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动物营养原理(了解)1.饲料 动物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必须从外界摄取食物,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 2.国际上通常采用 1864 年,德国 Hanneberg 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Feed Proximate Analysis),将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水分、粗灰分(或矿物质) 、粗蛋白质(CP) 、粗脂肪(EE) 、粗纤维(CF) 、无氮浸出物(NFE) 。3.必需氨基酸(EAA) 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粮提供的氨基酸。4.成年非生长单胃动物需要 8 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
2、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生长动物尚需精氨酸、组氨酸。5.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氨基酸,并不是指动物在生长和维持生命的过程中不需要这些氨基酸。6.限制性氨基酸 限制性氨基酸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7.必需脂肪酸 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缩写 EFA)8.常量矿物元素 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 0.01%的元素,主要包括钙、磷
3、、钠、钾、氯、镁、 硫等七种。9.钙、磷不足对动物的影响:幼畜饲料中钙磷不足则生长缓慢,严重时可患佝偻病;成年动物钙磷不足时易患骨质疏松症(溶骨症) 。孕畜的产后瘫痪。10.根据溶解性,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11.营养需要(Nutrient Requirements,也称营养需要量) 是指动物在最适宜环境条件下达到一定的生产水平时,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最低需要量。11.饲养标准的指标体系和指标种类:不同饲养标准或营养需要除了在制定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定额时采用的指标体系有所不同以外,其他指标所采用的体系基本相同。在确定营养指标的种类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则差异较大。12.维持
4、是动物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指畜禽体重不增不减,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处于等平衡,同时畜禽体保持健康。13.维持需要 成年动物或非生产动物保持体重不变,体组织成分保持相对恒定,即体内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处于动态平衡,即成为处于维持状态。满足处于维持状态下动物的营养需要,称为维持需要。14.根据生产类型,可将生产需要划分为生长、肥育、繁殖、产奶、产蛋、产毛、役用等营养需要。15.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 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简言之,即特定动物
5、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16.(了解)饲料在消化道内的这种分解过程叫消化。17.(了解)饲料经过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吸收。2简答题1.饲料与畜体组成的差异?1) 植物性饲料都含有粗纤维,而动物没有。2) 植物性饲料中的粗蛋质包括氨化物,而畜体组成中除体蛋白外,含有游离氨基酸和某些激素。动植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比例不同,如动物蛋白质中的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的含量比植物蛋白质高。3) 绝大多数植物性饲料中含有的脂肪不多,性质也与动物有别。4) 植物性饲料中所含的无氮浸出物以淀粉为主,而畜体内仅含有少量的糖原和葡萄糖。5) 植物性饲料
