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加 速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之 我 见华容县科技局 贺建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正确的政策,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我国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食物自给有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我国的农业已经呈现出由依靠政策向依靠科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目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来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一、加速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与现实意义1、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进入 21 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
2、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 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 WTO 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2.2、农业科技创新
3、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 。只有依靠科技进 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 应用,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和 农村的现代化。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及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靠技术,靠创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农业的“ 不可持 续” 局面。 农业新技术的应 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农业新技术应用,可以拓宽资源的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替
4、代,有效缓解现有资源的约束;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还为科学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开展科技减灾等提供了基本手段。3、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 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 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的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
5、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农村经济安全。.3.4、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是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农业现代化,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手段管理农业,目的是创造出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农民的人均收入大大提高。因此,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持,农业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如果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同样也就不可能加快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二、加速农
6、业科技创新的问题与对策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1%以上,而我国仅为 0.17%0.27%。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使农业科技创新受到很大的制约。科技投入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县、乡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其增长速度要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幅度。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调整投资结构,
7、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投入。2、尽快完善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许多农民想致富,但因不了解市场和科技信息,种啥养啥、怎么种怎么养常处于盲目状态。而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却犹如农民的眼睛与双脚,通过为农民提供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使农民能够准确地把握农.4.村市场脉搏和农业生产技术技能。由此可见,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县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基础,20 世纪 70 年代,我县首创的“四级农科网”曾闻 名全国。改革开放以来, 针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经济制度推行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整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使我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得到及时地巩
8、固和完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原来依附于计划体制下的政府大包大揽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即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由于现行体制、人员包袱、经费不足和管理不善等因素的影响,无任怎么调整也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 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近年来,我县按照市场运作机制,在创建技物结合及“农 友科技家园” 等新型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上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乡农业经济科技服务部门以及乡村农业技术员的作用,积极扶持发展农民科技经济合作社、农民技术协会等民间科技经济服务组织,建立起县、乡、村、组四级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网络,
9、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指导与技术服务,有效地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指导农民依靠科技发家致富。3、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没有知识是导致愚昧贫困的根本原因,所以要使农民走向富裕,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农业、重视农业科技人才” 的氛围。按照“ 实际、实用、实效” 的原则,多 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开展技术培训,并.5.大力实施“跨世纪青年 农民科技培训工程” 。通过强化技术培训,大力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科技知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并为农村培养一大批土专家、农民技术员
10、和科技示范户,即农村“永久型”科技骨干。二是加强科技普及培训。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班、开展科普讲座、开办“农民技术夜校” ,办好“农业广播学校”、进行 电视专题讲座、 印发各种技术刊物与资料和及时组织科技下乡等科学普及活动,直接把科学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有效地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4、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转化和应用开发。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县一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全国各地的情况一样,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仍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 年以来,我国每年取
11、得农业科技成果 6000 多个,但转化率不足 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 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 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低下,从而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怎样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呢?笔者认为:一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结合。农业科研和推广人员要树立起强烈的市场意识,研究开发和推广有市场前景和前途的成果,再依据市场反馈信息指导下一步工作,以形成研究、开发、推广、转化的良性循环。二要加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和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结合。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用以物化的技术,适宜个体、集约经营的
12、技术来增强生产能力。三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实行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成.6.果产业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多层次的科技经营活动,是农业科技直接进入农业与农村经济,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与模式。我县要加强与大专院校、农科院所的联系,积极搭建农业产学研结合平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四要实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减灾农业科技行动,重点加强生态林、节水农业、重大病虫害测报防治和减灾避灾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的引进开发与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减灾避灾、持续高效和生态环保性农业。五要大力发展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开发多种形式的农业专家系统,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
13、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六要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切实抓好一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点、户)的建设和科技示范重点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科技典型的示范推动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实 现 传 统 农 业 向 现 代 农 业 的 转 变 ,需 要 一 个 长 期 的 过 程 。以 科 技 创 新 支 持 农 业 的 发 展 ,更 需 要 做 大 量 、长 期 、艰 苦 、细 致的 工 作 。我 们 必 须 以 “三 个 代 表 ”的 重 要 思 想 和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指导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既 坚 持 解 放 思 想 、实 事 求 是 、勇 于 创 新 的 原则 ,又
14、做 到 因 地 制 宜 、量 力 而 行 ,加 强 领 导 ,善 于 引 导 ,通 过 典型 示 范 和 科 学 普 及 的 方 式 ,加 快 农 业 科 技 创 新 步 伐 ,引 导 农 民自 愿 地 学 科 技 、用 科 技 ,促 进 农 业 科 技 与 经 济 的 紧 密 结 合 ,加速 实 现 我 国 农 业 的 现 代 化 。二 00 七 年 五 月 十 八 日.7.作 者 简 介 :贺 建 文 ,男 ,1958 年 6 月 生 ,湖 南 华 容 县 人 。大 专 文 化 ,中共 党 员 。1981 年 7 月 毕 业 于 湖 南 吉 首 大 学 。同 年 8 月 被 分 配 到华
15、容 县 汽 车 修 配 厂 工 作 ;1982 年 7 月 调 县 交 通 局 汽 车 队 工 作 ;1983 年 3 月 调 县 科 学 技 术 委 员 会 (2002 年 5 月 更 名 为 县 科 学 技术 局 )工 作 至 今 。现 任 县 科 技 局 主 任 科 员 。1994 年 被 县 委 、县 政府 授 予 县 劳 动 模 范 称 号 ;1995 年 获 县 政 府 嘉 奖 ;1996 年 被 评 为湖 南 省 科 技 信 息 系 统 先 进 工 作 者 ;1997-2006 年 ,年 年 获 县 政 府嘉 奖 ;2006 年 ,被 岳 阳 市 科 技 局 评 为 岳 阳 市
16、科 技 宣 传 工 作 先 进个 人 。主 要 著 作 华 容 县 科 技 志 (中 国 文 史 出 版 社 1991 年 7 月出 版 ),曾 被 湖 南 省 科 委 评 为 全 省 优 秀 科 技 志 ,获 省 地 方 志 编 委会 颁 发 的 全 省 专 业 志 、部 门 志 、方 志 著 作 成 果 三 等 奖 。主 要 论文 科 技 志 资 料 征 集 与 整 理 问 题 浅 议 于 1990 年 12 月 被 评 为全 省 科 技 志 编 纂 优 秀 论 文 ;浅 论 优 化 农 业 科 技 信 息 服 务 于1996 年 12 月 获 省 科 技 信 息 局 颁 发 的 纪 念 中 国 科 技 情 报 事 业 创建 40 周 年 优 秀 论 文 三 等 奖 。联 系 方 式 : 电 话 :0730-3371182 手 机 :13207409528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