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04802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化人类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第一章 人文研究一、填表题请填写以下人类学体系表格空白部分二、填空题1. 人类学者在田野工作后,最终调整知识和思路,进而完成的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就是 。2. 体质人类学研究人类的 和 。它的作用在这里主要是加深人文学者对于文化的生物学基础的理解。3. 1958 年, 发表物种起源 ,系统阐述了生物进化理论。从而直接影响了进化论人类学的产生。进化论代表人物泰勒著要关注的是原始宗教,并提出了泛灵论,也叫做 。4. 1870 年, 在经典民族志作品易洛魁联盟的基础上,出版了名著 ,系统地提出了家庭进化的理论,后来,他又在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 中全面的发展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并对

2、原始社会进行分期,大致分了 、 、 三个时代,并将 作为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志。三、选择题1. 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因为任何一个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各族文化没有优劣、高低之分,这是 理论的观点。A文化相对论 B文化中心论 C种族主义 D文化普同论2. 恩格斯曾经指出: 是“从人和人种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过渡到历史的桥梁” 。A人类学 B社会学C民族学 D考古学3. 体质人类学包括 (多选)A人体形态学 社会生物学 B生物进化论 古人类学C考古人类学四、名词解释1. 文化2. 进化学派3. 传播论4. 文化圈、文化层、文化亲缘关系的两个标准5. 社会决定论6. 历史特殊论7. 濡化8. 文

3、化模式、国民性9. 功能论 & 新功能论10. 社会冲突论11. 普同论、文化相对性、适应、整体性、跨文化比较五、简答与问答1. 人类学学科在广义和狭义上有哪些分支。2. 如何理解人类学的进化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哲学思潮的关系?3. 简述摩尔根将原始社会划分的几大阶段。4. 新功能论“新”在何处?5. 文化功能论与结构功能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 叙述文化人类文学理论发展的脉络7. 费孝通、林耀华等人类学前辈如何借鉴西方功能主义理论研究中国社会?8. 试从中国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说明中国人类学的本土特点。9. 是论述人类学与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考古学等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10. 思考学习人类

4、学有什么作用或者意义。11. 说明跨文化比较的方法及其前提条件12. 如何认识整体性的文化研究13. 如何认识文化相对主义14. 阐述你所知道的人类学的认识论主题第二章 田野民族志与人类学研究(3 课时)一、填空题1. 在其他社会科学家看来,人类学中的质性研究主要在于探讨文化现象、形成民族志、 和 研究的学术传统。2. 在 一书中已经提出了田野工作的具体方法,并认为通过这些方法和一定程序有望获得可靠而有效的民族志资料。3. 从事田野民族志研究的人类学家的选题一般有两种选择,即: 和 。二、选择题有目的的对当地的日常活动、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等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是哪种方法?A参与式观察 B 集中访

5、谈法 C整体观方法 D 类型学方法三、判断题1. 田野工作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工作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居住体验等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2. 在田野调查的课题选择时,要有长远的眼光,理论意义应当优于现实意义。3. 在运用参与式观察法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但可以不进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四、名词解释1. 田野工作2. 主位、客位3. 局内人、局外人4. 大传统与小传统5. 假说6. 参与观察7. 非结构性访谈、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8. 回访、重访研究9. 抽样、主观抽样10. 谱系法11. 田野笔记、访谈记录、观察记录、拍摄记录12. 调查问卷13.

6、 反复性定点和多点研究14. 资料整理原则15. 文化震撼五、简答和问答1. 什么是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其研究取向有哪些?2. 谈谈你对主位和客位、局内人和局外人的理解。3. 如何理解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理论预设?4. 人类学田野工作的伦理责任有哪些?5. 人类学田野工作与社会学的实地调查有何异同?6. 人类学家如何看待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相互关系?7. 谈谈你对进入田野点的方式的理解,进入田野工作的调查者需要预料哪些可能的困难?8. 田野资料整理应注意哪些原则问题?9. 生活是访谈在人类学研究中的意义何在?进行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0. 访谈的原则和技巧有哪些?第三章 语言与传播(2 课时)一、

7、填空题1. 文化变迁的主要机制是创新和 。2. 根据文化传播的形式的不同可以把传播分成三类: 、 和刺激传播。3. 文化传播是包括传递、转移及采借、吸收或拒绝等方面内容在内的。传播过程可分解为传出、 、 三个方面。二、选择题语言决定思维、决定认识,说不同语言的人对宇宙有不同的看法、形成不同的世界观,这个假说被称为( ) 。A语言决定论 B历史特殊论C结构功能论 D古典进化论三、判断题1. 文化借用是指某种文化因素或文化结构从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或多个社会的转移和互动。文化成长、变化、发展的主要过程都与文化的转借相关联,然而传播论者也并不否认所有重要的发明都是在每个文化中独立完成的。2. 德国的

