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我国现代声乐艺术表演的评说音乐艺术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门类,其中又以声乐艺术更为突出。在目前我国文艺舞台上,电视屏幕表现的几乎所有的文艺晚会上,除极少数的舞蹈、器乐、小品、曲艺等点缀外,声乐歌唱艺术成为舞台表演的主流,这是事实;因此歌声洋溢,充彻于耳,记忆于心,留下较深刻印象,也是事实。自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我国声乐艺术的确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也有令人不如意的地方。我认为存在问题之处,恰是有碍于我国声乐艺术获得更大发展的隐形阻力。这里我仅以歌唱艺术的四个主要方面,如咬字、唱声、唱情和韵味等作点评说,仅供声乐演艺界人士和关心者参考。1、先说咬字。戏曲艺术
2、演唱上讲究“字正腔圆”,其中的“字正”就是一个咬字问题。咬字又叫吐字,就是在演唱时要将每个字清清楚楚地唱出来。我国是一个以汉语语言为主的国家,汉语语言的发音是由大量的辅音与元音音节结合而成,而且每个字的语音形成也较为复杂,每个字都是由声、韵、调共同构成。有所谓声有五音,韵有四呼,调有四声的说法。这些基本的语言的发音规范就形成了我国语言发音的特有方法,即所谓的吐字,收音与归韵等。每个字音都几乎有字头、字腹和字尾的结构,还有“声韵”和“四声”的结构等。由于中国语言这些特有的发音规律,就形成了中国歌唱艺术咬字的特有方法。一个训练有素的歌唱家,又特别是具有中国戏曲演唱经验的歌唱家,在这方面的表演功力是
3、不成问题的,但中国歌坛上也确有不少的歌唱者是半吊子水平,在咬字上缺少功力和修养,最为突出的毛病是“吃字”,就是某些字在演唱中被声音吃掉了,影响了歌词的表达。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方面就是一些字头交待不清,辅音被元音掩盖了,造成了有声无字的结果。还有的是收音归韵不到位,即字尾的交待不清,也影响了字的正确表达。在演唱方法上有所谓的“美声”、“民族”和“通俗”等唱法的不同。所谓“美声”唱法,是在意大利语言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西方声乐演唱方法。据说意大利语言中元音较为丰富,发音也优美,它极易在歌唱时要求人们尽量地打开口腔和喉器等,以形成管状式的共鸣腔,并由此产生出极美的音质,为人们所欣赏,由此形成了西方的美
4、声学派。如上所言,我国语言发音较复杂,也因此口形的变化也较大,在共鸣腔使用上,就不如意大利语言那样单纯,而是在唇、腭和舌的调节下变化多端,有宽有窄、有圆有扁、有粗有细等。正是这一原因,才使我国的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别。由于这种差别,在咬字上的要求就有相应的不同。对于美声来说,由于要保持共鸣腔的柱状和声音的圆润,在咬字上就只是相对的要求,即要求唱者尽量地去做到,而民族与通俗唱法就不能这样。2、关于唱声。唱声就是指“腔圆”。声音是歌唱艺术之本,也是它区别于其它艺术的表现形式或手段。一个歌唱家的好与坏,所谓有没有“本钱”,最为重要的就是看歌唱者的爽音的音量、音质是否达标,音量除指声音的大小外,还包括
5、有音域的跨度。音质为明亮、松驰、圆润、甜美等。除此之外,还要求歌唱者的声音具有符合乐音运动规则的能力,即声音与节奏的高度准确性。在我国歌坛上具有这方面实力的人才不少,特别是一些我们较为熟悉的著名歌唱家。但是在众多的歌唱表演天地里,甚至于是名家,我们经常听到的却是许多不令人满意的地方。其中有没音量的、音质差的,也有音高和节奏都不太准的等等。没音量的,主要表现在通俗唱法里,音质差的在各种唱法中都有。产生这种原因,还是一个科学发声方法没有掌握好所致。好的发声,首先有一个声音的基础问题。即歌唱者的声带、共鸣腔等材质如何。如符合唱某音域的声带和共鸣腔无病变,健全,纯正,余下的就是正确的发声方法了。正确的
6、发声方法包括有符合歌唱用的气息;松驰、自然、灵活的声带和共鸣腔;还有两者正常自如地发生发声关系等,这其中又以符合歌唱用的气息是个关键。所谓符合歌唱用的气息,是指唱者具有歌唱家式的呼吸,即胸与腹式呼吸有机地结合运用;有以横膈膜为主,还有其它呼吸肌控制的呼吸力量功力,这种功力就象一个演奏家的手握住弓弦一样控制着呼吸中的气息。然后就是气息冲击声带,发出所需要的歌唱声音。这是一个歌唱者所必须的,最为基本的功夫。一些歌唱者只所以会无声音,音量小,音质也差,其可能性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发声的材质本来就差,如嘶哑的声音;或是没有符合歌唱用的气息,由此造成声带和喉器都较紧张,发声的机制配合也不协调,即使有的歌唱
7、者在训练中学会了勉强的发声方法,用高强度的控制来唱歌,发出的声音,音量和音质都不会是好的。如有的还是有名的歌唱家,你看他唱的时候,浑身在使劲,从外形到音质,都会使你感到不自在和难受。还有的是气息力度控制与声带和共鸣腔的配合不够协调,造成音频、泛音等的不和谐,也会形成音质较差。所以有的歌唱家,尽管受过专业的训练,唱得也不错,就是不够好听,即不悦耳。有的人在唱的时候,总会不断地出现音准和节奏问题,又特别是在一些细微末节,或是旋律娓婉动听的地方出现,令人感到不满。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有可能是唱者本身的乐感差,还有是演唱技术差和修养差的影响等。另外,也有曲子本身旋律就差劲,本身就缺乏乐感,致使唱者仅有
