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剧简介京剧于清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一说形成于道光年间)。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徽戏进京是在公元 1790 年(清乾隆五十五年),最早进京的徽戏班是安徽享有盛名的“三庆班”。随后来京的又有“四喜”、“和春”、“春台”诸班,合称“四大徽班”。道光年间,汉调进京,被二簧调吸收,形成徽汉二腔合流。严格地说,二簧与皮簧两个名称应有区别:二簧只代表初期的徽调,而皮簧则为包括西皮在内的新的徽调。至清末民初,通称皮簧戏。光绪、宣统年间,北京皮簧班接踵去上海演出,因京班所唱皮簧与同出一源、来自安徽的皮簧声腔不同,而且更为悦耳动听,遂称为“京调”,以示区别。民国以后,上海梨园全部为
2、京班所掌握,于是正式称京皮簧为“京戏”。“京戏”一名,实创自上海,而后流传至北京。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1840 年)以后的事,这时京剧的各种唱腔版式已初步具备,京剧的语言特点已经形成,在角色的行当方面已出现了新的变化,已拥有一批具有京剧特点的剧目,京剧第一代演员也已经出现:余胜三、张二奎、程长庚被称为老生“三鼎甲”,此外还有老生演员兼京剧剧作家卢胜奎。程长庚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融合汉调、徽调并吸收昆曲加以改造和提高方面,比同时期的其他京剧演员作了更多的努力,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对后世京剧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
3、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一千多个,常演的约有三四百个以上,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京剧形成以来,涌现出大量的优秀演员,他们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的革新、发展做出了贡献,形成了许多影响很大的流派。如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
4、二奎、谭鑫培、汪桂花芬、孙菊仙、汪笑侬、刘鸿声、王鸿寿、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周信芳、马连良、杨宝森、谭富英、唐韵笙、李少春等;小生徐小香、程继先、姜妙香、叶盛兰等;考勤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杨小楼、盖叫天、尚和玉、厉慧良等;旦角梅巧玲、余紫云、田桂凤、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欧阳予倩、冯子和、小翠花、张君秋等、老旦龚云甫、李多奎等;净角穆凤山、黄润甫、何桂山、裘桂仙、金少山、裘盛戎等;丑角刘赶三、杨鸣玉(原为昆丑,加入京班演出)、王长林、肖长华等。此外还有著名琴师孙佑臣、梅 田、徐兰沅、王少卿、杨宝忠等;著名鼓师杭子和、白登云、王燮元等。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丰富
5、剧目,不仅有属于二簧系统的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剧目,而且还包括昆腔、高腔、秦腔、罗罗腔、柳枝腔等声腔剧目。这类传统剧目,据粗略统计,不下 200 余种,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其题材和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折子戏、群戏、本戏等。如宇宙锋、玉堂春、群英会、挑滑车、拾玉镯、四进士、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数百年来,盛演不绝。在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又新编、改编、移植了一大批剧目,如赵氏孤儿、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创作了一批现代戏,如红灯记、芦荡火种、 智取威虎山 、 杜鹃山 、黛诺等,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
6、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1790 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公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微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微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在 200 年的发展历程中,京剧在唱词、念白及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终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将京剧称作“东方歌剧“ 是因为两个剧种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于一体的特殊戏剧形式,在形式上极为类似;同时,在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们都获得了经典性地位。 象征性
7、格和命运的脸谱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也是理解剧情的关键。简单地讲,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除颜色之外,脸谱的勾画形式也具有类似的象征意义。例如象生凶毒的粉脸,有满脸都白的粉脸,有只涂鼻梁眼窝的粉脸,面积的大小和部位的不同,标志着阴险狡诈的程度不同,一般说来,面积越大就越狠毒。总之,颜色代表性格,而不同的勾画法则表示性格的程度。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今天许多中国地方戏中都保留了这种传统。京剧脸谱色彩十分讲究,看
8、来五颜六色的脸谱品来却巨细有因,决非仅仅为了好看。不同含义的色彩绘制在不同图案轮廓里,人物就被性格化了。 脸谱的通用色彩含义为:红色: 一般: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特例:老人显示年轻红光犹在; 坏人做了点好事。黑色: 一般:直爽刚毅,勇猛而智慧。其他: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鬼魂。 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白色: 一般:阴险奸诈;刚愎自用。其他:和尙,太监脸谱;表示老人年迈,紫色: 一般:刚正威武,不媚权贵。其他:面色不好,丑陋。黄色: 勇猛而爆躁。金色: 一般:神仙高人。其他:猛将。银色: 神仙,妖怪。绿色: 一般:勇猛,莽撞。其他:绿林好汉。蓝色: 刚强阴险 生、
9、旦、净、丑“生、旦、净、丑 “是什么?其实不过是角色分类。 “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 “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 “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只要演员一上场,你一望便知。在“京剧“的“ 票友“中有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中包括清朝的光绪皇帝载恬,他不但会唱戏,还能司鼓,并且是京、昆、腔的多面能手。 脸谱图案非常丰富,大体上分为额头图,眉型图,眼眶图,鼻窝图, 嘴叉图,嘴下图。 每个部位的图案变化多端,有规律而无定论,如: 包拯黑额头有一白月牙,表示清正廉洁。 孟良额头有一红葫芦,示意此人爱好喝酒。 闻仲,杨戬画有三眼,来源于古典传说。 巨灵,煞神,金钱豹有多张脸,突出其神鬼妖特色。 杨七朗额头有一繁体“虎”字,显示其勇猛无敌。 赵匡胤的龙眉表示为真龙天子。 雷公脸谱中有一雷电纹。 姜维额头画有阴阳图,表示神机妙算。 夏侯惇眼眶受过箭伤,故画上红点表示。 窦尔墩,典威等人的脸谱上有其最擅长的兵器图案。 王延章头画蛤蟆,表示是水兽转世。 赵公明面画金钱,表示自己是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