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药基础归经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如同属寒性药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肝热,各有所长。再如同一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等不同。因此,将各种药物对机体各部分的治疗作用作进一步归纳,使之系统化,这种便形成了归经理论。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的。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
2、;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证;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我们根据药物的疗效,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医疗作用。如桔梗、杏仁能治胸闷、喘咳,归肺经;全蝎能定抽搐,归肝经;朱砂能安神,归心经等。这说明归经的理论,是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是从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但是,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归经,而忽略了四性、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是不够全面的。因为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可能有的属寒,有的属热,有的属虚,有的属实。所以,不可只注意归经,而将能归该经的药物不加区别地应用。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有温、清、补、泻的不同,如肺病咳嗽,虽然黄
3、芩、干姜、百合、葶苈子都能归肺经,可是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则能温肺寒,百合补肺虚,而葶苈子则泻肺实,如此等等。归其他脏腑、经络的药物,也是这样。可见,将中药的多种性能结合起来,以之指导中药的应用,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必须了解,由于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并不单纯地使用某一经的药物。如肺病而见脾虚者,每兼用补脾的药物,使肺有所养而逐渐向愈;肝阳上亢由于肾阴不足者,每加用滋补肾阴的药物,使肝有所涵而虚阳自潜。总之既要了解每一药物的归经,又要掌握脏腑、经络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升降沉浮 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
4、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或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等病势趋向,因此,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这种性能,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法邪外出。 升和降,浮和沉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泄利等作用。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而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但仍有些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二向性,如麻
5、黄既能发汗,又可平喘、利水;川芎既“上行头目”,又“下行血海”。不过,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与药物本身的性味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能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辛、甘味和温、热性;能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所以,李时珍曾经指出:“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外,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还常受到2加工炮制的影响,而在复方中,一种药的作用趋向还可能受到其他药物的制约,这在用药时是应加以注意的。如药物炮制,经酒炒则性升,姜汁炒则能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而在复方配伍中,性质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的沉降性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
