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张绍轩《丝路讲解词》简明版.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3197335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博物馆张绍轩《丝路讲解词》简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博物馆张绍轩《丝路讲解词》简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博物馆张绍轩《丝路讲解词》简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肃省博物馆张绍轩《丝路讲解词》简明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肃省博物馆张绍轩《丝路讲解词》简明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简明讲解词张绍轩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走进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展厅。我是本馆志愿者,义务为您讲解本展厅文物。一。丝绸之路路线图版(史学家把沟通中西方的商路统称丝绸之路。 )1. 草原丝绸之路2. 绿洲丝绸之路3.海上丝绸之路二、丝绸之路的前奏1.权杖头:这一特殊器具在我国发现数量不多,仅在我省,陕西、新疆等地有出土,我馆展出的几件权仗头质地不同,有彩陶权杖头、石质权杖头、青铜权杖头。远古时期,在西亚、中亚、皆有权威人士执权杖的习俗,这类文物的出土,说明是与中亚文化接触和交流的结果。2. 金鼻环:看上去似手镯,圆形开口处呈扁圆夹口,黄金质地,应属于游牧民族上层或有身份地们的人佩

2、戴的。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3. 玉:是一种温润光泽的美丽矿石,古代先民雕琢成器,赋予千般万种的灵性,融进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古人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4. 蚕纹双连陶罐:出土于临洮马家坪,属齐家文化泥制红陶器,大约距今 4000 年左右,在两个罐体的腹部,分别采用阴线条刻有蚕体 6 条,每罐三条,能明显看出吞头、嘴 眼。这些蚕纹很可能是人工家养蚕,表明中国养蚕的悠久历史说明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就已懂得了养蚕缫丝。5. 三足红陶鸟形器:广河齐家坪出土,高 12 厘米,属齐家文化类型,器物质地以红陶泥制。器型鸟头较小,但特征明显。 (嘴部、眼睛等)尾部呈器口,鸟型腹部容腔饱满,以三足相托

3、,给人以敦厚稳健之感。此器物与波斯古2文化的鸟形陶器有诸多相似,这不难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6. 甘肃被专家称为彩陶之乡,这一展柜只成列了部分我省出土,与新疆等地有类似器型纹饰的彩陶,表明远古时代,东西方应该就有交流。7.这件三狼纽盖彩陶鼎独具特色,深深打上游牧文化的烙印。说起鼎,在我们眼中似乎更熟悉的是青铜鼎,接下来就请大家参观我馆的西周青铜器。8.在我国陇东地区的灵台县白草坡,发掘、清理了一批西周墓葬,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鼎,原来是作为炊器,后来成为礼器中最重要的器种之一,而且是国家王权的象征。( luan)伯提梁铜卤,器物美观大气。呈圆筒形,带动带盖,在方棱扁条式提梁面上饰凤纹,在提

4、梁与卤身结合的两端铸有牛首,形象生动逼真。爵:古代的饮酒器,即现在的酒杯,器型别致,长圆腹,前有倒酒用的流,后有尾,腹旁有把手,口沿处有两柱,器物下部有锥形三足。9.人头形铜钩戟:是我国古代独有的一种多功能长柄武器,可勾可刺可横砍,是杀伤力很强的兵器。刃部铸成形象奇特的人头形,深目浓眉,披发卷须,大耳巨鼻,嘴唇突出,腮部有线条粗而深的唇形纹饰,这一形象显然非华夏人相貌,据考证分析,可能是当时对西周王朝威胁最大的猃狁(xian yun)人。10. 战国鼎形铜灯:铜灯的灯盏为反扣的器盖,从器腹两侧伸起的两个活动支架将铜盖托起,盖内可燃油点灯。这件铜灯,作战时携带方便,放下支架,合闭于器腹上,器盖上

