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矿地质基础1. 什么是地质学?地质学是研究什么的?2. 煤是怎么形成的?3. 煤的性质,煤的分类。等等一些基本的地质学基础问题一、地质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地质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地球形成和发展演变史。2、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及成矿规律。3、研究地球物质组成的地质作用。等等地质学研究的方法:对一片区域经过长期日积月累而获得大量的资料(文字,数据,样本,样品)及信息。通过归纳整理计算分析然后形成一定的理论并建立起来一定的模式用于指导寻找新的矿产资源及生产过程。二,地质学的实际意义。1、 寻找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2、 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3、 预报和减轻自然灾害。三、煤矿地质知识:埋藏在地下的煤
2、和其他矿产资源,都是地壳物质运动和各种地质作用的产物。因此,了解地壳物质运动的规律,认识煤炭资源的形成与各种地质作用的关系,了解煤层的性质及其埋藏特征,是从事采矿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四、地质学与煤矿的联系.矿山地质。矿山地质学是专门研究矿山地质的一门应用学科。任何矿山,从设计,建设开始,直到投入生产,最后到关闭,都离不开矿山地质工作。因为地质工作是基础,是“采矿工作的眼睛”。其作用主要如下:1, 地质勘探为矿山提供可靠的矿山资源、储量。2, 为采掘生产工程的设计,布置和施工提供正确的地质依据。3, 预防地质灾害、保证矿山正常生产。4, “挖潜增源”,扩大矿山远景储量.等等五、地质作用地球在不
3、停的转动,组成地壳的物质也在不停地运动着。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与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按进行的场所及能源的不同,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1,地壳运动。2,岩浆活动3,变质作用4,地震作用外力地质作用:1,风化和剥蚀2,搬运和沉积3,固结成岩六、煤的形成:1、 成煤的原始物质:煤是由古代植物遗体演化而形成的。在煤层附近的顶、底板岩层中,常常可以看到植物的根茎叶等化石,将煤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也可以看到织物结构。2,成煤的过程:古植物从死亡、堆积到转化为煤要经过一系列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称为成煤作用。成煤作用大致可
4、分为泥炭化和煤化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泥炭化阶段:.植物遗体变为泥炭第二个阶段煤化阶段:泥炭变为褐煤.褐煤变为烟煤,无烟煤3, 成煤条件。1),古植物条件- 成煤时期是有大量植物繁殖的时代2),古气候条件- 温暖 潮湿3),古地理环境- 大片沼泽地带4),古构造条件- 地壳缓慢下沉七、煤的性质1、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包括光泽,颜色,条痕,硬度,脆度,密度和容重,导电性等。煤的物理性质与煤中所含杂质有关,成分相同的煤的物理性质是随变质程度而改变的。如:褐煤-无光泽暗淡,沥青光泽-褐色,黑褐色 -2.0-2.5无烟煤-似金属光泽-灰黑色,钢灰色-3.5-4.0 2,煤的化学组成:煤的化学组成主
5、要是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绝大多数是煤中的有害成分,对加工利用不利。有机质(煤的主要组成部分)-碳 C,氢 H,氧 O,氮 N,硫 S,磷P。无机质- 无机矿物质和水。八、煤的分类:(工业分类)我国的煤炭分为 14 大种:无烟煤(WY )贫煤(PM)贫瘦煤(PS)瘦煤(SM)焦煤(JM)肥煤(FM)1/3 焦煤(1/3JM )气肥煤(QF)气煤(QM)1/2 中粘煤(1/2ZN)弱粘煤(RN)不粘煤(BN)长焰煤(CY)褐煤(HM)非工业用煤分类:泥炭 (含碳量 50%60%),褐煤 60-75,烟煤 75-90,无烟煤 90-98。九、煤层的埋藏特征:1、煤层的厚度(井下采煤)薄煤层:最小可