8、传播论原理认为,较高的文明可以通过转借、移民、征服等等将其文化特质传播到世界各地。3. 在传播论者眼中,传播的过程(文化转借)有赖于“历史的偶然性” ,但也是不可逆转的进步法则所决定的。四、名词解释1.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2. 语言、言语3. 语境4. 认知5. 话语分析五、简答与问答1. 如何看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你怎样评价萨丕尔沃尔夫假说?2. 结构人类学从语言学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 如何理解语言与文化、语言与认知的关系?4. 什么是话语分析,怎样进行话语分析?5. 举例说明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第四章 人类的适应和延续(3 课时)一、填空题1. 20 世纪 20 年代,马林诺斯基开始注意

9、到了原始的交换形式 。2. 作为实质论重要代表的波拉尼提出了人类社会中 、 和市场三种不同的交换模式。3. 指各个人类群体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所采取的整套的谋生手段。二、判断题1. 工具是人的智慧的产物,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正如现代工具制约着资本主义社会一样,蒙昧人的工具也制约着他们的社会。 ” 2. 社会形态的分析与绝对历史年代的断定切不可混为一谈。3. 作为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发展水平的指示器和测量器的生产工具,在一定的生态环境的制约下也会失灵。三、名词解释1. 前经济状态2. 经济文化类型3. 生计方式4. 历史民族区5. 夸富宴6. 库拉交易7. 形式论、实质论8. 互惠交换四、简答

10、与问答1. 举例说明农牧地区交界处的社会文化变迁情况2. 举例说明环境与生计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3. 简单陈述人类社会中物资分配的三种基本的交换模式4. 如何评价经济人类学中的形式论与实质论之争。第五章 人格发展与人类的成长(3 课时)一、填空题1. 是由于生物性别差异而获得的社会地位和身分,是与性别有关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2. 就是指年轻一代与年长一代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3. 二战及战后一段时期的研究活动中,国民性研究形成了以下三种研究取向:、 、跨国比较研究。二、选择题1. 首先提出了人格的文化决定论思想的学者是( ) 。A博厄斯 B库利C马克思 D弗

11、洛伊德2. 存在于一切传统社会中,其特点是晚辈主要通过长辈获得社会规范及生存技术是( ) 。A前喻文化 B并喻文化C后喻文化 D比喻文化三、名词解释1. 人格、人性2. 集体意识3. 基本人格4. 反社会人格5. 世界观、价值观6. 濡化、涵化、社会化7. 代沟8. 后喻文化、并喻文化、前喻文化9. 国民性10. 全球化、本土化11. 文化输入、文化输出12. 自我13. 文化适应、文化中断四、简答与问答1. 试述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学术贡献2. 试评玛格丽特米德的人类学研究3. 谈谈你对人性与人格的研究的理解4. 描述一个“文化适应”的例子,同时加以个人的分析5. 谈谈你对菊与刀及日本国

12、民性的认识。6. 如何面对强势文化输出?可以获得积极的回应。7. 谈谈对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理解。第六章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3 课时)一、填空题1. 是社会中保障家庭和亲属群体代代延续的主要基础。2. 就是禁止亲属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文化准则。3. 是一个群体赖以延续的基础,它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 是排除了杂乱的性交状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制度。5. 所谓 ,实际上是一群根据某种继嗣规则限定的、具有共同祖先的血亲。6. 中国汉族传统的大家族和宗族都属 继嗣群。7. 婚后居住方式包括 、 、 、 、 、 。二、判断题大多数社会的婚姻都是联系夫妻双方亲属群体的重要纽带,因而是群体而不是个体对婚姻表现出的兴趣超过任何兴趣。 (判断正误)三、选择题1. 由一个男性、一个女性及其子女组成的家庭形式,家庭中以夫妻关系为组织核心。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丁克家庭 D联合家庭2. 人类学家 是第一个注意到亲属称谓的社会学意义的人。A摩尔根 B恩格斯C马林诺夫斯基 D泰勒四、名词解释1. 乱伦禁忌2. 婚姻3. 交表婚、平表婚4. 家庭5. 核心家庭、主干家庭、丁克家庭、扩大家庭、组合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