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31404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话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话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话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话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话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话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张晓华在多年的教学中感慨颇深的是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许多盲区和误区;作为班主任有时候感觉很无奈,也很着急!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三字经里就有许多和家庭教育有关的名句例如: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昔孟母,择邻处所以说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 家庭;2 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 书籍;6 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位教育学家心中占据相当的地位;因此西方有

2、句名言:好孩子是家长教育出来的!所以我们每位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栋梁之才,最起码也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了,数字电视、网络、IT 产品、多媒体等,有些不好的东西也就随之而来;而我们的孩子就像一页页洁白的纸张,面对着种种诱惑,一不小心就被涂写的“五颜2六色”;导致这样的结果有着许多原因,学校教育体制的不完善,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素质教育,不能“因材施教”等等,忽略了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造成学生的认识偏差,使部分学生放弃努力、自暴自弃,给家庭和社会带

3、来了负面影响;这就是目前教育面临很突出的矛盾。虽然政府和社会有关专家和学者也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但由于人口暴涨、人才选拔和就业方式的矛盾,新教改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我们的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完善、完整的教育工程,需要一个更有利成长的教育环境!要弥补这个缺失就要提高家长的认识,从家庭教育做起。 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认识、准确的把握,只凭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部分家长错误的认为,只要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从来都不过问该生各方面的情况,既是想起来问,也是简单了解一下学习成绩,成绩较好则罢,成绩不好避免不了责罚,而不去和老师、孩子交谈,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帮助和解决

4、,结果给孩子的心灵深处带来阴影。所以说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复杂的环节,它牵扯家长的素质(我这里不是单指文化素质)、家庭环境、经济基础、亲情关系等方面的因素;往往大部分家庭各方面的因素都不错,只是家庭教育主导地位的家长们太忙,工作压力太3大、“无暇顾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和疏漏,那么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不足,不够重视,不知道怎样实施家庭教育?一、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

5、幼儿园、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1)家庭教育早期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 17 岁达到的水平算作 100,那么 4 岁时就达到了50。48 岁又增加了 30,817 岁又获得了 20。可见幼儿在 5 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我国古谚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幼儿期是人生熏陶渐染化的开始,人的许多基本能力是这个年龄阶段形成的,如语言表达、基本动作以及某些生活习惯等等,性格也在逐步形成。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家庭教育良好,将是孩子早期智力发

6、展的关键。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卓有成效的名人在幼年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他们日后成才的一个重要原4因。如,德国大诗人、剧作家歌德的成才,得力于家庭的早期教育。在父亲有意识的教育下,歌德从小乐观向上,乐于思索,善于学习。歌德 8 岁时能用法、德、英、意大利、拉丁、希腊语阅读各种书籍,14 岁写剧本,25 岁用一个有月的时间写成了闻名于欧洲的诗歌少年维特的烦恼。再如有过 1350 多项发明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等名人的成长过程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早期智力开发是十分重要的。反之,人的幼年时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影响智力正常发展的事例也是不少的。如印度“狼孩”卡玛拉,从小被狼叼去,8 岁时被人发现,但

7、其生活习惯已与人两样,其生活习惯几乎与狼一样,四肢爬行,吃生肉,昼伏夜行,后来经过人为的训练,两年后才能站立,六年后可以象人一样行走,四年内学会了 6 个单词,在他 17 岁时,智力水平仅达到 3 岁孩子的水平。另据中国妇女报披露,我国南京市一姓马的工人因患有精神性心理疾病,深怕孩子受人迫害,将自已的三个子女从小锁在家中,人让他们与外界接触,长达十几年,致使这些孩子智力低下,言语迟缓,与同龄人相比,智力及生活能力差异很大,近于白痴,所以不可忽视家庭教育早期性的作用。(二)家庭教育连续性家庭教育第二个特点是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 2/3 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5着家长

8、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这种终身性的教育往往反映了一个家庭的家风,家风的好坏往往要延续几代人,甚至于十几代、几十代。从身边的例子可以看出,有些家庭成员工作中个个出色、常受表彰,而有的家庭中成员违法犯罪接二连三。这都与家庭教育连续性有着很大的关系。(三)家庭教育权威性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孩子最先面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几乎体现了社会人伦道德

9、的各个方面,如果这种关系中形成裂痕和缺陷,孩子尔后走向社会,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就会反映出来。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每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家长合理地使用这一特点,对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是很有益处的。幼儿尤其如,他们在与其他小朋友们玩耍游戏中出现争执时,往往引用父母的话来证实自已的言6语行为是对的,如他们喜欢说:“我爸爸是这样说的。”或“我妈妈是那样做的。”等等。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决定着孩子如何看待接受幼儿园学校及社会

10、的教育。父母权威的树立必须建立在尊重孩子人格的基础上,而不是封建的家长制上,明智的家长很懂得权威树立的重要性,更懂得权威的树立不是靠压制,强求、主观臆断,而是采用刚柔相济的方法。父母双方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首先协调一致,并相互配合,应宽则宽,应严则严,在孩子面前树立起一个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使孩子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四)家庭教育感染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的天然性和密切性,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在家长高兴时,孩子也会快乐,在家长表现出烦躁不安

11、和闷闷不乐时,孩子的情绪也容易受影响,即使是幼儿也是如此。如果父母亲缺乏理智而感情用事,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其弱点。家长在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这样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7极的作用。(五)家庭教育及时性常言道: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什么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故此做为父母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能及时掌握此时此刻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

12、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而幼儿园、学校之中,教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共性教育,也就是群体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甚至因此使孩子对教师的照顾不周而产生不信任感,而家长可以及时引导孩子端正认识。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又可以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 21 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在 2000 年要使 90儿童(14 岁以下)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这顶目标明

13、确了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 21 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8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福禄贝尔还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它深刻地挑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家长首先要明确教育方向与国家利益、人民要求相一致的原则,不能把孩子视为私有财产,要树立为国教子的思想,端正教育目的。21 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

14、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孩子终将要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光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网络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9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提高鉴别能力。家长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家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安定小家庭大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有了健康的细胞,才能有健全的肌体,细胞有病,就会引起肌体发病。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总之,做为家长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