺乏强 有力的论据和逻辑缜密的论证,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