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油茶产业 培育特色经济.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225422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油茶产业  培育特色经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展油茶产业  培育特色经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展油茶产业  培育特色经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发展油茶产业  培育特色经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发展油茶产业  培育特色经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发展油茶产业 培育特色经济田林县油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田林县政协办公室 盘 康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也是世界上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在我国栽植已有 2300 多年的历史,油茶籽含油量一般30左右,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油茶从开花至结果,历经春、夏、秋、冬,素有“抱子怀胎”之说,饱含天地灵气,其栽培历来不使用化肥、农药,为茶油提供了纯天然的绿色基础,以油茶籽为原料加工制作的茶油是一种极好的天然环保食用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茶油由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被人体吸收,且病虫害少,多生长在低山丘陵地区,基本上没有环境污染,其油茶籽提取的茶油是

2、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发展油茶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于田林县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田林县油茶生产的历史和现状田林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总面积为 5577 平方公里,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较高,热量丰富,雨量适中,气候温暖,地势海拔高度不同,地貌各异,气候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差异也较大,形成许多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为油茶的栽培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田林县油茶种植应该有了几百的历史。解放后,据统计 1961年全县有油茶林面积 33279 亩,1970 年前油茶产量徘徊在 2070万公斤。从

3、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对老油茶进行复垦更新,砍除寄生枝、枯枝病株,清除杂草、野生杂木,使老油茶林恢复生机。2同时,不断营造新的油茶林,面积逐年增多。到 1990 年田林县油茶面积达 16.0569 万亩,1990 年以后由于经济林产业结构调整,油茶面积和产量呈徘徊发展且有下降的趋势。2007 年全县油茶面积 10 多万亩,茶籽产量 4860.6 吨。主要分布在乐里、旧州、潞城、利周、六隆、平塘、者苗、定安、高龙、那比等乡镇。由于我县油茶生产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管理粗放,油茶树林老化且又疏于管理,油茶树逐年减少,产量不高,产出效益低下,部分油茶山也随之成了杂木林,也有部分油茶山被毁掉改种八角、板

4、栗、杉木、松木等;同时,品种退化严重,生长慢、加工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从而大大削弱了农民发展油茶种植的积极性,制约了田林县茶油生产的发展。二、目前田林县油茶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缺乏优良新品种,尤其是长期使用实生苗造林,导致品种严重退化,产量低。同时,没有真正把发展油茶当作产业化和商品来生产,经营管理粗放,多数处于半野生和原始栽培状态。(一)缺乏优良新品种。缺乏优良新品种,尤其是长期使用实生苗造林,致使品种严重退化,直接导致产量上不去,同时没有真正把发展油茶当作商品来生产,经营管理粗放,多数处于半野生和原始栽培状态,抗病虫害能力也比较差。全县油茶树多数是在 60 年代以来种植的,

5、种子多数是从外地调进,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良种鉴定,只能有种就播,用实生苗造林,品种的优良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产生了大量的亚种、变种(类型) 。从对全县油茶林的调查中表明,同一片油茶林中往往出现多个油茶品种(类型) 。具有丰产性好、抗病虫能力强、出籽出油率高的“红皮球形”品种,也有“纺锤形”等劣种,3不能产生良种效应,经济效益较差。(二)种植密度普遍过大。田林的油茶是采用播种和移苗造林,因田林每年 11 月至第二年 4 月是干旱季节,播种出芽率低,只能多播、密播密种,以保证保存率,但 6070 年代是国家处于群体性做生产的年代,油茶配套栽培技术落后,科技水平较低,不能

6、对油茶的栽培密度进行有效控制。田林县油茶的栽培密度普遍在株行距 1.51.5 米以下,每亩栽种达 400500 多株。油茶是典型的阳性树种,没有充足的光照开花结实率低,如此高的栽培密度使油茶树之间相互遮光,只能在树尖上或林边缘结果,造成全林丰产性差。密度过大,林内荫蔽,使油茶林中病虫害大量发生。(三)病虫害发生严重。由于栽培管理技术落后,造成油茶病虫害大发生,就其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五点:一是栽培密度过大。密度过大,光照不足,在阴湿的环境中容易产生病虫害;二是种植地选择不当,不适地适树。油茶是典型的阳树种,如选择阴坡种植,不但旺长,结实率低,而且容易发生病虫害;三是品种选择不当。选择栽培的品种