6、矿物质钙较缺乏,钾、镁、铁较多,而动物体则相反,钙多,钾镁较少。2.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1) 物理性消化2) 化学性消化3) 微生物消化3.瘤胃微生物在反刍动物的整个消化过程中具有的优缺点?1) 优点:一是借助于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分解酶,消化宿主动物不能直接消化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提高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二是微生物能合成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和 B 族维生素等物质供宿主利用。2) 缺点:是微生物发酵使饲料中能量损失较多,优质蛋白质被降解和一部分碳水化合物发酵生成 CH4、CO 2、H 2、O 2等气体,排出体外而流失。4.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和排出?1) 水的来源有三条途径:饮水
7、、饲料水和代谢水。2) 水的排出有三条途径:粪和尿的排泄、肺脏和皮肤的蒸发、经动物产品排出。5.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应注意的问题?1) 瘤胃微生物对尿素的利用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一般需 24 周适应期 。2) 用尿素提供氮源时,应补充硫、磷、铁、锰、钴等的不足,因尿素不含这些元素,且氮与硫之比以 10-14:1 为宜。3) 供给足够的碳源。4) 当日粮已满足瘤胃微生物正常生长对氮的需要时,添加尿素等 NPN 效果不佳。一般高能或高采食量情况下,微生物生长旺盛,对 NPN 的利用能力较高 。5) 一般奶牛饲粮中尿素的用量不能超过饲粮干物质的 1%,才能保证既安全,又有良好的效果。如果饲粮本
8、身含 NPN 较高,如青贮料,尿素用量则应酌减。6.脂类在动物体内的营养作用?1) 脂类的供能贮能作用。2) 脂类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3) 供给动物必需脂肪酸。4) 脂类的其他作用:防护作用、代谢水的主要来源。7.影响反刍动物粗纤维利用率的因素?1) 日粮粗蛋白质水平。2)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3) 日粮中矿物质。4) 饲料加工技术。38.影响钙磷利用的因素?1) 肠中的酸度。2) 饲料中钙磷的比例。3) 维生素 D 的供给。4) 饲料中草酸、植酸的含量。9.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以下特点?1) 水溶性维生素可从食物及饲料的水溶物中提取。2) 除含碳、氢、氧元素外,多数都含有氮,有的还含硫或者钴。
9、3) B 族维生素主要作为辅酶,催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的各种反应。多数情况下,缺乏症无特异性,而且难以与其生化功能直接相联系。食欲下降和生长受阻是共同的缺乏症状。4) B 族维生素多数通过被动的扩散方式吸收,但在饲粮供应不足时,可以主动的方式吸收。维生素 B12的吸收较特殊,需要胃分泌的一种内因子帮助。5) 除维生素 B12外,水溶性维生素几乎不在体内贮存。6) 主要经尿排出(包括代谢产物)。10.影响维持需要的因素?(每条要扩展一下)1) 动物 这一因素包括动物种类、品种、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皮毛类型及密度等;动物种类不同,维持需要明显不同,如牛每天维持需要的绝对量比禽高数十倍
10、;同种而不同品种的动物,维持需要也不一样,如产蛋鸡的维持能量需要比肉鸡高 10-15%,奶用种牛比肉用种牛高 10-20%;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维持需要差异亦较明显,年龄越小,单位体重的基础代谢越高,2-9kg 的仔猪比 20kg 以上猪的维持能量需要高 15%左右。2) 活动量3) 饲料4) 环境温度第二章 饲料1.消化能 饲料消化能是指动物食入饲料的总能扣除粪能后所剩余的能量的价值。2.代谢能 是指饲料的消化能在扣除尿能和甲烷气体后所剩余的部分,即ME=DE-UE-CH4e。3.净能 是指饲料中真正能被动物利用的那部分能量,它是饲料能量价值评定的最终生理指标和最准确指标,尤其是对反刍动物更