6、较多的升浮性质药物同用,则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可见各种药物所具的升降浮沉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加以人为控制而转化的。四气五味 药物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法除病邪,消除病固;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治疗作用,乃是因为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把药物治病的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主要有性、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方面,统称为药物的性能。 药物性能的认识和论定,是前人在长期实践中对为数众多的药物的各
7、种性质及其医疗作用的了解与认识不断深化,进而加以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并以阴阳、脏腑、经络、治疗法则等医学理论为其理论基础,创造和逐步发展了中药基本理论。是整个中医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四气和五味: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
8、的实际性能。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气。其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而温与热,寒与凉则分别具有共同性;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
9、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3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
10、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酸:酸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苦:有泄和燥的作用。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
11、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性与味显示
12、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和使用药物。中药配伍药物的用法包括配伍禁忌、用药禁忌、剂量和服法等几项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与方法,按照病情、药性和治疗要求予以正确应用,对于充分发挥药效和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药物的”七情”。其中首先谈到“单行”。单行就是指用单味药治病。病情比较单纯,选用一种针对性强的药物即能获得疗效,如清金散单用一味黄芩治轻度的肺热咳血,现代单用鹤草芽驱除绦虫,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单方”等。它符合简便廉验
13、的要求,便于使用和推广。但若病情较为复杂,单味药难以实现既分清主次,又全面兼顾的治疗要求时,便需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药与药之间就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进或减低原有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性和烈性,有的则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固此,在使用两味以上药物时,就必需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药物配伍关系的问题。所以前人总结的“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谈配伍关系。现分述如次。1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地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能明显地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42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
14、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清热泻火的黄芩与攻下泻热的大黄配合时,大黄能提高黄芩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3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和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4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由此可知,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是药物间相互对待而言的。5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作用而致原有
15、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6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见“用药禁忌”)。上述六个方面,其变化关系可以概括为四项,即在配伍应用的情况下:(1)有些药物因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是临床用药时要充分利用的;(2)有些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3)有些药物则由于相互作用,而能减轻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剧烈药时必须考虑选用;(4)另一些本来单用无害的药物,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则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基于上述,可知从单味药到
