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示弱,挺好 2012-6-22 10:27 阅读(18) 赞 转载 分享 评论 复制地址 举报 编辑上一篇 |下一篇:坚守我会示弱,但我不是弱者,适度示弱天地宽。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毫不示弱来形容个人的勇敢。我们提倡不能示弱,不甘示弱。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要勇于坚持勇于奋斗,这固然不错。但是,有时适度的示弱却可让自己的天地更加宽广。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柔弱的芦苇,在暴风中弯腰低头,此后又挺直身躯。这是自然现象。就我们的人生而言,事事逞强,处处逞强,时时逞强,有时会适得其反,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因此,要学会适度示弱。 普京的示弱,弱出了更好的声誉。自古以来示弱似乎只属于弱者 ,
2、弱者一定会示弱,但会示弱的不一定都是弱者。强者的示弱,是火山爆发前的积蓄,是猫戏老鼠前隐藏的利爪,是猛虎扑食前收拢的气息。古往今来,多少强者的示弱,弱出了一段佳话,弱出了国家的复兴,弱出了不朽的盛世。嘴里有刀,说破歌谣。千年恩怨,一笔勾销;生命潦草,我在弯腰;历史轮回,转身忘掉。千年前的晏婴出使楚国,楚王笑他没有才华。出乎意料,晏婴并没有做出什么事情证明自己有才华,只是一句淡淡的回应:“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使楚国焉。”晏婴的话好似在示弱,认同了楚王的观点,自己确无才华。可仔细一听,话就变味了,这句话夹枪带棒地骂楚王不贤,楚国不强。楚王明知晏子在以退为进地损他 ,可他能怒吗?不能。话是
3、他挑起的,晏子只是附和了他一下,他若发怒岂不是自食其言,说晏子很有才华?好聪明的示弱,好脍炙人口的晏子使楚。晏子的示弱,保全了国家的尊严,勾践的示弱,则彰显了王者的风范。吴越交战,越败,勾践被夫差掳回,自此,一代帝王成了一个马倌。平时里的高高在上可能会使刚刚喂马的勾践感到羞辱。可他没有显示强硬地去自刎谢罪,而是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平日里的示弱,并不代表他忘记了当初的耻辱。他没日没夜地发展经济,引兵操练,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国家复兴!多么不可思议。试问天下几位亡国之君能卷土重来,击溃敌人,夺回属于自己的疆土?勾践示弱了,但他是笑到最后的强者。公元前 206 年,有场鸿门宴,霸王项羽想借请
4、客吃饭之名把刘邦暗算。时光荏苒,镜头一转,举杯望月兮,霸王别姬;四面楚歌兮,乌江自刎。项羽的结局,无疑是个悲剧。有悲就有喜,霸王落泪了,刘邦该喜笑颜开了。如若当年刘邦固守咸阳,排兵布阵,等项羽来打,那和等项羽来取自己项上人头有什么两样?所幸,刘邦不笨,他看得清局势,攻占咸阳后,急急忙忙带了两块玉,赶到鸿门向项羽示弱,使得项羽认为他没有威胁,没有及时杀他,给了他养精蓄锐,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机会,于是刘邦和项羽逐鹿中原,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开辟了辉煌的汉朝。刘邦的示弱,有王者的睿智在闪光。晏婴的示弱,勾践的示弱,刘邦的示弱,展示出了弱者的智慧。示弱示的好,那叫聪明。如果说弱者的示弱是为了自保,是因为无能,那么强者的示弱就是为了破茧重生,是为了翱翔于九天之际。聪明人会示弱,懂得怎样示弱,什么时候该示弱,什么时候不该。示弱不等于软弱,在合适的时候示弱,挺好。又有谁不说有时示弱中彰显的是大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