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型.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05695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类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学类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学类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学类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文学作品论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文学作品的类型,指作品反映 现实的方式;文学作品的体裁,指作品话语系统的结构形态。现实:物理、心理。黑格尔:从开始到更高,艺术经历 了象征、古典和浪漫三个阶段。尼采:日神艺术(现实)、酒神艺术 (理想)。根据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文学作品的类型,在不同的历 史发展阶段,有不同的 结构形 态。一、现实型文学(一)含义: 形式:写实。 目的:再现客观现实。(二)特征:1.再现性(1)摹拟现实: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画或摹拟。(2)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

2、观随意性。(3)隐蔽的倾向性:主观的情感评价内容融于客观再现中。2.逼真性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逼真的描 绘。(1)客观事物的感性状貌和细节要真实。(2)以描写见长。(3)人物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二、理想型文学(一)含义:形式:侧重直接抒情。目的:表现主观理想。(二)特征:1.表现性(1)主观理想高于一切。(2)直接表达情感态度。2.虚幻性(1)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拟的方法。(2)多表现理想中的英雄。(3)创造奇人、奇事、奇境。三、象征型文学(一)含义:形式:暗示。目的:寄寓审美意蕴。(二)特征:21.暗示性(1)寄寓某种意蕴(具有超越形象自身的寓意性)。(2)以间

3、接的方式暗示意蕴。2.朦胧性(1)具有超越个别形象的宽泛意义。(2)文学意象是一种变形化、拟 人化的假定性意象。四、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一)古代:文学类型初步形成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这 期间,各种文学 类型相互杂糅。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1.中国:现实型:诗经史记杜甫、白居易 诗歌明清小说理想型:楚辞李白诗西游记、 聊斋志异等象征型:庄子禅诗王维、李 贺、李商 隐2.西方:荷马史诗(理想与现实)古希腊戏剧(三者兼有)中世纪宗教文学、英雄史诗、 骑士文学(象征与理想)神曲(三者兼有)文艺复兴内的十日谈(现实)、莎士比亚戏剧(现实与理想)、 巨人传(现实与理想)、 唐吉诃德(现实与象

4、征 )(二)近代:文学类型充分发展1.浪漫主义文学起于 18 世纪末,来自中世纪的 “浪漫传奇”,雨果 克伦威尔序为其宣言。具体作家:雨果、歌德、拜伦、雪莱、湖畔诗人(柯勒律治、华兹华斯、济慈)、乔治桑。2.现实主义文学19 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现实主义文学思潮。1795 年,席勒有素朴的诗与感 伤的诗。具体作家:斯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左拉、托 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果戈理、狄更斯、莫泊桑、屠格涅夫、契诃夫。3.象征主义文学1857 年恶之花出版。19 世纪 70 年代最终形成。爱伦坡、波得莱尔、艾略特等。莫里亚斯 1886 年为象征主义命名。18861891 达到鼎盛期。后期从 20

5、 世纪 20 年代开始。前期:魏尔伦、兰波、玛拉美。后期:里尔克、叶芝、艾略特。在中国的影响: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卞之琳、戴望舒。(三)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1.现实型文学的发展(1)19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高峰(2)20 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延续:高尔斯华绥、托 马斯曼、莫里亚克、罗曼罗兰3(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高尔基(前苏联)(4)“两结合”现实主义:中国2.象征主义文学的发展理想型文学与象征型文学的衍化,产生了现代主义文学。(1)含义:与现实主义相对,先 锋主义。一战后: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 义、意 识流。二战后: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 、新小 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

6、。(2)现代主义的时代特征、哲学根源和思想内容时代特征:资本主义危机、法西斯横行、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兴盛。哲学根源:尼采、胡塞尔、柏格森、萨特、弗洛依德等。思想内容:悲观、绝望、颓废的情绪与危机感。(3)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强调 心理真 实、重艺术幻想。重形式 创新。表现 手法离奇、怪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是西方文学理论的常用术语(概念),一般用来概括文学思潮、划分文学史或文化史的发展阶段。 这 些术语的引入和大量使用,始于五四新文学时期。同时,它们也取代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常用 术语。人类的认识活动必须借助概念去把握认识对象。概念是相对稳定的, 对象却复杂多变。在概念和对象之

7、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裂缝,人 们需要不断地 调整概念的内涵,以适 应多样多变的对象。因此,给上述概念下定义,常被视为理想的冒险。“诗经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楚辞开创的浪漫主义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传统。”第二节 文学作品的体裁一、体裁的分类体裁又称样式。指由形象塑造的不同方式、语言运用及结构布局等因素有机结合而显现出的作品外部形态。体裁就是文学作品存在的具体样式。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学分类是“二分法”,即把所有的文章按有韵无韵分 为“文”和“笔”两类:基本分类有两种:1.三分法:以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亚里士多德、歌德等。 “诗”与“类”。2.四分法:以语言运用、结构方式的

8、特点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新的边缘性的文体:广播剧、影 视文学、 电视文学二、诗歌按表达方法:抒情诗、叙事诗按音韵格律和结构方式:格律诗、自由诗1.含义2.特征凝练性(概括性)4诗歌形象中的客体特征是一种类的概括的特殊性,而不是个体特征。这是诗歌创作的特殊规范。这种概括性,决定了诗歌捕捉的生活特征,只能是类型的特征。例: 唐代诗人江为写有:竹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代诗人林逋改“竹影” 为“ 疏影 ”,改写竹为写梅花。这不是具体时空下的具体梅花,不是梅花的个体特征,而是类的特征。诗从根本上说,是类的概括。散文,则是写实的。当诗描绘具体的生活场景、过程、人物、对话时,概括性便不能充分

9、发挥,于是就成为叙事诗,篇幅也加长了。叙事诗的成就,一般说,在其社会思想内容,而不是艺术感染力。诗与散文,不只是量的区别。散文重在刻画特殊的个体,诗则是非个体化的类的概括。诗中表现的生活是概括化的,不能按事物个体特征的准确性来要求。诗或抒情文学,在面对生活时 ,倾向于事物的整体,带有高度的概括性。如果陷于对具体的人、事、物、景的描写,抒情就会向叙事退化。抒情诗要求的是对生活的概括。 诗人对生活的类的概括能力,是衡量诗才的标准之一。跳跃性受概括性的制约,诗不可能把表 现对象事无巨细地描述出来。诗可以省略一般过程的交代,把过去和现在、原因与结果、 现象和本质直接联系在一起。于是便可在行与行、节与节,甚至一行内实现大幅度的跳跃。跳跃可表现在语言方面,也可表 现在结构方面。音乐性压韵(“韵律十三辙” )外在 节奏内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