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国情与社会发展研究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析中国农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生姓名: 魏强 学 号 : 2010020087 专 业 : 思想政治教育 任课教师: 张福记 学 院: 政法学院 2011 年 3 月浅析中国农业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摘要:农业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中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我国的农业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进入 21 世纪以后,我国进入了农业改革的关键时期。科学分析我国目前农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农业改革的继续深入和社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将从农业、农村、农民三个角度针对此问题展开分析。关键词:农业改革 农业 农村 农民如何搞好中国的农业发展改革,一直是执政的中国
2、共产党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废除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实现了从温饱社会向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其次,乡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优化了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极大的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再次,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立了农业发展科技扶持机制,实现了由粗放式农业发展向集约式农业发展的初步转变;第四,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
3、断完善,极大的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为我国整个社会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农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改革中的问题不断显现出来,如果不能科学分析和应对这些问题,将动摇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三农”是我国农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从农业、农村、农民的视角来分析总结我国农业改革中面临的问题。一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一) 工农关系不协调我国自建国初始,由于受国外环境因素和本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采取了工业发展优先发展的政策,即使是改革开放以后,也是长期采取农业哺乳工业的
4、方针,导致农业发展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工业与农业之间未能建立起一种均衡发展的良性循环关系。但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整体的不断进步,农业发展滞后的弊端不断显现,并且开始制约整个社会的进步。实现工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由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二) 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我国目前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土地流转使用的基本政策制度,这一政策的基本特征是土地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农民以承包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双层经营体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事情屡屡发生。首先,农民土地权益的稳定性得不到根本的
5、维护,无法获得对拥有土地的长期使用,而且对自己的土地,由于受制于土地承包合同,往往缺乏真正的使用权力;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国家总体上看,变相侵占耕地的现象严重,农业用地正在不断的缩减,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三) 农业产业化发展滞后相对于世界上的农业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农业经济的竞争力还较弱,包括我国的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分散,缺乏必要的农业生产组织。针对这一情况,我国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以求协调农业发展中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但是从我国近些年的实践来看,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收效甚微。首先,由于农村长期存在的劳动力、资金和土地流转等问题,使得农业
6、发展难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规模集中;其次,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及时有效的信息保证,但是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和信息导向不足,加上农村信息更新的相对滞后性,导致大量初步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受挫;再次,由于农业产业化的进程本质上而言就是农业市场化的进程,需要市场经济中各种因素的进入,而农业市场化将会给我国农业发展的稳定性带来挑战,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推广速度。(四)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我国农村的自然环境先天性差,例如高产地少低产地多,水资源分布不均且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低,自然灾害频发等,加上后天的农业发展中对农业环境的不断破坏,使得我国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一现象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水土流失严重
7、,水资源短缺,雨雪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土地硬化严重等。脆弱的自然环境对我国的农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成为了我国农业改革中必须面对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二 农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农村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制约农业的发展速度,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展迅速,但是仍然有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存在,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极大的制约农业的发展。(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长期以来,虽然我国十分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农村基础设施发展仍然处在相对落后的境地。首先,由于政策资金的投入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单一,加之对资金的使用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致
8、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处于资金不足的境遇;其次,由于缺乏发展的前瞻性规划,导致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超前意识不强,致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再次,农村的道路、水利等与农业发展有紧密联系的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制约了农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二) 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不健全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和治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两种力量及其制度模式构成我国农村社会“乡政村治” 的格局。一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具体表现为党的政治领导下的乡镇政府行政管理权;二是存在于农村社会的村民自治权,村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
9、组织村民委员会对自己进行管理,按照民主的原则实行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但是由于经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在推行村民自治过程中两者产生了诸多矛盾,乡镇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的冲突成为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而当前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交通落后、土地分散、粗放经营效率低、公共卫生建设严重滞后等现状,急需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背景下村民的民主创造性和主动性,并且需要国家负责任的引导和帮助绝不能将国家应承担的责任和费用变相转嫁于农民或压制村民自治运行。所以正确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和重要。 (三) 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市场,诸如农产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市场体系。但
10、是在农村市场的发展不平衡,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农村市场多为小市场,竞争力差,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较弱;其次,我国当前的农村市场多为初级的综合性集贸市场,交易方式单一,市场制度建设落后,且农产品的购销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再次,我国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不足,多为行政手段上的干预,缺乏财政和信息上的导向与扶持。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农村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市场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农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四) 农村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农村公共服务是为农村居民公众利益提供服务的事物,只要包括农村卫生服务、农村信息和文化服务、农村社会保障服务和农村技术推广服务等内容
11、,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但是综观我国目前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区性差异,而且我国在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上没有统一的规划标准和明确的制度保障。(五) 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压力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我国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我国目前面临着空前的剩余劳动力流转压力。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不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拉大,极大地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许多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从事非农产业,需要进行流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不断增大;其次,由于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
12、乡村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使得乡村本身无法充分吸纳剩余劳动力;第三,我国的劳动力流转缺乏有序性,致使流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受到了挑战。三 农民群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 农民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农民的素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素质、法律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等方面。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并基本实现了消除文盲的任务,但是我国目前的农民素质整体上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首先,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很大,从整体上看仍然是一个“知识贫困”的社会群体;第二,我国目前的农民知识结构单一,与社会的多元化相比,农民所掌握的知识不能满足农业市场
13、化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第三,由于目前的农村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十分落后,而且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极大的制约了农民素质的提高。(二)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全局性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农民收入预期不好,就会影响到农民进行农业再生产的积极性,因此要真正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农业的持久发展,就必须实现农民收入的未定增长。但是我国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由于受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发展模式、农民收入来源单一等多方面的影响,与其他非农产业相比,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相对缓慢。科学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改革中的主要工作,科学分析我国农业改革在农业、农村、农民中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我国农业改革现状,而且将为以后的农业改革工作提供现实依据。参考文献:【1】 韩俊, 21 世纪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趋势与策略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6【2】 陈启锋, 论中国农业的改革与发展 ,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4【3】 陈吉元, 世纪之交的中国农业改革 , 浙江学刊 ,1998 年第4 期【4】 张卫东, 土地转让性与土地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