8、的乐感也受到干扰。3、关于唱情。抒情是音乐艺术的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歌唱是音乐艺术的直接抒情。音乐艺术的表情就在动听的旋律、和声中,其强与弱,曲与折,顿与挫,起与伏等,情感表现尽在其中。歌曲中的歌词,其形式如诗,唱歌就如诵诗样,只不过将声音放长了,呤诵蜿转了,如古人言“长言之”。一个有修养的歌唱家,一般都十分讲究唱声又唱情。但是,在现代一些娱乐晚会上,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歌唱者为表现自己,为了卖弄技艺,往往就只顾唱声,而忘了唱情,如遇上某个自己可以征服的高音时,就会有意地露一手;如遇上节拍较长的音时,自已底气足,也会尽情的拉长,来显示自己的这一“绝招”。另外就是没有精心细腻的处理,如应情感需要的强弱
9、、曲折、抑扬、顿挫等的极妙表现都没有。一般我们听到的都是一个单一的情绪到底,给人的感觉,演唱者主要是在表现声音。所以,听歌的感受,都是声音的感受,很少有受到情感的冲击。古人云:“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悚然六月寒。”这是指的歌唱艺术中的神来之笔,是艺术家情感处理表现的精华。在好的歌曲,好的演唱者中,就应有这样的精彩表演,可是我们很少听到。4、关于韵味。韵味是指歌唱表演中一种独有的风格和韵律所给人带来的审美趣味。“风格即是人”,这是说艺术风格都是在表现不同人的个性,由于人的个性的差异,所以艺术风格也各放异彩。不同的艺术门类和形式,都是因不同民族、种族、地域等的人创造出来的,因符合不同人的审美趣味,所
10、以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如各个地区不同的民歌、山歌、小调等,如各个不同作曲家所创作的歌曲等,这些可唱的歌曲,体现在形式和内容上的风格就必然迥异。韵味,直言之即韵律的味道。所谓韵律,就是指自然动律中,那种符合审美规律的律动,它是自由与必然的极妙统一。为了进一步理解韵律这一概念,我这里借用一下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讲的绘画六法中的第一法,气韵生动来作一点详解。关于“气韵生动”一词的含义,从谢赫当时品评的 27 位画家的人物画来看,这一词的含义主要是指画中人物风貌栩栩如生、神态自如,富有生气感的一种审美评价。如将词中的“生动”二字去掉,单就“气韵”而言,我以为是指绘画技艺中的自然天成、神来之笔的一种
11、审美概括。从物理学上讲,气是自然界物质固态、液态和气态等三态中的一种。在现实生活里,气态状的物质在空气中,受引力、浮力、风力等自然力的控制,自如地在空间作上升曲折的运动,变得如烟、如云、如雾,随风缭绕,婀娜多姿,形成一种自然美的韵律。谢赫所说的气韵生动的美,就是指的绘画技艺所表现出的形态或造型,也如自然中的烟云那样自然生动,富于韵律的美,是绘画技艺高超的表现的一种概括。 在这里我又要借用康德的一句名言来解释,康德说:“自然是美的,如果它看上去同时像是艺术;而艺术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它是艺术而在我们看来它却又像是自然时,才能被称为美的。”自然的美与艺术的美,在这些方面就是相通的。我们的艺术创作和表现
12、技法,就应该有这种驾驭自然规律和艺术规律的神奇本领,使表现出来的艺术炉火纯青,自然天成。歌唱艺术的表现也同样是如此的,是什么风格,就应惟妙惟肖地表现什么样的风格,而且与表现的技法也非常自然地融为一体,流畅自如,就如烟云缭绕那样富于韵律,在艺术表现中,感觉到了自然美的真谛。目前我国声乐的表演多重在唱声,韵味也同样是不足的,这一点应向戏曲学习。许多有风格韵味的歌曲,在一些演唱者歌唱中,就如一杯未泡开的茶一样,平淡无味。造成这种不会韵味的原因,主要还是一个歌唱艺术修养欠缺的问题,一些歌唱者还不知道在练习演唱歌曲时,应该从那几个方面去掌握。如音色、旋律、语言和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都是一个有素养的歌唱家会
13、去考虑的。在这些方面如果技巧娴熟,又有一定的演唱经验,将这几个方面恰当的处理,就会一定会产生出好的韵味来。在这几个方面,其中又以旋律和语言尤为重要。旋律中的调式和旋律走向风格,就是决定一首曲子风韵的的基调,而语言表述,又是决定体现该曲风韵的关键环节。如唱民歌,就必须是用当地民族语言的唱诵;唱创作歌曲,就必须用普通话朗诵式地歌唱;唱通俗歌曲,就必须是曲子所提供的生活用语来唱诵。如果一个歌唱者,没有调式观念,体会不到旋律旋法的味道,歌唱语言又掌握不好,就谈不上会唱出什么好的韵味来了。既于其它音色和表现手法,那只是演唱时给歌唱韵味增加更为丰富的色彩而已。不过韵味还在于艺术的表现如自然的生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没有这方面的功力和修养,即使在以上四个方面下功夫也无济于事。没有能力而逞能,只能弄巧成拙,画虎不成反类犬。总之,歌唱家要想唱出韵味,就得有驾驭演唱艺术中的一切艺术规律的能力,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功夫到家自然成,使必然变成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