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盂县民间丧葬习俗整理盂县的丧葬习俗大体和其他地区一样的,我就一些细节整理如下,按照丧葬的次序一一道来。1、穿装裹衣:老人下世叫“老驾” ,及将下世为其穿衣服叫“装裹” 。 “穿装裹衣” ,大部分老人在行将“老驾”的时候就由儿女或者家族里本家人给奄奄一息的老人穿好“装裹衣” “也叫“老时衣”。装裹衣一般是,比较困难一点的人家穿三件套。比较富裕好的人家穿五件套。在穿装裹衣前给亡者要洗干净脸、剃好头(女人要梳好头) 。装裹衣绝对不能给亡者穿带皮毛质底的服装,尤其不能穿皮鞋。忌讳,怕来世投胎转生牛马等牲畜。穿起以后亡人身底下不能铺毛毡、毛毯等带毛的被单,忌讳,怕亡人到了阴曹地府阎王爷让其数清了毡、毯上
2、几根毛才接受死者的报到。2、停铺:老人“老驾”的时候,大多儿女守护在旁。一旦咽气,孝子便去告请本家族人。来齐后,先到野外刨一大块白土块,用刀砍磨成一个枕头样子的东西,把一个用红布缝制,叼一粒玉茭豆的鸡形,垫在上面作为枕头。然后摘下一扇门板,把亡人的遗体安放在上边叫“停铺” 。 “停铺”头朝的方向有讲究,一般是人一咽气,就得看印在灶王爷像上的“皇历” ,按皇历说的,头朝太岁不在座的方位,(曰“空方” )安放即是。解放以后,大部分人家已经不循此例,把亡人遗体头朝太阳所在天上的方向安放好则可。在“停铺”的时候有几件事要做。1:挎“打狗饼”.就是把用玉米面或二谷面烧成,直径一寸左右的饼子挎在死者遗体的
3、胳膊上。给挎上的“打狗饼”是按死者年龄一岁一个,再加天一个地一个。 “打狗饼”的作用是说,在去往阴曹地府的路上,有许多饿狗,把打狗饼扔给就可以顺利通过。2 放“口含钱” 。儿女把用红头绳栓好的两枚铜钱放到死者的唇边,叫“口含钱” 。说死者赤条条而去往西天,含在嘴里的钱可以当路途盘费所用。3:捆足手。当家族人中的长者用一缕皮麻把遗体的手足拢住,说是怕死人有“动作” 。实则是门扇窄切,以防死者的胳膊抛下来难看而这样做的。这些事办完了,随即选出当家族人中辈分最长年龄最大者为“主丧人” 。由主丧人主持,研究商讨事情办理的大小以及破孝的范围。此事按照“葬父由子”的俗话一般由孝子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出,主丧人
4、吸收大家的意见定妥。放“起身”炮。死人的临终事情办理完毕就出门外放炮,以告村闾,有人新亡。此炮只放一声,有别于其他诸如搬家、暖房、做三周年等事。烧断气纸。起身炮放毕,孝子孝女在遗体下面点起“照尸灯” ,(旧时“照尸灯”是一盏“灯竖”放一个油灯碗儿或平放一只油灯钵儿,用棉花搓捻加蓖麻油。现在已改用白蜡烛)孝子烧一炷单香。而后孝子、侄儿男女一齐跪地,醮一封五色纸曰“断气纸”,匍匐大哭,以示悲痛,也告慰亡人一路走好。死人断气的时间古话遗留是早上最好,说是三顿饭都给儿女留下了,奈何,死亡的时辰一概不能由人。请阴阳。哭过以后,就派人去请阴阳先生。我们这里多请的是苇泊家、霍树头家、五里庄家、山南石涧沟家。
5、 (这几家中,头数苇泊阴阳不论贫富贵贱一律对待,而且纸扎活儿也很精干) 。等阴阳先生一到,先是“罩面” 。就是在所有供着的神龛和祖宗像上面贴一张五色纸,以告诉神祖们丧事期间请你回避,不惊动诸位了。死者的脸上也掩一张,以示成了祖宗,跟祖宗一律对待。阴阳先生常规性的吃过饭后就是坐在丧房开始铰剪门吊,门幡、岁数纸、引魂幡(引魂幡中间的纸条上有字语曰:慈父(母)发引引魂幡)写位牌、糊粘男手捧“孝经”女手拿蝇帚的“童男女” (夫妻都下世的)或男女都拿蝇帚的“孝白童” (一个老人下世的)之类的冥品。这时候家人贴起门吊,把白纸糊在所有的门板两厢。把岁数纸用皮麻栓一块瓦片绑在一根“拉咯” (连枷)柄上挑在大门