11、应采用净能体系。NE=HE-MI。4.L.E.Harris 根据饲料的营养特性将饲料分为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 8 大类。5.能量饲料主要包括谷实类、糠麸类、脱水块根、块茎及其加工副产品、动植物油脂以及乳清粉等。6.蛋白质饲料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微生物蛋白质饲料和工业合成产品。7.富含脂肪的豆类籽实和油料籽实提取油后的副产品统称为饼粕类饲料。经压榨提油后饼状为饼,而经浸提脱油后的碎片或粗粉状副产品为粕。8.配合饲料(formula feed)指根据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4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以及
12、以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实验和研究为基础,按科学配方把不同来源的饲料,依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以满足各种实际需求的饲料。9.日粮(ration) 是指一个个体饲养动物在一昼夜内所采食的各种饲料组分的总量。10.饲粮(diet) 根据动物的日粮组成,将各原料组成换算成百分含量而配制的混合饲料。11.饲料添加剂 是指添加到饲粮中的、能强化基础日粮的营养价值,保护饲料中营养物质避免其在储存期间的损失,并能促进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调节机体代谢,增进动物健康和促进动物生长发育,从而改善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动物生产水平以及以及改进动物产品品质的微量添加物质的总称。传统广义的饲料添加
13、剂包括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类,前者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等;后者主要包括生长促进剂、动物保健剂、助消化剂、动物产品品质改进剂和饲料保护剂等。而现在饲料编码分类体系中的饲料添加剂则专指非营养性添加剂。12.蛋白质化学评分 它是以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依据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此法首先要测定待测饲料蛋白质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含量,然后与标准蛋白质(即全卵蛋白质)中相应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比较,求出二者的比值即为化学评分。13.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指数 此法是以鸡蛋(或牛乳)的蛋白质作为营养完善的标准蛋白质,假定其组成中的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比例均是理想的,以此作为评定的标准。
14、然后,分析测定待测饲料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再按公式计算必需氨基酸。简答题:1.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1) 化学分析方法(实验室评定方法) 。2) 动物营养试验方法:包括动物饲养试验、屠宰试验、消化试验和代谢试验等。3) 体外模拟试验方法:通过人工手段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动物体内的消化过程,来评定饲料养分,和能量的消化率,以期提高饲料评价的实际效率。2.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1) 水分含量高。2) 蛋白质含量较高,品质较优。3) 粗纤维含量较低。4) 钙磷比例适宜。5) 维生素含量丰富。3.饼粕类饲料的共同营养特点?1) 蛋白质含量均较高,且品质一般较好。2) 残留有一定量的油脂,含脂量
15、相对较高,而淀粉较少,故能量价值一般也较高。3) 每一种饼粕饲料均含有不同的抗营养因子或有毒成分,因此使用时特别需要注意合理应用。54.配合饲料的种类?1) 全价配合饲料2) 混合饲料3) 浓缩饲料4) 精料混合料5) 预混合饲料大题 对角法配饲料。第四章 动物育种1.引种 将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引进到当地来,作为育种的素材,这叫引种。2.风土训化 当家畜被引入到新地区后,若能按照新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地势、光照、饲料及饲养管理方式等)改造自身的生理机能,逐渐适应新环境,不但能正常地生存、繁殖、生长发育,并且能保持原有的基本特征和特性,这种逐渐适应新环境的复杂过程,就叫风土驯化。3.
