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 学 【春秋】曾子 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1,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康诰曰:“克明德。 ”大甲曰:“顾諟 2天之明命。 ”帝
2、典曰:“克明峻德。”3皆自明也。汤之盘铭 4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5。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6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7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8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 9,此谓知本。1明明德:是中国儒家“内圣外王”之学所提出的人生修行的专有词汇,前一明字是动词,说的是功夫;后一明字是形容词,说的是境界。明德,乃
3、人所本有的圆满具足、合内外之性德,如日月朗照,通彻天地,圆融无碍,无欠无余。 大学宗旨,首在让人体认自性真心,自明其德。三纲八目,其要皆归于明明德。此其所以为大人之学也。亲,亦读如新,弃旧图新也。明明德,乃自明其德、自新其德,重在自觉;亲民,乃以己所明之明德昭明、晓谕他人,使之亦同我一样自明其明德、自新其德,重在觉他。自觉与觉他,其旨均在使人我皆止于超越善恶之“至善”境界。下文定、静、安、虑、得五字,乃详说功夫次第,与佛家所言“戒、定、慧”三学有异曲同工之妙。2顾:本义是回头看,环视也,这里是念的意思,谓念念在此;諟,古是字,同“谛” ,审谛。3康诰:尚书周书 。克,能也。史传成王既伐管叔、蔡
4、叔,周公以殷之遗民封康叔(周武王弟,成王叔)而作康诰 ,戒康叔能自明其德也。帝典:尧典虞书 。峻,大也。4汤之盘铭:盘:是用来沐浴的器皿。铭:是用以自警自省的铭文。苟:诚也。是一丝不苟,至诚无私的意思。新:去旧、离垢,无染者谓之新。人生修炼一如人们每天都要盥洗沐浴一样,需时时省察改过,洗心涤虑,念念自觉,日新其德,不可间断,如保赤子之心。无所不用其极,极,尽也,即尽善尽美,止于至善也。5诗大雅文王诗意是说,周虽属旧的封国,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于民,故受天命享有天下也。6诗商颂玄鸟 。邦畿,王都郊外。止,居也,言物各有所当止之处也。7诗小雅绵蛮 。缗蛮,鸟声。丘隅,山丘一角。郑玄注:山之岑蔚处,即岩
5、石高危、林木茂密处。8诗大雅文王穆穆,内德淳厚、庄重肃穆之意。于,音乌,叹美辞。缉熙,光明貌。敬止,言文王诚敬明德,止于至善。9犹人:和别人一样。情,实也。朱熹注:言圣人能使无实之人,不敢尽其虚诞之辞。心之所之,谓之志。2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1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于戏,前王不忘!” 2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
6、自谦 3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4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5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6 ,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 7 ,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8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
7、矣。故谚有之曰,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9 此大畏民志,即使人不敢说假话。盖官司诉讼之起,皆因当事者私欲作祟,没却本心良知。当国理政者果能明明德,自觉觉他,止于至善境界,自然使民心畏服,诉讼不起矣。这才是知道了治理国家的根本所在。1诗卫风淇澳 。淇,水名。澳,yu,三声。澳,朱熹注:隈(Wi)也,水流弯曲处。菉:“绿”字的异体字。猗猗,y,美盛的样子。2斐,文质彬彬的样子。切、磋、琢、磨的本义,都是指加工玉石的工序。切、琢,是切裁物体使之成为一定的形状。磋、磨,是打磨物体,使之光滑润泽。又尔雅云:“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这里是借喻君子做学问,进行人生修炼,必须经过反复
8、磨砺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瑟,严密之貌。僩,xin,威武或胸襟开阔的样子。喧,xun ,忘记。如: 忘忧草,亦名諠草。赫喧,宣著盛大之貌。恂栗,恂,Xn,或读作峻。从心,旬声。本义:相信,信任。这里是严肃恭谨的意思。栗:恐惧、战栗也。威仪,仪表威严。恂栗、威仪,皆表其德容庄重之义。于戏:读音呜呼。3恶、好上字,皆去声。自谦:谦,本义:谦虚,谦逊。 说文:谦,敬也。其义侧重于内心上的恭顺谨慎。 易系辞: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又,谦者,德之柄也。又,谦通“慊” qin。快心,满意。4闲居,指日常生活。厌然,厌读如压 y,覆压也。 说文:厌,笮 也。段注:“此义今人字作压,乃古今字之殊。 ”笮,屋上
9、的箔席。用竹或苇编成,铺在瓦下椽上。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地震陇西,厌四百余家。泛指压制;抑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人平时什么坏事都敢做,但见到君子时就会抑制一下自己,把不好的一面掩盖起来,而显示好的一面给人。5 十目、十手:谓所指、所视者众也,可不慎乎。严:可畏敬也。6心广体胖:胖,读 pn。谓人的心胸宽广,体貌自然舒泰安详 。7“身有”之“身”当作“心” 。 ”忿懥:zh,愤怒。8之,犹于也。辟,读为僻。辟,犹偏也。 “恶而”之“恶、敖、好” ,并去声。鲜,上声。人,谓众人。这里所说的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等五种好恶情感,乃人之常情,然人我计较之心起,则好恶失其正,而陷于一偏而身不修矣