6、垛上。岁数纸,每一岁一张,再加天一张地一张,以示亡人享年几岁。上世纪 60 年代以后,不请阴阳先生来了,一般都是去问下出殡的日期和所用“镇物” ,写回位牌就算是请阴阳了,下来的“门吊” “引魂幡”都是请村里的巧手人给好歹铰把一下就算。请阴阳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择功夫。就是选定“发引”的日期, 俗称“看天气” 。 择功夫讲究很多,打发死人虽然是丧事,但也要选择吉利的日子。吉利日子多是“除、危、定、执、成、开”所谓的“黄道吉日” 。但是又据阴阳先生说, “建、满、平、收。闭、破”的所谓黑道日也未必没有“吉利功夫” ,那就看你择准择不准。择功夫最好是与五天七天碰上。但又要讲究“七不出,八不入”的成规。
7、所以说“功夫”说好择也好择,说不好择也不好择。好择是只能顾及一两头,说不好择是全顾及了就很难择得起来。当然也有遇在四天六天的。如今看来“功夫”好坏在人“迷信”去了,大可不必非阴阳所择的“好功夫”不行。回忆“文革”那几年,谁家也没有择过功夫,谁知道哪天是“吉利”日子,哪天是“不吉利”日子,不是也一样的打了发死人。定镇物。镇物是按死者死亡的日子和时辰定的。大部分是一些朱砂、桃条、柳条、五色石头、柏木人、小木盒、面鸡、面人、桃核、杏核、黄牛皮,黑狗毛、某种中药等东西。有的要放进棺材里,有的则放置棺材外边。镇物中还有一种最厉害的是就是“黑炭” 。一般的死人都不用,就是专为“犯动作”的死人准备的。古话流
8、传说放了黑炭就是把死者的灵魂压在“阴山背后” ,永远不得转世。写位牌。写位牌起首要分朝代,亡人一概叫处士比如:前清处士、民国处士,建国以后改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接下来男为显考、皇考(对亡父的美称)女为显妣、皇妣(对亡母的美称)男是某(姓)府君,女为某氏太君(五品以上官职者的夫人或母亲) 。硕人(本意指高贵美丽的妇人,写位牌用于一般人的母亲) 、孺人、安人(明清时七品以上官职之母或妻子的封号) 。某府君某太君之下写一讳字(偏左)接下来写薨者名字。名字下下写享艾寿(50 岁60岁) ,花甲寿(60 岁左右) 、古稀寿(7080 岁) 、耄耋寿(80 岁以上) 。最下边写“之灵位”左边低两格写生于
9、年月、日、时(时辰记不清就写吉时) 。右边写卒于年月日时。现在都以公元纪年,加岁在夏历月日。砍孝棒。与此同时是派出人去砍孝棒,孝棒多数来至野外老坟墓塚的柳树上。男女孝子的最粗,糊裹上剪成条状花边的白纸条。其他人粗细以远近亲疏类推,凡穿孝的每人一根在必要的场合柱上。破孝。有“大破孝” “小破孝”之说。光景好的一般都是大破孝到五服。小破孝是到直系亲属。但都得请家族中有裁剪技术的上年纪老太,或是村里老者的女人把事先准备好的或者临时扯回来的白布, (也叫孝装)拉开做成孝帽、孝衫、孝裤、孝带給孝子、孝媳、孝女、孝侄、孝孙等穿戴,男女孝子均腰系一缕皮麻。孝帽和孝衫两肩上缀“麻圪都儿”过继子、养子、奶子、义
10、子不缀,以示己出与否。孝子绷的鞋子是,已经亡故了一个“老人”后跟绷得留一指宽,父母双亲都下世了的要绷满,但出去的时候一律踩倒后跟。侄儿孙子戴“铲铲帽” ,侄女孙女,娶过闺女戴“来回条” ,没有嫁人的戴“不来来” 。曾孙铲铲帽前面缝一块小三角黄布,玄孙缝一块小三角红布以区别辈分。此两辈的女者娶出去的戴“来回条”没有嫁出去的戴“不来来”也分别染黄头和红头。拉孝的老人一般要坚持到央倒“人主”戴起孝为止。守灵。一般是多子的长子在丧房守灵,没有特殊情况不出丧房。头不能梳脸不能洗,晚上和衣而卧一时儿。多数时间接济给“照尸灯”添油拨焾,给死者烧香,有的孝子长跪守灵。丧房的地不能打扫,家不能拾掇。 (形容父母