5、的一对宽嘴鸭首,扣住活动支架,在鼎内装满燃油时,由于器物制做得严丝合缝,油不易漏出,是一件实用和美观相结合的匠心独具的精品。11. 秦编钟:一种打击乐器,大小不同的几枚按序配列为一组,所以叫“编钟” 。这一组编钟来自礼县永兴乡,是公安人员从盗墓者手里追缴回来的。312. 鹰首形青铜权杖头:永登榆树沟沙井文化墓出土。鹰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崇奉的猛禽。鹰头制作生动,突显出尖喙圆眼,严阵以待的神态,这个鹰首权杖头,是部落首领身份地位的象征13.镶绿松石金耳环:出自沙井文化,约为春秋时期。金耳环为圆形,下联耳坠,耳坠为镶嵌的绿松石,制作精美, ,技术娴熟,器物华贵,应是有身份人所佩戴。三、丝绸之路的开拓

6、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作为汉朝使者率领随从出使西域,与乌孙、大月氏、康居等三十六国建立关系。从此,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14. 弩机:是一种用机械力量发箭的弓。15.转射:汉代边境坞墙或烽燧上安置的防御观察器。16. 甘肃被专家称作简牍之乡,目前我国出土的汉简 82%保存在甘肃。所谓“简”指的就是竹或木削成的具有一定长、宽、厚度用以写字的薄片。一般是每简写一行,偶有两行者,字数则因简的长度及字形大小而异,少者数字,多则数十字乃至百余字。若干简牍编联起来即成“册” ,通常一册就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这是我国书籍的最早形态。17. 铜奔马及铜车马仪仗队是 1969 年 10 月出土于我省武威雷台汉墓。铜

7、奔马:高 34、5 厘米,长 44、5 厘米,宽 13、1 厘米,重 7300 克(7.15 公斤) 。铜奔马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逸足奔腾状,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刹那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铜奔马全身的着力点集中于超蹑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是按照良马式的标准去塑造的,集河西走马、大宛马、蒙古马等马种的优点于一身,特别是表现出河西走马的对侧步的特征,使4凉州骏马遨游丝路,势凌万里的不凡气质,通过巧妙的构思经营。精练的艺术造型和卓越的铸铜工艺完美地体现出来。铜奔马成为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因此被列为中

8、国旅游标志。铜奔马驰誉世界,它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铜车马仪仗队:是由 38 匹铜马,一头铜牛,14 辆铜车,17 件的手持矛与戟的武士俑和 28 件奴婢组成,它是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的东汉车马仪仗铜俑,显示出汉代群体铜雕的杰出成就。象这样成批、成组、精致的铜质车马俑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现。18. 釉陶陶楼院,这一多层建筑模型,为研究我国东汉地主庄园和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19. 丝绸刺绣花边:在每一个小三角里,都绣有一只神态各异的仙鹤,历经 2000 年的岁月洗礼,丝绸绚丽的色彩尽失,但我们透过精美的刺绣花边,依稀可以遥想当年的盛况。20.医方简:1972 年出土于武威旱滩坡一座东汉初年墓中,

9、大部分保存完好,发现共有 92 枚医药简牍。这批简牍,为我们保留了不少古老的中医资料,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代医学水平。表明当时的临床治疗不仅已经确立了“辩证施治”原则,而且已形成了较严整的科学体系。21. 仪礼简: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 仪礼简是目前所见最古老的写本,在版本校勘上有很高的价值。该简册书写工整秀丽,是汉代墨写隶书的上品。22. 肩水金关纸:发现于居延肩水金关西汉墓,是现存的我国早期古纸标本。23. 木雕工艺:甘肃汉代木雕至今仍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令人叹为观止。木独角兽:磨嘴子汉墓出土。长 57 厘米,为汉代木雕中的代表作品,代表它通常放在墓门前用来镇墓,辟邪,独角兽是

10、传说中的一种神兽,5又被称为“獬豸” ,国内考古学家认为可能与犀牛有关。24. 墓室壁画:在河西走廊西部出土了一批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壁画墓彩绘砖,它是古人在砖上用线条和色彩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了解当时的河西地区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价值。25.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色彩多以黄、赭、绿三色为主。唐三彩用于随葬,作为冥器,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一般可以分为动物、生活用具和人物三大类,而其中尤以动物居多。26.佛陀之光:天梯山石窟是我国最早见于史册记载并颇有影响的一处早期石窟,按我国石窟寺开凿先后顺序,天梯山石窟居第二位,稍晚于莫高窟,始建于北凉时期