16、体高(鬐胛高):是鬐胛顶点至地面的垂直高度,也称耆甲高。4.体长(体斜长):是由肩端到臀端的直线距离。猪的身长则是由两耳联线的中点沿着背线量至尾根的距离。5.累积生长 任何一次所测得的体重和体尺,都是代表该动物在测定以前生长发育的累积结果,称为累积生长。它反映动物的一般生长发育情况。累积生长曲线为“S”型。6.绝对生长 是在一定时间的增长量,是生长速度的标志。其计算公式为:绝对生长(末重-始重)/所经过的时间7.相对生长 是用增长量与原来体重的比率来代表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的生长强度。相对生长(末重-始重)始重 100。8.屠宰率 动物屠宰后,除去头、四肢下段(腕关节和飞关节以下) 、内脏(保留板
17、油和肾脏) 、皮(猪去毛不去皮)后所得胴体重,以胴体重量与活重相比,就是屠宰率。其公式为:9.净肉率 屠体去骨后的全部肉脂重量为净肉重,以净肉重与活重相比为净肉率。它说明畜体可食部分的多少,多用于牛、羊。10.瘦肉率 指胴体剥离皮、骨骼和分离脂肪后所剩的重量与胴体重之比。11.膘厚 将猪的屠体劈半,测量第 67 肋骨处背膘的厚度。膘愈薄,瘦肉率愈高。12.眼肌面积 猪一般以最后一对腰椎间背最长肌的横断面积作为眼肌面积,计算公式是:长度宽度0.7 或 0.8(cm)。眼肌面积愈大,其瘦肉率愈高。13.顺序选择法 指同一时期只选 1 个性状,当这个性状得到满意的改良后,再致力于选择第 2 个性状,
18、然后再选择第 3 个性状,如此顺序递选。14.独立淘汰法 是同时选择 2 个以上性状,并对每个性状分别规定出应达到的最低标准,凡全面达到标准者被选留。若有一项未达标准,即使其他方面都很突出也将被淘汰。15.选择指数法 是根据育种要求,对所选择的每一性状按其遗传力及经济重要性的不同,分别给以不同的加权系数,组成一个综合选择指数,然后按指数高6低选种。16.母女对比法 将女儿与其母亲的生产成绩相比,如女儿成绩显著高于母亲,则证明其父亲是一个改良者,反之则为恶化者,成绩相近则为中庸者。17.同龄女儿比较法 是将被测的几头公畜的同龄女儿进行同伴生产力间比较。由于它们的年龄、饲养管理条件较一致,故结果也
19、较准确。18.半同胞比较法 是以同父异母的半同胞后裔的成绩进行比较。此法优点是能最大限度地消陈母亲间和季节间的差异。19.公牛指数法 限性性状的遗传能力要用表型指数来表示,如衡量公牛产奶量的遗传性能,便提出了“公牛指数”指标。20.选配 选配是指人为确定个体或群体间的交配系统(mating system) ,即有目的地选择公母畜的配对,有意识地组合后代的遗传型,试图通过培育而获得良种或合理利用良种的目的。选配是对畜群交配的人工干预。21.同质选配(选同交配或同型交配) 以表型相似性为基础的选配:选用性状、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公母畜配种,以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22.异质选配(选
20、异交配或异型交配) 以表型不同为基础的选配。有两种情况:选具有不同优异性状的个体交配,以将两性状结合在一起,后代兼有双亲的不同优点。选同性状但优劣不同的个体交配,以好改坏、以优改劣为一种“改良选配” 。23.杂种优势 指两个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 F1 代,在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生长速度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方面超过其亲本均值的现象。24.配合力 是指杂种优势程度或杂交效果的好坏和大小。25.简单杂交 即两个品种杂交一次,所生杂种一代全部利用,不再配种繁殖。26.三元杂交(三品种杂交) 即先用两个品种杂交,生产繁殖性能方面具有显著杂种优势的母畜,再用第三个品种作父本与该母畜 ,生产经济
21、用畜群。27.双杂交 即先用四个种群分别两两杂交,然后再在两杂种间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畜禽。28.轮回杂交 即两、三个或更多个品种轮流参加杂交,杂种母畜继续参加繁殖,杂种公畜供经济利用。29.顶交 即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简答题1.品种应具备的七个条件?1) 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 遗传稳定3) 来源相同4) 有一定的整齐度5) 有足够的数量6) 一定的品种结构(遗传结构)7) 被品种协会承认72.品种按培育程度可分为哪几类?1) 原始品种:是在农业生产水平低,受自然选择作用较大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其膘情变化呈明显季节性夏壮、秋肥、冬瘦、春乏。其特点是:体小晚熟,体质结实