11、下世如同塌了大天,顾不得了许多)一直到出殡“服三”完后。报丧。报丧有说道。 “人主家”死者的岳父家(通称小人主)外祖家(老人祖)必须是孝子亲往(一般是次孝子)其余亲戚大都是侄儿、孙子前往。去了以后把孝棒立在大门外,进屋先给人家祖宗爷磕头,告诉人家,谁下世了,几时出殡。不管跑几家都得吃饭,就是水你也得喝一口,说是人家最后给死者款待一顿。你代表死者吃下去是必须的。报丧回来哭着进大门,一进丧房在死人灵前磕头算是交差了事。吃大锅饭。所有在家或是出去办事的人,都在事主家吃饭,过去吃食不占,人们都很差于那一顿饭,吃起来三大五碗的,好像没有个饱这才留下“死人不张嘴,一天一斗米”的说法。现在大不是前了,有时候
12、还的上门叫吃饭了。早晚烧纸。死人一般放三至七天(旧时富人家也有入棺停灵正寝月余的,但毕竟少数)三天者叫“短三天”也叫“紧三天” (死小口居多) 。现在大都放七天最少五天。期间每天早午晚烧纸,放大炮或响鞭,女孝子们“歌歌摆摆”哭嚎。临时有邻居朋友来吊祭也得有人陪着哭泣一会儿。一日三顿吃饭,不管是谁在灵柩前,第一筷子总的挑给供在桌子上的碗里。说是死者还没有断了人间烟火,让他先来品嚐。看死人。死人停铺起以后,每天晚上要有两三个当家陪守灵的孝子。说是怕猫狗等长毛的东西进了丧房惊动了死人。一惊动就会变得难看怕人。看死人不能吃炒瓜子、炒黑豆,更不能吃烙饼,说是怕死人翻转身伸出手跟你要,一晚上饿了就勉强吃现
13、有的玉茭面饼子窝窝头。这也许是旧时家不富裕,吃食寡有生出来的说辞和防备他人破费的法儿。入殓。一般是在第三天或者第五天黄昏时分将遗体放入棺材内叫“入殓” 。入殓前在空棺材里放一把干草, (过去防止尸体腐败流出液体还要在最底层撒寸数厚的白灰“把干” )摆七张毛头纸(白麻纸)用七枚铜钱压住。棺材小头朝里架进丧房,按铺单不铺双,论长次,讲亲疏,分远近,由下而上的规矩把所有送来的褥子铺现成(长孝子的最贴身) 。褥子上不能有飞禽走兽的“活物儿” (苫的覆面也是如此) ,然后把遗体安放进去,去掉“口含钱” ,解开足手。然后再放一些桃条柳条桑条之类的所谓“镇物” 。在入殓时严禁叫任何人的名字,只用手势指挥。不
14、许哭泣,不敢将眼泪掉在遗体上面。迷信说是怕把人的灵魂叫走或带走。入殓毕大哭,燃放大炮响鞭。筛灰。入殓完以后家中长者领孝子到五道庙筛灰。其所用工具和步骤是:新笤帚一把(栓红布条) ,簸萁、箩子各一张,先把一抔白灰(现在改用白面了)筛在棺材底,然后就去五道庙如法把灰筛在神台下。路上不得跟任何人说话,一路哭回,在灵柩前磕头,事毕。烧夜纸。一般在入殓当晚子时进行。到了那时候人都是悄悄咪咪的,有一个人弯下腰去看看棺材底筛的白灰说“有了” ,迷信是说死者的生肖属相来过。在白灰上,牛踩牛蹄,虎留虎爪,走下了“脚印” 。于是凡穿孝的由一位长着领着都去五道庙烧夜纸。来五道庙后,那位长者例行公事地看看也说“有了”
15、 ,大家便磕头烧纸立起,调了个方向,对着一处说叫“望乡台”的地方,仍旧烧香醮纸磕头,而后放三声大炮起身返回,最小辈走前,依次类推长孝子在最后,不敢扭头径直哭回。 “烧夜纸”有说道,说是死者灵魂在望乡台得见儿孙最后一面,跟着孝子回到大门口就有神鬼把住不让进去了,于是扒住岁数纸大哭三声无奈而去。烧夜纸回来,不管好赖总的吃一顿饭, (过去是混锅撅圪垯,现在改吃方便面)原因不得而知,也许是旧时人们吃食不好,熬了一夜的眼填吧填吧肚子聘帮忙人。除了放短三天的死亡当天即请人外,停放七天的,一般到四天,根据事情的大小聘请帮忙的人。 (主要是挑葬的抬棺材的,叫 土工 。做饭的叫锅上 ) 。孝子由一名长着引领去要