6、采厚度-1.3 米中厚煤层:1.3M3.5M厚煤层:大于 3.5M2、煤的储量:地质储量:能利用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设计损失量远景储量尚难利用储量3、 煤层稳定性:一般煤层厚度或多或少总是变化的,根据煤层厚度的变化情况及对开采的影响,将煤层分为:(1)稳定煤层:(2)较稳定煤层:(3)不稳定煤层:(4)极不稳定煤层:十,地质构造。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煤和岩层改变了原始埋藏状态,所产生的变型或变位的行迹称为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的形态多种多样,概括起来可分为单斜构造、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1.1、 单斜构造。在一定的范围内,煤或岩层大致向一个方向倾斜的构造形态称为单斜构造。单斜构造往往是其他构造形态
7、的一部分。岩层的空间位置及特征通常用产状要素来描述。产状要素有走向、倾向和倾角。走向:倾向:倾角:1.2 倾角变化在 090之间,一般情况下,煤层倾角越大开采越困难。根据开采技术的特点,煤层按倾角可分为:缓倾斜煤层:=825倾斜煤层:=2545急倾斜煤层:45通常又把58以下的煤层称作近水平煤层。2.岩层受水平力的作用被挤压成弯弯曲曲,但保持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叫褶皱。岩层褶皱构造中的每一个弯曲叫褶曲。背斜,向斜。3、 断裂构造:岩层受力后遭到破坏,失去了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形态叫断裂构造。断裂构造分为:裂隙或节理断层十一,煤田地质勘探:煤田地质勘探的任务是了解矿井煤炭储量,井田地
8、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煤种煤质等矿井的资源条件。1、 地质测量法2、 探掘工程法3、 钻探工程法4、 地球物理勘探法第七章 矿井地质补充 煤矿巷道知识第一节 地质工作概述一、目的与任务研究勘探、开拓的资料保证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扩大储量、延长矿井的寿命,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编制采面地质说明书;研究回采过程中的地质问题;对煤质和储量加强管理;长期积累、研究矿井的地质资料、找出问题和处理方式;二、矿井原始地质编录经常性和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系统性和统一性;突出重点性三、矿井生产中的“三量管理”三量:煤矿采掘生产的准备工作,包括水平开拓、采区准备和回采工作面的切割
9、等三个阶段。根据上述三个阶段的井巷工程的性质和用途,定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由三类巷道圈定的可采储量分别称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简称“三量” 。开拓煤量:为开拓巷道所圈定的煤量。指完成开采所必须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或运输大巷、集中下山或采区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圈定的范围内、按设计要求应采出的煤量。可采期一般中型矿井为 35 年。准备煤量:为准备巷道所圈定的煤量。指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完成开采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道、采区回风巷道及采区上山等掘进工程所圈定的范围内、按设计要求应采出的煤量。可采期一般为 1 年。回采煤量