22、,体格协调匀称,各性状稳定整齐,个体间差异小,有较高的增膘和保膘能力,生产力低,但较全面。2) 培育品种: 培育品种的主要特点是:生产力高而且专门化。分布地区广。品种结构复杂,除地方类型和育种场类型外,还有许多专门化品系。育种价值高,用它进行品种间杂交时,能起到改良作用。适应性、抗病力较差。3) 过渡品种:是原始品种经过培育品种改良或人工选育,但尚未达到完善的中间类型。3.生长发育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几方面?在同一时期,机体各部位及各组织之间,并不是按相同比例来增大,而是有先后快慢之分,有规律地表现出高低起伏的不平衡状态,这就是不平衡性。1) 骨骼生长的不平衡性2) 外形部位生长的不平衡性3)
23、体重增长的不平衡性4) 组织器官生长的不平衡性4.选种的意义和作用?选种的概念就是从畜群中选出符合人们要求的优良个体留作种用,同时把不良个体淘汰。从畜群中选择出优良的个体作为种用,选种使品质较差个体的繁殖后代受到限制,而使优秀个体得到更多的繁殖机会,产生更多的优良仔畜。结果使群体的遗传结构发生定向变化,即有利基因的频率增加,不利基因的频率减少,最终使有利基因纯合个体的比例逐代增多。任何动物的育种都需要选种,没有选种,也就没有畜群改良。5.种用价值的评定?1) 个体选择是根据个体的生长发育、体质外形、生产力的实际表现来推断其遗传型的优劣。个体选择中,当所选性状不止一个时,可采用以下不同方法:顺序
24、淘汰法、独立淘汰法、选择指数法。2) 系谱选择是根据系谱,按个体祖先的表型值进行选种的方法叫系谱选择。3) 后裔选择是根据后代的平均表型值选择的方法。因为后代品质的好坏是对亲本遗传性能及种用价值最确切的见证。后裔测验的方法有:母女对比法、同龄女儿比较法、半同胞比较法、公牛指数法。4) 同胞选择是以旁系亲属(有全同胞与半同胞兄妹等)的表现为基础的选择。6.选配的意义?1) 创造必要的变异;2) 加速基因纯化;3) 把握变异方向;4) 避免非亲基因的配对;5) 控制近交程度,防止近交衰退。7.近交的用途:1) 固定优良性状:近交可使优良性状的基因型纯化,能使优良性状确实8地遗传给后代,很少发生分化
25、。同质选配虽也有纯化和固定遗传性的类似作用,但不如近交的速度快而且全面。2) 暴露有害基因:由于近交使基因型趋于纯合,隐性有害基因暴露机会增多,因而可以早期将有害性状的个体淘汰。3) 保持优良个体血统。4) 提高畜群的同质性:近交使基因纯合的另一结果是造成畜群分化,但经过选择,却可达到畜群提纯的目的。5) 提供实验动物。8.新品种培育的分类、方法及步骤?(可以缩减)一、新品种培育的分类 1.依据参加品种的数量可分为:(1)简单育成杂交 即通过两个品种杂交来培育新品种。例如草原红牛就是利用短角牛和蒙古牛杂交来培育的。(2)复杂育成杂交 即通过多个品种杂交来培育新品种。例如内蒙古细毛羊就是利用苏联
26、美利奴、高加索和当地蒙古羊进行复杂杂交培育而成。2.依据育种工作的目的不同可分为:(1)改变生产方向的杂交育种 例如将肉用型的牛向乳肉兼用转变,脂肪型的猪向瘦肉型转变。(2)增强抵抗能力的杂交育种 如培育具有特殊抵抗能力的耐热性品种、耐寒性品种、抗病性品种等。3.依据育种工作的基础不同可分为:(1)在杂交改良基础上培育新品种 例如三河马、三河牛就是在群众性杂交改良基础上培育的;蛋鸡中的“京红” 、 “京粉” 。(2)有计划地从头开始培育新品种 二、新品种培育的方法和步骤 杂交育种的全过程一般可分为 3 个阶段:1. 杂交创新阶段 主要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杂交用品种。通过杂交,综合各品种的优良特性
27、,结合培育,创造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理想型杂种。应当注意:参加杂交的品种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给横交固定增加困难;杂交时应按先老后新、先专后兼的原则来安排,因为老品种育成时间较长,专用品种遗传性较稳定。注重参加杂交个体的选择。杂交代数要掌握适当,只要达到了理想型标准,就应停止杂交。加强对杂种的培育,其优良性状一般都能充分表现出来。但如果杂种的生活条件太差,则反而会引出更坏的后果。2. 自繁定型阶段 是对已达到理想型标准的个体停止杂交,转入自群繁育,从血统上封闭畜群。为了使理想型个体的遗传性能尽快纯正稳定,使其已具备的新品种特征能得到巩固和发展,选配方式应进行同质选配,必要时也可采用近交。衡量遗传性稳定
28、的标志:一是从自繁开始算起,经 34 代可认为基本稳定;二是自繁所生后代,有 70能达到或接近一级标准;三是要求新品种具有一定的近交程度;四是利用固定后的公畜与低产品种杂交,并与其他品种杂交的效果相对比。93. 扩群提高阶段 主要任务是,大量繁殖已固定的理想型,迅速增加数量和扩大分布地区,建立品系,完成一个品种应该具备的条件,使之成为合格的新品种。 、第五章 动物繁殖1.隐睾 某些个体出生后,会出现一侧或双侧睾丸未能降入阴囊,仍滞留在腹腔或腹股管沟的现象,称为隐睾。单侧阴睾的家畜生殖机能降低,双侧阴睾的动物不育。2.初情期(puberty) 雄性动物初次出现性行为和能够射出精子的时期,是性成熟
