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前三章试题.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3239036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前三章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前三章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前三章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前三章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前三章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二定时练习(题号不符)第卷一、选择题,本卷共 30 小题1、阿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内容如下: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思想( )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2、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取项合适的是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 “以法治国,中央集权”3、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

2、容的是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教无类 维护周礼,贵贱有序A. B. C. D. 4、 “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下列各家思想最能体现这种意识的是A.法家 B. 儒家 C. 道家 D.墨家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 “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 , “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 , “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 。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墨、道、法 B儒、道、墨、法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6、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2是法家思想的

3、集大成者,后世称为“韩子”或“韩非子”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文章后,极为赞赏。在其思想理论中,法、术、势是其主要核心,在下图中寓意“法”的应该是A马鞭 B车夫 C车轮 D马匹7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 B C D8.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因为董仲舒提出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C.“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

4、纲”D.“存天理、灭人欲”9 “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光环(即奉天承运 、 继天立极 ) ”。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孔子 B. 董仲舒 C. 王阳明 D. 李贽10.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 14 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11.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 孔子的“礼”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宗法制 孟子的“民贵君轻

5、”思想A B C D12.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13.右图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是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 都是唯心主义观点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 都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西汉董仲舒 南宋 朱熹3A B C D 14.明政府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将李贽迫害致死。下列不属于其“罪证

6、”的是 A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狗彘”B指责皇帝“为天下之大害者” C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D主张“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15.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己,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6、.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C提倡法治和众治 D抨击君主专制 17.某公司有一匾额如下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匾文

7、的观点出自于道家 匾文的字体使用的是篆书 匾额落款的时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匾额彰显了该公司的发展理念A B C D18、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19.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4的字样。四位同学各抒已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 A资料卷末的纪年

8、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20 诗经中有一首诗写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下列各项,正确表达了以上诗句的含义是A描绘汉初年国家统一的盛况 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表现了春秋时期霸主的赫赫权势 歌颂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伟业21.电影英雄中,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 18 种写法,互不相同(通) 。秦王表示要统一使用一种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通令全国使用的标准字体是 A.隶书 B.小篆 C.楷书 D.行书22、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

9、喜欢题诗作画 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八股文 喜欢听京剧A. B、 C、 D、23、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24余秋雨说:“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请欣赏下列四种文字: 上述四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25唐朝以来,商业日益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

10、相应的成就? ( )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王羲之书法的发展5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A B C D26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宋词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A B C D27.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 ;评论二:“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

11、篇 C 天演论 D 变法通议28.胡适评价 19 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 。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29.在劝学篇说:“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文。 ”下列主张已经突破张之洞观点的是(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师夷长技以自强” C “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D “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30.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君民争祸之剧,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国中,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万

12、,变革三次,君主再复,而绵祸八十年。 ”这说明康有为对革命的态度是( ) A赞成革命,为革命流血是值得的 B赞成革命,法国的革命道路是正确的C反对革命,革命会造成悲惨的后果 D反对革命,革命不利于实行民主共和第卷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6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

13、论(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6 分)举一例说明“士”的崛起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2 分)材料二:言论 言论者 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 ”A B“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C D“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E F(2)根据上面的儒学言论,指出相关言论者,并

14、概括其核心思想。 (6 分)材料三: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 (3)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思想说在汉代取得独尊地位的主要原因。 (2分)7材料四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5、4)结合材料四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其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6 分)概括指出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4 分)(5)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怎样正确的认识它?(2 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8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

16、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 3世纪到 13 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 16 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8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于

17、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6 分)(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8 分)(3)你认为 3 至 13 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 分)(4)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4 分)参考答案1、选择题1-10 A B B B A C D A B D 11-20 C A A B D D D C C B 21-30 B D C D B D A D B C 931、(1)历史条件: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的解体;各国诸侯对人才的渴求;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封建经济发展);私学的兴起和发展。(4 分)

18、举例:(3 分)(这一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个例子即可,要求包括人物、主张及影响)例: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本体系和主要内容,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或答出其他诸子百家的主张及影响并符合题意也可得分)(2)孟子:民本或仁政;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致良知” 。 (6 分)(3)董仲舒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 、 “大一统”的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迎合了汉武帝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的需要,因而使儒学取得独尊的地位。 (2 分)(4)表现: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 ;学术上,经世致用。 (6 分)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19、;封建社会制度的衰落;儒学思想蜕变为封建专制统治的精神枷锁。 (3 分,答出其10中两点即得满分)(5)剔除封建糟粕;吸收民主精华;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 (2 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得满分,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32、 (1)主要分布在数学、天文历法、地学、农学等领域(2 分)古代中国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历代统治者重视农业。 (2 分) (或古代统治者重农)因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 (2 分)(2)三大发明的外传,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1 分) 。火药摧毁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军事基础;(1 分)指南针为西欧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殖民征服创造了条件,加强各地的联系,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 分)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分)(3)发达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支持和组织;民族融合,多民族的共同努力;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成果;科技成果的继承与发展等等(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