7、抗病虫能力差;四是管理水平低。不除草,不施肥,不修剪,任其自生自灭,造成油茶林生长环境差,营养失调,抗病虫能力减弱;五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或雨水过多,气候反常等,都会不同程度产生病虫害。(四)大小年、落花落果严重,油茶大小年出现次数频繁。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天气异常。在个别年份,油茶一旦遇到低温、干旱、霜冻、水涝等,会影响油茶花芽的形成,使当年减产成为小年,促成“大小年”循环。二是树体营养失调。 “大年”结果较多,消耗大,而没有得到较好的营养补充,致使树体衰弱,根系吸收功能减弱,叶片光合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使油茶在花芽分化时期营养不足,限制花芽分化,在果实生育期营养不足,4使果实变小

8、,品质变差,出现“小年” 。相反, “小年”由于树体大量的营养积累,树体营养得到充分改善,为油茶结果创造了条件,又导致“大年”产生。如此往复不已。落花落果与异常天气、树体营养状况有关系。雨水过多、干旱等是造成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树体营养不良或生长过旺也会造成落花落果(五)经营管理粗放或不管 。据调查,我县油茶林经营模式以农户自种自育为主,现有的油茶林是 60 年代以后 80 年代末前种植的,有少部分是 90 年代种的。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民习惯于沿袭过去的原始经营方式,采取不扬不弃的态度经营油茶林;大部分地方均存在重种植轻管理的问题,全县近 2/3 面积的油茶林处于荒芜状态,大多存在“老、残、病

9、、稀、杂”现象,重栽轻管和只栽不管,不施肥,不修剪,不除草,不松土,不及时防治病虫害,茶果产量、品质、大小,一年不如一年,不能摆正抓管理重效益、促发展的关系,科技水平较低;因缺少对油茶林进行养护,许多油茶林中的杂草比油茶树长得快长得高,油茶树被杂草吞没、被葛藤绕死,有的树体由于营养严重缺乏,树体衰弱,后期逐渐老化死亡。在现有 10 多万亩油茶中,仅有少部分进行过较粗放管理,大多数群众的做法是只求索取,不予付出,这要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同时,因零散种植、分户经营、规模程度低、产量低,难以对油茶桃进行集中收购,农民主要还是采取将采摘到的油茶籽送到当地附近的榨油坊按每公斤籽 2 2.5元支付

10、加工费将籽榨成茶油,有的把油茶籽交给榨油坊老板直接兑换榨好了的茶油或者兑换其他食用油补点差价给榨油坊老板。2007 年市场上油茶籽收购价格平均为 10 元/公斤,本地产成品茶油价格基本保持在每公斤 40 元左右,高于菜油、花生油、棕榈油、大豆油等油品价格,多数农户都是把榨好的茶油留作自己食用,5很少把它当作商品销售,但也有部分农户看到茶油价格高,不舍得自己吃掉,拿出来送到集市上销售。据测算成品茶油的商品率不足 20%,原料籽的商品率更低,大概在 5%左右,只有极少部分卖给上门收购的零散商贩。(六)深加工力度不够,产品副加值低 。田林油茶以卖原料茶果为主,以家庭小坊加工为主,县城有一、两家进行毛

11、油加工小厂,工艺较落后,压榨不净,出油率低,没有大型的深(精)加工企业,对茶果未能充分开发利用,产品副加值低。据测定,压榨毛油后的油茶枯仍含油 5%,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茶粕内含有茶皂素,具有杀虫、护发的功效,可作为农药、洗发液的添加成份,提练皂素后的残渣是较好的虾饲料,但未能开发利用,只作为一般有机肥使用。三、发展油茶产业,培育特色经济的建议(一)落实抓好产业发展目标、任务。田林县“十一五”规划提出全县营造新油茶 10 万亩,油茶林低产改造 20 万亩。目标任务明确,关键在于抓落实。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相应成立产业项目领导小组,抓好产业发展布局及谋划,组建项目领导具体抓落实

12、。县林业局要科学编制全县发展油茶产业的具体规划,搞好技术服务,及时研究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乡镇要明确行政正职负总责、分管林业工作领导具体负责,有专人管理的组织领导机构,将发展油茶产业纳入本地经济发展计划,列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要建立领导责任制和专人负责制,实行目标管理考核,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政府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共同推进油茶产业发展。6二是加快更新、改造、种植步伐,加快油茶林生产基地建设。种植油茶林平均每亩投资在 300 元左右,比商品用材林投资稍微高些,但其生长周期短、见效快,油茶种植后,一般 3 年左右可开

