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提问.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3241001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效的课堂提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有效的课堂提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有效的课堂提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有效的课堂提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有效的课堂提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效的课堂提问一、我们为什么要在课堂上提问?为学生设置悬念,启动思维。检查学生预习结果。 为了进一步发现问题。为了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和学生沟通的一种方式。最近,国内的一些研究资料指出:高密度的课堂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回答问题时间有的要占整堂课的一半以上。但是,提问中记忆型问题居多,很少有批判性、创造性的问题。二、关于课堂提问1、提问概述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目的要求,以提出问题的形式,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和方式。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2、提问的功能:(1)激励参与;(2 )学会思维;

2、(3 )检查反馈;(4)巩固强化;三、有效的课堂提问及技巧1、何谓有效提问?()提出更少问题。有的教师对课堂提问存在着许多错误的认识:通过提问,教师可以强化他们的“权威者、负责任的个人、知道正确答案的专家”形象。既然讲授被看作是“教条的、过时的、教师中心的” ,那么提问则应恰恰相反。如果一个讲授的教师是“ 专制的”,或许一个提问的教师就应是“民主的” 。教师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学习就越努力,学生学会的东西也就越多。提问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上课进度,并能突出要点和难点。提问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于学习任务上,从而减少或消除纪律问题的产生。在课堂上,学生的角色(或工作) 是答问题。教师的角色(或工作

3、) 是提出问题。提问是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唯一工具。当教师年轻的时候,他们的老师曾经向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于是他们就自然地会模仿学生时代所经历的教学样式。鉴于上面这些错误的认识,所以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更少的问题。()提出更好的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缺少“悬念”,所提的问题几乎都只有一个答案。大多是事实、记忆类的一般常识型问题,而启发学生思考、拓展思维的应用、综合型问题却凤毛麟角。还有一些教师的提问,一个个问题较独立单一,无问题转换,缺少应有的层次感。()提问要有深度。为了弄明白学生对课堂问题到底理解到什么程度,教师可以超越学生的第一反应,使用探询性提问。当学生不能够回答一个问题时教师要为他

4、们提供各种线索,引导他们得出正确的答案。()提问要有广度。教师的提问不仅要有知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还要有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评价型问题。此外,教师的提问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的能力、数学一逻辑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身体 运动的能力、音乐艺术的能力、空间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内在自我成长的能力、自然主义的能力等。()有合适的等候时间。当前,太多的教师喜欢使用“狂轰滥炸” 式的提问。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如果学生不能在 1 秒钟之内作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伺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如果学生在秒

5、钟之内成功地作出反应,教师就会迅速地(绝不会超过 1 秒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这种高强度的教师提问频率与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效率成反比。在这种充满言语评价和测试的高压的课堂气氛下学生很少有时间或者是不情愿去思考和表达他们的观点。(6)选择学生。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要有层次;入选要不拘一格,要坚决避免让少数优秀学生或愿意表现的学生独占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间。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对尖子生可合理“提高” ;对一般学生可逐步“ 升级”;对差生可适当“降低” 。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穿插点问差等生。教师提问回答的方式可以是个别回答或小组代表回答,也

6、可以是抢答。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使课堂变成学生主动进取、施展才华、相互促进的场所从而使课堂提问发挥出更大的效应。(7)给予有用的反馈。教师要意识到有效的反馈应具备以下特点:(1)有效的反馈要与学生的回答或行为相适应。当学生做了正确的事时,要随时随地予以表扬;当学生做了错误的事时,要尽可能快地给予纠正。反馈与学生的行为在时间和地点上联系得越快、越近。则会越有效。(2)有效的反馈是明确的。要能准确指出赞扬的是什么需要改正的又是什么。明确的反馈能为学生扬长补短提供实实在在的指导。(3)有效的反馈是诚实的和真诚的。教师言不由衷的反馈会迅速被学生所摒弃。有时学生对教师提

7、问的用词或表达方式迷惑不解时,教师必须变换方式将问题重新叙述一遍。在学生没有听到题目或是没有听清楚题意时,教师必须在重复一次,让学生听清楚。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灵活调节问题范围大小。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应面朝学生,身体前倾,目光专注,认真听清学生的发言,并用目光鼓励学生充分表达,畅所欲言。在发现问题对学生有较大的难度一下难以回答时,教师可以将问题暂时搁下,等到回答时机成熟时再要求学生回答。2、课堂有效提问的技术(1)初级提问技术。表达:在设置问题或提出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言语的简洁、清晰、准确,针对不同类型选用相应的词语,避免语速过快或过慢。有时学生对教师提问的用词或表达方式迷惑