29、过程中的开始阶段。3.性成熟 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和生殖机能发育趋于完善,达到能够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有完全的性行为的时期。4.体成熟(body maturity) 体成熟是指动物的生长基本结束,并具有成年动物所固有的形态和结构特点,称为体成熟。5.适配年龄 根据公畜自身发育状况和使用目的人为确定的公畜用于配种的年龄。公畜适配年龄一般晚于性成熟年龄,早于体成熟年龄。6.繁殖中止期(绝情期 ) 母畜到一定年龄后,由于衰老而不再出现发情表现,失去生育能力,这个时间叫繁殖中止期或绝情期。7.FSH:垂体前叶分泌的促卵泡素;生理作用:(1)LH 在 FSH 协同作用下,促使大卵泡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
30、(2)在排卵前,LH 达到高峰,促使卵泡破裂和排卵;(3)促使黄体形成孕酮,维持妊娠。(4)选择性诱发促使卵泡发育,诱发排卵;(5)刺激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丸酮;(6)促使精子发生和发育。应用:诱导发情,超数排卵,治疗卵泡囊肿 。8.LH:促黄体素;生理作用:(1)刺激卵泡生长和卵泡发育;(2)刺激卵巢生长,增加卵巢重量;(3)FSH 诱导颗粒细胞合成芳香化酶,在 LH 作用下促使卵泡颗粒细胞产生雌激素。(4)FSH 在 LH 协同作用下,促使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丸酮和少量雌激素。(5)FSH 在雄性激素协同作用下,促进睾丸精细官上皮精子的发生和发育。(6)治疗公畜性机能低下,诱导母畜发情和排卵。
31、应用举例:催情,同期发情,超数排卵。9.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素;作用:(1)促进腺垂体分泌和释放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 ;(2)促进精子发生,增强公畜性欲;(3)诱导母畜发情、排卵,提高配种受胎率;(4)治疗大动物卵泡囊肿 。10.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生理作用:1) 溶解黄体102) 促排卵作用3) 促进母畜生殖道收缩前列腺素的应用:(1)诱导同期发情;(2)人工流产;(3)同期分娩;(4)治疗持久黄体或黄体脓肿;(5)在精液稀释液中加入 PGF2,
32、有助于提高受精率,给雄性动物注射可提高射出精子的数量。11.精子获能(Capacitation) 是指刚进入雌性生殖道的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必须和雌性动物生殖道分泌物进一步接触、混合,从而进行某种生理上的准备,发生形态及生理生化变化,经过进一步的成熟,而获得受精能力的过程。12.顶体反应(AR,acrosome reaction) 获能后的精子,在受精部位与卵子相遇,出现顶体帽膨胀,顶体外膜与精子细胞质膜融合,形成许多泡状结构,这种泡状结构最后与精子头部分离,释放出透明质酸酶等酶类,以溶解卵丘、放射冠和透明带,这一过程为顶体反应。13.妊娠识别 Recognition 在妊娠初期胚胎着床之前,早
33、期胚胎释放出某种化学信号,使母体感受到胚胎的存在,并据此产生一定的反应和调整其生理活动,使周期性黄体转化为永久性的妊娠黄体,也使胚胎能在子宫内继续发育和附植。14.透明带反应 当精子穿过透明带,触及卵黄膜时,引起卵子发生一种特殊变化,将处于休眠期状态的卵子“激活” ,同时卵黄发生收缩,释放某种物质,使透明带起一种变化,这种变化称透明带反应,可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内。简答题1.精子发生的过程?精子的发生是指精子在睾丸内形成的全过程。有以下四个过程:1) 精原细胞的分裂和初级精母细胞的形成。2) 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和精子细胞的形成3) 精子细胞的变形和精子的形成。4) 精子的释放。2.精子的形态?哺乳动物的精子具有基本相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分为头、颈、尾三部分。尾部又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3.卵子的发生?雌性动物的生殖细胞经一系列的分化和成熟而形成卵子的过程称为卵子发生。卵子的发生过程包括卵原细胞的增殖分裂和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卵母细胞的生长和卵母细胞的成熟三个阶段。4.卵泡的发育?1) 原始卵泡2) 初级卵泡3) 次级卵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