11、,1959 年甘肃修建黄羊水库,即将淹没这些宝贵的文物,出于对他们的尊重和保护,专家把他们都请进了甘肃省博物馆。27. 唐代彩绘一佛二菩萨主尊坐佛,全跌坐,阴刻波线纹肉髻,丰颐秀目,低垂下视的双眼和紧闭的双唇,流露出庄重深思的神情。右手结禅定印,左手肤膝,也表现出恬静的心境。身着圆领通肩大衣,衣纹为梯形线条流畅,表现出质地柔软厚重,造像比例适当,体态雍容宽松。右侧菩萨:天梯山石窟菩萨大多体形高大,体态丰满,肌肤莹润,亭亭玉立。是唐代所谓“丰肌秀骨”的典型。28.五重舍利宝函:1964 年出土于甘肃泾川的一座唐代大云寺塔基地室。共 5 件,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琉璃舍利瓶组成,大小相隔套装在

12、一起。最外层为石函,由质地坚硬的灰色大理石制成,方形履斗形,顶上正中方格内写“大周泾川大云寺舍利之函一十四粒” 。第二层为铜匣,通体鎏金,间刻忍冬纹,盖顶嵌一银质莲花,十二瓣,莲花中心镶一桃形银珠。正面挂鎏金6铜锁钥。第三层银椁,覆瓦盖式,通体忍冬。两侧各安两圆环,底座呈长方形,四面有勾栏一周,空间镶嵌菱形花纹,第四层金棺,棺盖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绿松石镶嵌成大莲花,周围又饰以金片组成的小莲花。金棺内有一檀香木小隔板,一琉璃瓶装舍利十三粒,形如米粒,质似珍珠。瓶上盖古铜色丝质小帕。这套舍利容器被确定为国宝级文物。29. 金书西夏文佛经:定西。用泥金抄写在紫青纸上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现存八页,该经

13、保存完好,色泽如新,书法精美,是西夏时期的作品。宋代的经书汉文佛经也不多见。所以,这件金书西夏文佛经是中国古代佛经中的精品。30. 摩竭纹铜镜 (金):带翼的龙头鱼身纹是金代铜镜上流行的纹样,源自印度的巨鱼摩竭纹演化的样式,这件鱼龙变化镜却是绝无仅有的珍品。31. 玻璃莲花托盏 :漳县汪世显家族墓出土,这套盏托造型优美,色彩艳丽、工艺精湛,是至今出土最完整的一套古代玻璃盏。32. 耀州窑青釉卧狮灯盏:灯座为卧狮状,狮子四肢前屈,尾翘,张嘴露齿,回头左视,耳鼻须眼等刻印清晰,形象生动活泼。狮背上放置一菊瓣口的灯盏,盏心为折枝牡丹纹。33. 磁州窑虎纹瓷枕:瓷枕呈长方形,白釉褐彩.枕面主题纹饰为一卧虎,上方题”明道之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笔于沙阳”,底部有”张家造”印迹,前后左右面绘折枝牡丹.兰草花纹,虎横卧山林,肌健毛密,威镇一方,运笔纵横倾泻,如醉如痴,意趣横生,堪称上品.34. 白釉剔花罐 西夏:国家一级文物。圆口略外折,口沿下有一圈突起,施复合釉(先在胎上施白化妆土,剃刻花纹后,罩透明釉) ,罐内施酱色釉。肩部刻两圈卷草纹,中间隔两根弦纹,腹部刻牡丹纹,最下部留白,花繁叶茂,生意盎然。135. 铜牦牛:这是我国第一件以牦牛为造型的青铜器,风格写真,造型质朴,冶炼技术高超,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藏族艺术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