8、不解时,教师必须变换方式将问题重新叙述一遍。在学生没有听到题目或是没有听清楚题意时,教师必须在重复一次,让学生听清楚。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灵活调节问题范围大小。课堂处理技术:教师在分配问题时,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并尽量少用指向全体的提问,多用指向小组或个人的提问,这样更加深问题的思考程度。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应面朝学生,身体前倾,目光专注,认真听清学生的发言,并用目光鼓励学生充分表达,畅所欲言。在发现问题对学生有较大的难度一下难以回答时,教师可以将问题暂时搁下,等到回答时机成熟时再要求学生回答。(2)高级提问技术。转引:转引是指教师把一个问题分配给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生的提问

9、技术。能较大幅度增加回答人数,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卷入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转引是学生之间观点和经验共享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态度和技能能够大大提高课堂互动水平,活跃课堂气氛。充分发挥每一个问题训练的思维价值。探究:探究是指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初步答案虽然准确,但比较肤浅、含糊、散乱,教师要求学生提供过多信息,进一步说明、澄清观点,从而使回答深入、详细、清晰。探究往往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由此及彼的连续性问题组成。提示:提示是指当学生回答不出、回答错误或回答不完整时,教师通过层层启发,逐渐诱导,帮助学生慢慢接近准确答案,最终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的提问技术。提示大致的方法:

10、缩小思考范围; 指明思考方向; 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提供部分答案; 提供与答案有关的旧知识或其他线索;类比、归纳等思维方法的运用;提示比单纯由教师回答或者转由其他学生回答效果更好。转问:转问是指当学生自发问题时,教师不直接回答,而是改请其他学生来作答的提问技术。反问:反问是指当每位学生自发提问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本人解释提出问题的理由或提供所提问的可能答案的提问技术。回问:回问是指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先把问题转引给其他学生回答,再回头将先前的问题或类似的问题向原先不能回答的学生提问的技术。四、数学课堂怎样有效提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数学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数学

11、知识的有效手段,是沟通教学信息的纽带,是教学调控的依据。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动力,同时使课堂充满情趣和艺术的魅力。怎样的课堂提问才最有效?下面从三个教学片断进行分析:片断 1:圆的周长一节研究课圆的周长,课上教师为了揭示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有关,转动系绳的小球形成一个圆,让学生观察小球运行的轨迹形成的圆的周长。然后缩短绳子的长度,再转动,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后提问: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讨论:片断 1 中的提问是否有效片断 2:圆的面积一节课上的是圆的面积,课上,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实现转化,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12、。教师在“转化” 这一环节上处理的非常好,通过四次转化(把一个圆分别等分成 4 份、8 份、16 份、 32 份),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接着,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吗?讨论:片断 2 中的提问是否有效?片断三: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一课上,一位青年教师为了创设情境,投影打出情境图后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图上画了些什么?课堂上立即热闹起来,学生 1:图中有小鸡还有小白兔在野外玩。学生 2:图中有房子,大树和草地。学生 3:图上还有小桥、流水。学生 4:水中还有小鱼在游呢。学生 5: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天上还飘着几朵白云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15 分钟过去了同学们还意

13、犹未尽。 讨论:片断 3 中的提问是否有效?以上三个片段中,教师的提问都存在一些缺陷,导致课堂组织教学陷入僵局和怪圈,那么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注意什么呢? 1、注重问题的思维含量。设计问题要明确目的,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问题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还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使每一个问题既为活跃学生的思维服务,又成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一个组成部分。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比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创造想像能力等几方面入手。使提问具有较好的启发诱导性、清晰的层次性。学生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 提问应考虑:(1)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提供出接近学

14、生已有知识、经验、智能水平,但又必须“跳一跳”才有可能够到的问题。目的:使学生有调动自己“技能 ”储备的愿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锻炼自己“ 意志”的体验。(2)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间。目的: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会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习惯。对片断 1 中提问的分析:学生一看,心里都很明白,一齐说与半径有关。象这样的提问,实际上教师已经告诉学生答案,提问只是表面的提问,为了追求热闹的场面,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 对片断 1 的提问可为:在片段 1 中可以让学生先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你能想办法验证吗?学生的方法:滚动法: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滚动一周发