10、:为在准备煤量的范围内,为采区上山、中间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切割眼,安装设备即可正式进行回采的煤量。可采期一般为 46 个月。四、储量损失与回采率:回采率计算:回采率=(储量-损失量)/储量100%第二节 主要矿井地质工作主要工作:新开拓区(水平延深)的地质工作;采区掘进的地质工作;工作面掘进的地质工作;工作面回采的地质工作;矿井收尾的地质工作;矿井生产勘探工作:未开拓区地质构造及煤厚变化;了解未开拓区的地质构造及煤厚变化;井田深部或两翼范围内低级储量升级;探明井田内设计中未包括的可采薄煤层、高灰分的煤层中圈出局部可采地段;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探工程, “解放”受水威胁的煤层。矿井生产勘探工作:为
11、直接解决生产的具体问题勘探工作:采掘施工超前放瓦斯和水,探岩体分布和对煤层的破坏范围;确定岩溶陷入柱位置;探煤厚变化、确定煤层的氧化和风化带;当巷道遇断层时,寻找断失煤层;圈定煤层的可采边界等。第三节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普遍性地质因素:地质构造;煤层厚度变化;煤层顶底板条件局部性地质因素:岩浆侵入体;喀斯特陷落柱;矿井水;矿井瓦斯;地压;地热一 煤层厚度的变化(一)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1.原生变化煤层形成以前,由于地壳运动、沉积环境变迁等地质因素影响而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原生变化包括:地壳不均衡沉降(P161 图 6-1)泥炭沼泽古地形影响(基底不平) (P161 图 6-2)河流同生
12、冲蚀(P162 图 6-3)海水同生冲蚀 (P162 图 6-4)2.后生变化煤层形成以后,因河流冲蚀、构造运动、岩浆侵入、喀斯特陷落等地质因素影响而引起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后生变化包括:河流冲蚀(P162 图 6-5)构造运动(P162 图 6-6)岩浆侵入(P162 图 6-7)喀斯特陷落(P162 图 6-8)(二)煤层厚度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1、影响采掘部署和计划生产2、影响掘进率,使掘进率增高3、降低回采率4、瓦斯突出矿井,影响安全生产(三)煤层厚度变化的观测与探测1、观测内容:在各见煤点观测煤厚、媒质结构、煤岩煤质、产状、煤层含水性、煤层顶底板。2、观测方法(1)观测点的布置:结
13、构简单稳定煤层,以 50-100 米点距控制结构复杂多变煤层,以 10-20 米点距控制(2)观测方法:A、煤层全厚观测及素描:产状、伪厚、真厚、断层、褶曲、分叉、尖灭及裂隙统计等;B、煤层连续剖面测制:以一定间距测绘煤层柱状、迎头素描、结构和构造形态、煤层产状、厚度、顶底板标高及裂隙统计等;C、煤岩分层描述:划分煤岩类型及夹石层,作出柱状图;D、制图:上述各种资料全部应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进行填绘,还应编制煤层等厚线图等。3、煤层探测(1)煤厚探测煤巷掘进:缓倾斜煤层:钻探+溜煤眼、钻探+联络斜巷急倾斜煤层:钻探+煤门回采工作面 煤电钻探测(2)煤层分叉尖灭的探测A、煤层呈多层次稳定分叉 沿主
14、煤层掘进+井下钻探探分层B、煤层呈稳定程度不同的分叉 主分叉布巷道+钻探+巷探(3)煤层底凸薄化的探测圈定不可采范围A、井下轻便钻机探测B、井道实际穿过的底凸部位C、观测工作面的顶、底板情况 (编制顶底板标高等值线图)(4)古河流冲蚀变薄带A、巷道观测素描,并在平面图上展布B、井下巷探、钻探,并充分利用勘探期建井期资料C、编制煤层等厚线图、顶板岩性分布图(四)评定煤层稳定性的主要参数据矿井地质规程 (1984 年 5 月)指出,在定量评价煤厚稳定时:薄煤层以可采掘指数为主要指标,煤厚变异系数为辅助指标;中厚、厚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要指标,可采性指数为辅助指标。定量划分煤层稳定程度类型煤层可采
15、性指数 Km Km= n/ n其中: n 评定区内所有参加评定的见煤点数n 见煤点总数 n 中煤厚大于或等于最低可采厚度的见煤点数。煤厚变异系数 V(%)V=s/m*100%其中: s煤厚变化标准差;mi见煤点厚度(米) ;m评定区内平均煤厚(米) ;n参加评定的见煤点数。(五)煤层厚度变化的处理1、掘进出现分叉、尖灭现象,应确定稳定可采的分煤层,若为:上分层靠顶板掘进下分层靠底班掘进上山掘进变薄带范围小,则挑顶式破底直接穿过去运输大巷掘进按原计划直接施工。2、回采变薄带范围小,可直接推过去;变薄带范围大,巷探摸清规律可分块开采。二 矿井地质构造(一)褶曲构造1、褶曲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类型的划分