16、配伍应用,是通过很长的实践与认识过程,逐渐积累丰富起来的。药物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组合,并确定一定的分量比例,制成适当剂型,即为方剂。方剂是药物配伍的发展,也是药物配伍应用的较高形式。用药禁忌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伍禁忌: 前面“配伍”一节中曾原则地提到,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和“相反”。据蜀本草统计,本经所载药物中,相恶的有六十种,而相反的则有十八种。历代关于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在古籍中说法并不一致。金元时期概括为“十九畏”和“十八反”,并编成歌诀,现将歌诀内容列举于下。(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
17、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2)十八反:5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萎、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此后的本草纲目及药鉴等书所记,略有出入,但不如十八反、十九畏歌那样普遍认可和传播习诵。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自宋代以后,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因此,“十九畏”的概念,与“配伍”一节中所谈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
18、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
19、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2妊娠用药禁忌: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药物剂量 中药的计量单位,古代有重量(铢、两、分、钱、斤等)、度量(尺、寸等)及容量(斗、升、合等
20、)等多种计量方法,用来量取不同的药物。此外还有可与上述计量方法换算的“刀圭、“方寸匕”、“撮”、“枚”等较粗略的计量方法。由于古今度量衡制的变迁,后世多以重量为计量固体药物的方法。明清以来,普遍采用 16 进位制,即 1 斤=16 两=160 钱。现在中国对中药生药计量采用公制,即 1kg=1000g。为了处方和配药特别是古方的配用需要进行换算时的方便,按规定以如下的近似值进行换算。 一两(16 进位制)30g一钱3g一分0.3g一厘003g用药量,称为剂量,首先是指每一味药的成人一日量(按:本书各药物所标注的用量除特别注明以外,都是指干燥后的生药在汤剂中的成人一日内服量)。其次是指在方剂中药
21、与6药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一般非毒性的药物,单用时用量可较大,而在复方中的用量可略小。主要药物用量可较大,辅助性药物一般可用较低于主药的剂量。在确定剂量的时候,要根据病者的年龄、体质强弱、病程久暂、病势轻重以及所用药物的性质和作用强度等具体情况来进行全面考虑。一般是: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特别是作用峻烈的攻病法邪药物易损正气,应适当低于成人量;小儿五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四分之一,五、六岁以上可按成人量减半用;体弱患者也不宜用较大剂量;久病者又应低于新病者的剂量。老人及身体已极度衰弱者用补药时,一般剂量可较重,但开始时的剂量宜轻,逐渐增加,否则药力过猛而病者虚不受补,反致萎顿
22、。若属峻补药物,则用量尤不宜重。就病势而言,凡病势重剧而药力弱、药量轻,则效果不佳;病势轻浅而药力猛、药量过大,极易损耗正气,这些也是必须充分注意的。至于药物方面,质轻的用量宜轻,质重的可稍大;性味浓厚,作用较强的用量可较小,性味淡薄或作用较温和的,可用较大量。而毒性药则须严格控制剂量在安全限度内。除峻烈药、毒性药和某些精制药剂外,一般中药的常用内服剂量(即有效剂量)约为 510g,部分常用量较大的为 1030g。中药煎熬知识 中药的煎药方法十分重要。明代医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 修治如法,而煎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清代医家徐灵胎说, “煎药之法最宜深
23、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 。可见,方法不可忽视。 1 、对煎药器皿的要求 最好用沙锅或搪瓷锅,以耐火的砂罐或陶罐为最理想,因其受热均匀,性质稳定,煎汁浓,质量高,搪瓷烧锅也可选用。 不宜使用铝锅或铜锅。因为铝、铁、铜的金属活性较强,很可能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轻者使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发生沉淀,药液中有效含量降低,重则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产生毒性。 李时珍曾说过:“凡煎药并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 。现在一般通用的是有盖的陶瓷砂锅。此外,煎具的容量宜稍大,以利煮沸时药液不断翻滚。锅盖应稍高一些,可使水分和挥发性成分产生“回流” 。煎锅要经常保持清洁 ,每次煎完药后最
