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关注民生问题 确保群众满意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着力增强宗旨意识,做到密切联系群众, “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这 “三个第一”实质上还是把民生问题作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是本次“两会” 代表委员最为 关注的话题,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 “两会” 把民生 问题作为核心问题,特别是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多方面讲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十分具体的体现。民生问题是立国之本,特别是改革发展走到今天,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政权能不能巩固。更多地关注公平、重视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
2、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国家顺应这种要求,关注和重视民生,是理念的更新,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表明我国的社会文明程度在提高。一、近年来国家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仍需解决。 1、就业矛盾突出,农村2富余劳动力输出步伐缓慢,再就业培训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近年来,特别是大、中专毕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虽然国家也加大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但农民掌握新型技能的能力比较低,对现代化的技术不熟练,与市场需要脱节,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只有靠苦力吃饭,技能型就业特别困难。 2、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县区、乡镇的社会保障机构不健全,有的乡镇有保障机
3、构而没有人员,保障政策宣传不到位,工作力度不大,步伐缓慢,有的保障政策难以落实,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是基础设施薄弱,城乡差距较大。最近几年,国家加快了大城市建设步伐,城市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但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城乡发展不均衡。 4、是受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公共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投入仍显不足,城乡困难群众相对较多,改变弱势群体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依然繁重。5、乡镇医疗资源的匮乏,使得农村老百姓无法做到就地就医,还是要往大城市跑,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他们的负担。因病致贫、一病返贫的现象很多, 看病难的问题3已经不明显了,关键是吃药贵,仍迟迟得不到解决。6. 民众利益的诉求和表
4、达机制找不到正常的表达形式,一系列社会问题容易引发。社会利益分配不公,即使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了,民众的怨声仍然会很高。7. 权力过分集中,审批过多、公共权力滥用、与民争利等问题还在很多地方存在。支持三农的很多专项资金,如扶贫资金等,在实施过程中的链条太长,可能被层层截留,这些资金真正到了最末端的农民那里,已经被大打折扣。二、民生问题凸显的深层原因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特征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结构失衡在加剧。究其原因,归结到一点,是民生状态的改善滞后于经济总量的增长。1、民生问题体现在经济社会的具体问题上,但实质上是政治层面问题。有专家认为,我国的民生问题
5、表面上看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但实质上是政治层面问题。如果不从政治层面思考和解决问题,这些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是解决不好或者解决不了的。42.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民众确实从改革中获得了实惠,但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失衡,政治发展明显滞后。这种发展结构本身的不合理或失衡,使得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体制、制度、机制方面的问题,非但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反而越积越深,最终都以民生问题的形式凸显出来。3、民生问题的产生还与权力资本对于社会利益的侵蚀引发整个社会利益结构失衡,以及基本制度的缺失和公众对公共政策缺乏正常的表达机制密切相关。民生问题和民主问题有内在联系,而且最终要靠民主来促进民生。如果没有
6、民主,民生问题难以解决。比如,我们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健全、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有的制度覆盖范围很小,主要在城市。随着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他们要面对城市的物价、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高收费,这就使这些弱势群体在客观上对国家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有了很高的依赖,而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却不能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还有养老保险待遇不平衡,医疗保险待遇不平衡,也造成一系列社会矛盾问题。比如,养老保险待遇不平衡问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待遇与企5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别太大。相同资历、相同级别的人,从企业退下来的比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下来的,养老金 10 年前差 30多,现在是一到两倍,激发了
7、许多本不应当产生的社会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医疗保险待遇不平衡问题,比如,一些住单间、套间的患者的医药费可以全部报销,而住多人间的倒有不少是自费的。不完善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后可能雪中送炭的事情较少,相当部分却是锦上添花。三、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 (一)破解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改善民生要从国情出发,逐步进行。民生是全体人民的民生,但不同群体的民生问题不一样,要更加重视普通民众尤其是占相当大比重的困难群体。这些年我国财富创造的速度很快,但总体来说,还不是在一个非常雄厚的经济基础上来谈民生。1、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断夯实物质基础。经济不发展,物质匮乏
