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10521 上传时间:2019-05-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 共 5 页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泸州古蔺石宝小河小学:王修伦 聂洪英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理解和感受文本,从中获得启迪与熏陶。因此,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是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中的中心。那么,教师应如何巧妙引导,实现学生与文本、作者间的对话呢?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智慧和力量。我想:“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2、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唤醒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文本产生兴趣,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文本,所以它需要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让文本走进学生的心田,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互、情感交互、思想交互,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洛杉矶地震和汶川地震的视频,再演唱歌曲父亲,让学生感受到地震的可怕和父爱是多么的深沉,是多么的伟大,再让学生初读文本,找出最能体现父爱的语

3、段反复朗读,第 2 页 共 5 页细心体会。不仅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而且也吸引学生走进文本。二、精读少讲,深入文本,抓着重点词句、语段巧设提问,让学生步入作者的心灵。阅读教学,要回归文本,回归语言,精读少讲,深入文本,这样才能体味语文的味道。教学中老师应重在引导学生抓着重点词句、语段读进去,读出来。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他挖了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后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 36 小时” ,而要写“他挖了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 小时”呢?为什么要

4、对父亲进行一段外貌描写呢?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反复朗读,理解父亲爱子之深,然后让学生分组朗读,读出父亲的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疲惫、艰辛。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能巧妙的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也会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我在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时,让学生思考“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为什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不容易。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了阻碍筑路大军前进的困难所在,并纷纷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我又问:“那么,这些困难,我们的建设者们又是怎样克服的呢?从文中找出答案,并谈谈你的体会。 ”这个

5、问题较好回答,学生能轻松的从第 6、9 自然段中获取第 3 页 共 5 页答案,并且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如“昼夜、反复、彻夜通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等,感受建设者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带领孩子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才能真正让学生品味、感悟到文本内在的神韵,才能让学生真正经历心灵成长的洗礼,让课堂焕发生命力。三、实时而为,巧妙点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机制,根据教学情况,教师适度的引导和巧妙的点拨,既能保证语文课堂顺利的进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和创新性,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 、 “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6、。而不着痕迹地启发学生,并由此展开文章的阅读活动,则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创新思维,让学生深层次的走进文本。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学生在赏析“落叶在林中飞舞”一句时,都认为“飞舞”用得好,但好在哪里,一时说不上来。我见此情景,巧妙一点:叶子像什么飞舞?学生马上联想到:蝴蝶,落叶像蝴蝶一样在林间飞舞;有的学生补充:像黄蝴蝶,像红蝴蝶;有的学生则领悟到:啊!树叶活了!秋天的小兴安岭真美啊又如草地夜行的最后一段,文字含蓄,余味无穷,是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提出问题:课文开头写小战士饥饿疲劳,走路只是一步一挨,后来他既没有休息,也没有吃东西,怎么会“迈开大步”向前走

7、呢?这个疑问的产生是由于对课文的前后联系缺乏连贯的思索。我通过点拨,提醒学生注意这种联系,让他们自己找第 4 页 共 5 页出答案。学生通过边阅读边思考,疑问便迎刃而解。随后老师一语作结,使学生的认识更深一层,这样的点拨,真可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四、个性化阅读,感悟生活真谛。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它的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不同,读出来的文本也是不同的。我们只有让学生个性化地朗读,才能把文本演绎得丰富多彩,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活

8、动场所,让学生独特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张扬。通过让学生个性化地与文本对话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让他们真正的作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古诗词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于是,有的一咏三叹的读,有的配上乐谱读,有的直接唱,有的把“诗”变成“词”、“戏剧”后再读学生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就学习而言,感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消化后的内心反省、内在反应或内在感受,是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作用的结果。感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感情经历,是一

9、种审美的体验,是时刻伴随人的认识的一种生活形式,正是这些决定了有着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的第 5 页 共 5 页学生个体,对于文本,对于每一篇课文乃至每一小段文字,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只有巧妙地运用文本,引导学生畅谈文本感悟,发掘出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深切的感悟生活,才能有效地让学生即走进文本,又从文本中走出来。在教学完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我让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不同的爱,先说一说,再写下来,促使学生对课文蕴意的反思和语言的内化。 。总之,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要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真正对话,教师要把着力点放到疏通学生与文本对话上,引导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让学生乐学,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泸州古蔺石宝小河小学:王修伦 聂洪英。电话:189802497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