24、好立 即去掉药渣,以免影响下次煎药效果。 2 、注意加水量 加水量应根据药量的多少,吸水程度及需要煎煮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头煎加水量多一些,以浸没药材超过药 2-3 厘米为度,第二煎加水量可酌减。确定汤剂加水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经验估量法:加水量 解 表剂 一 般 药剂 滋 补剂头煎 400- 600 ML 500 -700 ML 700- 900 ML 二煎 280- 300 ML ; 300 -350 ML 400-500 ML另一种计量加水法,公式如下: 头煎加水量=药品总重量*3+煎煮时间*10+服用量二煎加水量=煎煮时间*10+服用量 对 于 吸 水 性 较 强 的 草 药 , 可
25、选 用:煎药代水法 即将一剂药中剂量大的草药另行煎熬,弃渣取汤,然后用其汁煎 熬其他药;7分煎合汁法 即将需水量大的与小的药物分煎,各滤出其汁,再混合煎熬缩 。 多汁浓缩法 (即将药合在一起煎,煎上两三次,每次煎取的 300 毫升左右的 药汁滤掉杂质混合在一起续煎,浓缩至 300 毫升左右服用。前两 种方法适用于一个处方中只有少数几味大剂量药的情况;第三种 方法适用于普遍都是大剂量药物的方剂。还需注意的是,煎药时 不宜频频加水,这不利于药物的分解。如果药物吸水膨胀、水被 吸尽,可酌情加点开水3 、煎前浸泡为了提高煎出率,药物在煎煮前宜加水搅拌后浸泡 30-60 分钟。 冬天若用 20-30 度
26、的温水浸泡可缩短煎煮时间,但不能用开水浸,以免某些植物细胞中的蛋白质突然受热凝固、外层形成坚密的包膜,或使部分高分子物质形成胶体不利有效成分浸出。 4、掌 握 火 候火候指火力的大小、温度的高低而言。分为“文火” 、 “中火” 、 “武火”三种。“文火” 药液呈微沸状态,药液中药物对流缓慢不明显,俗称芝麻沸、虾眼沸; 每隔 5-6 分钟搅一次“中火” 药液呈现沸腾状,药液中药物对流较明显,俗称鱼眼沸。 每隔 3-5 分钟搅一次“武火” 药液呈沸溢状,药液中药物对流极明显,一下翻腾,药液底层中间部分见不到药物。 勤搅拌,勿使溢出急 火 煮 沸 , 慢 火 煎 至 液 成 。 此 乃 至 关 重
27、要 。 煎法有三种:轻煎(解表药) 用武火速煎。 头煎煮沸 10-20 分钟,二煎煮沸 5-10 分钟。中煎(一般药) 用武火,煮沸后改用中火。 头煎煮沸 20-25 分钟,二煎煮沸 15-20 分钟。重煎(滋补剂) 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 头煎煮沸 30-40 分钟,二煎煮沸 20-30 分钟。5、 注 意 时 间 滋 补 类 药品 一般头汁煮沸后,文火煎半小时至一小时;二汁煮沸后再煎半小时左右。个别的需焖煮数小时以上。因这类药品多为植物根茎、果实,动物的甲、角、壳等,质地坚硬厚实,难于溶解,煎药前常需捣碎,并适当延长煎药时间。 解 表 发 汗类 药 物 一般急火煮沸,再煎 3-6 分钟即可
28、。此类药多系植物全草或花、叶,质地轻扬 、气味辛香,富含挥发油,煎煮太久容易使药物有效成分挥 发逸去,降低药效。 一 般 性 药 视具体情况,一般煮沸后再煎半小时即可。药物煎煮时间的长短,除与药物的质地有关,一般来说,凡质地坚硬、气味难出的药物,煎煮的时间以长为宜;质地软松、气味易出的药物煎时宜短。6、特殊煎法方法 原理 药物先 煎 因 为 一 个 处 方 中 不 同 的 药 物 其 有 效 成 分 析 出 所 需 的 时 间 长 短 不 一 。 有些 药 在 短 时 间 内 即 可 获 得 有 效 成 分 , 有 些 则 未 必 。 矿 石 类 及 有 壳 的 果 实 类 药 物 应 先 煎
29、 , 有 毒 类 药 物 更 应 久 煎 先 下 , 以 减 轻 毒 性 。 另 有 些 药 物 因 含 泥 沙 或 因 其 质 轻 量 大 者 ,则 应 先 煎 取 汁 澄 清 , 然 后 以 其 药 汁 代 水 煎 煮 其 它 药 和 药 物 。龟板、鳖甲、代赭石、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磁石、石膏。川 乌、草 乌、夏枯草、竹茹、灯心草8后 下多 指 含 有 芳 香 气 味 、有效成分易挥发, 久 煎 易 失 效 的 一 类 药 物 ; 另 外 , 有 些 药 , 为 保 留 其 最 佳 药 效,也 常 常 后 下,如 大 黄 。 薄荷、佩兰、丁香、芸香草、鱼腥草、砂仁、豆蔻等包 煎多 是
30、 带 有 绒 毛 或 质 地 轻 体 积 小 的 颗 粒 种 子 以 及 易 粘 贴 、 易 被 煎 糊 的 药 物 。 绒 毛 在 药 汁 中 不 易 被 去 除 , 服 下 后 刺 激 咽 喉 , 易 引 起 剧 咳 。 质 轻 种 子 浮 在 水 面 , 药 汁 沸 腾 时 容 易 溢 出 锅 外 , 故 此 需 用纱布或薄布包裹后再煎 。 赤石脂、海金砂、旋复花等另 煎冲 服 多是一些比较贵重的药物,若将之与众多药物混煎并作为 药渣弃去,则太浪费,所以先煎好再兑入药汁冲服。有些 药,根本不用水煮,只要加热溶化或磨汁兑进药液冲服 。 人 参 、 羚 角 丝 、 麝 香 等烊化 指对某些胶
31、质或粘性较大且易溶的药物,先加温使其溶化,再加入已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 阿胶、鹿角胶、饴糖等服用中药的知识 1、掌握好剂量 有些药过多容易引起中毒,如云南白药、六神丸等;过少达不到药效,因此要按照医嘱行事。 2、服用中药的温度祖国医学对服用中药的温度非常讲究,素来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具体地说,就是分热服、温服和冷服三种。 热服祛寒药,外感风寒或治疗头痛、关节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温服一般治疗各种炎症或者发汗解表药、滋补药。冷服清热、解毒、止吐的中药。3、服法中药分头煎二煎,服法以分开服用为好,这样可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所起的作用均匀可靠。两煎以相隔 4-6