10、。马一浮指出:好仁恶不仁,是动于天之自然,如人在阴则惨,在阳则舒;见山川风日之美则胸怀畅朗;遇疾痛惨怛之事,则颦蹙忧伤:此皆天机,不能自已,初无起心造意于其间也。此好恶之境,人人皆同,初无歧异,其中不著人我。若“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 “不知其苗之硕”, “不知其子之恶” ,则其好恶之境从人而异,看朱成碧,见杌疑人,悉成颠倒,而不胜其揣量计度之苦矣。故其心总是偏倚委曲,无复本来正直之相,是惑也。以此作好作恶之心应物,一切事物皆非其本然,遂成睽绝,而“偏党” “反侧”之害纷然并起矣。不著人我则平怀,好底还他好,恶底还他恶,恰如其分而止。一著人我,则先必溢其情,八分变作十分。继乃移其境。可好
11、者或成可恶。此无他,一则因物而无作,一则由己而成妄也。不偏即不著。 大学之其所亲爱、哀矜、畏敬、傲惰而辟焉,辟即偏也。心有所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则不得其正。 (复性书院讲录洪范约义 )3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 1 事,一人定国。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
12、“宜兄宜弟。 ”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 2 ,正是四国。 ”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3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4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 5 矣。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13、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平天下在治其国 6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8。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9朱熹注:谚,俗语也。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是则偏之为害,而家之所以不齐也。1 偾: fn,败坏。子曰: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此之谓也。2 夭夭:美好貌;蓁蓁,茂盛貌。忒: t,差错。3
14、絜矩:絜 xi。絜,度量圆形物体的工具;矩,度量方形物体的工具。絜矩之道,即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圆之道,亦即孔子的忠恕之道。4诗小雅节南山乐,音洛。只,音纸。好、恶,并去声,下并同。只,语助辞。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民之所好,予之;而民之所恶,去之。如是,则民爱之如父母矣。5节彼南山,南山,终南山。节,截然高大貌。维石岩岩,维,发语辞,无意。岩岩,是积石外见。赫赫师尹,赫赫,是显盛貌。师尹,周太师尹氏也。太师:三公之位。民具尔瞻,具,同“俱” 。瞻,是仰望意。有国者:郑玄注:作有天下者说。辟,读僻,偏也。辟,与民好恶相反。僇: l,同戮。言在上者,人所瞻仰,不可不谨慎。若不能行絜矩之
15、道而好恶殉于一己之偏,则由为民之父母变为独夫民贼,而身弒国亡,为天下之大戮矣。6从之:犹言效法也。尧舜率天下以仁,天下皆仁;桀纣率天下以暴,天下皆暴,上行下效也。不恕,不愿意。7诗大雅文王丧,去声。师,众也。配,合也。配上帝,言其明德合于大道也。仪,通“宜” 。 监,镜也,谓殷人之教训可借鍳也。峻,大也。峻命,谓天下也。不易,言难保也。道,言也。8外本内末:犹言轻本重末,以财为本,以德为末;争民施夺,为人上者若不行絜矩之道,内财外德,与民争利,导民以争夺之道,则国危矣。4康诰曰:“惟命不于常。 ”1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
16、为宝。 ”2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 3 ,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寔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 4 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5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 6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 7 ;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8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
17、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 ”9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10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1惟:语助词,命不于常,即天命无常。天道无亲,恒予善人,有德则昌,无德则亡。2楚书:楚昭王时书。舅犯:晋文公重耳之舅狐偃,字子犯。亡人,文公时为公子,流亡在外也。这句话是舅犯给重耳的进言。仁,爱也。 3秦誓:尚书篇名。断断兮,诚一之貌也。休休, 尚书
18、传曰“乐善也” ;郑玄注尚书云:“宽容貌” ;何休注公羊云:“美大之貌” 。 彦:士之美者曰彦,聪明睿智、无所不通,谓之圣。4不啻:如同。尚,庶几,差不多。5寔:实的异体字。媢 mo 疾,嫉妒。俾,使也。亦曰,恐怕。殆,危险。6迸,读为屏,古字通用。迸,犹逐也。言放逐此类妨贤而病国的媢疾之人,唯得好恶之正的仁人能为之,如舜之放四凶而天下服。以其至公无私,故能如此也。7命:郑玄注:读为“慢” 。言举贤而不能使君以先己,是轻慢于举贤之事,未能恪尽职守。8菑:灾的异体字。9孟献子:鲁之贤大夫仲孙蔑也。畜马乘,畜,犹言养也,备也。士初试为大夫者,可畜养马匹,备乘马车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者也。 春秋左氏传昭四年:大夫命妇,丧浴用冰。百乘之家,大夫有采地者,此指卿也。臣,大夫之家臣。朱子曰:君子宁亡己之财,而不忍伤民之力;故宁有盗臣,而不畜聚敛之臣。 “此谓”以下,释献子之言也。10长:读上声,张也。自,由也,言由小人导之也。灾害,灾谓天灾,害谓人害。 “彼为善之”, 彼,指君主。君虽欲为善政,但既使用小人执掌国家,以财用为务,则必然聚敛无度,导致天灾人祸一起来,君虽欲为善政,亦无如之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