8、,就谈不上改善民生,就谈不上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了无源之水。在发展中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坚6定不移地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突破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壮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不断夯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2、力抓就业再就业工程。要通过发展来开辟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多种方式就业。健全就业援助机制,积极实行促进就业财税金融政策,落实减免规费、小额担保贷款、培训补贴等措施,积极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全民创业。大力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型和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拓展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加强劳动力
9、市场建设和就业服务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建立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职业中介机构为纽带,街道社区和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所为基础的就业服务体系,为求职者提供快捷、优质的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把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放在促进就业的重要位置,围绕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整合部门资源,调动社会力量,使培训与就业有效对接,促进数量就业向素质就业转变。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院资源优势,加大就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按照市场需求培养对口技术人才,扩大就业规模。7(二)解决民生问题重在走向全面的体制创新。树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改革观:共享改革发展的物质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共享改革发
10、展的精神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社会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的需要;共享改革发展的政治成果,以适应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需要。1、完善社会保障及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做好社保基金收缴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监督管理。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覆盖范围,放宽保障标准、降低保障门槛,实现应保尽保、应保必保。继续抓好企业、农村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问题;探索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
11、,逐步实施医疗大额保险;积极鼓励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社会福利、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充实完善“生活困难 救助基金 ”,扩大贫困户、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普通商品房、经济8适用房、廉租房为主体的住房供应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城镇居民住户消费需求,进一步办好乡镇养老院,夯实集中供养的基础和提高对五保户的供养水平。2、加强基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力度,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公路新建改建步伐,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积极推广农村清洁能源,加快户用沼气池建设力度。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提高现代农业发展能力和水平。加快农村供水
12、工程建设,加大病险水库的除险和加固,新修人畜饮水工程,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加大农村公路改扩建力度,改善农村通行能力。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城乡体育健身器材配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基本实现广播电视“ 村村通” 和“户户通” ;互联网宽带覆盖行政村并向有条件的自然村延伸,使广大城乡居民知晓天下事、连通大市场。3、建立教育医疗保障机制。安装教育之“闸” ,就是要建立惠及九年义务教育学生免费上学机制、高中困难学生9救助机制、 “大中专”困难学生扶助机制,根据 财力不断扩大“贫 困助学” 基
13、金,积 极向社会各界募集 资金充实“基金”,不断完善贫困学生助学救助体系,解决困难家庭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加大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力度,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加大对实施“两免一补” 政策后有关教育经费的转移支付力度,弥补县级财力的不足。医疗是民生之急。安装医疗之“闸” ,就是建立医疗 救助机制和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返贫” 等 问题 。进一步建立健全医 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应用、大型医疗设备准入等制度,在体现公益性质、保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前提下,坚持政府主导与引入市场机制相结合,改革“以药补医” 机制,降低医 疗服务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
14、率。加大打击非法行医力度,加强以食品卫生为主的公共卫生监督执法,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公共卫生秩序改善,保证食品、生活饮用水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安全卫生。提高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体系,及时迅速处理传染病疫情、急性食物中毒、化学性中毒等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加大财政补贴力度,10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自愿参保,增强管理透明度,真正让农民保得“安心 ”;特别 要在扩大报销范围 的基础上,提高大病医疗和慢性病医疗的报销比例。要积极争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让城镇居民尽快享受到就医实惠。 4、加快构建民生财政。树立公共财政理念,建立面向民生的
15、公共财政支持体制。要以社会需要为基准,明确财政在公共服务投入的主导作用,突出政府为社会公众直接提供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和医疗、公共安全、就业、社会保障等与民生直接有关的公共服务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升民生支出比重。在建设公共财政的进程中,财政政策依然要支持经济发展,但介入的力度要逐步减弱,支持的方式方法要与时俱进。随着民间资本的壮大和自主增长机制的逐步巩固,财政资金直接用于经济建设的比重要逐渐降低,要限制在市场失灵和关系国民经济重大发展战略与布局的领域。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全覆盖和大致均等化。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控,以解决民生之“源” 。市场经济 越发展,政府对居民收入分配调控的意义就越重要。5、建立能真正解决民众利益的诉求和表达机制。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