16、:A、按褶曲规模分为大、中、小型;B、按煤矿生产要求则分为四类,主要以褶曲两翼夹角的大小(两翼紧闭程度)划分类型:(1)大型褶曲 影响井田划分和矿井设计(2)中型褶曲 影响采区和采区巷道的布置(3)小型褶曲 影响煤巷及工作面的布置(4)紧闭褶曲 影响工作面布置2、煤矿生产中褶曲的研究1)褶曲的判断岩层产状规则变化岩层层序对称重复煤层平巷出现弯曲判断褶曲轴(上下煤层对比、区域构造线)2)褶曲的观测(1)巷道描述:褶曲轴位置、方向、产状,并绘制平面图式剖面图。(2)两翼产状:褶曲宽度和幅度、延展变化。(3)褶曲于断层、节理、煤厚变化的关系。3、褶曲的处理1)大型褶曲(1)以轴线作为井田边界。(2)
17、井田内背斜轴可布置总回风巷,向斜轴作为运输大巷。(3)向斜轴部煤层厚度大,顶板压力大,不宜布置井筒,背斜轴部要注意瓦斯突出的预防。2)中型褶曲(1)轴线作为采区中心的上山或下山。(2)褶曲轴作为采区边界。(3)宽缓褶曲,可单翼开采,直接推过轴部。3)小型褶曲(1)煤层变化大时,需重开切眼生产(2)影响运输(60 米内无大弯) ,需改造取直。(二)断裂构造1、节理对煤矿生产的影响1)节理发育,容易卡钻,影响钻眼煤破效果。2)影响开采效率(顺节理开采效率高) 。3)影响顶板控制方法(不能用顶柱,而要用顶梁且与节理发育方向有一夹角) 。4)影响工作面布置(工作面与主节理方向要有一夹角) 。5)节理时
18、瓦斯、地下水的良好通道。2、断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1)影响井田划分和开拓方式。2)影响采区和工作面布置。3)影响安全生产(破碎带、瓦斯聚集、地下水通道) 。4)增加煤炭损失量(断层煤柱) 。5)增加巷道掘进量6)影响煤矿综合经济效益(见表 6-3 p176)3、煤矿生产中断层的研究1)断层揭露前的征兆(1)裂隙增加(2)产状变化(3)煤厚变化(4)煤层结构发生变化,粉末鳞片状现象增多(5)大断层附近常见有小断层伴生出现(6)瓦斯涌出量增大(7)出现滴水、淋水、涌水现象2)断层的观测(1)确定断层位置,并绘在平面图、剖面图上(2)观察断层面特征:产状、擦痕、破碎带、充填物等(3)观察断层伴生构造:
19、牵引现象、羽生节理等(4)确定断层性质(5)测量断层面产状(6)确定断层断距、落差,可实测或推断(7)素描3)寻找断失煤层(1)层位对比法(注意不同煤层被错接在一起)(2)伴生派生构造判断法,推测断失煤层位置(3)规律类推法(正断层,还是逆断层)(4)作图分析法,利用各种矿图进行分析对比(5)生产勘探法(钻探、巷探、物探)4、 断层的处理)开拓设计阶段对断层的处理(1) 井田边界、采区边界的确定。(2) 井筒应尽可能避开断层。(3) 合理布置运输大巷。(4) 尽可能将断层作为回采边界、节约资源。(5) 井田开拓方式的选择,缓倾斜煤层被断层断开后要用立井开采。)巷道掘进阶段对断层的处理(1) 平
20、巷过断层 改变巷道方向寻找断失煤层,应根据断层性质、煤层倾向确定掘进方向(破顶式或顺断层面推进)(2) 倾斜巷道过断层,应根据断层具体情况而定3)回采阶段对断层的处理(1)当断层落差小,在以下情况下可强行通过a、普采、炮采工作面,落差小于煤厚;b、综采工作面,断层两盘对接煤厚大于液压支架的最小支撑高度;c、综采工作面,断层两盘对接煤厚小于液压支架的最小支撑高度且底板岩性较软,采煤机能切割;(2) 重开切眼遇到倾向式斜交断层时,落差大于煤厚可重开切眼(3) 划小工作面落差大于煤厚的走向断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采或分采的办法三 岩浆侵入煤层(一)岩浆侵入对煤层生产的影响1、对煤质的影响(1)岩墙 影响两侧煤层岩床 影响范围大(2)侵入体大小(3)基性侵入岩比酸性侵入岩影响大(辉绿岩、闪长岩、石英斑岩)(4)热力变质带(由近至远为天然焦、高变质煤、低变质煤、正常煤)2、对生产的影响(1)减少煤炭储量;(2)降低煤质:灰分增高、挥发分降低、粘结性破坏;(3)破坏煤层连续性,影响掘进、回采(二)岩浆侵入煤层的观测与研究1、对岩浆侵入体的观测观测、素描的内容(1)侵入体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2)侵入体产状;(3)侵入体与断裂关系;(4)煤层受影响情况:接触关系、天然焦宽度、煤变质程度等。2、探测岩浆侵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