15、现直径长的圆周长就长,直径短的圆周长就短。绕绳法:来证明直径与周长的关系。问题有效性的体现: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说明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或半径有关。2、问题要有恰当的思维空间。从小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和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 40 分钟的限制出发,要善于设计恰当的问题空间(要有一定的指向)。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出发的,提倡提“大” 问题(要有一定的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问题“大” 和“小” 的关系,处理好问题“ 多”和“少”的关系,才能使数学课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促进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有利于健康情感的培

16、养。对片断 2 的分析:片段 2 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过大,不具有引导的作用。在实现转化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将教者的问题分割成三个小问题:片断 2 的问题可为:(1)圆的面积与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3)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这样的提问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难易和深浅要适当,过难过深,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过易过浅,则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3、问题要有数学味 数学课堂问题要围绕数学课的教育目标,应该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服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能漫无边际。在预设

17、数学问题时,往往与我们创设的数学问题情景有关,数学情景的创设就应该服从于问题设计。必须处理好问题情景和问题的关系。 对片断 3 的分析片段 3 中,情境图本身没有问题,而是教师的问题设计有问题。片断 3 的问题可为:(1)小朋友们,图上有几种动物在野外活动?它们是怎么活动的?(2)你能告诉老师图上有几只小白兔和几只小鸡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样很快将学生引入数学学习的情境之中。 4、要正确处理预设问题与问题生成的关系 课堂进程往往围绕这些“大问题 ”来展开,有许多提问是可以预设的。但也有许多问题是在课堂里动态生成的,特别是探究型的课堂。但是强调了问题的生成性,并不等于教师不要预设,而是强调更

18、多的预设,在备课时应该预设学生学习活动过程,预计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能生成的问题。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预设的不留痕迹,如何在教师高超的预设下,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主动创造很多。优秀的课堂教学活动,应该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又生成问题的过程。五、课堂提问的三种模式1、“师一生 ”课堂提问模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课堂提问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课堂提问模式,以至于大多数人提到课堂提问时,往往将课堂提问理解为这种模式,甚至是唯一的模式。2、“生一师 ”课堂提问模式:学生提问是课堂参与形式中比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更高层次的认知卷入,并且,国外的研究

19、都证明了这种认知卷入的作用和价值。3、“生一生 ”课堂提问模式: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从思维激发的角度看最具有价值。问题来自于学生,而又通过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真正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在学生互相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监控课堂学习的进程。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的学,更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学与思的结合,教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人以渔” ,而不是单纯地 “授人以鱼”。当今课堂上提问时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提问的内容记忆性的居多,很少有创造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1、提问的无序性提问的无序性是指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表现出了随意设问,随心所欲,杂乱无章

20、,缺乏主次先后与前后贯通,从而分散学生对重、难点的注意力。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导致了“问而不答” ,“启而不发”的被动局面。解决的办法:教师应该课前明确提问的中心,在备课时围绕中心拟定包括主要问题、提问对象、提问顺序、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等的提纲,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在课前应指导学生通过复习、预习为课堂提问作好准备,为提问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做好铺垫。2、提问的无递进性提问的无递进性是指提问停留在一个层次上,无层次感与纵深度。提问应该是先易后难,有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聚合到发散。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要结合因材施教与因人施教的原则,形成递进系统,帮助深化

21、知识,突破难点。提问的难度要略高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要把问题的难度巧设置在“学生跳一跳,果子能摘到”的“ 最近发展区” ,问题的难度要处在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这个区域,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3、提问的平淡与肤浅化课堂教学中的许多提问肤浅、平庸,单一、死板公式化,无发散性且缺乏悬念,无法激起学生的不满足感与求知好奇心。无启发诱导也是提问的平淡与肤浅表现所在。再者,提问的平淡与肤浅还表现在许多教师过分注重提问课文的显性问题(指问题的答案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无需做较大的信息转换),忽略了隐性问题即那些需要借助于复杂、抽象的思维进行推理,对材料分析、综合与评价,或用到归纳、演绎等方法才能找出答案的问题。后类型的问题能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好地应证了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 倡导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问的反馈消极化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评价时,评价不准确、不及时、缺乏启发诱导性以及运用鼓励性的语言不到位。教师提问后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而中肯的反馈,反馈应以肯定、鼓励为主,加强评价的正面强化与方式的多样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精品笔记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