13、花结果,67 年进入盛果期,寿命可达 100 年以上,而且油茶对栽培技术要求并不高。县人民政府和林业部门可以根据我县现有油茶资源状况和生产水平,采取低产林改造、更新改造和新造林相结合的经营措施进行油茶生产,对现有油茶林在不引起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加强幼林抚育、成林垦复,对病株、老株、劣株进行复壮更新,并对稀疏的林分进行补植,做好病虫害防治,对林地进行人工施肥,以提高油茶单位面积的产量;要引导适宜种植油茶树区域的当地农民大力种植油茶树,提高油茶株植密度。据林业业内人士介绍,油茶每亩栽植株数在 120160 株之间,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为农民提供产量高、含油率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努力满足其生产

14、发展需要;新造成片油茶林,加快油茶林生产基地建设;要坚持“谁造谁有”的林业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油茶林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鼓励和支持油茶林向有经济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各类生产经营者流转,推动油茶林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快油茶林生产基地建设。县人民政府和林业部门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建设发展油茶林基地,也可以结合退耕还林、扶贫、山区综合开发等项目,规划安排油茶丰产林建设,建设好油茶示范样板林,并通过示范样板的作用,激发广大林农发展油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油茶资源的不断增加和扩大。在全县范围内欣起发展油茶林生产热潮,

15、积极培育油茶林资源。县政府将逐年把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对该项工作实行专项目标管理考核,对目标任务完成好7的,县政府给予奖励。积极发动引导以农民经营为主体,鼓励大户以承包经营方式和加工企业以“公司+基地+ 农户”的形式建立定向培育的油茶丰产林基地,鼓励加工茶油企业建立有规模的油茶生产基地,力争油茶林面积在 57 年内达到 10 万亩以上。县政府要逐年把任务分解到各乡(镇) ,并对该项工作实行专项目标管理考核,对任务完成好的,县政府给予奖励。三是加大政策性资金扶持力度。全县油茶产业纳入全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予以扶持。从 2009 年起至 2015 年,对新造油茶达到一定规模和抚育改造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16、和补助,金融部门要将油茶加工企业和新造油茶林大户列为信贷重点支持对象,积极给予资金扶持。(二)培植龙头企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油茶生产要走规模开发和集约经营之路,除了要建立油茶生产基地之外,还要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发挥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和辐射作用,来带动油茶产业的发展。一是要从机制创新入手,引导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推动“企业+农户、企业+ 基地+ 农户 ”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油茶生产、加工、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二是要给予政策引导,支持林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油茶专业协会和合作组织,开展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咨询、代销生产资料

17、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项目,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适应能力。 (三)推进茶油发展战略,打造田林县茶油品牌。打造当地特色的知名品牌,依靠品牌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田林县油茶生产要想成为一个产业,必须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所以一开始就要在油茶8生产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从标准化建设方向看齐,防止低标准、低水平重复建设,为我县茶油名牌发展战略打下基础。龙头企业自身要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资金、市场方面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意识,开发自己的名牌特色产品,依靠品牌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增强品牌的保护意识,维护品牌的合法权益。 四、推进油茶产业发

18、展的保障措施一是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刊、宣传车、宣传标牌等宣传媒体和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发展油茶生产的重要意义,宣传油茶发展对群众脱贫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提高广大农民参与油茶项目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二是明确职责,狠抓落实。由县人民政府与乡(镇)签订行政责任书 ,县林业局与乡林业站签订技术服务责任书 ,明确各级责任。并制订田林县县油茶产业化发展项目考核奖惩办法 ,定期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油茶基地建设任务的全面完成。三是精心组织实施。油茶项目的总体规划与年度施工设计,要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把发展油茶产业真正做到与改善生态环境、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四是推广和培育、引进良种。油茶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依靠科技,推广和培育、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质量,严把整地、种苗、栽植、抚育质量关,提高科技含量,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五是坚持标准,严格检查。每年对油茶生产工作进行检查。六是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协调、组织、服务工作,帮助解决如培训、种苗、信贷、信息等一系列环节问题。 (作品刊登在9百色工作2009 年第四期 P37P39)注:本文的数据均出自田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 、1995 年出版的田林县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