16、请的人家磕头。大事(上罩)的聘请二十余人。小事则聘请十四五人。大事聘到家族远股,小事则在近股聘请。古话说孝子的头不值钱(凡是用人,见面不管辈数大小就磕头) ,最值钱(一旦孝子给磕下头,再忙也得应承,按时前去) 。买器物。用别人家一次性用品要付钱。死了人办事难免有的东西自己家没有,那就得向邻居别舍告借,凡一次性的东西就得给人家付钱,比如干草、茭圪榄、白灰都要付给几毛钱,对方也知道不说多少如数收起。说是取个吉利。破土。破土是孝子先在坟茔“后土碑”前烧香磕头醮黄表纸,将一把干草用头砍断三截,然后在要开的坟墓上刨几头就回家忙其他事去了。接下来就是土工们挑葬打墓。这是帮忙人的主要营生。这个营生有两种情况
17、,一种情况是,一般老者早年或自己“弹挣”或儿女“张罗”就把墓葬碹好。这种情况帮忙的只是来挑开“八九七尺二” (指深度)的“阳圊”把里面的余土腾撒出来(已经埋进死人的打开“垭门” )即可。另一种情况是按照习俗不能直接上坟的,英年早逝父母尚在者或非正常死亡者要择一地方打坟墓“寄埋” 。此种情况,为的将来再挑容易。所以阳圊不打多深,只是用一种叫“牛扯腿”办法打下四五尺即可,这样的寄埋坟墓一般打在“阳坡弯弯” ,起码是不会聚水的地方。不管挑葬还是打墓,营生必须做得妥妥当当,不得偷工减料。相反七扭八歪,下葬困难,就要挨“土工们”的咒骂。当然事主家要好好招待,早上给红稠饭馏大米,中午大把拉面压河捞的给吃好
18、,半前晌送馒头卷子的干粮。把那些帮忙的待承的满心满意。干起活来也就全心全意的了,即使有的主家招待稍有差迟,人们也只是在背地里说说或明里“阴嚓”几句,但把营生还是要干好的。因为有“甲倒累甲,户倒累户”这样一句古话。在鞭策着大家。请总管。丧葬的的目的所在就是把死者顺顺利利,体体面面埋殡了,对于孝子来说叫做“黄金入柜” 。所以第七天的出殡发引,事无巨细,说辞也多,得有一个精心的总管,有合理全面的分工。不少总管都是全村里能说会道的精明人。他一去了,首先把人员安排名单张贴出来,所有人按部就班各司其职。总管会同“主丧”有权司掌、实施、裁决一切事宜。搭供蓬。过去没有租赁这一说,全是自己用杉杆绑架,大帆布扯起
19、。有的人家还要另搭一个灵棚,根据门戚大小,櫈几块宽大木板摆贡献用。灵棚两侧挂一副挽联,多是:“白雪离天岂有归云之路,黄花落地再无返树之期” “想从前赤手无资辛苦成家亲力瘁,叹今后丁年失怙苍颜莫睹子心悲”之类的话。摆孝子供。灵棚搭起之后,先将族里家谱挂起,近股祖宗位牌请出摆放中央。供上孝子的贡献(二十五个光馒头,有的也摆汤饭。围像人) 。摆全供。老人一下世,闺女就的披麻戴孝回婆家磕头请贡献。到第六天下午由大戚人(多是亡者亲家翁)领儿子,抬食落, (食落整架 125 件半架 75 件,整架的办完事折走 75 件,半架全部留给事主)来给亲家摆供“烧朝天纸” 。一进村放三声大炮以通知,家里戴“铲铲帽”的和帮忙的去接住贡献把花草纸扎一起肘回来。其余侄女的也同样接待。唯独外甥是“迎门孝” ,没有人接,自己哭着进来。等贡献到齐后,吃“打食落饭” 。多数是一碗扁食汤。临了按远近亲疏开始摆供。盂县人不摆高供,一律是馒头(蒸供)松圪桃、麻叶(油供)的平供。讲究人家摆一路花儿馒头, (顶子上捏一出如黄鹤楼 吕布戏貂蝉 梁祝姻.楼台会等戏剧人物或者“孔雀回头看牡丹” “野雀登梅” “五福捧寿”等面塑,后来几年又添了“龙凤呈祥”等等。事主家要给来客抬食落、担盒受苦钱,随着人们的不断富有,食落过去 5 10 元,现在上涨到 50100 元。担盒也由 5 角 1 块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