32、小时为宜,煎好后的中药不宜保存,宜当天煎当天服用。4、中西药合用要谨慎 有时中西药合用能增强药效,但有些药物的化学成分互相反应产生毒性或 互相抵消了药效,不能合用。 5、服药期间忌口即此时不宜食用某种食物,否则容易产生副作用或降低药效。人们在长期的实 践中总结出:鳖甲忌苋菜;地黄忌萝卜;黄连忌猪肉;麦冬忌鲫鱼;仙茅忌牛奶;首 乌忌葱麻;柿霜忌螃蟹;茯苓忌米醋;人参忌茶叶。 另有传统说法:甘草、桔梗、乌梅忌猪肉;麦芽忌鲫鱼;人参忌萝卜;茯苓忌醋。还有要忌生冷 、热辣、油腻和不易消化的食物,这样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中药服药禁忌 一、咳嗽忌口(热性体质)辣椒胡椒油炸物荔枝桂圆姜母鸭当归羊肉烟酒沙茶酱
33、花生 蚕9豆橘子二、过敏性体质忌口(如湿疹、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芋头香焦芒果辛辣物油炸物荔枝桂圆带壳海鲜烟酒草菇冰罐头三、痛风忌口脑髓动物皮(鸡皮、鱼皮) 肉汁暴饮暴食啤酒四、肢体酸疼(筋络病)忌口香蕉橘子糯米类酒麻油五、肝炎忌口(热象)烟酒(烈酒)补品少吃鸡肉六、痔疮忌口鲤鱼公鸡肉猪头皮花生芋头茄子芒果七、皮肤病忌口海鲜草菇洋菇毛豆香菜竹笋雪里红羊肉甘蔗芒果荔枝凤梨桂圆汽水八、高血压忌口太咸食品蛋黄动物内脏乳酪动物性油脂脑髓九、消化性溃疡忌口汽水香蕉太甜食品糯米食品十、肾炎(尿毒)忌口香蕉太咸食品十一、糖尿病忌口糖甘薯蜂蜜太甜食品金针菜米、面少吃十二、心脏病忌口暴饮暴食高胆固醇太咸食品
34、十三、湿重体质忌口肥肉油腻类糯米食品过甜食品十四、服参类 地黄类药品者忌口萝卜茶十五、肝硬化忌口沙丁鱼青花鱼秋刀鱼金枪鱼十六、荨麻疹忌口刺激品:酒、辣椒、咖啡、咖哩6、 注 意 服 用 时 间 空腹服 易 于 使 药 效 发 挥 ; 一般多属补益药。饭后服 适 用 于 身 体 上 部 疾 病 ; 一般常为作用峻猛,以攻逐病邪为主的药物。顿服 病 情 急 重 者 , 煎 好 药 立 即 服 下 。睡时服 一 般 安 神 药 和 治 疗 遗 尿 的 常 采 取 此 法 。 昼夜服 一些急、慢性疾病也可昼夜服药,使药效持续发挥效用 。 中药贮藏 中草药在贮存保管中,因受周围坏境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5、,常会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等现象,导致药材变质,影响或失去疗效。因此必须贮存和保管好中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疗效。10(一)药材的防霉: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如散落在药材表面上,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相对湿度在 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 15)以及适宜的环境(如阴暗不通凤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成菌丝,分泌酵素,分解和溶蚀药材使药材腐坏,以及产生秽臭恶味。因此,防霉的重要措施是保证药材的干燥、人库后防湿、防热、通风,对已生霉的药材,可以撞刷、晾晒等方法简单除霉,霉迹严重的,可用水、醋、酒等洗刷后再晾晒。(二)药材的防虫: 虫蛀对药材的影响甚大,虫害的预防和
36、消灭,对于大量贮存保管的药材仓库,主要是用氯化苦、磷化铝等化学药剂熏蒸法杀虫。对于药房中小量保存的药材,除药剂杀虫外,可采用下列方法防虫。1密封法:般按件密封,可采用适当容器,用蜡或血料封固,怕热的药材可用干砂或稻糠埋藏密封,贵细药材,可充二氧化碳或氮气密封。2冷藏法:温度在 5左右即不易生虫,因此可采用冷窖、冷库等干燥冷藏。3对抗法:这是二种传统方法、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如泽泻与丹皮同贮、泽泻不生虫、丹皮不变色,蕲蛇中放花椒,鹿茸中放樟脑,瓜蒌、蛤士蟆油中放酒等均不生虫。(三)药材的其它变质情况1变色:酶引起的变色,如药材中所合成分的结构中有酚羟基,则在酶作用下,经过氧化、聚台,形成了大分
37、子的有色化合物,使药材变色;如含黄酮类,羟基蒽醌类,鞣质类等药材,因此容易变色。非酶引起的变色原因比较复杂,或因药材中所含糖及糖酸分解产生糠醛及其类似化合物,与一些含氮化合物缩合成棕色色素;或因药材中含有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还元糖作用,生成大分子的棕色物质,使药材变色。此外,某些外因如温度、湿度、日光、氧气、杀虫剂等多与变色的快慢有关。因此,防止药材的变色,常需干燥避光冷藏。2泛油:泛油指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受潮、变色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前者如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含脂肪油)、当归。肉桂(含挥发油)、后者如天门冬、孩儿参、枸杞等(含糖质)。药材“泛油”,除油质成分损失外,常与药材的变质现象相联系,防止“泛油”的主要方法是冷藏和避光保存。此外,如中草药由于化学成分自然分解,挥发、升华而不能久贮的,应注意贮存期很。其它如松香久贮,在石油醚中溶解度降低,明矾、芒硝久贮易风化失水,洋地黄、麦角久贮有效成份易分解等。中药处方常用别名:一、根及根茎类: 贯众:贯仲。管仲。 羌活:川活,蚕羌: 狗脊:金毛狗脊。九只,金狗脊。 防风:北防风,关防风。走马胎:走马风,黄马胎。 白嶶:白眉。 骨碎补:碎补,毛姜,申姜,猴姜。 地榆:地于,血箭草续断:川断,川寸,川续断 茜草根:茜根,红茜根 黄连;川连,云连,雅连 巴戟:鸡肠风威灵仙:灵仙,老虎须,黒须公 乌药:台乌药,台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